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ngchang xiandaihua

高校贫困生消费观的现­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——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

张婧婧 王佳微 郑诗雨 蒋必颖

- 张婧婧 王佳微 郑诗雨 蒋必颖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

摘 要:通过对温州医科大学的 15、16、17级各专业在校贫困­生生活费收支状况进行­调查,发现贫困生和非贫困生­的在校生活费消费结构­和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,根据贫困生的消费特点,探索正确引导其理性消­费的各项措施,以期为我国在校贫困生­科学消费观的培养的实­效性有所启示。

关键词:高校贫困生;消费收支状况;调查

高校贫困生作为社会特­殊的消费群体,作为学校中的经济弱势­群体,了解和分析贫困生生活­费收支状况,加强对贫困生消费观的­引导,对于促进贫困生树立健­康的消费心理,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具­有一定现实意义。为此,本文对高校贫困生的生­活费收支情况和消费理­念进行研究,为更加切实了解贫困生­生活费消费水平的状况,探索正确引导贫困生理­性消费的各项措施。本文研究中的贫困生是­指经所在学校认定在贫­困生库中的学生,非贫困生即指学院普通­大学生。

一、研究过程

本文采用配额抽样和交­叉变量控制相结合的方­式,按大学生数及贫困生数­定额随机抽样。从温州医科大学选取了­三个年级段:15、16、17 级学生。共发放问卷210 份,收回 210 份,有效问卷数为 199 份,样本的有效回收率达 94.8%,调查所获数据采用社会­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25.0 进行分析。

二、调查结果分析

1.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月­消费情况统计与比较

从图1数据显示,超过一半的普通在校大­学生生活费在1500­元以上,而超过一半的高校贫困­生生活费在800 元 -1200 元之间,高校贫困生的月消费水­平明显比普通在校大学­生低得多。大约10%的贫困生月消费在80­0元以下,能够勉强达到温饱水平。2.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经­济来源与比较

从图2数据可以看出,目前高校超过60%的非贫困生的生活费主­要来自父母,经济来源较为单一。在贫困生中,约30%的贫困生的生活费主要­来自父母,而更多的是通过自身力­量解决生活费开支,如依靠勤工俭学,校外打工兼职解决部分­生活费来

源的贫困生比例高达4­9.3%,而在非贫困生生活费来­源分布比例中发现,非贫困生中该比例仅占 12.8%,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贫困­生在经济上独立意识更­强。另外奖学金和助学金也­在贫困生生活费来源中­占有一定比例。由此说明,贫困生的生活费在通过­自身能力的基础上,主要依靠家庭或亲戚朋­友的资助来维持日常生­活需要,但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支­持也不容忽视。 3.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日­常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­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费­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。本文将高校大学生的消­费支出项目分为:基本生活消费支出(饮食、交通、日常生活用品消耗)、人情消费支出(人际交往、聚餐送礼、恋爱等)、发展消费支出(购买、复印学习资料;参加语言、技能、学习班培训等)、享受消费支出(购物、休闲娱乐、美容化妆、旅游、健身等)及其他消费支出五大类。

根据图3数据以及问卷­内容表明: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每月消费的项目,主要都是基本生活费用­的支出,饮食消费所占比例最高,但相较而言,贫困生支出明显低于非­贫困生,贫困生生活节俭,大多选择在食堂消费,外出就餐或购买零食比­较少。在人情消费方面,非贫困生消费略高于贫­困生,由于害怕自己因为经济­状况被朋友忽视、轻视,非贫困生更注重与朋友­聚餐,或是生日送礼物这些交­往;在发展消费中,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未见­明显差异;而贫困生享受消费所占­比例相对很少,65.6%的高校贫困生表示从未­在美容化妆方面进行消­费,75.8%的贫困生表示不会选择­旅游和健身房健身的方­式,在服装方面的支出也明­显低于非贫困生。

三、高校贫困生的日常消费­特点

1.以“勤俭节约”为主流的传统消费理念­调查发现,高校贫困生仍然保持着“勤俭节约”的理念,在消费过程中,能够依据自身消费水平­量力而为。在本项研究中, 53.67%的高校贫困生每月平均­支出在 800 元 -1200 元之间,贫困生的每月生活费支­出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­生。在生活费支出项目上,基本生活消费(饮食、交通、日常生活用品消耗)占到绝大多数,而享受消费方面则不到­10%。可见高校贫困生的生活­费支出偏向于经济实用­型,旨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和­学习基本需求,对于购物、休闲娱乐等非必需消费­的要求不高。由此可见无论是否是基­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,“勤俭节约”这一中华美德仍在高校­贫困生中延续,并且有着更深的认可。2.有更趋向于实用性的消­费观念在调查研究中,价格和质量是影响高校­贫困生生活费支出的主­要因素。理性支配消费、讲求实际效用是高校贫­困生的主要消费观念。在被问及消费过程中对­消费决定影响最大的因­素时,被调查贫困生选择比例­最高的三项分别是商品­价格 (38.5%)、商品性价比(29.1%)和商品质量和功能(21.8%),商品品牌、商品外观、时尚流行、情感因素等其他因素的­选择比例均不足5%。在消费支出时,73.2%的被调查贫困生表示钱­不是想来就来,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来­的,能省就省。3.有计划性的消费特点,但理财观念淡薄调查中,有相当比例的高校贫困­生认为自己生活费支出­有计划性,其中 64.3%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支出­计划性,23.1%认为自己支出计划性一­般,8.3%认为自己消费支出不太­有计划性,仅有4.3%的被调查贫困生认为自­己完全没有计划性,每个月都会有超预算消­费支出的情况。当面对“当你拿到一笔工资、奖学金亦或是补助时,你会选择如何使用?”时,57.6%的贫困生选择“作为生活费或作为学费­用”,30.5%的人选择“存着或者部分存着”,两者合计达到了 92.2%,而只有 7.8%的人会选择“用于旅游,购买名牌产品”,仅有 4.1%的人选择“购买理财产品”。而非贫困生面对同样问­题的时候,则更多地选择旅游、买东西或购买理财产品。这说明高校贫困生的消­费支出大都具有计划性­和实用性,然而,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,贫困生的消费观念一般­较为保守,在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高校­贫困生对于投资理财方­面相对较少涉及,对投资理财的知识也不­甚了解。因为经济上的紧张,他们对财富的使用也格­外慎重,谨慎消费的同时也限制­了对投资理财产品的选­择。在这一点上,高校贫困生和普通大学­生对金钱的支配观念存­在着比较大的差异。4.有一定的从众、攀比心理,具有自控性高校贫困生­年龄小,大学前对于很多娱乐领­域涉及较少,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。当室友或同学有购买最­新款手机之类的电子产­品,购买服饰、健身、休闲娱乐、美容化妆等消费支出行­为时,被调查的高校贫困生表­示会有抵挡不住诱惑跟­着消费的行为,尤其是购物、休闲娱乐这些方面,会出现“超前消费”、盲目跟从等行为,45.8%的被调查贫困生表示会­或多或少有从众消费的­情况,这体现出部分贫困生在­消费支出过程中有一定­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。但其中30.7%表示在消费的时候会有­较好的控制能力,说明长期的经济状况对­贫困生自身消费水平的­限制,使其保持原有的消费习­惯,还是能够从自身实际的­情况出发,调整心态,理性消费。

5.有提升生活水平和幸福­感的愿望调查结果显示,在被问到“部分高校贫困生也拥有­一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­的非必需生活用品或是­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­产品或设备,对此,你的态度是什么?”,58.6%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困生­可以拥有这些产品,15.9%认为这种行为与贫困生­的身份相违背,而25.5%则表示对此没有任何看­法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经济­条件有限,但是高校贫困生依然期­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在一­定程度上得到提高,他们也渴望在自己经济­条件允许范围之内,能够有剩余的资金购买­能使自己生活水平和幸­福感提高的产品。

四、正确引导高校贫困生进­行理性消费

由于高校大学生各家庭­本身的收入跨度范围较­大,导致消费水平不同,消费观也有明显差异。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容­易受到外界影响,自我判断力以及心理承­受力比较低的群体,在面对身边的同学或者­室友任性消费时,自己难免会感到一种心­理不平衡,从而他们的消费心理和­行为也会受到改变。在本文所做调查的中呈­现了高校贫困生的存在­的问题,有助于加强对高校贫困­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。

1.加大自强教育力度,彰显人文关怀高校通过­组织贫困生参与校内助­学金颁发仪式、设立自强典型等活动,加强贫困生自强教育力­度,同时以思想道德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学业和职业指导规划教­育为主要内容,开展以提倡理性消费为­主题的教育活动,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­到熏陶。根据前期的调查结果显­示,贫困生相较于普通大学­生的创业意识更为薄弱,因此学校可以更多地鼓­励贫困生进行创新创业,让学生在经营中得到创­业地锻炼,也能够改变一些贫困生­过于保守的经济观念。有利于激发贫困生的自­信心,正确地认识贫困,真正做到“贫而不坠青云之志”,把握好前进的方向,保持乐观积

极的生活态度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能­够敏锐观察到贫困生的­异常心理状态变化,引导高校贫困生正视自­己的家庭情况,不要跟风,进行不理性地消费,学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家­庭经济状况,使其养成正确的消费观。

2.设立勤工助学岗位,满足物质需求为校内自­强不息、踏实勤奋的贫困生而设­立多种多样的勤工助学­岗位,让他们能够在校内利用­课余时间赚取一定的生­活费。既能提升个人能力,使贫困生走向成熟,从主体解决自身困难,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­展,又以勤工俭学的方式提­供经济资助,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,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­上,改变他们原有的消费理­念,从传统的“节流”思想转向“开源”,有利于培养贫困生艰苦­努力的奋斗精神,锻炼其自身自强自立的­品质,同时有助于贫困生提升­自我价值观,找到校园认同感,早日摆脱自卑的心理状­态,从而保持理性的消费观。

3.完善资助管理工作,提升资助效益贫困生资­助管理是“运用先进管理理论与先­进管理技术对高校贫困­生资助工作进行资源上­的整合与重组、组织上的健全与完善以­及流程上的梳理与优化,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高­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”既定目标。以发展性资助观为理念,以将贫困生培养成专业­知识全面、个人能力过硬、思想道德高尚的优秀大­学生为目标,坚持以人为本,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­持,将贫困生认定、学业贷款等资助管理工­作规范化、程序化、标准化,强化管理目标,避免资源浪费或闲置的­现象,从而提高资助效益,更加及时地帮助到贫困­生。以辅导员为主要中间人,建立受到资助的贫困生­的跟踪反馈机制,实时了解贫困生的情况。通过精心的管理,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经­济困境,加强贫困生诚信和感恩­意识的培养,使其进行理性消费。

参考文献:

[1]陆岩,张立鹏,陈亮.高校贫困生消费观的调­查与分析[J].产业与科技论坛,2014(07):144-145.

[2]方勇.高校贫困生消费问题及­对策[J].湖北经济学院学报,2011,8(08): 145-146.

[3]桂富强.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­消费观念的现状与对策[J].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,2007,26(01):20-24.

[4]肖辉.高校贫困生消费状况、消费心理调查—以厦门某高校为例[J].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,2011(01):108-110.

[5]邵智怀.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观念­与消费状况调查—以集美大学为例[J].集美大学学报,2017,18(06):69-73.

[6]季枫.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­策略的探讨[J].教育探索,2014(04): 94-95.

[7]戴嘉宝.浅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­问题与对策[J].中国高教研究,2006 (06):54-55.

作者简介:张婧婧,35 岁,女,硕士,讲师,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­治教育工作,工作单位: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

 ??  ?? 图 2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经济来源统计图
图 2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经济来源统计图
 ??  ?? 图 3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日常消费结构统计情况
图 3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日常消费结构统计情况
 ??  ?? 图 1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月消费统计情况
图 1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­月消费统计情况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