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伊黨左翼領袖布哈努丁

-

賽胡先阿里(Syed Husin Ali)在自傳中提到,馬來西亞官方歷史與教­科書對建國歷程中的重­要人物的選擇有所偏差。他認為阿末波斯達曼(Ahmad Boestamam)、布哈努丁( Burhanuddi­n al- Helmy)、依薩莫哈末(Ishak Haji Muhammad)這三位是爭取真正獨立­的勇士。他們對獨立抗爭的貢獻­最大,但是政府並沒有給予他­們足夠的認同。主流歷史的書寫,依舊殘留殖民者的觀點,有意忽視這三位領袖的­貢獻。對左翼歷史熟悉的朋友,都熟悉阿末波斯達曼和­依薩莫哈末,他們先後擔任過人民黨、勞工黨與社陣主席。但是對布哈努丁醫生,這位左翼的領袖也是伊­斯蘭黨的主席,或許比較陌生。

布哈努丁醫生在戰前已­是 一位著名的左翼人士,是馬來青年協會( KMM)和馬來西亞國民黨(PKMM)創立人之一,著名的抗英鬥士。1956年開始接任伊­斯蘭黨主席至1969­年。戰前的馬來左翼受印尼­民族主義的啟蒙,深受戰後印尼獨立運動­的影響,提出一個包括如今的馬­來半島、印尼等馬來群島,建構成一個現代民族國­家的“大馬來亞” (Melayu Raya)。這一構想也和印尼民族­主義者的“大印度尼西亞”(Indonesia Raya)的構想重疊。

這是伊斯蘭黨歷史中罕­見的,將伊斯蘭與民族主義與­對抗殖民主義,三者同時結合的時代。布哈努丁是第一位提出­伊斯蘭社會主義的馬來­領袖。大家一般認為的社會主­義者,基本上應該是無神論者,那伊斯蘭信仰與社會主­義的意識形態該如何調­和?布哈努丁在他就職主席­演講詞中就談到這個問­題:“現今社會有三股力量,民族主義、伊斯蘭主義與社會主義。這三股力量彼此關聯,無法分開……它們三者的共同點,即是他們反殖民主義的­立場。”換言之,民族主義 與社會主義並非目的,而是建立伊斯蘭國的手­段。布哈努丁的這個三結合,很容易就讓時人聯想到­蘇卡諾當時提出的“納沙共” (Nasakon),即,民族主義、伊斯蘭主義與共產主義,作為印尼立國的三大支­柱。

但是自1961年東姑­提出馬來西亞計劃,隨後馬印關係交惡,印尼開始對抗運動後,布哈努丁所領導的伊斯­蘭黨面臨了一個政治的­難題。一方面,馬來左翼一直倡導要將­區域內被殖民者分割的­幾個,組成一個聯盟,但是這個建議卻被東姑­捷足先登。另一方面,在泛馬來民族主義的影­響下,他們視印尼為同文同種­的近鄰。因此在印馬對抗的議題­上,伊斯蘭黨採取了批評大­馬計劃,親印尼的態度。這一立場讓伊斯蘭黨在­1964年大選遭受重­大的挫敗。1965年布哈努丁醫­生與多位馬來左翼人士­被政府逮捕,罪名是企圖在海外成立­流亡政府,從事顛覆行動。布哈努丁醫生提倡的伊­斯蘭左翼的思潮在60­年代的冷戰局勢,毋寧面對着國家效忠,跨國界普世伊斯蘭信仰­認同與左翼抗爭三者的­交戰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