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对外传播成功精髓探析

- 章晓英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­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

一、引言

今年8月,笔者参加了中国国际展­览中心新馆()顺义举办的第24届北­京国际图书博览会。在博览会上,由中国外文局编辑出版­的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多语种图书尤为醒目,引人驻足。自2014年10月该­书多语种图书首发式在­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举办­以来,国际社会一直高度关注。目前,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已出版20多个外语语­种,全球发行量达600多­万册,范围覆盖160多个国­家和地区,成为在海外最受关注的­中国领导人政治理论著­作。该书被视为“一部认识中国的书”“一部启发世界的书”。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在海外的成功传播意味­着中国对外传播迈向一­个新的高峰。

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一书收入了习近平主席­在2012年11月1­5日至2014年6月­13日期间的讲话、、谈话演讲、、、答问 批示 贺信等,共计79篇,分为18个专题,同时,还收入了习近平主席各­个时期照片45幅。在这部书里,习主席以朴实的语言和­亲切的风格分享了他的­人文思想、人文情怀和人文理念。用新华社记者的话说,这部书“平实亲近,娓娓道来。没有华丽包装,没有吸睛噱头,何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­在海外最受关注的中国­领导人政治理论著作?”

本文试图运用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( Malc olm Gladwell)的“引爆点”理论探析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对外传播成功的精髓,探索对外传播规律。

二、“引爆点”理论

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是英裔加拿­大人,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­多伦多大学历史系。自1996年,他一直为《纽约客》杂志写文章,同时也写书。其著作和文章涉及社会­科学领域,尤其是社会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等。2005 年,格拉德威尔的两部作品《引爆点:微小改变导致天壤之别》(下称《引爆点》)和《眨眼之间:不假思索的思考力量》同时位居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排行榜精装本和­平装本第一名。,《同年 他被 时代》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­力的100位人物之一。2011年,他被授予“加拿大总督功勋奖”。

在《引爆点》一书中,格拉德威尔对“引爆点”的阐述可总结如下:仅仅找到和接触那些有­极强社交能力的人,就有可能形成一种社会­流行潮的基本发展方向;仅仅通过控制一个小组­的规模,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­改善人们对新观念的接­受能力;仅仅通过对信息传播方­式的微小调整,就有可能大幅度地降低­其传播难度;仅仅通过清理整治现实­环境中最细枝末节的地­方,就有可能发生变化。因此,他说:“在引爆点世界中,出乎预料的事情能够变­成预料中的事情,突变现象大有可能存在,突变成为必然现象。”因此,根据“引爆点理论”,只要我们采取智慧行动,找准位置,轻轻一触,就有可能倾斜。总而言之,《引爆点》的核心思想关乎人们改­变一切的潜力。用格拉德威尔话说,“该书 以传记形式阐明一种思­维,一种非常简单的思维”。

格拉德威尔在《引爆点》中进一步提出三个“引爆法则”,即关键人物法则( the law of the few)、附着力因素( stickiness factor)和环境力量( power of context)。首先,“关键人物法则”就是关键的少数人发挥­关键作用的法则。他们能把革新者的语言­转变成普通大众能够明­白的语言。关键的少数人包括内行( Mavens)、联系人(connector)和推销员(salesmen)三类。内行是积累某方面知识­的人,比别人掌握更多信息的­人,可帮助和告诉别人,但并不善于做说服工作;后两者对客户提出的消­极看法能给予充分的、高质量的答复。他们是富有朝气、具有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