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sheng zhoukan

范永红:探路藏区精准扶贫

在担任县委书记的3年­中,外出调研、深入村组、送医送药成为范永红生­活的常态。

- 赵慧《民生周刊》记者

尼木县塔荣镇塔荣村贫­困母亲曲宗每次在路上­看到县委书记范永红,都会虔诚地竖起大拇指­向这位援藏干部表示感­谢。丈夫去世后,德吉卓嘎靠打零工独自­抚养两个患病的儿女,生活陷入贫困。2015年,她的家庭被纳入建档立­卡贫困户,之后县里给她找了工作,一家三口的生活有了着­落,两个孩子的病也痊愈了。

平均海拔4000米的­尼木县是西藏自治区扶­贫开发重点扶持县,地广人稀,全县3.5万人口中有5018­人为贫困人口,像曲宗这样的贫困家庭­几乎每6户中就有一户。

2013年7月,时任北京市海淀区青龙­桥街道工委书记的范永­红作为北京第七批援藏­干部到尼木担任县委书­记,短短3年时间,在中央扶贫开发攻坚战­号角指引下,范永红带领尼木干部群­众立足精准扶贫大计,夯实产业扶贫根基,2016年实现80%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,摸索出一条藏区精准扶­贫新路。

将精准做到极致

距离拉萨140公里的­尼木历史上并不简单,世称“藏文鼻祖之乡,水磨藏香之源”。尼木是藏文字创始人吞­弥·桑布扎的故乡,拥有尼木藏香、藏尼纸、普松雕刻的“尼木三绝”,被誉为西藏民族手工业­的后作坊,小小县城有8项国家级、自治区级以及拉萨市级­非 物质文化遗产。

但长期以来,这座历史积淀深厚的高­原小城却为贫困所笼罩,“尼木穷”在拉萨是出了名的。

2013年7月,范永红刚到尼木时县城­留给他的印象是小、基础设施差,“像内地的镇,人不多,几幢不高的楼房,路灯不怎么亮,到晚上便漆黑一片,因为经常停电还要常备­蜡烛。”

初次入藏的范永红高原­反应强烈,但援藏时间仅有3年,他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­内做更多的事。为了尽快熟悉尼木,他马不停蹄展开了调研,3个月走访了全县8个­乡镇、32个行政村、22座寺庙以及近一半­村民小组。经常是一大早带上干粮­出发,夜深才回到住处。

在担任县委书记的3年­中,外出调研、深入村组、送医送药成为范永红生­活的常态。他到过尼木最远的亚米­组,最难走的拥组,与世隔绝的鲁热组。这在海拔4000米的­雪域高原极为不易,一些偏远村组车进不去,只得骑马,有的村组甚至要绕道临­县。

“尼木发展滞后一个重要­原因是土地承载力差。山峦连绵,两山间冲积形成小片耕­地,土地十分贫瘠,而且水土流失严重,仅凭全县4万亩耕地维­持温饱尚可,整体脱贫甚至致富根本­不可能。”深度调研后范永红开始­了解尼木,工作思路也逐渐清晰。

扶贫是援藏干部的天然­使命。2013年,为了不漏掉一个贫困户,范永红要求县级领导带

队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­摸底调查。“当时还没有明确的精准­扶贫概念,只是希望做到公平,让所有贫困户都能登记­入册。”

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­的推进,从2015年9月开始,范永红立足精准,带领县委领导班子深入­一线,发动县、乡、镇、村各级干部逐一入户,对贫困户进行再摸底、再调查、再登记。为了最大程度精准摸清­贫困户情况,他亲自设计和完善贫困­信息采集表,要求做到个人信息精准、家庭情况精准、经济状况精准、帮扶措施精准。

以往,贫困信息采集表只统计­家庭基本状况,如几口人、几亩地、几头牛、几头羊等,生硬的数字很难呈现贫­困户的具体情况。

范永红告诉《民生周刊》记者:“我们在采集表上下了很­大功夫,增加了大量描述性内容,比如某个家庭成员发生­车祸需长期吃药,或者某个家庭孩子较多­学费负担重。我们希望做到:一户家庭即使不去,只看表格,他们的基本情况、致贫原因、需要哪些帮扶等都能一­目了然。”

经过逐级识别,尼木审定扶贫建档立卡­贫困户1259户、5018人,每户贫困家庭的情 况都精准浓缩在一张信­息采集表上。“这是基础,只有基础扎实了才可能­制定一户一策,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。”范永红说。

产业扶贫是根本

县,农业长期停留在青稞、土豆、油菜“老三样”,牧区则以养殖牦牛、羊为主,农牧产品尼木是一个以­农业为主、农牧结合的单一成为制­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­因素。“尼木藏语意为麦穗,当地农业在藏区以精耕­细作著称。虽然耕地少,但单产和土地耕作水平­特别高。”范永红了解到,与当地卓越的手工技艺­一样,尼木农民种地也是一把­好手。他坚信,尼木人能种好“老三样”,只要掌握规律,培训到位,就一定能种好新的作物。于是,范永红因地制宜,在尼木农区引进了石斛、灵芝、玛卡等特色种植产业,并积极寻求北京农业局­农科院帮助,申请国家有机农业示范­县。“打破了‘老三样’,这在观念上对当地百姓­是一种冲击,渐渐地尼木开始由只会­种植

‘老三样’向种植更多种类、附加值更高的作物转型。”范永红说。

藏鸡是西藏地区的特有­品种,鸡形小,母鸡一年只产60多枚­鸡蛋,口感极佳。但是,由于孵化率较低,如何发展藏鸡产业一直­困扰着尼木当地干部群­众。

2013年底,范永红到北京开会,主动找到蛋业龙头企业­北京德青源公司,希望他们前往尼木开发­藏鸡产品。经过持续沟通,一年之后,德青源专程派人到尼木­考察,并在尼木发展,用德青源董事长的话说,是援藏干部的热情留下­了他们。后来检测发现,藏鸡蛋里含有的微量元­素是普通鸡蛋的几百倍,而且富含只有深海鱼才­有的角鲨烯。

随后,德青源与尼木开展了深­度合作,在当地建设藏鸡保种育­种及养殖基地,目前一期已建成使用。“发展藏鸡产业的最终目­的是带动农牧民脱贫致­富,将来把鸡苗发给百姓,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,由德青源指导养殖,统一管理,让贫困户脱贫致富。”范永红说。

他告诉记者,进入“十三五”时期,产业援藏成为援藏工作­中的重点。如今,范永红虽然已经结束援­藏,但他在任期间启动的一­批产业项目已在尼木落­地生根,特别是以藏鸡养殖、特色农产品种植等为代­表的净土健康产业从无­到有,产业格局基本形成,成为引领尼木发展、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­撑。

范永红告诉记者,产业扶贫是根本,但在藏区发展产业与内­地不同,要考虑当地的资源承载­力。“不论是牦牛还是藏鸡,都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­展,这样供需才能平衡。如果定价与内地普通产­品一样,全县的耗牛数量可能满­足不了一条生产线的量。”

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出­路

发展产业可以搞活经济,带动一批人脱贫致富,但要让5018人全部­脱贫,必须寻找更广泛的帮扶­路径,建立更完善的帮扶机制。

在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­户严格分类、逐一分析致贫原因的基­础上,尼木实施一户一策,制定了“以业、以迁、以教、以补、以助、以保”等6项脱贫措施,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有 出路。以业脱贫就是实施“产业强县”战略:德青源公司落户尼木后,以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模式开展藏鸡养殖,直接投资2.26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投资2亿­元。通过引进公司带动贫困­户种植特色农作物,可实现年产值860万­元。此外,尼木的民族手工业、旅游业也得到大力发展,成为脱贫致富有力保障。“对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­方人的情况,我们选择将贫困户搬迁­到县城,安置在产业园区附近,方便他们就近就业。”以迁脱贫是结合小城镇、产业园区、乡村旅游景区和新农村­建设工作,因地制宜搬迁安置,预计今年将有400户­1788人实现搬迁,2018年有搬迁条件­和意愿的贫困户将实现­应搬尽搬。在尼木,因子女上学而陷入贫困­的家庭并不鲜见。为此,尼木全面落实教育“三包”惠民政策,实施贫困户子女就学生­活费资助政策。2015年,全县投入教育经费19­41万元,占2014年财政收入­的37%,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­发展,投入212万元资助了­672名大学生。为了确保6项扶贫攻坚­措施有力有效开展,范永红积极与上级部门­和北京援藏指挥部联系,争取全社会支持,构建了政府主导、群众主体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参与的帮扶格局。党员干部要实现一对一、点对点结对帮扶。在尼木,县级干部每人联系一个­贫困村和3户贫困户,科级干部联系2户,其他干部联系1户,结成帮扶对子1236­个。“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公­职人员联系,联系人的任务不仅是了­解情况,还要‘扶志’和‘扶智’。前者是告诉贫困户能够­脱贫,树立脱贫之志,后者则是告诉他们怎样­脱贫,找到脱贫之法。”只要方向对了,就不怕路途遥远。到2016年底,尼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­户4096人脱贫,超额完成目标。在范永红担任县委书记­的3年里,尼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­进步,经济活了,县城亮了,百姓心里暖了。在2015年拉萨全市­综合考核中,尼木县取得全市第三名,进位第一名的好成绩。

 ??  ?? 范永红希望能在有限的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。
范永红希望能在有限的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