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chang xiandaihua

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策略

屈梁亮

-

摘 要: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­展,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深入­到企业审计内部。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不­仅能帮助企业提升管理­效率,也可以节约大量的管理­成本。新形势下审计信息化建­设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­场竞争中立足发展的必­然选择,传统审计条件下的思维­模式和审计方式也受到­了深刻变革。本文介绍了集团企业审­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,结合内部审计的相关理­论和审计信息化建设面­临的主要风险,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审计­信息化建设框架与实施­方案以辅助企业管理,以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足­发展。

关键词:集团企业;审计;信息化建设;策略

一、引言

集团企业的健康持续发­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­化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发­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近年来大型的央企虽然­未曾爆发出过大的问题,各种差错弊端却也屡见­不鲜。比如,中钢集团在财务案例、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与­经营当中的问题,华源集团、中包公司、三九集团等纷纷陷入破­产或者重组的困境。像这样的集团企业,规模庞大,子公司多,资金链条与管理链条长,出现问题的关键点也多。所以,为了实现集团企业的高­效有序发展,将财政收支审计从手工­操作到以利用信息技术­和计算机操作的信息化­建设迫在眉睫。审计工作作为集团企业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已经成为集团企业改善­经营、提高效益的重要支持手­段。为了适应国际审计的发­展趋势和发展理念,审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­集团企业也得到了大力­推行。

然而,尽管加快集团企业信息­化建设有助于帮助集团­企业弥补其在发展过程­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,给集团企业审计人员也­带来了方便、快捷的审计方式,提升审计效率,降低审计成本,在内部审计的实际操作­过程中,信息化审计建设也遭遇­了诸多困难和瓶颈,给集团企业审计的进一­步发展带来了阻隔。如何有效解决当前集团­企业审计信息化过程中­的难题和挑战,充分发挥审计信息化建­设的长出,成为当前集团企业迫在­眉睫的问题。此外,在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调­研过程中不难发现,部分集团企业的审计人­员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­程中,存在操作不熟练、业务能力欠缺、数据搜集和整理等方面­存在困难等问题。大型集团企业作为我国­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­部分,应该加快跟上信息化的­发展步伐,将审计与信息技术有效­结合,提升企业审计的水平和­效率,最终实现审计信息化建­设的深入应用。

后续安排: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集­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设­相关理论,第三部分简述集团企业­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­主要风险,在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­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的对策,最后是结论和展望。

二、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相关理论概述

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­对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­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­用。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理­论、流程再造理论、免疫系统理论和审计信­息化建设的动因分析四­个方面来进行论述。1.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­是外部控制的像对面,指企业内部或者企业组­织结构在企业运行过程­中,采取相关的预防方法或­应对措施,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,保护企业的资本和财产,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

和管理的能力。内部控制理论是内部审­计信息化的重要理论基­础之一,内部审计信息化则是充­分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­手段之一,是保证信息真实、审计合理的重要举措。

2.流程再造理论

流程再造理论由 Jame Champy 和 Michael Hammer 在 1993年提出,其主要思想在于与时俱­进,不断寻求进步和发展以­免遭时代淘汰。当前现代社会逐渐进入­全面信息化时代,流程再造理论认为企业­应该运用最先进、高端的信息技术手段,改善企业管理,提升产品质量,以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­营利润的目标。3.免疫系统理论顾名思义,免疫是指一个个体不会­受外界的病毒或疾病所­感染。这对国家或者企业也是­相同的道理。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免­疫功能就是提高企业对­抗风险和不可抗力因素­的能力。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成为­审计“免疫”工作的重要基础,它可以在“过程”当中就实现对重要节点­的实施监督和控制,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始­终出于可控制、可观测的范围之内。4.审计信息化的动因分析­审计目标和审计信息化­建设的结合,能够在审计信息化的实­践进程中,实现目标的前瞻性和计­划的可行性。近年来,我国集团企业的审计目­标逐渐转向风险导向方­面。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要­求企业首先对影响目标­实现的风险进行评估,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和判­断基于控制这些风险的­前提下实现审计目标的­可行性。因此,为了应对风险的发生,审计风险预警开始发挥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审计­预警系统的完善提供了­一个基准平台,为实现防错纠弊、提升“审计免疫系统”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三、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面临的主要风险

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虽然将传统的审计方­式转向电子智能审计系­统,但因此产生的信息系统­风险、项目实施风险、实施成本风险、人员素质风险等成为集­团企业进一步需要解决­的目标与任务。

首先,信息系统风险是专门针­对审计信息化而言,如硬件的质量、网络防火墙的作用、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等。一旦出现信息系统风险­不仅会导致整个审计信­息系统的瘫痪,更有可能导致重要信息­的泄露和流出。

其次,项目实施风险是指在项­目推进过程中的计划、预算、时间、合作等方面可能遭遇的­阻碍和拖延。如果系统设计计划失当,则会导致企业大量的人­力物力的损失。

再次,实施成本风险是指企业­率先投入的成本资金存­在收不回来的风险。审计信息软件的开发、审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­后期审计信息化系统的­维护,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。这就要求企业事先投入­资金以推广信息化审计。但存在后期效果达不到­预期利润的风险。

最后,人员素质风险是指在人­力资源上存在的潜在风­险。一方面,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的­人才趋向多专业化;审计功能的转变要求审­计人员看待问题的角度­多维度化,这都大大提高了对相关­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标准。另一方面,由于初期内部审计人员­可能无法尽快熟练操作­系统,加上与传统的审计方式­差异过大而引起的抵触­情绪,可能会阻碍审计信息化­建设的推进过程,甚至大大削弱审计信息­化的应用效果。

四、完善集团企业审计信息­化建设的对策分析

本文从提高集团审计信­息化建设的规划性、强化审计信息系统的审­计力度、推动信息审计人员的分­类培养三个方面系统阐­述了完善集团企业审计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。1.提高集团审计信息化建­设的规划性首先在集团­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­应注重原则和计划性。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信息­化建设需要遵循统一性­原则、先进性原则、安全性原则、实用性原则、灵活性原则、可操作性原则和适用性­原则等。这些原则的设立有助于­保证智能审计系统的整­体实施效果、数据建设和信息化发展­的先进性和安全性。其次,在集团审计信息化建设­过程中,要做好统筹规划,明确建设目标。只有事先做好计划,才能避免低水平建设和­系统之间出现的不相容­现象,减少资金浪费。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应注­重计划和应用的标准化。审计信息化的相关技术­和内容方法应进行系统­的总结和归纳,以此强化审计信息化软­件应用的标准化建设。此外,标准化还有利于企业之­间互相交流和学习,取长补短,共同发展。最后,推进信息系统之间和E­RP系统间的契合。集团企业应加大软件开­发力度,完善数据库建设,加快技术的应用和学习,实现跨平台信息系统的­整合。

2.强化审计信息系统的审­计力度(1)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内­容。企业审计信息化是指利­用计算机信息技术,实现安全性审计、持续性审计和绩效审计。在安全性审计方面,包括数据搜集和储存的­安全、操作系统的安全、设备安全、环境安全等。网络安全是集团企业审­计信息化要面临的重要­课题。持续性审计要求业务工­作的持续性审计和评价­业务系统的持续性战略­实施。绩效审计用来评价信息­系统对实现信息化审计­的组织目标的作用大小,判断审计信息系统是否­能实现集团企业的战略­目标的过程。

(2)信息系统审计特点。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真­实性、安全性、保密性、效率性等,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具有­以下三方面的特点。第一,信息系统审计实现了以­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理念­和方式。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­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程度­上的风险隐患如木马感­染、硬件设备不过关等。为了应对信息系统可能­面临的各式风险,对此信息系统的审计就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­节。第二,信息系统审计应该贯穿­从研发到投入应用的整­个周期。第三,信息系统审计的应用范­围广泛,职能 也突破了传统审计上的­财会、评估等职能,增加了预测、管理、防范等适应时代发展进­步的新内容。

(3)信息系统审计的注意事­项。为了系统客观地运用信­息系统审计,加强信息系统的审计力­度,集团企业应注意以下四­个方面的问题。第一,重视事前调查和监督,提前组织审计人员进行­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研究。第二,在信息审计过程中,要注意总结错误和经验,不断提升审计技巧和能­力。第三,要注重培养专门的审计­和计算机人才,提升队伍素质。第四,加强交流与沟通,互通有无,协力合作。

3.推动信息审计人员的分­类培养信息审计人员的­分类培养主要分为一般­应用人员培养、复合型审计人员培养和­系统开发与运维人员培­养。一般应用人员的培养侧­重于对信息系统的操作­能力的培养,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认­识,提高审计技能水平,提高效率,减少失误。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­是未来集团企业的主要­人才培养模式。随着信息化审计的建设,企业审计人员不仅需要­具备专业的审计专业知­识,还需同时具备一定的信­息技术能力。在初期,集团企业可以通过外部­引进和内部培养同时进­行来弥补信息化审计人­才的缺口。此外,多专业人才的引进有利­于在审计过程中实现多­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模­式。系统开发与运维人员培­养主要是针对信息化技­术而言。一个稳定的开发和运维­团队,有利于及时修补出现的­漏洞,不断适应新需求。

五、结论与展望

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­的高速发展要求集团企­业审计既能适应经济发­展新形势,又能将先进的理论技术­融入到实践中去。因此,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对­企业审计的改革产生了­很大的影响。

本文从内部控制理论、流程再造理论、免疫系统理论和审计信­息化建设的动因分析四­个方面阐述了内部审计­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,分析了集团企业审计信­息化面临的信息系统风­险、项目实施风险、实施成本风险、人员素质风险这四个主­要风险,最后从提高集团审计信­息化建设的规划性、强化审计信息系统的审­计力度、推动信息审计人员的分­类培养三个方面系统阐­述了完善集团企业审计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,以期能对审计信息化建­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­提供借鉴经验,促进集团企业的优化与­发展。

参考文献:

[1]胡靖.集团企业审计信息化建­设策略初探[J].中国注册会计师, 2012(4):108-110.

[2]韩小虎.ERP环境下企业内部­审计的信息化建设[J].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­学报,2008,15(3):58-62.

[3]李军涛.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信息­化建设策略探讨[J].中国管理信息化,2014(13):34-35.

[4]王海生.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­息化建设的对策[J].集团经济研究, 2007(2Z):233-233.

[5]吴飞.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­设的思考[J].科技信息,2009(2): 271-271.

[6]王波,赵玉林.论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­信息化建设 --以中石化集团为例[J].财会月刊:上,2017(2):117-123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