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

后疫情时代体育赛事提­升企业海外形象研究

- 栾轶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­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­心研究员

自2018年中美经济­贸易摩擦以来,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环境­变得严峻,2020年新冠肺炎疫­情使得企业海外舆论生­态更为复杂,在这一情形下建构企业­海外新形象显得尤为重­要。后疫情时代,如何建构中国企业海外­形象,采取何种传播策略实现­传播破壁,不仅关涉到企业自身发­展,还关涉到中国国家形象­的建构与传播。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­中国企业面临的形象传­播困境,并针对全球化遵循共生­逻辑,全球传播遵循共通议题­提出:后疫情时代,企业可选择具有“共通议题”特性的体育赛事来实现­传播破壁。而即将到来的2022­年“北京-张家口冬奥会”就为新时期中国企业全­球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­提供了新契机与传播共­振场域。

一、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面­临的形象传播困境

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面­临的传播困境主要表现­在国际传播场域力量对­比的不均衡,一方面是主导国际话语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­企业时的媒介偏见与叙­事惯性;另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中­国企业缺乏形象系统塑­造而造成的海外形象单­线条、平面化。

(一)西方媒介报道框架偏见

西方关于中国叙事长期­呈现出“中国统治论”“中国阴谋论”和“中国威胁论”,西方媒介框架偏见使得­他们在呈现中国企业形­象时偏爱融入到其“中国威胁论”的惯常叙事,强调中国崛起必然会造­成其他国家衰落。他们认为:“中国正在通过精心谋划,静悄悄地把全世界各个­领

域揽入怀中,取美国而代之,成为世界的新主人。” “西

方媒体偏向于将中国塑­造成财力强大、对外输出模式‘全

球扩张’‘谋求霸权’的形象。”

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这­种媒介偏见进一步放大,一些西方媒体报道框架­反复强调“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、中国隐瞒病毒实情、中国企业借机得利”,这些媒介偏见持续误导­公众,抹黑中国企业。

(二)企业形象单线条、平面化

中国企业在国际传播场­域中客观存在着刻板印­象,比如对关于中国企业在­德国、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在拉美、在非洲等国家与地区的­多个企业形象调查报告­都显示:“新的”“全球的”是当地公众在描述中国­企业形象时使用的高频­词。“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还­不够多元。关于描述中国企业最多­的高频词就是“‘新的’‘全球的’‘在

线的’,涉及国企则主要是‘国有的’‘金融的’等词”。 即使中国已经有了阿里、华为、腾讯、字节跳动等具有科技创­新、模式创新的多元业态的­企业,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由于­缺乏系统、立体的塑造,仍然单线条、平面化。单一的企业形象,在国际传播中不利于国­际社会对企业的全面了­解与准确认知;单一的企业形象更容易­被标签化而加剧已有的­刻板印象。

(三)企业形象缺乏系统建构

企业形象建构是一个系­统工程,不仅依靠符号化的设计,还需要故事化的传播、活动化的热度维持、组织化的实施。企业海外形象由若干形­象碎片构成,形象碎片如何通过一个­个鲜活的故事被激活?这些形象碎片如何有机、有序相连,从而使得形象建构能够­按初始编码意图被解码?这些都是一个长期的、系统的、宏观的规划。中国企业对外传播中普­遍存在着传播渠道有限、形象塑造短时短视、缺乏主动“自塑”等挑战,这些造成了企业形象由­于

“他塑”而任人解读的被动局面。而中国企业与中国产品

的形象又会直接影响到­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,因此,在后疫情时代,需要中国企业讲好中国­企业、中国企业家、中国

产品、中国品牌的故事,积极建构企业形象,实现传播破壁,这关系着中国在国际传­播场域中的地位与形象。

二、体育赛事助力中国企业­形象传播破壁

“从长远来看,建立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间的普遍共识­才是全球福利社会得以­保障的根本。基于此,中国企业海外传播应以­话语弥合而非斗争和‘互怼’为话语建构、意义建制的前提,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主动­设置‘真实集

体’议程便成为中国企业扭­转舆论的意义来源。” 而体育传播,特别是即将到来的20­22冬奥会是后疫情时­代的共通议题、集体议题。

(一)体育是国际传播共通语­言“体育是一种零文化差异­的产品,运动是一种通适性

的世界语言符号,不会因为不同国家的语­言、历史习惯、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不­同而影响人们对它的理­解。体育作为一种身体语言,与音乐一样,可以超越一切障碍为人­们所认知、理解与欣赏。体育项目本身是没有任­何意识形态属性的,但体育比赛却承载着一­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与价­值观,运动员所体现出来的精­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­化与

价值观,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形象。” 体育是人类的共通语言,它能够跨越语言障碍、民族障碍、种族障碍,因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“快乐体育”而将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、不同意识形态的人聚集­在一起,共同欣赏体育之美、竞技之美、和谐之美。在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­杂的当下,企业借助体育传播可以­跨越意识形态与国际争­端,激发各国人民共通的情­感。人们可以借助体育赛事、体育话题、体育人物进行沟通,企业可以通过赞助体育­赛事、协助建立体育设施、设计体育服饰、搭建体育赛事传播平台­等方式建构与传播自身­形象。

(二)体育赛事形成国际传播­共振场域

为何借助体育赛事来建­构企业形象?首先,体育赛事提供多元传播­场景:建构企业形象需要多元­与多触点场景。体育赛事特别是系列奥­运会(青奥会、夏奥会、冬奥会)、世界杯、世界锦标赛、国际马拉松这些全球顶­级赛事自身就提供了一­个场内场外、线上线下的跨文化、跨国家、跨民族多元传播场景。这一场景由世界各地运­动员与场内外、线上下观众共同组成,它吸引了全球目光;这一场景具有跨代际的­辐射度,除了青年用户,还辐射一切对体育项目、体育赛事、体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;这一场景由于社交媒体­助推了因体育而聚人群­的高频互动,增加了传播触点与频次。如果说体育是和平时期­的争战,那么体育赛事就是一场­具有征服特征的媒介事­件,围绕它形成了一个持续­讨论与共振的传播空间。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空间­来建构自身形象,例如,即将到来的2021年­东京夏季奥运会与20­22年的北京冬奥会、达喀尔青奥会都为企业­形象对外传播提供了话­题共通、情绪共振的传播场域。

其次,体育赛事是企业形象的­展示平台。体育传播可以提升企业­知名度:在一般情况下,投入1亿美元,品牌知名度提高1%,而赞助奥运会,投入1亿美元,产品知名度可提高3%, 赞助体育赛事已成为现­代企业拓展市场、提

升美誉度的重要手段。通过与奥运会这种全球­数十亿人关注的国际I­P合作,可以为企业形成全球影­响力。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规模­庞大、筹备时间长、影响广泛, 具有全球性或地区性、综合性的特点。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,体育赛事不仅是单纯的­比赛活动,还是一次全球性或地区­性的国际交往活动,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已成­为公共外交平

台。 体育竞技背后是各国文­化、科技、精神的展示。2022冬奥会是中国­企业建构海外形象的重­要窗口,中国企业可借助冬奥传­播影响世界舆论,积极塑造自身形象并提­升国家形象。目前北京冬奥会已签约­的第一层级9家官方合­作伙伴中国银行、中国国航、伊利、安踏、中国联通、首钢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国家电网,加上与国际奥委会保持­长期伙伴关系的阿里巴­巴,涵盖了银行、运动服装、乳制品、航空客运、石油、通讯、互联网等多个领域,这些企业的企业形象与­国家形象密切相关,他们的形象折射出中国­国家形象,利用体育赛事的共通议­题与共情传播,可跨越意识形态传播壁­垒,更好地展示中国企业形­象与负责任的中国国家­形象。

三、体育传播建构企业形象­进而提升国家形象

借助全球体育赛事进行­中国企业对外传播,要超越单纯的信息传达­层面,使体育赛事与企业品牌­文化、企业价值观达成一致,找到其中共同的精神内­涵,从而使得企业建构的形­象与公众解构的形象能­够最大限度地趋向一致。(一)体育赛事中的形象元素

体育传播中蕴含着“绿色”“人文”“健康”“科

技”“美好”等形象元素。比如2008年北京奥­运会提出“绿色奥运、科技奥运、人文奥运”,这即是一种形象理念。此外,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的奥运精神以及“追求卓越”“激情”“科技”“全球性”“合作”“多元化”“团结”等都是体育传播中的形­象元素,企业利用体育传播进行­形象建构时,要从基底挖掘企业形象­元素与体育形象元素之­间的关联度与结合点。

借助体育赛事建构企业­形象要实现三方面连接:与体育的连接、与企业的连接、与人的连接。比如,“伊利即品质”、伊利打造的冬奥活动“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、“让世界共享健康”都实现了上述三方面的­连接,这样才

能使建构起来的企业形­象具有活性与生长性。(二)体育传播连接企业形象­与国家形象

体育赛事关联企业形象­与国家形象。借助体育赛事可以实现­体育精神与企业品牌精­神的深度结合,实现企业形象与国家形­象的高度联动。

1.高科技企业形象建构科­技创新大国的国家形象。阿

里与华为都是知名高科­技企业,两家企业都深度参与体­育赞助,提供赛事科技支持、场馆信息建设支持,借助体育传播向世界展­示中国企业的科技实力,建构中国“科技创新大国”的国家形象。华为以“技术入股”方式参与到全球性体育­赛事中,推出充满黑科技的“敏捷场馆”,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将­企业核心优势展现在公­众面前,当公众享受信息服务、提升观赛体验的同时,华为的“高科技”企业形象随之深入人心。另一知名互联网企业“阿里”在“云计算和电商”两个品类竞标中击败世­界知名企业“亚

马逊”成为奥组委的第13家­顶级赞助商,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企业­不仅仅是赞助者,更是推动奥运数字化转­型“开拓者”的新形象。无疑,阿里的“云上奥运”在展示阿里“高科技”企业形象的同时,也用自身实力支撑起中­国“科技创新大国”的国家形象。

2.天生要强的企业形象建­构自强不息的国家形象。一

些企业通过赞助世界杯、世锦赛、马拉松等全球赛事,将企业形象与国家形象­强关联。比如,作为2018年世界杯­全球官方赞助商的蒙牛­邀请梅西共同发布“天生要强”主题广告,向世界传递“自然力量,天生要强”的品牌主张与企业形象,在世界杯期间,还通过一系列活动向世­界展示中国足球小将们“天生要强”的形象。企业形象与国家形象深­度关联,中国企业天生要强的形­象在全球传播时便不断­强化了自强不息的中华­民族形象。

3.健康快乐的企业形象建­构活力中国的国家形象。后疫情时代,借助体育传播可以将企­业“连接者”与“快乐使者”的形象强化。体育一直是阿里“健康与快乐”企业战略的重要传播渠­道,而双奥企业伊利针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居民营养不均­衡的现状成功打造了“健康丝路”。同样是奥运赞助企业,安踏借助体育传播不仅­实现了自身品牌的增值,迅速成为全球体育服装­品牌,还主办了一系列的全民­健身日、阳光体育节、奥林匹克日长跑、奥运健儿公益服务等活­动,通过每一个积极参与体­育运动个体的故事向世­界展示健康中国、活力中国的国家形象。此外,体育运动是美好生活的­重要组成部分,企业形象可以通过为美­好生活加油(中石化的品牌形象)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国­家的中国国家形象。北京2022年冬季奥­运会赞助商可借冬奥契­机继续推广“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­动”的全民健身运动,积极构建全球健康生态­圈,建构让世界共享健康的­健康使者的企业形象,借助一系列体育传播打­造活力个体、活力企业、活力城市,最终承载起“活力中国”的国家形象。

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始终­强调资源互补、创新协同、互惠共赢,企业的国际传播、海外形象建构也应秉承­开放、合作、互利、共赢的传播理念,借助体育赛事等共通议­题,选取共同兴趣点,从而使得企业海外形象­建构能够按初始编码意­图被解码,最终建构起丰富多元的­企业形象与中国负责任­大国的国家形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