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tro Edition (Day)

刮痧散熱簡易應急

硬幣防中暑

-

烈日當空,上山下海,隨着汗水流失,開始頭暈眼花、作嘔作暈!當務之急是散熱降溫,補充水分、電解質,暫停或中止行程,以免演變成中暑。

降溫方法有好多,大家都耳熟能詳:補水、濕布抹身、搧風,都有助散熱降溫。但原來小小一枚硬幣,也有助於散熱,說的是利用硬幣刮痧!刮痧,確實有助散熱,然而置身戶外,未必隨身帶備刮痧棒、刮痧油,硬幣是最佳選擇,潤膚方面,可簡單用水來濕潤皮膚。中醫師表示,刮痧除了刮痧工具外,還需先以刮痧油、潤膚膏等滋潤皮膚,以免過分摩擦。在家刮痧,首選的當然是刮痧棒,軟硬度和弧度最合適。

◎刮對經絡排瘀除濕緩痛­症

刮痧,是中醫的療法之一,背後涉及經絡原理。刮痧,顧名思義,即透過重複刮拭,排出體內的“痧”。痧,其實是一種病理產物,例如瘀血、濕氣。刮痧後,在皮膚呈現紅色斑點。不少人認為,刮痧僅有保健之用,其實低估了它的作用,只要進行得當,刮痧也可紓緩感冒、痛症,又或高溫引起的不適!

因為高溫、流汗,感到不適,刮痧有助散熱,紓緩徵狀。當然,其他方法例如針灸、中藥,也可起散熱之用,然而人在戶外,刮痧是最方便、有效的方法,可以在短時間內,強力地刺激相關經絡,幫助身體散熱、降溫。高溫下進行戶外活動,頭暈眼花、作嘔作暈,雖然徵狀較輕微,但稍一不慎,足以演變成中暑。這時,必須盡快移動至陰涼地­方,稍作休息,避免日曬,並且適量補充水分、電解質,然後可進行刮痧,有助更快地散熱。如果休息過後,徵狀未見紓緩,便應求醫。另外提醒,一旦中暑,又或出現虛脫徵狀,神志不清、全身抽搐,已屬極緊急情況,必須盡快送往急症室。

刮不同經絡,會有不同的對應療效。高溫下感不適,建議刮頸肩、上背的經脈,包括背部正中線的督脈,以及督脈旁邊約1.5寸的膀胱經、膽經(圖1),當中又以膀胱經最相關。中醫認為,高溫致不適但徵狀較輕­微,又或感冒初起階段,可透過刮拭膀胱經,有效令熱力、邪氣離開人體。想取得療效,除了刮對經絡,刮對力度、方向同樣重要!每次也需從上而下、從內而外,不快不慢地刮下去。切忌來回亂刮,不但難以出痧,甚或造成痛楚、擾亂經氣。刮痧時,力度不同,療效不同,細力有補益之效,大力則有瀉泄之效,建議採取中間力度,取得較溫和的效果。

刮痧時,痧的數量愈多、顏色愈深,效果愈好?很視乎個人體質,刮痧時,最重要是手法正確,而不是刻意追求數量、顏色。例如體質較濕寒、經絡較淤塞,痧的顏色便較深、數量也較多,嚴重的,甚至痧點表面突出,看上去一粒一粒。體質較佳、淤塞較輕,痧的數量自然較少、顏色也較淺。刮痧刺激性較強,過度容易傷及皮膚、經氣,建議以5分鐘為限。然而,5分鐘只是指引,如果已經出痧,多刮拭數下後,痧的顏色沒變深、數量也沒增加,便可提早結束。 (圖2)

 ??  ?? 【主治】紓緩感冒、發燒、高溫引起的不適、各種痛症。
【主治】紓緩感冒、發燒、高溫引起的不適、各種痛症。
 ??  ?? (圖1)刮痧必須等痧點全數褪­去,才可進行下一次刮痧;作預防之用,則約每7~10天刮痧一次,同樣以5分鐘為限,由上而下地刮痧。另外提醒,刮痧必須適量,過度容易傷及人體正氣。刮痧後需注意保暖,可以稍加衣物、喝一杯溫水,因為刮痧後,毛孔擴張,較易感染風寒。
(圖1)刮痧必須等痧點全數褪­去,才可進行下一次刮痧;作預防之用,則約每7~10天刮痧一次,同樣以5分鐘為限,由上而下地刮痧。另外提醒,刮痧必須適量,過度容易傷及人體正氣。刮痧後需注意保暖,可以稍加衣物、喝一杯溫水,因為刮痧後,毛孔擴張,較易感染風寒。
 ??  ?? (圖3)
(圖3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