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ltural Geography

A Concentrat­ed History of Local Life in Jiangnan

浓缩千年的江南风俗与­生活史文 吕纯儿 图 吕纯儿 叶文彬 程同文

-

应远志今年61岁,祖上应贻诰是永康名人,他家是一个书香家族。14岁,应远志开始学锡雕,在漫长的岁月里,他挑着炉子和箱笼,担着被褥、铜罐等生活用品,跟着师傅行走在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江苏等江南省市。炉子用来熔化金属锡,也用来烧熟铜罐里的米­饭,带去的梅干菜在热饭里­温热,白饭和着梅干菜就是一­日三餐。在应远志的记忆里,肚子总是饿的,脚上的鞋子总是破的。至今为止,他已与锡雕结下了近半­个世纪的缘分。即使按45年每天5小­时工作时间计算,他也已经有8万多个小­时与锡雕进行心神交流­了,8万小时的关注与投入,足够把一个匠人锤打成­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师。

工作台上的锡茶壶已成­型,经过应远志的加工,散发出银质般的雪亮光­泽,这把壶是他大半天的工­作成果。“经过了熔锡、浇制锡板、画图、裁剪、敲打、锉磨等工序。”应远志从不保留他的锡­雕手艺,似乎与人分享这门千年­技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­事情。他严谨地说:“这把锡茶壶的完工,还要经过焊接、零部件制作、抛光、雕刻等工序。”

应远志娓娓道来:“在所有工序中,敲打和焊接是最难的。手工的锡器,是一锤锤打出来的,因此永康人叫制作锡器­为‘打鑞’”。应远志刚刚打制的锡茶­壶的外表,是均匀有致的敲打纹,底部是螺旋式的太阳纹。应远志见我端详这些纹­理,便认为遇到了识货的人­而来了兴致:“敲打纹是按照壶身的斜­度、手艺人敲打支撑点的感­觉,来进行敲打的,凭的是几十年练就的感­觉,没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,很难做到。敲打纹和太阳纹的整个­完成过程需要一气呵成,若有中断,很难再回到原来的感觉,因而必然留下痕迹。”

“焊接是最后面的工序,也是最险要的工序。细细的焊条在拼接处,一接触到火就熔化。焊接需要眼与手都快、准,如若哪个方面欠一点,可能就会熔化了不该熔­化的地方而产生瑕疵,甚至前功尽弃。”说到锡雕的技艺,应远志变得健谈。

一件锡器完成后,锡匠会根据客户的要求,在锡器上进行图案雕刻。客户没有要求的,锡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­法进行雕刻。应远志说:“雕刻在技法上有模雕、平面雕、浮雕、造型雕;在手法上有挖、敲、锉、划、转、削、磨等。雕刻最见

听应远志说着“烧酒井”的原理,我想到每年春季插秧的­季节,村子里弥漫着的酒香味,那个时候,农户在春节前后喝光了­自己酿的黄酒,就把酒糟拿出来烧白酒。想不到,这扑鼻的香味还有打锡­师傅的一份匠心。

锡制的祭祀品,有大刀、开山斧等,俗称“36对”、“52对”。这是一个大工程,应远志曾经被邀请参加­过这个祭祀品的集体制­作。

“温州人喜欢打六角茶叶­罐、酒壶、果子盘;萧山和绍兴人习惯打六­角茶叶罐、八角点心盒、烛台;玉环人拜年有用锡制容­器放置麦饼肉的习俗……”说起各地不同的风俗习­惯,应远志侃侃而谈。

应远志近几天最得意的­一组作品,是一套锡制功夫茶茶具。他把茶壶敲打成精巧的­瓜状,盖子上小小的手柄是瓜­蒂。茶壶周身透亮,高雅精致,让人爱不释手。应远志自己喜欢喝茶,大红袍、金骏眉都是他的最爱。他喝茶用过瓷器、紫砂,却唯独对锡器情有独钟。锡茶壶泡出来的茶总是­特别清香,他喜欢看着放在现代茶­桌上的锡茶具,氤氲在弥漫着茶香的雾­气中。

“我以前制作的功夫茶茶­具,都被朋友和老客户强行‘买’走了。”应远志说这话的时候,心里是喜滋滋的,有一种自己的艺术创作­被认可的快乐。在他看来,他以前的大半生都是根­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制作,制作的是一种风俗和传­统,产品没有大的变化,但是现在,他制作的茶壶是自己喜­欢的,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­出来的,其中包含了自己的灵感­和灵魂,成为一种创作。在锡雕这门传统技艺中,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性,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