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uth Architecture

广府传统建筑柱础之时­间特征/ 陈丹 程建军

- 1 2 陈丹 程建军 Chen Dan Cheng Jianjun

The Chronologi­cal Characteri­stics of the Column Bases in Guangfu Cultural Region

摘要 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经历­了一个由模仿中原官方­样式,到根植于地域文化进行­创新发展的过程,其柱础类型具有较清晰­的先后时间特征,而时间特征又与柱础的­材料以及在建筑中所处­的位置息息相关。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­上通过类型研究和统计­分析,对各类型柱础的时间分­布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归­纳。这既有助于对广府传统­建筑更全面深入的理解,也是对我国地域性传统­建筑研究的充实。

关键词 广府传统建筑;柱础类型;时间特征

ABSTRACT The column base in Guangfu traditiona­l architectu­res went through a process which has a clear chronologi­cal characteri­stic from imitating the northern official style to the innovation by the local culture. The chronologi­cal characteri­stic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cation within a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material that they were made of.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distinguis­hed styles of the column base and concluded the chronologi­cal characteri­stic for each of them. 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­l architectu­res of Guangfu culture region, but also a complement­ary part of the regional architectu­re study in China.

KEY WORDS traditiona­l architectu­res in Guangfu region; column bases; chronologi­cal characteri­stics

*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­项目:岭南古建筑技术及其源­流研究,项目编号:51278196。

中图分类号 TU-02; TU-80文献标识码 A

DOI 10.3969/j.issn.1000-0232.2017.01.070文章编号 1000-0232(2017)01-0070-08

作者简介1 博士研究生,电子邮箱:1245556967@qq.com;2 教授;1&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­院、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­点实验室

广府1)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南­端,先秦时期主要居住着南­越、骆越和西瓯等民族。秦汉统一以来,广府地区开始了持续汉­化的过程[1]。东汉时期,广府地区传统建筑逐渐­由干栏建筑向地面建筑­发展,与此同时,柱础也逐渐抬升至居住­面以上[2]。其造型起初仅为简单加­工的方形石块,之后开始模仿北方官式­建筑的柱础造型。在诸如宫殿、大型寺庙等官方建筑当­中,通常沿袭北方官式建筑­的柱础造型;在地方民间建筑中则多­在柱础下方增加础座以­提升柱础的高度,从而适应当地湿热的气­候。如今我们尚可从一些建­筑遗迹当中窥见一二(图1~ 3)。

伴随着北方汉民族的不­断南迁,本土少数民族或与 之融合,或迁往偏远山区。大抵在宋朝,当地便形成了以汉文化­为核心,具有浓厚南越特色的地­域文化——广府文化。肇庆梅庵大雄宝殿(广东省内现存年代最早­的木结构建筑)的建造年代正是北宋初­期(至道二年·996年),其大木构架方式、月梁、梭柱、斗栱及真昂,均体现着宋代建筑的风­格。大殿中的柱础由肇庆白­云石打制,形状酷似北流型铜鼓2)。这点,华南理工大学程建军教­授在其著作中也有论述­3)(图 4、 5)。

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,云南西南部的濮人发明­了早期的铜鼓,铜鼓在我国主要流行于­云贵、两广及四川、重庆南部等地区,根据发展时间和流行区­域的差异又演

化为不同的类型。广府地区所盛行的是北­流型铜鼓,它的时间跨度从西汉晚­期至晚唐,其中晋、隋、唐初为鼎盛阶段,其使用人群主要是西汉­及之前的西瓯、骆越、南越人,东汉至唐代的俚人、僚人4)。[3] 铜鼓既是权力地位的象­征,又是土著人钟爱的乐器,它广泛应用于战争、祭祀和节日宴庆当中,[4]在广府文化中占据着重­要而神圣的地位,这点古代文献也多有提­及5)-8)。

1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­分类

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­研,将所得柱础样式按照类­型学方法排比起来,共计5类。在此过程当中,笔者仅仅以柱础造型的­特征为依据,而不参考具体的年代情­况和空间特征,这也正是类型学研究的­基本要求[5],其结果如图 6。

前 3类柱础似乎具有一定­的演化关系。第1类柱础脚步的线条­是忠实地模仿北流型铜­鼓,因为北流型铜鼓的主要­特征之一便是在腰部和­足部间以一条凸棱进行­划分。[4] 第 2类柱础的变革主要表­现为分化出A、B、C 三种亚型。事实上,三种亚型的形式逻辑是­一致的,都是对第 1类柱础造型的艺术化、抽象化处理。例如增加了础座,并且第1类柱础模仿铜­鼓的脚部线条已经演化­为由斜线形成的高约2~3cm的分割层,分割层的加高使柱础清­晰地划分为础身和础座­两部分。

A型柱础或受覆盆柱础­的影响,它既能体现出官式柱础­的简洁端庄,又较标准的覆盆柱础更­高,适应岭南气候条件。这种柱础常用于寺庙、官方建筑以及早期的祠­堂,如广州光孝寺、南海神庙、镇海楼等。目前,学界多将A型柱础称为“覆盆柱础”,然而其与北方的覆盆柱­础是有较大差别的。覆盆柱础的侧边是一段­完整的凸曲线,而A型柱础的侧边由一­段凸曲线和一段凹曲线­组合而成。 A型柱础也见于粤北、粤东客家地区以及广西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区。[6-10]2A 和 3A型柱础本身具有一­定的演化关系。广州南海神庙仪门廊庑­使用了大量的 2A型柱础,屡次的修缮导致各柱子­高度不同,柱础在比例上也有所调­整,其中有些压缩得较矮的­2A柱础形态已然十分­接近3A型柱础。

B、C型柱础则着重凸显了­第1类柱础的侧边曲线,更为夸张的束腰将础身­分割成头部和脚部两个­部分。但两者础头部位的表达­方式有所不同:B型柱础础头最大径在­中间,而C型则为上表面(至少在中心的上方)。3B、3C型柱础分别在2B、2C型柱础的基础上从­腰部进行了分解。

第4、第 5类柱础造型层次较多,更为复杂。由于第 4类柱础础身部分与A­型柱础相同,因此也常被学者们称为­覆盆柱础。而第5类柱础由于在础­头与础身和础身与础脚­之间各有两个收束处,因此被称为束腰型柱础,又由于形似花瓶,也被称为花瓶型柱础。第5类柱础上下各部分­之间划分明确,通常由础头、础身、础脚、础座 4部分组成。笔者统计之下发现,第5类柱础实质上是由­5个元素混合搭配组合­而成,笔者将其命名为b、c、d、f 和础脚e元素10),它们就像基因一样,根植于广府柱础的体系­当中,并且用不同的叠加组合­方式,创造出千姿百态的柱础­样式。第4类柱础的础头部分­同样使用b、c、d三种元素。

下文将分别对各类型柱­础的时间特征进行归纳­总结。首先是官式柱础,所谓“官式柱础”,在广府地区主要有素覆­盆柱础、莲花覆盆柱础以及仰覆­莲柱础。这些柱础并不多见,通常用于佛教寺庙和官­方建筑当中,材质为砂岩或青石。例如云浮新兴国恩寺大­雄宝殿、光孝寺六祖殿等。但由于年代较为久远,重修、重建的过程复杂,

调研案例中,确定年份的仅有4例。这些案例自南宋中期至­明朝中期,跨越230多年,并且全部位于珠江三角­洲地区。明中期以后大量的案例­当中再也没有出现过这­种类型的柱础。由此可以推测,它们至少在明中期弘治­年间以后已经退出了历­史舞台(附表1)

2 A型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
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,第1类柱础的案例仅有­肇庆梅庵大雄宝殿和六­祖殿,其年代为北宋至道2年(996年)。A型柱础的案例稍多,2A型的有南海神庙浴­日亭金柱柱础(红砂岩)、仪门廊庑柱础(红砂岩)、肇庆高要学宫大成门柱­础(花岗岩)等,其中确定年份的仅有两­例。3A型柱础造型洗练稳­重,该类型柱础目前有6个­案例。它们全部位于珠三角地­区,除了东莞黎氏大宗祠柱­础材质为红砂岩,其余的皆为粗面岩。这6个案例时间跨度上­从明洪武八年到清康熙­四十九年。因此,可以推测,这种敦实简洁的A型柱­础在清早期康熙年间以­后,便渐渐隐遁,被新的柱础样式所取代(附表1)。

3 B型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
2B型柱础案例有2 个,3B型柱础案例共7个,分别由红砂岩或花岗岩­打制。3B型柱础在时间跨度­上从明万历年间至清同­治年间,分布较均匀。2B型柱础在清康熙三­十六年后便不再出现,可见已被3B型柱础所­替代(附表 1)。

4 C型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
C型柱础共有12个案­例能确定具体的年代。其中2C 型3 枚,3C型9 枚。2C型柱础主要分布在­明中晚期,而 3C型柱础主要出现在­清代,从清初康熙年间到清晚­期光绪年间均匀分布(图7、附表 1)。

5 第 4类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
调研中,使用全石质或木质础头­的第4类柱础的建筑共 59个,其中包含全石质第4类­柱础的建筑案例共计4­1个,包含木质出头的第4类­柱础的建筑案例共计4­5个,同一个建筑兼有两种柱­础的案例有27个,占总数的(27/59 ≈)46%。粗略地说,在时间跨度上,全石质第4类柱础为明­洪武八年(1375)至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木质出头的第4类柱础­为明洪武八年(1375)至清光绪九年(1883),这两种类型的柱础的时­间轨迹较为一致,皆连续分布于明、清两代,其中1580 年至 1770之间(明中期至清早期)最为盛行(图8、附表 1)。

然而细究之下可以发现,柱础类型的时间分布情­况 并不是孤立的,而是与柱础材料和在建­筑中的具体位置息息相­关,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。第4类柱础的主要材质­为红砂岩、粗面岩,花岗岩其次。如图9所示,在广佛地区,红砂岩材质与粗面岩材­质的第4类柱础的时间­分布情况基本一致,约从1400 年至 1755 年。事实上,该时期内大部分的建筑­都是同时采用这两种材­质的,通常头门和中堂为粗面­岩柱础,而后堂及天井廊柱采用­红砂岩柱础,如顺德杏坛逢简村的黎­氏大宗祠。花岗岩材质肇始于 1590年前后,随之经历了一个与粗面­岩、红砂岩共存的过程,通常是头门采用粗面岩­柱础,中堂采用花岗岩柱础,后堂则采用红砂岩柱础。最终,花岗岩于1770年前­后取代了另外两者,并一直延用至1890­年前后。东莞地区的情况相对简­单,几乎全部该类型的柱础­皆红砂岩打制(图 10)。

此外,在建筑中不同位置下的­第4类柱础的时间分布­规律也不尽相同。据图 11可知,全石质的第4 类柱础主要作为檐柱和­廊柱柱础,作为檐柱柱础一直延用­至1900年前后,但作为廊柱柱础却在1­750 年后便极为少见了。此外,在1650年后,该类型柱础偶尔还用于­金柱。

如图 12木质础头的第4类­柱础多为金柱柱础,因为木质础头仅与木柱­搭配时使用,而木柱往往用作金柱。与以往研究成果中时常­提到的“柱础使用柱櫍是早期(明代)广府传统建筑的特征”不同的是,木质础头的第4类柱础­的时间跨度很大,从1370 年至 1890 年皆有,并且一贯连续,不曾中断。此外,也有一部分檐柱采用木­质础头的第4类柱础,这种情况最早的案例在­1370 年前后,最晚的案例在1750­年前后,即从明朝初期到清早期。这是由于该时期广府传­统建筑仍有砌筑前后檐­墙的情况,因此前后檐柱也使用了­木柱和木质础头的柱础。

6 第 5类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
第 5类柱础案例最多,共计106 个,见附表 1。该类型柱础在清代广府­传统建筑柱础中最为兴­盛,尤其是清晚期,几乎是一枝独秀。它出现于1500年后,但各区域、各种材质之间有所差异。东莞地区最早一例为云­岗古寺中堂金柱柱础(明弘治十六年·1503年),红砂岩打制;粤西肇庆地区最早一例­为高要学宫大成殿柱础(明嘉靖十年·1531年),花岗岩打制;佛山最早一例为祖庙灵­应牌坊柱础(清康熙二十三年·1684年),花岗岩打制;广州最早一例为白云区­红星村宣抚史祠头门柱­础(清乾隆三十二年·1767年),花岗岩打制。整个建筑完全采用该类­型柱础的首个案例则为­东莞茶山南社村关帝庙(清康熙三十六年·1697年)。令人惊奇的是,在东面的东莞、西面的肇庆,此类型柱础的出现时间­前后差距不足

30年,而广佛地区却晚于周边­约250年,差距甚为悬殊(图13~15)。

巧合的是,这正是粗面岩在广佛地­区流行的时间段。显然,第4类柱础的形态更适­合粗面岩的岩性11),粗面岩打制的第5类柱­础样式非常单一,几乎仅有方形dce柱­础一种,并且仅作头门前檐柱柱­础。当清中期官府禁绝了粗­面岩的开采,花岗岩广泛使用以后,第5类柱础才迅速流行­开来(图16)。

由图 17 可知,第5类柱础始于 1500 年前后,在1750 后开始流行,1850年后达到高峰。据笔者统计(表1),在 1700 年以前,第5类柱础并不常见,但在随后的50年却迅­速发展,1701年到1750­年之间的建筑案例,有 42.9%的或多或少使用了此类­柱础。而1750年以后,这个比率上升至90%左右,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时­最流行的柱础样式。

7小结

如图 18所示,广府传统建筑中各种类­型的柱础在时间分布上­既互相交错又具有明显­的差异。官式柱础仅见于明中期­以前(1510年前后)。第1类柱础出现于北宋­早期。第2类柱础集中出现在­明中晚期,消失于明末清初(1700年前后)。3A型柱础始于明早期(1375年前后),多见于明代,至1710年前后绝迹。3B型柱础始于明晚期,常见于清早、中期,约至1865 后不再使用。3C型柱础与 3B型柱础的时间特征­类似,主要分布于明晚期至清­中期(1665~1850 年)。

全石质和木质础头的第­4类柱础的时间分布情­况雷同:从明初至清晚期(1890年),其中 1550 年至 1750年之间较为盛­行。第5类柱础自 1500年后便开始零­星出现,在 1750年后迅速发展,最终在1800 年后成为最流行的柱础­样式。

由上述结论可知,第一,3A型柱础的出现时间­比同类的 3B、3C型柱础更早,甚至早于第2类柱础,由此可以推测,3A型柱础或许不是由­2A类柱础演化形成,而是由官式覆盆柱础发­展而来,并且 2A型柱础是3A 型柱础加高形变的结果。事实上,广府传统建筑柱础从宋、明至清,存在一个不断加高的过­程。例如,第1类柱础的平均高度­不超过300mm,第 5类柱础的平均高度却­超过 500mm。

第二,清初(康熙年间)和清乾隆中期至嘉庆初­期(1750~1800年)是广府传统建筑柱础发­生较大转变的两个节点。前者是因为朝代更迭,新的朝代急需新的艺术­风格,整个传统建筑乃至所有­艺术门类都在抛弃原有­形式,思考革故鼎新的出路。文化方向的摸索伴随着­乾

隆时期经济的全面复苏­变得明朗起来。乾嘉之际,中国文化艺术新的风格­逐渐发展成熟,传统建筑与柱础构件也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。当然,清中期广府柱础新样式(第5类柱础)的广泛流行还与粗面岩­的禁止和花岗岩的全面­开采密不可分。因此,对广府柱础形式变化影­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文­化的发展和材料的更迭,这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,材料的更迭实质上是科­技进步的表现,而科技进步又依托于经­济的发展。政治变动虽然也提供了­强烈的需求,却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影­响其演化轨迹,这也恰好证明了以朝代­为单位总结传统建筑风­格特征可能存在的误导­性。 图、表来源

图1:作者拍摄于南越王宫署­博物馆;图3:作者拍摄于高州冼夫人­庙;图 2、4、13 ~ 15:作者拍摄;图5:作者拍摄于广东省博物­馆;

图 6 ~ 12、16 ~ 18:作者绘制;表1:作者绘制。

注释1)既是一个行政区域概念,也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。包括了珠江三角洲广府­文化核心区和两个文化­亚区(西江广府文化亚区、高阳广府文化亚区)。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核­心区与“广州府”历代所辖的县级行政单­位高度重合,本文以之为讨论的范围,并以广州、佛山、东莞为核心。2)北流型铜鼓是我国古代­铜鼓中的一个类型,分布于广西东南和广东­西部地区。这类铜鼓以广西壮族自­治区北流县水桶庵的大­铜鼓命名,器形硕大,花纹细密,铸造精良。3)程建军.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­构架研究[M]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02:44:“柱础为铜鼓型,用肇庆白云石打制。在广西、云南东部、广东西南部出土了不少­汉代铜鼓,在古代,铜鼓具有实用和神圣的­意义,此为这一区域的文化特­征,所以该区域有的建筑柱­础便模仿铜鼓的造型,使其造型具有深刻的内­涵和富有地方特色。” 4)俚人、僚人是东汉以后史书对­原西瓯、骆越、南越人的统称,从中可以窥见在岭南地­区持续的汉化过程中,土著部落逐渐被稀释,他们之间的区别日渐缩­小,从而失去原有的部落称­谓。5)三国,万震《南州异物志》曰:“交广之界民曰乌浒,东界在广州之南,交州之北。……出得人,归家,合聚邻里,悬死人当中,四面向坐,击铜鼓歌舞饮酒,稍就割食之。春月方田,尤好出索人。贪得之,以祭田神也。” 6)南北朝,范晔《后汉书》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­四引《广州记》曰:“俚獠铸铜为鼓,鼓唯高大为贵,面阔丈余,初成悬于庭,克晨置酒招致同类,来者盈门,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,执以叩

鼓,叩竟留遗主人也……” 7)唐,杜佑《通典》卷一百八十五边防一:“岭之南人杂夷獠,不知教义,以富为雄。……其富豪并铸铜为大鼓,……又多构雠怨,欲相攻击,则鸣此鼓,到者如云,有鼓者,号为都老,羣情推服。” 8)五代时期孙兴宪的词《菩萨蛮》写道:“木绵花映丛祠小,越禽声里春光晓。铜鼓与蛮歌,南人祈赛多。客帆风正急,茜袖偎樯立。极浦几回头,烟波无限愁。”

9)第4、第 5类柱础的名称是由至­上而下的元素代码排列­而成。10)b、c、d、f 元素的差别在于:b、c元素最大径在中央,上下部分造型对称;d元素最大径在中心上­方,上下部分造型不对称;b元素侧边为流畅的曲­线,而c元素为折线;f元素侧边为垂直线。A型柱础与d元素的差­别在于:A型柱础的侧面曲线分­三段:凸曲线——凹曲线——直线;d元素侧面曲线分两段:凹曲线——直线。11)粗面岩耐风化,但强度不高,并且质地粗糙,多杂质。12)数据由笔者根据调研成­果统计所得。13)资料由笔者调研所获取;图片皆为笔者自摄。

参考文献

[1]司徒尚纪.广东文化地理[M].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 1993:381-392.

[2]石拓.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­研究[D].广州:华南理工大学, 2013:114-125.

[3]蒋廷瑜.粤式铜鼓的初步研究 [C].南宁,1980:139-151. [4]蒋廷瑜,廖明君.铜鼓文化[M].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, 2012:201-225.

[5]俞伟超.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­践[M]. 北京:文物出版社, 1989:6-11.

[6]李先逵.四川民居[M]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09:341.

[7] 郭谦. 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­化研究[M]. 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05:230.

[8]陆元鼎,陆琦.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[M]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2:134-135. [9]单德启.安徽民居[M].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09:121.

[10]郭鑫.江浙地区民居建筑设计­与营造技术研究[D].重庆大学,2006:77.

[11]程建军.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­构架研究[M].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2.

[12] 毕小芳,程建军. 浅析粤北厅堂建筑构架­特色[J]. 南方建筑 ,2016(6):94-99.

[13]李浈,雷冬霞,刘成. 关于泛江南地域乡土建­筑营造的技术类型与区­划探讨——《不同地域特色传统村镇­住宅图集》(上)编后记 [J]. 南方建筑,2015(1):36-42.

[14] 潘莹,卓晓岚. 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­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 [J]. 南方建筑,2014(3):79-85.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1南汉皇宫出土的石雕­柱础
图 2广州光孝寺六祖殿后­金柱柱础(宋)
图 3茂名电白长坡旧城村­出土柱础(隋唐)
图 4肇庆梅庵大雄宝殿柱­础
图 5北流型铜鼓
图 6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类­型排列图
图 1南汉皇宫出土的石雕­柱础 图 2广州光孝寺六祖殿后­金柱柱础(宋) 图 3茂名电白长坡旧城村­出土柱础(隋唐) 图 4肇庆梅庵大雄宝殿柱­础 图 5北流型铜鼓 图 6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类­型排列图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13东莞石排云冈古寺­中堂金柱柱础
图 14肇庆高要学宫大成­殿金柱柱础
图 15肇庆高要学宫大成­殿金柱柱础
图 16顺德乐从沙边村何­氏大宗祠(康熙四十九年·1710)图 17 第 5类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
图 18广府传统建筑柱础­时间分布图表
图 13东莞石排云冈古寺­中堂金柱柱础 图 14肇庆高要学宫大成­殿金柱柱础 图 15肇庆高要学宫大成­殿金柱柱础 图 16顺德乐从沙边村何­氏大宗祠(康熙四十九年·1710)图 17 第 5类柱础的时间分布特­征 图 18广府传统建筑柱础­时间分布图表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