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ici

七夕对联赏读

- 陈力钊

农历七月初七,为我国民间传统的七夕­节,亦称乞巧节、女儿节。在浩瀚的联海中,有的对联与七夕相关,品赏七夕对联,别有几分情趣。

神话传说农历七月初七,即“七夕”之时,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,民间有联云: 牛女二星河左右;参商两曜斗西东。 上联讲牛郎、织女二星分别在银河左­右隔河相望,下联讲参星和商星一个­在东一个在西,二星此出彼落,永不相见。此联从对句上十分工整,既有星星名称“牛女”(牵牛星和织女星)对“参商”(参星和商星), “星”对“曜”(日、月、星都称曜),“河”(银河)对“斗” (北斗),又有数字“二”对“两”,还有方位“左右”对“西东”,可谓对仗工稳,意趣盎然,读来自然,令人寻味。但从感情上来讲,是有些伤感的,讲相亲相爱的人却不能­重逢。民间描写七夕对联甚多,有一副是这样写的: 云汉秋高,凉生七夕;天街夜永,光耀双星。

此联紧切节日时间、名城、对仗工整,内涵丰富,读来如诗如画,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有人认为此联源自唐代­杜牧的《秋夕》中的“天街夜色凉如水,坐看牛郎织女星”两句诗,作者拈诗撰联、蕴含深意,浑然成趣。 牛郎不厌天河阔;织女但求凡世欢。 此联是写牛郎织女相会­的决心与世人同欢乐。 试问夜如何?牛女双星度河汉;欲知春几许,凤凰比翼下秦台。 此是贺新人七夕成婚联。试问夜如何:出自苏轼词《洞仙歌》。牛女双星:取秦观《鹊桥仙》“纤云弄巧,飞星 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”词意。联语写得有情趣。

古代诗人、戏曲家借七夕而咏的联­趣甚多,现请看下面两联:

明代诗人高启、杨基二人为至交好友,常作对互娱。一年七夕,夜空晴朗,两人徘徊月下,高启触景吟出一上联: 玉兔捣药,嫦娥许我十五圆; 杨基应声对道: 喜鹊成桥,织女约郎初七渡。

上下联巧用神话”嫦娥奔月”、七夕牛郎织女“鹊桥相会”的故事,信手拈来,流畅自然。联中用“许我”对“约郎”,对得恰当,这两词颇具人情味,读来妙趣横生。

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­家李笠翁有一好友,名为宋建三,宋建三生于农历七月初­七———即“七夕”节,所居之地名为“百花巷”。有一年正值宋建三寿辰,李笠翁触景生情撰就一­寿联,联曰: 七夕是生辰,喜事业功名从心,处处带来天上 巧;百花来寿域,羡玉树芝兰绕膝,人人占却眼前 春。 联语道出了宋建三事业­有成,家庭美满,都因占天时(出生七夕节),地利(居住百花巷),可谓立意见巧, 想象奇特,匠心独运。

相传从前随州一祝氏财­主,请一先生为其子祝小叶­当塾师,并许诺每逢七夕宴请先­生。祝财主平时十分吝啬,一连数载,祝财主均未践诺。又到了一年七夕,财主仍无宴请之意,先生传学生祝小叶出一­上联: 客舍凄清,恰似今宵七夕; 祝小叶对不出,问其父,父代对道: 寒林寂寞,可移下月中秋。 不久到了中秋,祝财主依然无任何动静,先生又给祝小叶出了个­上联: 绿竹本无心,遇节即时挨不过; 祝财主见了,又代其子对道: 黄花如有约,重阳以后待何迟。 转眼到了重阳节,主人家依然冷清,先生只得又给学生出了­一联: 汉三杰,张良韩信狄仁杰。

祝财主见了大笑道“:先生谬矣!狄仁杰,仍唐人也。”先生答道“:前唐后汉都记得清清楚­楚,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?”祝财主自知理亏,悻悻离去。

“锁钥锋铓铜铁铸”应对揭晓逍遥通达迩遐­逰(杨志刚 江苏)上联求偶(2017 年 12 月 15日截稿)道不远人,一水盟心犹觉爽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