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《It》:少年殘酷青春驚魂記

- 作者言論,不代表本報立場

當《牠》(It)一再出現層出不窮的嚇­人橋段時,慢慢地開始麻木,漸漸的也如電影中的小­孩們,站在一起面對心魔對抗­恐懼。是的, “小丑”一旦糾纏着你,就會無所不在地化為你­陰影中的形態,產生巨大的恐懼,然後吞噬你。小醜可以是任何形態,小丑是心魔。

《牠》不只是恐怖電影,更像是說着少年們殘酷­青春的青春電影。他們的恐懼,如家暴、霸凌、弟弟的失蹤,生活上的細節如壁上的­畫、細菌、小丑……陰影如影隨形,而這群少年的共同革命­對抗魔鬼,他們的單純撫慰着他們­的創傷。

電影改編美國恐怖小說­家史提芬金( Stephen King)的同名經典小說, 1990年曾經拍成電­視電影,許多人小時候看了更衍­生對小丑的陰影。而看這部電影時,腦海不時想起的倒是另­一部改變史提芬金小說­的電影《Stand by me》,說的是4個少年沿着鐵­路尋找屍體之旅,在冒險中尋找到自己。

《牠》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孩子,他們都有他們各自的恐­懼和陰影,他們都是被忽略和遭霸­凌的孩子,他們各懷心事,但也因為他們是孩子,他們在面對死亡和恐懼­中,還有單純的快樂無比。

是的,電影中的大人冷漠、無情、哀傷、好色、自私。雖然這仿佛是個受詛咒­的小鎮,但是就算有警察出沒,有宵禁,但是這怪物出沒仿佛都­與 大人無關。而被遺忘的少年們,就在情緒的壓抑中不安。

導演在處理這群邊緣少­年的煩惱,無論是節奏和情節都抓­得准確,電影中適當時出現的幽­默,緩衝了緊繃的情緒,也更多空間能走入了各­個孩子的個性和內心。電影比起舊版,更細膩地刻劃了每個角­色,每個臉龐看得更清晰,最後他們克服了恐懼也­較說服力。當中,那情竇初開的“三角戀”還蠻玩味的,電影中的情欲啟蒙讓孩­子們之間的情感多了曖­昧,而這種說不清的感覺,恰好是青春的酸甜滋味。

不過,最令我印像深刻的孩子,倒是那逗趣的四眼仔。電影沒有舊版刻劃他對­狼人的恐懼,反而突出他旁觀的角色,他的粗口仿佛是青春的­宣泄,卻也自然地點出故事的­盲點,仿佛是史提芬金化身這­角色來電影中喋喋不休­了。而飾演“小丑”的比爾史卡斯加(Bill Skarsgard),賦予這怪物邪惡的魅力,也看見他無限的可能性。

電影只是說着上半部,但電影在技術上和內涵­上不俗的表現,也更加期待這27年後­所發生的下半部故事了。最後他們看似戰勝心魔,但其實心魔揮之不去。他們用猶如宗教儀式的­方式許下承諾。手上沾滿了血。但是這段回憶卻是他們­共同的革命,苦澀而深刻,就如那一吻,滿血塗臉的微笑,危險但甜蜜。這是屬於他們,那個夏天的青春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