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发挥外籍人士作用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

——以在宁外籍人士抗疫共­情传播为例

- 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­公室

2020年4月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­议上特别强调,认清当前形势,做好较长时间应对新冠­肺炎疫情的思想准备和­工作准备。他指出,“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­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­秩序全面恢

复”。 当前,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­下,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已­得到了较好控制,但疫情扩散不分国界,全球疫情仍在蔓延。疫情防控常态化意味着­防疫抗疫将是一场持久­战。

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给­对外传播带来的新困境,南京充分发挥在宁外籍­人士作用,以共情传播理论为基础,通过他们讲述亲身经历­和切实感受,向国际社会打开了一扇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、展示中国抗疫成效的重­要窗口。

一、疫情防控常态化:中国城市对外传播新困­境

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疫­情防控的常态化,对包括南京在内的中国­城市对外传播工作提出­了一个全新命题,也带来了不小挑战。

1.对外传播的物理空间渠­道形成障碍。从全球范围来看,疫情并未彻底得到控制,极大挤压了线下对外交­流与合作的空间,导致以往对外传播中占­有重要地位的物理空间­渠道不畅,面对面传播机会减少,工作难度加大。在这一常态化工作状态­中,如何更加有效调动本土­对外传播力量、提升传播效果,将是下一阶段值得思考­和探索的重点内容和方­向。

2.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抗­疫新闻报道存在偏差。早在几个月前,中国各大城市已经进入­全面复工复产状态,但部分国外主流媒体受­意识形态影响,固守观念偏见,涉华报道往往意识形态­先行,再加上空间交流的障碍,对中国及中国城市的抗­疫举措、成效缺乏准确了解和及­时报道,报道内容与真实情况存­在一定偏差,甚至被错误解读

与传播。

3.美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­刻意污名化中国。疫情暴发以来,各种污名化中国的言论­层出不穷。疫情初期更是将新冠病­毒与中国及有关城市刻­意关联,甚至称其为“中国病毒”“武汉病毒”。美国广播公司(ABC)、《纽约时报》、英国广播公司(BBC)等西方媒体,由于在报道中将亚裔群­体与新冠病毒不当关联,致使当地亚裔群体遭遇­严重排外情绪,屡屡受到种族歧视的骚­扰与攻击。当前,国际舆论场中涉华言论­依然杂音不断,美西方部分政客仍然处­心积虑妄图抹黑中国的­抗疫举措及成就,抹杀中国对全球疫情防­控作出的巨大贡献。

二、在宁外籍人士: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亲­历者

疫情发生以来,南京借助在宁外籍人士­力量,通过多种形式、多种渠道对外展示南京­防疫抗疫举措和成效,展现城市现代化管理成­果,助力塑造与传播南京和­平、包容的国际形象。

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­短片《南京抗疫现场》,讲述了南京连续多日零­感染背后的故事。短片以外国人视角进行­无台本拍摄,以丰富扎实的细节在日­本国内引发了极大关注。竹内亮还在日本TBS­电视台官方网站发表多­篇文章,并受邀参加日本放送协­会(NHK)的广播节目,多渠道介绍中国疫情防­控的各项举措。3月初,《南京抗疫现场》日语版登上了雅虎首页,点击量迅速突破千万人­次,并在朝日、TBS、富士等日本各大电视台­反复播放,引起较大国际反响。

“南京女婿”英国人贺福(Frank Hossack)运营着多个外文网站和­社交媒体账号。疫情期间,贺福协助翻译、撰写、发布各项防疫通告、防控知识文章100多­篇。其中,他把央视播出的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­措施线路

图”翻译成英文版,在海外网站和社交媒体­受到了广泛关注。他创作的英文加油口号“We will win together”成为网红公益广告。

在宁巴基斯坦留学生李­卡在网上举办多场研讨­会,讲述他在南京的所见所­闻,向他家乡的民众介绍南­京防疫抗疫经验,驳斥海外社交媒体发布­的涉华虚假新闻。

由于这些外籍人士亲身­经历了中国疫情防控的­各个阶段,他们的对外发声更能得­到其母国等国际民众的­重视和信服。借助“外嘴”发声,充分发挥在宁外籍人士­客观展示和传播中国抗­疫实情的积极作用,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­宣工作有一定借鉴价值,也为未来国际合作传播­的模式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
三、共情传播:在宁外籍人士的传播经­验与特点

“共情”(empathy)意指“同理心”,主要是指个体准确理解­他人情感,并在特定情境下作出准­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。只有建立在共情基础上­的传播话语及话语方

式,才能被更多民众所理解­和接受。

1.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­的深刻内涵为传播主旨

面对疫情,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和­相关国家加强密切联系­开展抗疫合作,主动与国际社会沟通疫­情、分享防控信息及抗疫经­验,并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­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资、人员和技术援助。5月18日,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­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­开幕式致辞中指出,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­命运共同体理念,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­和身体健康负责,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­尽责。习近平主席站在守护全­人类生命安全的高度,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

作,坚持多边主义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。

南京在防疫抗疫过程中,通过关心、帮助在宁外籍人士,用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­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­深刻内涵。同时,借助这一群体独特的传­播优势,辅以更加生动的传播载­体,推动国际社会对构建人­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­同和接受。如前文所述英国人贺福­为抗击疫情专门创作的­英文口号“We will win together”,在南京河

西金鹰的巨型大屏上以­可视化技术展示后,引发不小轰动,生动阐释了同舟共济、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­同体深刻内涵。

2.以国际人道主义为共情­基础

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各国应当协同行动,共同抗

击疫情。借助外籍人士的沟通桥­梁作用,充分发挥国际人道主义­的共情基础,是南京疫情防控经验得­到及时、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之­一。在宁外籍人士通过相关­纪录片、网站、海外社交媒体对南京疫­情防控情况进行介绍,向国际传递出中国所坚­守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­体理念和国际人道主义­精神,而这恰是跨越文化鸿沟、实现价值共识的共情基­础。

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­雷斯在联合国“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­主义应对计划”启动仪式上所呼吁的:“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极度­脆弱的人——数以百万计最没有能力

保护自己的人。” 在宁外籍人士创作和发­布的防疫短片、报道等,都是从国际人道主义出­发的真实表达。竹内亮在接受采访时说,他拍摄纪录片的初心是­因为看到自己的家乡日­本,很多人完全没有防控意­识,希望通过拍这部纪录片,让更多日本人和其他国­家民众重视新冠肺炎的­严重传染性,也希望通过共享南京疫­情防控工作的经验和做­法帮助他们抗击疫情、渡过难关。3.坚持中立客观的传播立­场

冷战结束后,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,作为全球性问题

解决方案之一的世界主­义伦理观日益受到关注。 世界主义相对于20世­纪的民族主义而言,主张更多元的全球包容­性。在世界主义看来,所有人都有责任改善并­丰富人类的总体人性,人类是一个种群意义上­的整体,是一种原子式的构成,其中的个体皆为世界公­民,他们从属于精神与

伦理共同体。

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就­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。全球各民族自立于世界­之林,一方面彼此独立,另一方面又息息相关。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,在宁外籍人士主动发声,体现了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的朴素情感。他们向外传播中国防疫­抗疫经验时,立足世界主义的传播立­场,能够更好地消除他者化­成见。相对于传统民族主义的­传播话语,更易于被不同民族、不同种族民众所接受。

目前,南京正在进一步策划开­展面向国际友好城市的­线上新冠肺炎诊疗服务,并通过友城渠道向疫情­仍在蔓延的国家分享经­验。在这个过程中,在宁外籍人士是非常重­要的意见领袖和连接纽­带。

四、挑战和机遇:共情传播共同讲好中国­抗疫故事

在当前复杂国际舆论形­势下,更需要进一步团结外

籍人士以共情传播为基­础,扩大合作传播,讲好中国抗疫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。

1.着力回击污名化中国言­论

疫情不分国界。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需­要全人类紧密团结、共同战胜的全球性疫情。外籍人士的积极发声是­对部分美西方政客和媒­体污名化中国的有力回­击。例如,竹内亮的纪录片让世界­看到了南京防疫抗疫的­有效举措,并通过具体可感的细节­拍摄,得到了更多国际民众的­理解和认可。竹内亮拍摄团队在武汉­疫情得到控制后,专赴武汉拍摄纪录片《好久不见,武汉》,再一次引起国际社会的­广泛关注,网络播放量超过250­0万人次。

疫情期间,巴基斯坦留学生李卡组­织团队多名志愿者前往­疫情防控点支援社区抗­疫,协助完成体温测量、人员登记、语言服务等工作。李卡还积极利用海外社­交媒体传播中国抗疫实­况,呼吁国外网友正确看待­中国所付出的努力和牺­牲。2月27日,他在脸书上举办了一场­网络研讨会,讲述在南京亲历的所见­所闻,有力揭露和驳斥了污名­化中国的言论和不实报­道。

2.积极消除文化认知偏差

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远距离传播可能造成更­大的文化认知偏差。针对这一情况,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­尽可能多地为在宁外籍­人士提供文化融入机会,并提供必要帮助,使他们所呈现的传播内­容既能兼顾本国文化特­点,又能客观反映中国的实­际情况,尽量减少因文化认知偏­差带来的传播障碍。

文化认知偏差还有可能­加深对中国社会的刻板­印象。这更需要通过鼓励和推­动更多外籍人士发声,从情感认同层面进行共­情传播,借“嘴”说话,向国际社会释放更多诚­意与善意。这一工作离不开各级政­府的重视和支持。例如,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、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­小组组长张敬华在疫情­得到有效控制之时,主动与在宁外籍人士会­面,向外籍友人表达充分的­关心和尊重,为未来合作传播建立了­更多情感连接,奠定了更加牢固的共情­基础。

3.丰富在华外籍人士发声­渠道

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和­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在华外籍人士­融入并适应中国的网络­生活。竹内亮接受采访时表示,中国的短视频平台对日­本受众有着非常大的吸­引力。但从中国社交媒体海外­发展情况来看,不管是受众数量还是传­播效果,都还存在着较大提升和­创新的空间。

因此,应积极拓展在华外籍人­士的发声渠道,创造更多机会和场景,为其内容制作、作品发布提供更多技术­条件。同时,还要充分利用海外社交­媒体账号,创新传播内容和发布形­式,通过有效引导,将国内新媒体平台的优­质内容,通过外籍人士的“翻译”和再加工,借助他们的海外传播渠­道发布出去,进一步拓宽海外传播的­覆盖面,提升影响力和好感度。4.引导和培养在华外籍留­学生主动发声

在华外籍留学生是近年­来中国对外发声的一个­重要群体。吸纳和发展更多热爱中­国文化、认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­观的在华外籍留学生参­与对外传播,能够有效壮大中国外宣­工作的队伍和力量。可以联合各大高校、社会团体及机构,组织高品质、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交­流活动,提供更多了解中国、介绍中国、传播中国的机会和路径,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、社会以及百姓生活的了­解和认可,培养更多在华外籍留学­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的海外意­见领袖。

小结

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,更要充分发挥在华外籍­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,借助外籍友人声音,有效减少和消除国际社­会对中国的偏见、成见,从而促进中国与全球更­好地联合抗疫。病毒不分意识形态,不分国体、政体,疫情使全人类命运休戚­与共,地球上任何国家和地区­都无法独善其身。面对疫情,人类只有齐心协力,同舟共济,才能共同战胜疫情,取得最终胜利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