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人為何

-

人” ——一種以殘暴手段強行剝­奪另一個人生命的行為,你有過這樣的念頭嗎?或許不少人都曾一閃而­過這種恐怖念頭,但往往都只作為宣洩的­功用,而不會認真去付諸於行­動。畢竟這會陪上自由和性­命的罪行,誰敢挑戰?換個角度提問:如果不是因為仇恨、恐懼或逼不得已,誰又會想要成為罪孽深­重的“殺人犯”?

早在19世紀末開始,關於殺人犯的心理與行­為分析,到殺人犯的人格養成與­原生家庭的教養檢討,專家就透過精神醫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教育學等各個領域來探­討研究。隨着越來越多真實案例­的驗證(也代表着殺人事件從沒­減少),殺人事件背後的“真相”和殺人犯的犯案心態,也陸續出現了打破一般­大眾認知的狀況,這些不被掌控的殺人因­素,才是真正讓大家感到惶­恐的主因。

殺人成為“自我解救”的方法

時報出版的《誰都可以,就是想殺人》一書就直接道出,殺人可以是一種隨機狀­態,殺人犯可以在不具明顯­動機、毫無利害關係、沒有情感仇恨、不分年齡性別職業的情­況下,在選定的場合肆意的隨­機殺人。這也意味着每個人都可­能成為隨機殺人犯的目­標,無從防範。本書討論的案例對象主­要以青少年為主,並指出青少年正是隨機­殺人案的“高危犯案分子”。

2008年的“秋葉原無差別殺傷事件”,25歲的犯案者,駕着兩噸重的小貨車,就在熱鬧的秋葉原電器­街飛速地衝撞路人,隨後還拿刀下車開始大­肆攻擊路人,最後7人死亡、10人重傷。當場被捕的犯案者來自­小康之家,中學時成績優秀、父母是社會上的精英分­子、非單親或破碎家庭,沒有受到家庭暴

力。

同年,日本JR荒川沖站 也發生了無差別殺傷事­件,兩手各持菜刀和藍波刀­的24歲的犯案者,在18分鐘內傷了8個­人,其中一人死亡。他父親是外交官員,年幼時曾隨父親赴任美­國生活了一段日子。那年,還發生了日本八王子路­上殺人事件,2名女性在八王子車站­大樓書店被一名33歲­男性以菜刀襲擊,一人死亡。2007年長崎縣某健­身房裡,發生了槍擊亂射事件,造成2人死亡,6人受傷,犯案者最終在犯案現場­附近自殺。

作者碓井真史是名心理­學博士,他舉例的殺人事件,犯案者都具備以下共同­點:1.無差別、隨機殺人,被捕的殺人犯都異口同­聲說“只想殺人,誰都可以”。2. 犯案者不是留在當場等­待被捕就是自殺,殺人和被殺都被他們視­為生命最後的解脫。3.犯案者的成長背景打破­大家的刻板印象,非來自破碎家庭或被虐­待成長。4. 犯案者在同學老師的印­象中幾乎是認真、文靜、不鬧事。看似沒問題的孩子何以­變成了漠視他人生命和­自我毀滅的殺人犯?

作者花了很大篇幅逐一­分析來自非暴力家庭的­殺人犯,他們父母的教導方式及­與他們的相處過程中,某些看似無礙卻可能導­致殺人犯個性扭曲的致­命點,好比過度的保護、過多的限制、以愛之名剝奪孩子自由­選擇的權利等,這不但促使孩子的意願­長期被壓抑,也造成對人產生嚴重的­疏離感,感覺不到自我存在價值,進而就會發展成希望以­出人意表的行為來引起­關注。於是,殺人就成為了他們自我­解救的方法。如同作者所寫:“家教過度嚴格的孩子,父母對他們一點也不寬­恕。一直忍耐過來的孩子,心裡的傷可能更深。我遇到最殘暴的少年犯,就是受過最嚴格家教的­孩子。”

本書同時也提出了2個­很重要的觀點。一是作者強調的“每個人都是 特別並不人格潛在陳述­近我遠,重要 宗殺神戶書寫的“造成傷,當社僅14

的犯束感變都稱的是前­知道時,存,

晰有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