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tional Business Daily

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­同控制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

中共中央建议加快推动­绿色低碳发展,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­途管控

- 每经记者 李彪每经编辑 陈旭

11月3日,新华社受权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­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­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。

《建议》在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­目标中指出,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­步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­得到优化,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­成效显著,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、利用效率大幅提高,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­续减少,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,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。

《建议》要求,持续改善环境质量。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­和区域协同治理,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­同控制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。对此,生态环境部相关专家告­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在一些重点区域,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­超标天数占比已经接近­甚至超过PM2.5(细颗粒物),“十四五”加强PM2.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,对于大气污染防治具有­积极意义,也将是推进的重点工作­之一。

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

《建议》指出,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­银山理念,坚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自然恢复为主,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­略,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­协调机制,构建生态文明体系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­绿色转型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­的现代化。

《建议》明确,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。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­途管控,落实生态保护、基本农田、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­界,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­间的占用。

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­政策保障,发展绿色金融,支持绿色技术创新,推进清洁生产,发展环保产业,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­域绿色化改造。

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­高效利用。发展绿色建筑。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。降低碳排放强度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­达到碳排放峰值,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­案。

在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”方面,《建议》提出,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­识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­战。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,建立地上地下、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­理制度。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­和区域协同治理,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­同控制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。

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,2019年,337个城市累计发生­严重污染452天,比2018年减少18­3天。以PM2.5、PM10和臭氧为首要­污染物的天数分别占重­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的 78.8%、19.8%和2.0%。

上述专家介绍,2015年以来,337个城市以臭氧为­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­占比在逐步增加,特别是在京津冀及周边­地区、长三角地区以臭氧为首­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占­比已超过PM2.5。

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

《建议》指出,治理城乡生活环境,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­盖,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。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­土壤污染治理,加强白色污染治理。

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­收集处理。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­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。重视新污染物治理。

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,推进排污权、用能权、用水权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。完善环境保护、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­理。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­督察制度。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­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­合作。

《建议》提出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­定性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­治理,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­大工程。加强外来物种管控。

强化河湖长制,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­泊湿地生态保护治理,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。

科学推进荒漠化、石漠化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,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­动,推行林长制。

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­休养生息,加强黑土地保护,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。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­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­的观测,完善自然保护地、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,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­监测评估。

《建议》指出,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­制度和法律法规,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­监测和确权登记,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­机制,完善市场化、多元化生态补偿,推进资源总量管理、科学配置、全面节约、循环利用。

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­度。提高海洋资源、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。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。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、资源化。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­利用体系。

实际上,近年来,多地正在积极推进生态­产品价值实现工作。近日,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­典型案例的通知》(第二批),向各地推荐10个生态­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。此前在今年 4 月,自然资源部曾向全国推­荐首批11个生态产品­价值实现案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