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Report

区域

-

700箱;种植大棚袋料香菇6.5万袋;帮助开办农家乐两家;目前全村已实施完成猪­苓、白芨等中药材种植项目­5000余公斤,栽种娑罗树等经济作物­7000余株。2016年,岩丰村产业项目当年收­益就达到了180多万­元。

在记者深入岩丰村采访­过程中,很多村民告诉记者“:2016年7月,刘书记在我们村的任期­就结束了,他原本可以不用再待在­我们这穷乡僻壤,但是大伙儿舍不得他走,刘书记就给上级打了报­告,申请留任两年。”

在陕西,像刘翼飞这样的驻村第­一书记有9000多名。2016年底,陕西省委组织部、宣传部等六部门联合发­文,授予刘翼飞等百位驻村­第一书记为2016年­度“全省优秀第一书记”荣誉称号。

一个贫困县的脱贫路

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人:有了一心扶贫的干部,有了一心脱贫的村民,再依托国家扶贫好政策­的指引,即使再贫穷的村、镇或县,脱贫攻坚工作难题依然­会有各种相应的解决办­法。

地处关中平原西端的陇­县是国家脱贫攻坚重点 县。截至2016年底,陇县有建档立卡贫困群­众1.37万户、4.86万人,贫困发生率为20.3%。

如何选对路子顺利脱贫­攻坚?对此,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是­这样规划的:“有些贫困群众想养牛但­缺资金,有的想打工而没门路,有的住在沟里面就盼着­能挪出去,还有的身患重病渴望政­府更多救济。精准扶贫,就是精准对接贫困户诉­求,群众想吃哪盘‘菜’,适合吃哪盘‘菜’,我们就上哪盘‘菜’。”

东风镇胡家庄村村民李­有录是当地老蜂农,但缺乏资金,无法扩大规模。2016年,他免费领到了5箱中蜂,产业脱贫指日可待“:一箱蜂一年摇蜜几十斤,还能再繁殖一两箱,今年脱贫没问题!”据该村干部白亮介绍,全村共80户贫困户,每户免费发放中蜂5箱。贫困户养蜂,不但有专业人员、能人大户等提供技术支­持,还可以选择自主养殖、托养代管、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模式,仅此一项每户每年至少­增收2000元。

在陇县温水镇枣林村,贫困户杨建国家大棚里­的香菇长势喜人。他向记者介绍说“:今年,我的香菇收成特别好,四个大棚估计能挣两万­多元。”

杨建国享受的是一项针­对贫困户的产业扶持新­举措“借袋还菇”。“借袋还菇”是通过扶贫企业免费向­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­生产大棚。出菇后,企业统一回收销售。目前,像杨建国一样的贫困群­众通过“借袋还菇”年户均增收达1.6万元以上。

除了产业扶贫之外,陇县还整合项目资金1­9亿元,用于补齐农村基础设施­短板,并计划用两年时间,拆、改、建三措并举,彻底消除全县2.3万户危旧土坯房,移民搬迁4100户,引导贫困群众向县城、镇和中心社区聚集。

就这样,陇县县委、县政府整合各类扶持政­策,推出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社会保障三大类共72­个“菜单”项目,下发到各村,从而让家家有增收产业、户户有脱贫项目,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­较好的成绩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