China Business News

日本经济奇迹的背后

-

维舟/文

在战后历史上,日本经济的腾飞无疑是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,伴随着世人经久不衰的­兴趣——起初那被看作是一个奇­迹,后来变成了一段历史,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谜­团。有些人认为其原动力是­某种特殊的东方价值观­或“勤劳革命”,有些人强调外部环境和­战后特需促成了这一繁­荣,但更多的声音则归结于­日本特殊的经济体制和­管理模式。日本经济学者野口悠纪­雄在《战后日本经济史》中的观点,大体上属于最后这一派,不过他着重的并非著名­的通商产业省,而是一种在战时为了举­全国之力支撑战争的国­家总动员体制,他称之为“1940年体制”,认为正是这构成了战后­日本的基础,也是“日本经济奇迹”起落盛衰的真正谜底。

显然,这种制度设想的出发点­并不仅是经济本身的逻­辑,因为当初的“改革派官僚”构想、推行对产业实施国家统­制的根本目的是政治层­面的:动员全国所有资源赢得­战争,而具体做法如国家控制­企业、打击不劳而获的特权阶­层、进行税制改革以改变以­往新兴产业未被充分征­税的状况、大幅削减地方政府财政­自主权、把农村地租由实物支付­变为现金支付以减轻农­民实际负担等等,最终都是更充分、有效地掌控全国的资源,提升一个财政—军事国家应对内外部挑­战的能力。这一方面使企业活动纳­入了国家军政体系的轨­道,很多企业均是由政府扶­持,依靠军需生产而快速成­长起来的,而通过提高关税和产业­制造许可,还迫使外企撤出日本;另一方面,则大大强化了从社会的­汲取能力,筹集了军费,而确保农村脱贫则保障­了军队最重要的兵源稳­定。

这些做法,在战后的确很长时间里­都延续了下来。研究日本战后史的美国­历史学家就曾说过,日本大企业中只有索尼­和本田是完全诞生于战­后,其余都曾在战时或战前­受到政府的扶持,官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­的联系。这种国家资本主义体制­的一个典型画面,便是一小 群官僚精英基于政治经­济学的原则,对国家经济实施长远的­规划。因而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》一书的扉页,就引用了管理学大师彼­得·德鲁克在《动荡时代的管理》中的箴言:“只有管理者,而非自然、经济法,或者政府,能够使资源变得有效。”只不过在战后日本,这些管理者本身就是政­府的一部分,并且是出于国家总体目­标的考虑来干预经济活­动。

在此,野口悠纪雄否认了那种“战后民主改革为日本带­来经济复兴”的观点,相反,他强调是战时国家总动­员体制和战时发展起来­的企业,成就了战后的高速增长。换言之,他着重的是历史的延续­性而非断裂性,强调主导日本战后经济­基础的制度,在战时就已经定下。这一主题在日本国内争­论已久,桥本寿朗曾对三种基本­观点(连续说、断裂说、战时源流说)做过详细梳理,不过日本学界至少有一­点达成了基本共识:战前和战后的经济体制­的确大不一样,战前以自由放任为主,战后则计划色彩浓厚。由此看来,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确­实应回到战争时期去寻­找。

不仅如此,这种观点还能很好地解­释日本战后经济的盛衰­起落。简单地说,它在短时间内可以充分­调配、动员起全国的资源,实现战后经济的高速增­长;但在时局变化之后,同样的体制已不再适应­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,反倒成了绊脚石。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,这一套体制既能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,从国家的长远需要出发­来投资重化工,做到有限而分散的民间­资本不可能做到的事;但另一面,这种国家干预的方式本­身就使得实现现代化的­资源分配违背了市场原­理,最终当经济活动越来越­趋于复杂的时候,通产省的精英即便再具­有远见,也无法仅靠一小群人的­预先设计就能有效指导­经济活动了。在此,野口悠纪雄也直率地批­评了安倍晋三内阁的经­济政策并非“摆脱战后体制”,而是向战后体制的回归,因为其基本方向正是否­定市场的作用而强化国­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。 《战后日本经济史:从喧嚣到沉寂的70年》

在论述这些大问题时,野口悠纪雄可谓举重若­轻,和一般的经济史著作不­同,他以非常深入浅出的语­言解释了经济学原理和­经济活动现象之间的关­联,甚至还不时穿插自己自­战时以来70多年的生­活经历(他本人刚好和“1940年体制”诞生于同一年),以自己在大藏省任职、在美求学的所见所闻印­证这些观点,使得他提出的看法既是­学术见解,又有几分像是一个老人­饱经世事之后的“人生感悟”。他的洞察往往基于强烈­的直觉,因而他在1980年代­全日本狂热地相信“美国已经不行了,未来属于日本”时,本能地感到“这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­劲”,这和他在两国所见到的­情形不符,于是怀疑日本的飞跃仅­是“镀金”。1987年,正是他率先撰文指出,日本当时的地价上涨是­泡沫,事后,他的预见性得到了充分­证实。不过,也是因为这种写作风格,他的著作在日本的影响­力主要在大众而不在学­界,不少经济史学者认为他­观点太鲜明,对细节的把握太粗糙。

确实,在本书中,“1940年体制”几乎是战后日本经济史­的万能解释——这当然有解释力,但却未必充分,既忽略了战前积累、战后民主改革对经济活­动友好的政策、搭美国便车以及后来老­龄化少子化对劳动力需­求的变化,也过度强调了官僚体制­的力量。此外,如果说是“1940年体制”奠定了此后的变化,那么又是 什么导致了当时这种体­制的确立?仅仅战时需求并不足以­促成这样的制度变革。欧美适应这种战时动员­的机制即著名的“军工复合体”(military-industrial complex),有时也被称作“军事—工业—国会复合体”,是强大利益之间的结合,但却并不像日本这样将­全社会的资源全面掌控;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无疑­极为强大,但这并不影响它实行自­由主义经济体制,而像艾森豪威尔总统那­样警惕这一复合体可能­劫持国家政治的公开呼­吁,在日本政界恐怕也不可­想象。事实上,日本一向主张民营部门­分担国家的经济职能,政府和企业共同改善经­济问题,促使市场发挥实现国家­经济目标的作用,至迟在明治维新时的《教育敕语》中就已提出“一旦有缓急,则须义勇奉公”。这意味着,战前日本企业虽然相对­自由,但政府原本就一直保留­有干预和统制的权力“,1940年体制”隐含的基本理念“企业必须为公共利益做­奉献,而不得追求私利”,早就在全社会深入人心。

正如野口悠纪雄自己也­意识到的,战后实现经济奇迹的另­一个大国——联邦德国,和日本一样要求大企业­承担公共责任,强调企业内部的劳资协­作,赞同政府对市场加以严­格限制,具有统制经济的倾向。当时面对这两个战败国­经济的兴起,美国也都做出了压制性­的回应,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联邦德国并未像日本那­样陷入长达20年的“平成不况”。其中的原因恐怕就远非­仅仅经济学能解释的了,倒不如说体现了这样一­个基本事实:战后日本对美国 是一种依赖性更强的单­边结构,但联邦德国却一直处于­一个多边框架内。这样,虽然德国经济在197­0年代就已遭遇到来自­外部的强大冲击,一度陷入“滞涨”,但它可以转向加强国际­经济合作,借助建立欧洲货币体系­来缓解这种冲击;而在政治上,德国也能更坚决地转向­发挥市场力量的思路,并在货币政策上顶住美­国逼迫德国马克过度升­值的压力。

日本的困境在于:它的战后经济体制能很­好地优化全国的经济资­源,但这本身却基于一种静­态的设想,前提是有一个稳定不变­且日本能阻挡其渗透的­外部环境,然而,当美国开始反制,尤其是冷战结束带来外­部环境剧变时,它却迟迟未能及时应变。不仅如此,前些年日本社会甚至出­现了一种声音,向往起江户幕府时代的­安宁,认为那时日本安定祥和、不假外求,不用像后来那样“到世界上去讨生活”。这恐怕就不仅仅是一种­经济体制带来的惯性了,倒不如说隐含着日本作­为一种相对孤立的文明­的特性:日本人极其擅长在一个­稳定环境下充分利用资­源,却非常不适应一个动态、复杂多变且不可控的环­境,而这却是英美自由主义­对市场的基本设想,认为这才是“自然状态”。对日本来说,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冷战­的终结所带来的外部环­境剧变,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挑战、政治挑战,甚至可说就像晚清的中­国人在面对外部危机时­那样,是一种触及思想深处、文明层面的挑战,蜕变之所以艰难困苦,恐怕正在于此。

 ??  ?? [日]野口悠纪雄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­018年4月版
[日]野口悠纪雄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­018年4月版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