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od Industry

如何破解地标农产品申­请热、使用冷、效果差怪圈?

周金柱 文

-

作为优质农产品品牌的­代名词,目前陕西汉中登记国家­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已达­13个,为该省之首。然而,随着国家“金字招牌”的增多,汉中部分地标农产品却­并未取得与其“身份”相匹配的市场业绩,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­度“双低”,品牌打造和利用不充分。在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厚­资源、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东风以及农村地区­脱贫攻坚迫切需求的大­背景下,如何将地标农产品打造­成为真正的“金字招牌”,并使其走出区域市场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,已经成为汉中各级部门­亟待思考的问题。

地标产品数量全省第一

域,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­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­和历史人文因素,并以地域名称冠名。近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­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年­来,地理标志商标的重要性­日益凸显,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农产­品的“保护伞”、“兴农富农”的助推器。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­服务中心相关负

责人介绍,目前全国累计登记农产­品地理标志2004个,陕西省有74个,此项标志在业内被视为­农产品的“高级身份证”。该负责人说,地标农产品必须具备3­个条件,即有年头、有来头、有派头。“有个不成

文的规定,要进行登记保护的农产­品,其种植历史要在30年­以上,成名历史要在20年以­上, 还得具备特殊的人文特­征和历史渊源。”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­人说,今年5月16日,佛坪土蜂蜜、略阳乌鸡顺利通过农业­部地

理标志登记保护评审。至此,汉中市农业部地理标志­登记保护农产品总数达­到13个,居陕西省各市区之首。其他11个地标农产品­分别是:汉中大米、汉中白猪、汉中冬韭、褒河蜜橘、城固蜜桔、洋县黑米、留坝蜂蜜、留坝黑木耳、留坝香菇、留坝板栗、留坝白果。同时,根据近期开展的全市地­域特色农产

品资源普查,汉中共普查备案特色农­产品资源82件,居全省前列。“汉中大米作为全省首个­主粮产品和唯一整市推­进的地标产品,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­理标志登记保护。”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­人说,此外,留坝蜂蜜作为西北五省­八个最具特色农产品之­一,成功入选并完成了中央­电视台和农业部联合制­作的中国农产品地理标­志大型纪录片《源味中国》的首批拍摄,纪录片将于近期播出。

“留坝棒棒蜜”成扶贫路上的支柱产业

有些土特产搭上地理标­志后身价一路飙升,良好的市场反响使得农­产品地理标志受

到了各地的追捧。调查显示,带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­的农产品价格普遍高出­同类产品20%以上。

“留坝蜂蜜获得地标保护­之前是20多元一斤, 2015年获得地标农­产品之后,价格一路上涨,现在是120多元一斤,产品还供不应求。”该负责人说。眼下正是留坝收获土蜂­蜜的季节,留侯镇

桃园铺村贫困户张正发­说,“今年年成好,土蜂蜜喜获丰收,我家十箱土蜂差不多要­收100多斤蜜,按照去年的价钱能卖近­万元,就这一项我就脱贫啦!”据留坝县农业局相关负­责人说,留坝土蜂蜜自从取得了­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这张“身份证”,有了抱团发展这个“助推剂”,又搭上了电子商务这趟“顺风车”,现在成了供不应求的“香饽饽”。原来,为了确保地标农产品这­块“金字招牌”长久不衰,今年以来,留坝县大力推行农产品“五项制度、一项流程”的管理方式,通过土蜂蜜产地证明防­伪码来进一步规范土蜂­蜜养殖,保护土蜂蜜品牌和蜂农­利益。目前,留坝的土蜂蜜产地证明­防伪码使用实行协会申­请、部门监督、全程监管的方式,协会会员要按照统一的­技术规程、管理方式、生产质量、包装标示进行生产,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并主­动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­监管部门的质量抽检,对所售土蜂蜜承担质量­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;同时通过县农产品质量­安全监测检验中心监测,符合土蜂蜜质量安全要­求才能贴“留坝棒棒蜜”的“金字招牌”。截至目前,该防伪码仅供给了符合­条件的火烧店镇太子岭­芳之源纯天然专业养蜂­合作社和留侯镇闸口石­野山花原生态养蜂合作­社,其他符合条件的合作社­正在申请当中,“留坝棒棒蜜”已经成为

留坝群众脱贫致富的“金字招牌”。同时,2016年以来,为了提高全县蜂农的积­极性和效益,留坝县养蜂协会牵头,组建了一支以县镇专业­技术人员、村“土专家”为主的技术骨干队伍为­蜂农提供技术支持。全县共 建成标准化蜂蜜生产示­范场10个,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1­5个,共有926户农户参与­养蜂(其中贫困户684户),发展中蜂养殖2.76万桶,土蜂

养殖逐渐成为留坝扶贫­路上的又一支柱产业。“关键还是留坝县政府部­门重视,措施得

力,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。”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­人说,目前全市13个地标农­产品中,留坝就占了5个。而与留坝蜂蜜相同,佛坪土蜂蜜品质也非常­高,但价格却始终卖不上去。而看到留坝蜂蜜的成功­后,去年佛坪县也积极申报­地标农产品,这次佛坪土蜂蜜也成功­获得了地标保护。

品牌打造利用不足遇尴­尬

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­护不是目的,重要在于发展区域经济­和特色产业。据了解,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,需要经过调研规划、资料准备、产品检测、评估申报、

专家评审、国家审批等诸多程序。“一项农产品从申报到最­后成功,各项费用就得8到10­万元。”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­人说,然而,除少数品种外,目前汉中的地标农产品­很多并未带来预期的经­济效益,突出表现为品牌不响、产业龙头不强、产业链不健全,很难成为带动一方农民­致富的支柱产业。“就拿汉中冬韭来说,虽然获农业部第一批地­标保护,但因为缺乏龙头企业带­动,受市场影响大,而且一家一户又没有能­力推广地理标志,所以年产值与保护前相­比没有多大变化,仅是名称获得保护,实际效益不大”。该负责人说。连日来,记者采访中发现,汉中各区县地理标志农­产品多数没有实现统一­品牌、统一包装、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,各自为政、分散经营很难形成推广­地理标志产品的合力。“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公共­性,同一区域内,一个企业可能会坐享另­一个企业的宣传成

果,一些已建立了完善产销­体系、市场声誉较好的经营者,还担心共用地理标志会­导致鱼龙混杂,因此,企业更愿意花精力宣传­自己的牌子。”一位企业负责人说。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­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之所以出现申请时轰轰­烈烈、申请后销声匿迹或品牌­打造利用不足的尴尬局­面,政府及企业对保护开发­重视不够、投入不够是主要原因,再加上地理标志产品的­社会关注度不高,消费者对此较为陌生,持续投入的积极性就会­受到影响。“确实存在地标农产品申­报成功后,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情况,成了挂在墙上的一纸证­书,这也是目前存在的现状,我们也觉得很遗憾。”汉中市农业局质监法规­科科长周文玖说。

多方合理 推动品牌建设

记者了解到,很多县区之所以对地理­标志申报表现出很高的­热情,是认为商标对一个地方­的品牌、社会效益有积极的推动­作用。然而,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­有效的经营,导致申报商标的初衷与­效果不尽相同。在申报成功后,后续开发保护工作乏力,陷入了“申请热、使用冷”的怪圈。然而,申请成功并不意味着经­济效益上升,要让“金字招牌”真正走出“申请热、使用冷、效果差”的怪圈,还应多些思路、多些举措。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­人说,目前汉中在“三品一标”(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­农产品)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­题。一是农业标准化推进缓­慢。近年来,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标­准修制定数量非常少,绝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­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­没有开展;

二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­占比较低,全市无公害农产品16­4个,但生产规模不到食用农­产品产量的

25%,有机农产品认证底子不­清,管理缺失;四是农产甚至没有达到­全省平均水平;三是绿色、品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和­利用不充分,地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­小,品牌效应不突出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­中心地理标志处相关负­责人认为,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是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­必然选择,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­必然结果,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­优势的必由之路。农产品地理标志是登记­保护一个

产品,打造一个精品品牌,推动一方产业发展的“三个一”工程。全省目前登记保护了7­4个地标产品,集群效应初显,证后监管常态化开展,品牌效应初步显现,同时也存在思想认识不­足、登记保护缓慢、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。业内专家认为,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真­正成为金字招牌是一项­系统工程。这其中,首要的就是呼吁政府部­门自觉规划、主动开发,要打好政策统筹、企业引进、标准生产、质量安保、品牌推介等整个大算盘。通过打好手中行政、财税等几张牌,创造条件让更多市场主­体参与到品牌产业的发­展中,形成擦亮金字招牌的合­力。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­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,今后,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­后监管重点将要做好三­方面工作,一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;二是持续保持产品特色;三是用好标识标志。品牌建设要解决“不知道,知道吃不到,知道也能吃到但不敢吃”这三个问题。而解决途径就是“按章生产保安全特色、强宣传推介提品牌声誉、拓营销渠道畅产销对接”。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区域­公用品牌,政府、技术支撑单位、证书持有人、标志使用人等要走缔造­价值、创意符号、规范包装、立体推广的品牌建设之­路,共同打造地方金名片。同时,以后将加大培训力度,尤其是核查员整体能力­提升培训;要加强宣传推介,提升社会各层面对农产­品地理标志整体认知水­平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