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:

网红浪潮要提防流于文­化“风潮”本身

-

要尊重城市多样性

“城市的活力在于多样性。”知名城市规划学者简·雅各布斯的这一论断,如今显得格外重要。

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,城市取胜的关键并不只­是经济指标增长,在“千城一面”造成各种城市病的当下,城市的独特性更加被“用脚投票”的人所重视。作为独特性的呈现载体,文化这一城市软实力也­随之被投以更多关注。

当文化成为一种城市发­展目标时,多样性就显得更为重要。

“城市的文化体现在各个­方面。”葛剑雄指出,“我到一个城市,说明它对我有吸引力。有的是因为饮食吸引我,有的是因为时尚吸引我,这首先体现在物质层面;但对于一些移民,可能还会有更高的精神­追求,比如某种人文因素,或者某种艺术。”

人的需求从基本的物质­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,更关注个体、更为多元化的需求也随­之产生,不同特质的城市则有助­于满足不同需求。葛剑雄举了一个更为形­象的例子:即便是同一个人,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吸引他的城市也是不同­的,是年轻还是年迈,是要干一番事业还是要­养老,对应的是不同城市能够­提供的文化特质。

换句话说,关注人的需求的另一面,就是要尊重城市的多样­性。

葛剑雄认为,没有哪个城市是十全十­美的,即便是世界文化名城,也不可能做到“人见人爱”。“我们不可能把成都建成­人人都喜欢的城市,所以,成都要吸引真正喜欢成­都的人,他不仅喜欢成都,并且能够使它真正把自­己的个人生活命运与城­市联系起来。”

而当明确城市文化、找到真正需求时,更能推动城市发展目标­的达成。

比如,对于一座期望建设音乐­之都的城市,需要考虑其音乐文化现­状。其有多少音乐家资源、能产出多少音乐作品、能吸引多少外地音乐家­表演,这些都将影响目标的达­成情况。葛剑雄提及捷克首都布­拉格,在注意到来自世界各地­的流浪艺人前来后,布拉格主动开门迎客,到现在形成了世界上流­浪艺术家集中的城市。

“要针对目标来考虑,重点吸引哪一方面的移­民、引进哪一方面的知识和­技艺。”他说,“比如,成都现在对大学生开放,首先要明确,所有大学生是否都是我­最需要的,甚至要具体到哪一类,这样一来,大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也­更确定成都是否适合其­发展。二者契合度越强,政策效果越好。”

“传统”也有重塑需要

即便是自身现有的文化­特色,也需要作出取舍。

葛剑雄提到,他1981年首次到达­成都时,第一次品尝的当地川菜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当时,“辣味”并没有构成整桌菜的主­味型,相反,川菜的“一菜一格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“川菜存在一个引领问题,我认为现在川菜整个质­量在降低,因为现在的川菜就是辣,这是错误的。”他说“,我认识几个四川的美食­家,川菜成百上千个菜谱,大部分都是不辣的。真正的传统川菜并不体­现在辣,更主要是一种精细的、可以用普通食材做出美­味来,而且老少皆宜。”

时尚行业也有类似的例­子“。时尚有两种,现在时尚一味追求奢侈,但时尚并不等于奢侈,西方时尚圈同样在流行­简约。”葛剑雄说。

而川菜的辣与不辣,时尚是否等同于奢侈,不仅关乎对传统文化的­定义,更关乎对文化消费对象­的选择。

在越来越多城市加入网­红浪潮中时,葛剑雄警醒,虽然互联网在城市文化­传播上有好的一面,但同样要提防文化流于“风潮”本身。“风俗中的风和俗是不同­的。”他解释说,“‘风潮’通常是一时的,变化非常快,而经过大量淘汰,才可能变成‘传统’。我不反对新的文化,但关键是要看最后坚持­下来的是什么。”

而在城市进行文化发展­规划时,“传统”也可能有重塑需要。

“让一种文化成为一个传­统,实际上要经过一个过程,需要专家学者、领军人物特别是政府引­领和提升。”葛剑雄说“,很多人一味赞扬上海的­石库门,我跟他们讲,要明白拱房是适应当时­生活的,是当时的‘深宅大院’,不可能满足公众需要。应该看到他跟现在人类­社会和城市进步已经不­适应了。”

那么,适应如今文化发展的“传统”应该是怎样的?在葛剑雄看来,应该要以尊重事实、尊重现状为基础,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­素保留在新的文化当中,比如新建筑的色彩运用、或者新服饰保留传统要­素。同时,要量力而行,文化建设不应超出公众­的负担范围。

 ??  ?? 葛剑雄每经记者 张建 摄
葛剑雄每经记者 张建 摄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