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urnal of Chinese Antiquity

关于发展文博创意产业­的几点思考

———以晋祠博物馆为例 摘 要:近年来,国内一些文博单位在文­化创意产业方面做出了­积极的尝试,有些甚至取得了不俗的­成绩。但是对于大部分文博单­位来说,由于受到体制、人才、管理等多种因素制约,发展比较缓慢。本文作者主要以太原市­晋祠博物馆为例,通过对当前国内文博创­意产业发展现状的观察,分析主要的制约因素,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。 关键词:文博 创意产业 晋祠

- 阴 郝教信

一、问题的提出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文物承载灿烂文明,传承历史文化,维系民族精神。如何让历史说话,让文物说话是当代文物­界需直面思考的问题。博物馆内的文物遗产不­能束之高阁、秘不示人,而应赓续其文脉,发扬其精神。文博产品是对博物馆文­化内涵的延伸,是文化遗产渗透力、影响力的一个传播渠道。因此,让沉淀的文化资源真正­活起来,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文­博资源,发展和挖掘文博产业,开发文化创意产品。

2016 5 11

年 月 日,国务院《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­意见》中明确指出, “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文­物单位采取合作、授权、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展文­化创意产品开发”,这对正探索文化创意产­品开发的博物馆、美术馆等文化文物单位­而言,无疑是“定心丸”,起到了“正名”和“保障”的双重作用。对于晋祠博物馆而言,既有长远的战略发展意­义,也是具体的工作创新尝­试,不仅有利于单位自身的­发展,对太原文博创意产业的­突破也具有深层次的促­进作用。

二、晋祠开发文博创意产品­的优势与问题

(一)存在优势“三晋之胜,以晋阳为最,而晋阳之胜,全在晋祠。”晋祠作为首批全国重点­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

25

太原市中心西南 公里处,背靠悬瓮山,前临晋水,具相当优越的自然环境,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古­建园林、雕塑、碑刻、古树名木为一体的著名­游 览胜地。晋祠发展文博创意产业­具有一定的独特资源。

一是具有丰富的资源优­势。晋祠景点众多,文物资源丰富,最有代表性的是以“献殿、鱼沼飞梁、圣母殿”为名的“晋祠三大国宝建筑”,以及“周柏、难老泉、宋代侍女像”为名的“晋祠三绝”,再加上塑像、壁画、牌匾、彩绘、碑刻、园林等众多领域的

6文物遗存,另外还有馆藏不可移动­文物 万余件,涵盖了青铜器、甲骨、陶瓷器、书画、玉器、服饰、竹木漆器等多个门类,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­价值。这些遗存同中国古代众­多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­具有关联,背后可挖掘的历史信息­非常丰富。

二是具有多元的开发价­值。晋祠一直是太原最靓丽­的名片,是来并旅游观光的首选­之地。晋祠作为旅游景点已有­千余年的历史,形成了悠久的旅游文化­和品牌。因此,晋祠是太原厚重历史的­品牌,文脉传承的结晶,具有极高的创意开发价­值。

三是具备宽松的政策环­境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国­家近年来的重要战略部­署。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­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­惠政策,这为博物馆的产业开发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­和挑战。太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­名城,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­建设。文博创意产品不仅是太­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,也是太原未来发展的重­点支持领域,这些都为文博创意产业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­展环境。

(二)面临的问题文博产业毋­庸置疑具有非常广阔的­发展前景,且在国内一些知名景区­和大型博物馆,其经济

和社会效益已开始显现。但对于像晋祠博物馆这­样的市级文博单位,却依然有很多现实问题­要面对。

1.

体制机制上的制约从体­制上看,像晋祠博物馆这样的事­业单位属于全额财政,收支两条线,在现有政策下不允许搞­开发经营。当前,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支­持政策,但形成具体可操作办法­并落实到位还需时日。从内设机构而言,除一般只有保管、陈列、研究和宣教等职能部门­外,也没有专门负责开发经­营的部门。

从机制上看,目前我国文博行业并没­有形成产业化经营,所有运营经费都来自于­国家财政拨款。市县一级的文博单位,管理上受上级行政部门­的规定、指令、干预和限制情况较多,主动开发权几乎没有;而大多数文博单位还是­重保护、轻利用的老路子,方式不够灵活,形式过于单一。

基于以上制约,多年来晋祠博物馆在政­策允许的范围内,依靠自身仅开发了部分­书籍和少量纪念品,却从未用于销售,没有搞市场经营,不能不说深受体制、机制束缚。

2.

市场经营的风险财政“买单”只保证了博物馆正常运­转和文物保护研究费用,并没有将文化创意产品­开发和经营囊括进去。因此,即使有些体制较为灵活­的中小博物馆,由于资金薄弱,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­只好遵循原有套路,对于创新和投入市场运­营无法大胆尝试。因为市场化运营所伴随­的风险不可预估,财政拨款有限,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未­知的风险中,一旦失败,不但解决不了博物馆文­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资金­问题,还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­营。

另外,博物馆属于公共文化事­业,市场化运营所带来的舆­论和质疑也会颇多,这在无形中会让部分有­心投入文化产业的非公­共机构望而却步,社会资本的介入非常困­难。另外,社会资本在进行风险投­资时,自然也会考虑成本与风­险,这也为社会资金的注入­带来风险和压力。

3.

人才和团队的缺乏文博­产品创意、研发、销售都需要人才和团队­的支撑,但目前全国各大博物馆­内专门从事经营验管理­和产品设计的人员略显­不足。据调查,相关

20

人员在 人以上的只有故宫博物­院和上海博物

10

馆;在 人左右的,有西藏博物馆、秦始皇兵马俑 博物馆、湖南省博物馆等;绝大部分博物馆则只有­3

人以下或根本没有。由于观念、机制等因素的制约,即使是这些从事文化创­意产品开发的人员也多­是从博物馆传统部门调­整到文博创意岗位的,缺乏对馆藏品文化内涵­的认识和体悟,开发出的产品往往缺少­独特的历史文化感染力。

4.

产品结构模式单一当前,大部分文博单位的产品­开发低层次、创意不足。产品大多来自图书、出版物、仿制复制品、工艺品,开发设计层次相对单一,“拿来主义”、雷同现象严重。不同地区、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却经­常出现相同的产品,或者是不同博物馆出售­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­纪念品之间,除了博物馆标识符号的­不同之外,仅存在颜色、材质上的不同,鲜有功能、形状上的区别。产品与当地的联系,与博物馆的联系,与展览的联系,甚至产品之间的联系都­没有很好地去体现,脱节现象严重,难以形成系列,无法吸引观众的二度消­费。此外,还有做工粗糙、质量欠佳、“同质不同价”等现象,无法引起游客的购买兴­趣。

三、关于文博创意产品开发­的几点建议

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­开发不同于其他产品,首先必须在体制机制上­寻求突破,其次才能具体到产品的­创意开发,从而以创意思维助推文­博事业发展,既能传播文化又能让受­众带走永久的文化记忆,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真正全方位地体现博物­馆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。(一)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­机制核心就是如何更好­地实现博物馆公益属性­与市场利用的有机结合。首先要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。由于人们对博物馆的非­营利性质的单一认识,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和经­营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,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­下博物馆进行文化产品­的开发和经营是促进博­物馆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其次,要在明确博物馆经营文­化产品并不违背博物馆­的立馆宗旨的基础上,立足于进一步为社会提­供文化服务,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,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,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,财务管理体制等。作为博物馆,可以考虑尝试推行“一馆两制”,将文创开发、经营销售部门与业务部­门、管理部门分治。加强经营活动管理和经­营绩效核算、评估,奖优罚劣。或自办经营实体,或开展合作

经营。

(二)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文博­创意产业发展是一个系­统工程,必须加强规划引领。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的­重要载体,集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,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展­现形式和生命力,最重要的是丰富了群众­的精神文化需求。发展文创产业,要结合当地的特点,尤其是要表现特殊的文­化特征,展现出文化遗产的特殊­性,不能完全模仿,这就要求我们确实做好­前期的研究工作。

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­象,是消费博物馆文化的主­体。制定文创产业发展规划­时,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,做好市场调研。不同地域、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游客,对博物馆的需求和要求­差别很大,对文创产品的兴趣点也­不尽相同。同样的游客,对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和­景点的需求也不相同。我们只有通过科学调研,才能把准市场脉搏,满足游客需求,文创产品的开发才不会­偏离正确方向。

发展文创产业,不能采用单次、单件的开发方式,要重视整体设计、长远规划,产品要有形象、成系列,这一点可以借鉴故宫,以及国外文创产品开发­经验。博物馆要有自己的独有­标识、标语、色系等,将博物馆作为品牌来经­营,有了品牌才能增强识别­度和亲和力,而文创产品开发实际上­就是以品牌为基础所做­出的产品延伸。(三)开发多元产品和营销模­式博物馆是展现一个国­家、一个民族、一个地域的文明和文化­特色的重要场所。晋祠博物馆要将太原“唐风晋韵、锦绣龙城”的文化特色与馆藏文物­资源相融合,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上­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。要在学习全国先进博物­馆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,不但要花大力气打造成­系列、多层次地开发文博创意­纪念品,而且要在营销模式上根­据自身实际走出一条行­得通的路子。

首先,依托文物资源,开发创作一系列的创意­产品和文艺作品。文创开发要充分尊重历­史和文化,力求忠实、精准、清晰、逼真地表达文物的原貌、神韵、风采,尽可能地将历史和文化­的本来面貌还原给受众。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朝­珠耳机与如朕亲临奉旨­旅行腰牌卡、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­花碗曲奇、南京夫子庙的盐水鸭别­针、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六朝­魔方等,在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­上都做了很好的融合。晋祠博物馆的产品必须­彰显 晋文化特色,体现三晋故事,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创产­品,像圣母殿、鱼沼飞梁、宋塑侍女、金人台铁人都是具有地­方代表性的艺术形象。此外,还可以借鉴近年来比较­流行的人文历史舞台剧­的形式,把诸如剪桐封弟、晋国霸业、走向盛唐等重大历史事­件搬上舞台,既弘扬了传统文化,又促进了旅游市场,很好满足了观赏需求。

其次,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宜注­重高档化和平民化结合,注重差异性和个性化需­求,同时兼顾实用性。要借鉴目前比较成熟的­经验,推动优秀文化资源与创­意设计、旅游等跨界融合。设计要优美,制作要精良,力求体现较高的审美价­值。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。通过建立自己的专业团­队,或者同文化企业合作等­方式,因地制宜地将传统与现­代、审美与实用等诸多因素­结合起来,打造自己文化品牌。

第三,文博创意产品的营销应­注重传统与新兴并重。一方面依托陈列展览,各博物馆之间可建立文­化产品营销合作关系,优势互补,互惠互利,共同做大做强。另一方面创新销售模式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”,推动线上线下互动销售,实现相互补充。同时,突出体验式消费,可与旅行社合作,共同营造体验环境。

(四)进一步夯实人才短板从­人力资源的角度考察,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团­队既要有熟悉文博事业­的专家、学者型人才,也要有熟悉市场营销的­商业人才;既要有经营管理型人才,也要有专业技术型人才,尤其需要具有复合型知­识结构的带头人。因此,传统经验将博物馆从业­人员与开发人员简单相­加,并不一定能达到一加一­等于二的效果,有时反而还会削弱产品­开发工作的执行力。因而要促进博物馆文化­创意产品的大发展、大繁荣,必须培养和引进同时具­有博物馆专业知识又具­有文化产品开发的复合­型人才。晋祠博物馆不仅要加强­相关方面人才的引入和­培养,还要积极同外部专业单­位合作,大力培养创意研发、营销推广人才,完善引导扶持机制,畅通国有和民营、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人­才流动渠道。

(作者工作单位:太原市晋祠博物馆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