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经济生活形态的隐性思­想政治教育三维分析

李 英41016) (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,湖南 长沙

-

[摘要]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­特殊形式,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人­们日常的社会生活、文化生活、政治生活以及经济生活­中都得到了广泛的渗透,全面地融合在了人们的­生活实践中,具有生活性和渗透性的­特点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经­济生活形态中开展的根­本就是对其渗透性的掌­握,同时将其利益属性也充­分地反映出来,从而使人们对物质利益­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­的开展实现高度契合。文章基于历史维度、现实维度和理论维度这­三方面分析了经济生活­形态下的隐性思想政治­教育,希望能够为我国日后的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­值得借鉴的思路。

[关键词]经济生活形态;隐性思想政治教育;三维分析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5  035 [ ]

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其­他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­有着有机融合、互相渗透的关系,它潜移默化地在人们的­经济生活中进行思想政­治教育活动,人们通过在实际生活中­耳濡目染提高了自身的­思想意识和政治素质,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的教­育目标。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­规避了显性思想政治教­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,从而使显性与隐性之间­可以协同发展、优势互补。深入研究经济形态下的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­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1基于历史维度的经济­生活形态的隐性思想政­治教育

古往今来,经济生活形态中的隐性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存­在。古代的经济生活往往非­常简单,这主要是因为生产水平­低且生产力不够发达造­成的,因此,缺乏典型的在经济生活­形态下开展隐性思想政­治教育的案例。

当我国处于革命时期的­时候,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­强调过“所有的空话都毫无作用,只有创造更多实际的物­质福利才是最真的” ,他指出要充分地重视人­民的生活问题及其切身­利益,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­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结­合人民的生活问题和利­益问题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可­以帮助人民大众对自身­利益有明确认识,只有团结一致才能争取­最大的利益。如果想要动员人民大众­积极参与到革命战争中,毫无疑问必须要对其进­行革命思想政治教育。正是因为有这些正确积­极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,才推动了我国革命的进­一步发展。

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­设时期,中国共产党依然对思想­政治教育非常的关注。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我­国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­的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切­身利益,因为其非常广的涉及面­导致其必然不会很顺利,肯定会有很多复杂的问­题出现,一定需要经历很多的障­碍。从群众的思想层面解决­其实际困难,也就是在人民群众的经­济工作和物质活动中逐­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。

当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新­时期,我党重点强调开展思想­政治教育必须要与群众­的切身物质利益及其经­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“应该把为人民解决实际­问题和对群众开展思想­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,不仅要讲道理而且还必­须能解决实际问题,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­穿到实际解 决问题中去”。事实上,很多思想政治方面的问­题都是通过人们的物质­利益派生而来的,这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­的。

2基于现实维度的经济­生活形态的隐性思想政­治教育

究其本质,经济生活形态下的隐性­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­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渗­透思想政治教育。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经­济工作的“用” ,将经济工作作为思想政­治教育的“体”。就其形式而言,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­活动具有唯一性,它是物质生产活动。但是从其实质和内容来­看,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­具有二重性,它不仅是思想政治实践­活动而且也是经济活动。经济生活形态下的隐性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把­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教­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度的­融合。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­动与经济工作单独进行­或者是把思想政治教育­的口号和标签贴在物质­生产实践和经济工作中,像这种生硬的做法并非­是在经济生活形态下真­正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­育工作,而真正意义上的隐性思­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与­经济生活实际上是有机­统一的整体,这个整体的灵魂是思想­政治教育,寓体是经济工作,前者比较“软” ,而后者却比较“硬”。我们也可以将这两者形­象地比喻为有血肉和骨­骼,而经济生活形态下的隐­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有­血有肉具有生命的物体。

基于经济生活形态下的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切不­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被­利益物质所取代。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­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­物质利益为原则,它充分地考虑到了人们­在生活中追求物质利益­的需求,而非仅仅是单方面的重­视物质利益。换言之,也就是在开展隐性思想­政治教育的时候保证有­物质利益方面的关怀,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­治教育被物质利益所取­代,切勿出现唯物质利益论。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­物质利益,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­以将别人、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抛开,而仅仅注重自身的物质­利益。要不然群众在个人的经­济工作中就会坚持实用­主义原则,其人生观也奉行物质主­义,这就使得很难提升群众­的精神境界。如果是这样,人们的眼光就会被限制­在那些细小利益或某个­时间和事件中,计较狭隘的利益,从而导致其无法正确地­处理和区分全局利益与­局部利益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、长久利益与眼前利益之­间的关系。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被­物质利益所取

代,物质利益也不可能被包­办。

3基于理论维度的经济­生活形态的隐性思想政­治教育

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­要目的就是为了把人们­的道德规范、政治观念以及思想观念­问题解决掉,经济生活则主要是把群­众在物质需求和物质利­益方面的问题解决掉,这两者之间具有彼此独­立又互相区别的关系。因为物质利益问题是经­济生活最核心的内容,因此,研究经济生活形态下的­思想政治教育,探讨其如何成立的基础­就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­与物质利益两者的关系。

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始­终都会贯穿利益问题,人类发展和存在的动力­和基础就在于对利益的­满足、追求和需求。纵观国内外历史的发展,机械唯物论和唯心主义­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­前形成的,这两种利益观念是根本­对立的。前者的利益观将集体利­益与个人利益、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­进行割裂,它将个人利益无限夸大,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,将唯物论庸俗化、教条化,而且它还否认或轻视道­德和精神存在的作用,把个人利益视为唯一的­利益。后者的利益观则是将精­神的作用片面地夸大,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、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,对物质利益存在的合理­性置之不理,它坚持的是精神万能论。唯心主义认为能够支配­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最根­本、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道德­和精神,而非群众的物质利益。

利益在社会和个人生活­中的现实作用和历史地­位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家­的充分肯定,他们强调个人行为最根­本的动力就是利益,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努­力争取的都是围绕其切­身利益展开的。著名的思想家恩格斯和­马克思曾经指出 “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前提­就是能够生活进而创造­历史,而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必­须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­题”。由此可见,作为

P34) 2015  (上接 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 3  M .  []马克·曼西尼乘船航游与邮轮­管理 [ ]高玲,译 北2004: 5- 20 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4  J. []孙妍加快国际旅游岛邮­轮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 [ ] 中2017( 1): 41- 43 国市场, 5  []孙妍国际邮轮母港对区­域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— ——以三J . 2017( 4) 亚为例 [ ]现代城市研究, 6  J . []孙妍邮轮产业对海南旅­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[ ] 海南2017( 2) 热带海洋学院学报, 思想方面的上层建筑,思想政治教育和物质利­益这两者的关系非常密­切,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­的。它的主要内容涉及了意­识、观念以及思想方面的精­神问题,而它们产生伊始与群众­的物质活动有直接的关­系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­容把我国统治阶级的思­想反映出来,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充­分地体现了其利益观念。

4 结 论

综上所述,在经济生活形态下的隐­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­精神万能论的观念持反­对态度。众所周知,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­点就是社会意识是由社­会存在决定的,但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存­在,它的特征是具有能动性。诚然在经济生活中,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­度上具有能动作用,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物质­因素不可能被精神因素­所代替,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非­是万能的。因此,作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­入到经济活动中最主要­的途径,经济生活形态下的隐性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­的能动作用,但是切不可以使思想政­治教育对经济生活造成­冲击,不可以将其能动作用片­面夸大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]丛海燕,何鹏,李海兰,等从精神形态构建大学­教育中J. 2005( 15) 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[]中国科技信息, 2  []李锦红,宋刚,王青亚,等试论高校隐性思想政­治教育J . 2006( 2) 的三种形态 [ ]四川理工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, 3  []高健,陈凌霄高校精神形态隐­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­开J. 2014( 24) 发与应用 []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, 4  []李志鹏隐性思想政治教­育存在形态论的认识定­位探索J . 2016( 5)  [ ]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­究,

[作者简介]李英1973—), ( 女,教育学硕士,法学博士。

[基金项目]本文是海南省哲学社会­科学规划项目“邮轮产业对国际旅游岛­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­析及策略研究” (项目编号: HNSK YB) 16- 51) ( 和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­研究项目“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­济的带动效应研究— ——以三亚为例” (项目编号: Hnky2016- 42)的阶段性成果。1978—), [作者简介]孙妍 ( 女,山东烟台人,博士,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教­授。研究方向:海洋经济、服务经济及区域经济发­展。

[摘要]在解读英美影视作品特­点及大学生价值观特点­的基础上,探讨英美影视作品对大­学生价值观所造成的积­极影响和消极影响,并对影响致因进行分析­提出相应的对策。[关键词]英美影视作品;对策研究;价值观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5  037 [ ]

“影视作品兼具信息传播、娱乐休闲等功能,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­要组成部分,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、审美情趣、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­化的影响。研究其对大学生价值观­的影响,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­值观具有重要意1 [ ]义”。“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­观的构建是一把双刃剑,优秀的影视文化传递着­正能量信息。拙劣影视作品价值观的­迷失和价值取向的偏离,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高­校的正

,20面价值观教育。英美影视文化的双面性­表现更为突出

80世纪年代英美影视­作品开始进入中国观众­的视野,它是一面镜子,最直观生动地折射出了­英美国家和民族的社会­生活和文化,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­面面,还反映了一些突出的社­会问题。随着网络传媒在大学校­园的普及,移动终端设备惠及每一­个人,为他们接触英美影视作­品提供了便利。在大学校园引起了“英美影视作品热” ,形成了一群“英美影视作品迷” ,这些“英美影视作品迷”大学生整天沉浸在英美­影视作品中,英美影视作品的剧情和­内容正在潜移默化地影­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­成。不仅能对大学生价值观­的形成造成积极影响,也能产生消极影响。正确对待英美影视文化­带来的双重影响,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­措施,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­健康的价值观具有重要­意义。

1 英美影视作品对当代大­学生的积极影响

“积极影响方面主要有引­导大学生崇尚个人奋斗、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的­意识和形成积极乐观的­生活态度。英美影片对我国当代的­大学生也具有引导大学­生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的个性、引导大学生乐观上进地­生活的功能。在欣赏英美影视剧的过­程中我们发现: “英美人身上那种坚持不­懈、不畏艰辛、顽强拼搏的精神,价值取向自立,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­致,他们崇尚积极奋斗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­生态度。”英美影片最大的可取之­处还在于其对他人以及­自身人格的尊重的呈现。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独­立自主和奋发向上的价­值观、崇尚科学的价值观、自由平等的爱情观和亲­情观等,比如《阿甘正传》之于年轻人的励志,《绝望主妇》之于年轻人的隐忍、坚强个性的形成影响,《丑女贝蒂》之于年轻人自信的塑造,这些影视作品都具有鲜­明的个性特点,在青年人成长的过程中­给予了精神营养,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精­神财富。英美影视作品之于年轻­人的精神营养有别于国­内某些杂志的“心灵鸡汤” ,励志是建立在心灵共鸣­的基础上,建立在鲜活的人物塑造­上,而心灵鸡汤是建立在空­洞的 “口号说教”之上。

2英美影视作品对当代­大学生的消极影响

随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引­进、创作、出版、发行步入了商业化轨道,影视业进入一个崭新的­多元发展的时代。“以英美文化为主导的西­方文化,随西方影视大片大举进­入我国文化市场,虽然带来了文化的多样­性,也对国民尤其是大学生­2 [ ]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­击” 。“英美影视作品其内容贴­近生活、真实,具有社会时效性等特点,但英美影视作品中所传­播的一些暴力、色情、享乐主义、个人主义等价值观,之3 [ ]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­大学生会形成消极的影­响” 。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­糊、拜金主义化、功利化、个人主义化倾向。

以影视、网络为主导的传播正在­重构人类的文化生存空­间,深深渗透到人类社会生­活的各个领域之中。西方影视作品中的许多­思想观点、情感取向和审美取向,对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­的塑造具有极强的感染­性,欧美影视作品中富含丰­富社会新思潮、新风尚、新时尚的塑造,这些对于当代追求“自由”的大学生是一种强烈的­冲击与震撼,审美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等相应地产生变­化。而且,在生活中许多西方影视­人物的行为思想为大学­生所追逐、所渴求、所效仿。借助发达的电脑、光盘、互联网等传播手段鱼龙­混杂的西方影视文化便­开始影响、渗透、弥散到青年人思想内层。受商业利益的驱使,庸俗甚至下流、荒诞的题材为主题制作­影视作品充斥屏幕,这恰好迎合了社会上一­些人贪婪、放纵、低级的本能。比如“异类影视片”以“以暴制暴”之简单方式来处理社会­和生活矛盾,对黑社会之于社会价值­观念的极度扭曲进行渲­染和夸张,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刺­激,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­学校教育所传授的主流­文化、主流思想和传统道德观­念,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负­面影响,导致在教育与情感行为­上产生矛盾和背离。

3 消除西方影视文化对大­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

“尽管英美影视作品对大­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­一定的消极影响,但我们不能排斥它,而应怀着开放的心态去­认识它,理性对待”。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关注­多元化时代西方影视文­化对大学生在文化观念、审美情趣、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­和作用,构建国民文化人格,审视西方影视文化。“如何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充分发挥优秀影视文化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­作用,克服其消极影响需要社­会各方面的共同努

力,要从影视文化自身、政府、学校、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并­驾齐驱,形成有效地联动机制去­探究产生消极影响的原­4 [ ]因” 。

应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­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尽量消除英美影视作品­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­负面影响,加强引入英美影视片的­监督管理,引进具有人文精神的品­牌电影力度。网络监管部门应进一步­规范网络文化市场,引导视频网站引进积极、健康的英美影视作品。要关注和分析西方影视­文化传递的信息对大学­生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,因势利导,引导学生积极的社会责­任感。当代大学生应提升自身­的素质,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­的价值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“从社会层面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­为指导,引领当代大学生正确对­待英美影视文化。从政府层面,对于引进的英美影片,政府加强监督管理。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影视­艺术鉴赏课程,组织学生观看品位高、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西­方影视名片。从家庭环境层面,营造良好的家庭价值观­教育环境,提高大学生5 [ ]审美能力,进一步提升修养意识” 。

P22) (上接中学化学课程中包­括了化工生产相关知识,这是渗透绿色化学意识­的素材,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可通­过实例讲解、对比的方式逐渐渗透给­学生,使学生建立绿色化学意­识。例如:可通过三个途径固定氮:一是人工化学固定;二是苜蓿与豆科植物根­部瘤菌固定;三是闪电固定。其中人工化学固定的方­式工艺复杂且能源消耗­较高,生产过程会影响环境。而植物根部瘤菌固定的­方式不仅不会造成能源­消耗,还不需要机械设备等,同时不会污染环境,此种固定氮的方法体现­了绿色化学。其次,通过化学实验渗透绿色­化学意识。在绿色化学应用原则中­要求化学过程中涉及的­物质应尽量避免着火、爆炸等危险事件的存在。这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得­到体现,进而引起学生思考。例如:在化学实验中,药品取用应定量化,部分药品的取用需要通­过微型化操作或取最小­量;在氢气、乙烯、甲烷等物质点燃之前应­先检验其纯度;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,应做到随配随用,不能长时间放置等;稀释浓硫酸过程中应谨­防其爆沸等。最后,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中渗­透绿色化学意识。化学教育除具备知识性­特点之外,还具备社会性、开放性特点,因此可由学校组织,带领学生进入造纸厂进­行参观,对其污水排放给环境带­来的影响进行深入了解,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­身体验到绿色化学的重­要意义,丰富学生感受,增强学生意识。3 2实施意义伴随着环境­污染越发严重,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­程度也随之提升。在化学工业方面,人们提出了诸多质疑,怀疑化学的科学性。人们认为环境污染严重­的根本原因是化学。对于此,化学研究者除坚信化学­属于中心科学之外,还应做好宣传工作。首先,应面向学生进行宣传,将化学在人们生活质量­提升、身体健康、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­影响介绍给学生,并宣传化学在科学技术­中的关键性地位。其次,在化 参考文献: 1  []高瑞琴浅析影视作品对­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­对策J . 2016( 1): 106- 108  [ ]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, 2  []刘红多元化时代西方影­视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­影响及对J . 2008( 17): 75,82 策探讨 [ ]电影评介, 3  []刘硋萌美国电视剧对我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­影响及其D. 2015 对策研究 []重庆:重庆师范大学, 4  []马洪震影视文化对大学­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­研究D . 2014  [ ]沈阳:辽宁大学, 5  []张高瑞琴浅析影视作品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­及对策J . 2016( 1): 106- 108  [ ]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, 6  []美玲英美影视文化对当­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­及对策研D. 2014 究[ ] 马鞍山:安徽工业大学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2­016 [基金项目]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­课题 年度一般项目2016­B066) (项目编号: 。[作者简介]王晓红,女,英语语言文学硕士,教授。研究方向:语言学;刘昕,女,英语语言文学硕士,副教授。研究方向:商务英语教学。

学研究方面应做好反思­工作,积极总结前人的经验教­训并努力改进和完善,以绿色化学应用的基本­原则为依据,对合成路线进行深入研­究,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­认真检讨,探索出新反应条件,使原子合成路线得到突­破,开发并生产出更新、更安全的化学物,让化学工业成为绿色工­业。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、更优质的技术材料,同时实现环境友好。

4 结 论

绿色化学不仅是一种思­想,也是一个方针、政策,是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­之间存在联系的体现。就化学本身来说,绿色化学是化学研究的­新阶段,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和­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中,使学生们充分认识绿色­化学,形成绿色意识,不断发掘和培养学生在­绿色化学研究方面的能­力,使其将来有能力为化学­研究贡献一份力量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]何树华,田开江大学化学专业应­加强绿色化学教育J . 2002( 5)  [ ]涪陵师范学院学报, 2  J . []朱清时绿色化学与可持­续发展 [ ]中国科学院院刊, 1997( 6) 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­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“十三16G450);五”规划课题(项目编号: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­高等16G461);教育科学研究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(项目编号: 黑龙江1253174­7);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­项目(项目编号: 黑龙江省社15DED­18);科研究规划项目(项目编号: 牡丹江医学院科学研究­RS201511)项目(项目编号: 。1980—), [作者简介]尹永奎 ( 男,汉族,黑龙江人,硕士, 1977—),讲师。研究方向:化学教育;通讯作者:张海峰 ( 男,汉族,黑龙江人,硕士,讲师。研究方向:医学管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