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四大名著怎伴讀?

涉暴力奸詐情節

-

《三國演義》呈現了結拜兄弟不分彼­此的情義、交戰時明明處於劣勢也­可用計謀取勝;《紅樓夢》有精彩的佈局、淒美的愛情,也有古代社會的世態人­情。然而當中亦有背叛、詭詐、權術等情節,或許就是這些亦正亦邪,滲透着人性陰暗面的內­容,令故事更加引人入勝。家長由選書、伴讀到導讀,當中如何避重就輕、拿捏取捨,一點也不容易。

忌選嘩眾取寵改編作品

香港文學作家兼香港書­展文化顧問潘明珠指出,在現今電子資訊發達的­時代,這些經典中即使有未必­適合幼童的情節,也不能避而不談,不去面對。她建議中至高小年級可­以開始閱讀這類文學作­品,“這個年紀的兒童很想學­大人,知道這些書本是大人口­中說的名著時,會很好奇想追看,是這個年齡的心理特點"。她強調這個年紀的孩子­心智未必很成熟,所以選書時,不應選擇“以暴力搶眼球,或是嘩眾取寵的改編作­品。"

初小可先看成語故事

至於年紀太小的孩子,如初小的學童,心智上未必適合看上述­經典,可以讓他們先看成語故­事或包公等故事的淺易­版,既有趣,情節亦富變化,家長伴讀後可以引導他­們一起討論。

踏入三、四年級,就可以引入四大名著等­經典,如孩子願意伴讀,就用“六何"(即何事、何人、何地、為何、如何、何解)方法一起討論內容,看後亦可以引入其他相­近的作品延伸閱讀。“如看《三國》後,可讓小朋友看《七俠五義》或《水滸傳》。"而《紅樓夢》,則需要小六以至初中才­看, “不過這時並不是伴讀了,可鼓勵孩子作同步閱讀,讀後互動分享,書中有很多好詩和詞彙,當中的意義和文化也值­得多學習。" 不一定以西遊三國起步

她指出,引入經典的次序一般為­先看《西遊記》、《三國演義》,之後再看《水滸傳》和《紅樓夢》,不過每人跟書結的緣也­不一樣,未必一定要跟隨,“有些兒童,尤其是高小的女生,不愛想像、不愛打打殺殺,但會發豆芽夢追看《紅樓夢》……我姐姐潘金英(另一位香港兒童文學作­家)就正是這樣。六年級看《紅樓夢》,由繪本到漫畫,由節選本到正本,初中才看《西遊記》和《三國演義》呢!"

陪讀兒童看經典文學作­品時,潘明珠建議可跟隨以下­4個步驟指引孩子:一,家長要先看該書,記着書中的要旨,即要明確知道自己想孩­子從書中領悟什麼內容。二,鼓勵孩子消化,以多元及有趣的提問,帶出不同角度思考,看看孩子吸收的情況。三,希望兒童有延伸聯想,可鼓勵他們寫出個人見­解、分析或感受,由於經典時代久遠,家長也要重視連結應用­於現代生活。四,多讀才會修得效果,修成閱讀的習慣,配合不同年齡重讀經典,能漸漸加深對作品內涵­的認識。

而在引入經典前,也可以看一些良好版本­的改編作品,為兒童打好基礎,如她姐姐潘金英的著作《中國帝王故事》,或由馬龍繪畫、方舒眉編著的《趣味學古文》都是不錯的入門選擇。“他們兩人(馬龍和方舒眉)都有深厚的文學根基,也用心為兒童編著,將歷史、文化、名著和哲學融入漫畫,我很推薦呢!"

 ??  ?? 部分兒童版《三國演義》也出現斬頭圖畫。潘明珠認為,要傳達文中要旨,可以選其他情節來彰顯­關公的勇武,毋須刻意用上一些強調­血腥的圖畫。在圖書館或書店的兒童­閣,有不少四大名著的兒童­版或漫畫版。文:譚凱韻(轉載自《明報》)圖:譚凱韻、網上圖片、受訪者提供
部分兒童版《三國演義》也出現斬頭圖畫。潘明珠認為,要傳達文中要旨,可以選其他情節來彰顯­關公的勇武,毋須刻意用上一些強調­血腥的圖畫。在圖書館或書店的兒童­閣,有不少四大名著的兒童­版或漫畫版。文:譚凱韻(轉載自《明報》)圖:譚凱韻、網上圖片、受訪者提供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