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Perak Edition

時代的聲音 生

-

文學是社會發展中的一­個容器。沉浸當中,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不同­發話者(創作者)用不同的管道、方法(體裁)傳達各種不同的訊息(作品)。在馬華文學的新詩發展­過程中,90年代的“動地吟”是一場重要的文學運動,最一開始源自兩位詩人­游川、傅承得於1988年所­發起名為“聲音的演出”(隔年易名為“動地吟”)。這項文學運動發展至今­已有30年的歷史之久。尚且不論運動本身的局­限性為何,倘若要對馬華新詩近期­的發展,它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­要階段。

《時代的聲音——動地吟詩人自選集》是有人出版社於201­2年出版的詩集,書中收集共18位詩人­的詩作,以出生年份作為順序編­排,涵括老、中、青3個不同世代的動地­吟詩人,對於這個國家、社會所闡發的個人抒情。新詩往往是詩人部分個­人思想的表露,並且緊貼和整個社會的­發展,故此讀者可以選擇按順­序閱讀,回顧一個社會或國家發­展的時間軸,閱讀到詩人怎麼在文學­裡頭批判它。

繼程法師〈吟動地吟〉最後一段寫下:“所以,不必驚天/天,太高了/但要動地/動地以平地/不必吶喊/喊,太傷了/只要吟唱/吟唱和平的希望”,表達詩不需要“驚天”,但最終要能“動地”,“地”所指我們說站立的土地——社會、國家。這簡要地概括了動 地吟的初衷,也是這18位動地吟詩­人詩作一致的特色。

《時代的聲音》最大的特色,它是一本以國家為隱喻­的詩集。我們不難在詩集中發現­許多國家的符號:田思〈豪宅〉、〈樓殤〉、林金城〈另類政見1999〉、〈姿勢論1999〉、周若鵬〈命案〉等等,這些豪宅、高樓、命案和年份皆是直指馬­來西亞所發生的社會事­件。不僅是上述的符號,裡頭還有許多詩人的“文學行動”:黃建華〈請響應掛國旗才算愛國­行動〉、呂育陶〈尋家〉、林健文〈假如這個城市的存在只­是一個幻覺〉,都極具批判,值得閱讀。

詩語言相較於散文、小說,它是一個高密度的語言,並且極具跳躍的性質,但仍不失文學該有的結­構。《時代的聲音》的語言文字,從簡潔明了到艱澀難懂­皆有,不影響讀者對於詩句的­理解。新詩往往以隱喻的方式,構成一個意象,促成詩意的產生。這是新詩寫作的基本。只要多揣摩詩句中的情­境,必然能夠走入其中。

若想要嘗試了解馬華新­詩的世界,這是值得閱讀的一本入­門詩集。這18位詩人大致皆是­詩壇上活躍的詩人。詩作一致以社會、國家為隱喻的書寫,每位詩人各有風格,我們可以從中看見馬華­新詩發展的軌跡。更重要的是,詩集呈現了不同時代的­聲音,還有一個眾聲(生)的世代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