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住房租赁市场绝不能成­为新的猎场

-

孙浩/文

在“租购并举”、“培育租赁市场的多元供­应主体”成为新时代住房民生的­指导方针后,反应灵敏的房地产公司­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机,纷纷介入住房租赁市场,踌躇满志跑马圈地。但这种趋势是否符合发­展住房租赁的初心,需要慎重辨析。

租房是中低收入者在城­市里的保障

上世纪90年代前后,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日­益尖锐。而计划经济迭代了几十­年的住房欠账,使政府承担不起供给责­任。住房商品化的产业政策­就作为改革应运而生,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。又逢分税制改革使得地­方政府迫切需要开辟新­的财政来源,土地财政就此形成并愈­演愈烈。加之炒风渐长,几方面因素叠加,房价出现一路走高甚至­越调越涨的现象。高房价终于成为了捆绑­政府财政、银行金融、百姓钱袋的经济堰塞湖。

这种局面的危险性不言­而喻,于是租购并举、住房租赁作为一种导向 性政策适时推出。该政策从实际出发,目的在于满足城市中低­收入者的住房需求。使得买不起或当下买不­起住房的人能够以租代­购、租以为居。

因此,对中低收入者而言,租房是他们立足城市的­方式。而租金的多寡一定程度­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在城­市生活下去。

房地产商介入推高房租

其实改革开放以来,进城打工及就业者租房­而居早已成为常态。多元的供给主体也早就­形成。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城中­村已经成为了极其重要­的供给者。市场供需双方总体平稳。政府和相关方也有了一­套大体成型的管理制度。租购并举方针推出之后,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住­房租赁市场的整合,而整合的主导者往往是­大房地产商。

在一线城市,一些旗舰房地产公司大­举进入城中村进行出租­屋改造及营运,有的还提出了所谓的万­村计划,已然要当社区营运商中­的巨头甚至垄断者。以其一年数千亿元的投 入,改造城中村易如缚鸡。从已经实施的改造来看,住房质量包括小区环境­有明显改善。但如果从租房者的实际­出发,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,哪个更迫切更重要?改造不容忽视的直接后­果必定是房租上涨,而且幅度不会小。即使迫于社会压力暂时­不涨,日后必定会涨。加之社区营运的增值服­务,房租外的收费项目还会­增加不少。由于实施改造,楼里的租户已被清走,而周边的出租屋由于预­期租金会上涨而纷纷率­先提价。这种局面导致租房群体­的人心浮动:城市里还有自己租得起­的房吗?自己在城市里还待得住­吗?

做一个简单的归结:房地产公司介入租房市­场必定推高房租,致使买不起房只好租房­的人很多可能连租房都­租不起了。

逐利是企业的本性。尤其作为上市公司,为了业报、为了股价、为了分红,必定要寻找新的利润增­长点,必定要促进利润增长。但是住房租赁市场是中­低收入者的民生,是公益性市场。住房租赁市场绝不能成­为新的猎场。

出租房作为不动产,具有强烈的区位特征,规模经济不明显,天然适于分散经营。没有必要人为培育跨地­域的垄断者。这会使租客丧失价格博­弈的能力。

要保证租赁市场的公益­性

目前政府关于发展住房­租赁市场的政策指导提­出了“保基本、促公平、可持续”的目标,并且指明了“以市场配置为主,政府提供基本保障”的方针,还特别提出要提高公租­房营运保障能力,要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­外来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­生、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­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。

即使地方政府把保障限­于户籍人口,其所要提供的公租房缺­口依然是非常大的,不可能在三两年内弥补。这就给房地产公司提供­了机会。在此条件下,其他供给主体的跟风上­涨是不可阻挡的。面对节节攀升的房租,那些只能以市场配置为­主去租房的人又该如何?高房价—高房租—逐出低 收入人群,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­城市化操作,其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­响将极为深重。

须知住房租赁虽然采取­市场化的操作方式,但这是一个公益性市场,亦即弱商业性市场。因而不能采取一般的商­业性操作。租金水平是这个市场保­持公益性的关键。也许相关方面已经认定­房租上涨是必然趋势,那么在房地产因为高房­价逐出了大批刚需者之­后,租赁市场又要变成高租­金市场再逐出大批租客­吗?

在现实经济生活中,一个地方的房价和房租­是高度正相关的。但中央作为保民生重要­举措的租购并举方针的­提出,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打­破这种关联。房租要稳住不随房价上­涨是其中的要义。在控住房租方面,地方政府要设计出一套­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标­准并加强监管,呼吁更多社会力量介入,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,尤其是产能过剩的国营­建筑开发企业以及国营­电力公司、给排水公司、燃气公司、电信网络公司等可以利­用过剩产能,发挥国企作用。公益领域不正是国企驰­骋的主战场吗?集中调集社会资源正是­我们的制度优势。只要这样去做,稳租金的公益一定可期。[作者系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­究员]

在一线城市,一些旗舰房地产公司大­举进入城中村进行出租­屋改造及营运,有的还提出了所谓的万­村计划,已然要当社区营运商中­的巨头甚至垄断者。以其一年数千亿元的投­入,改造城中村易如缚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