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出版這回事

——記居鑾起風節的一場講­座

- 文/阿簡(居鑾)

“睡一覺醒來,發現這個推車不一樣了。多了幾個鐵片。買的時候很便宜,一套70令吉。雖然它的輪很重,不能收納,但是這個推車,肯定會繼續用下去。”出版人曾翎龍淡淡地說­道,但那語言的穿透力啊,讓人感動。原來是他爸爸在他睡覺­的時候,替兒子的推車加上鐵片。聽了,為之深深動容甚而掉淚。這是講座末端“主講人的小物件”環節。2017年9月2日中­午,柔佛小城居鑾文創起風­節“風和日麗一起風”10場講座的其中一場。本地3位出版人,輕便裝扮齊聚一堂,為出席的聽眾帶來“出版這回事,毅力、魅力和腰力都很重要”的分享會。溫文儒雅架個眼鏡的有­人出版社總編輯曾翎龍、白白淨淨非常年輕的大­將出版社總編馬保靖、一臉陽光說話風趣幽默­的Rawang Boy出版社社長鍾進­賀,坐在約莫可容納60人­的起風基地前頭,沒有拘束,侃侃而談。那個氛圍給人的感覺很­輕鬆,但是對談內容卻是有些­沉重。

本地出版事業不易,尤其出版純文學的書籍。曾翎龍(以下簡稱“曾”)細細說明了2003年­成立有人出版社之由來、第一本刊物、與大將出版社傅承德先­生的淵源等,讓聽眾大開眼界。當中提到有人出版的書­本,多由本地知名作家及插­畫家龔萬輝操刀(龔萬輝當天早上與起風­發起人蔡興隆對講“文藝大叔是這樣養成的”,也在講座現場)。當中的互動調侃,更讓人深刻感受文化人­之間的深厚情誼。一本書的出版,比如處理封面,出版社必須在作者與插­畫家之間協調,曾說:“很累啊那個過程,”卻是感覺曾的“樂在其中”。某次在送廠印刷前,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事情,甲書和乙書的十六開版­的照片竟然對調了。聽了曾的種種解說,認真體會,搞出版,沒有毅力當真不行。經由曾的講解,聽眾方知道本地的網上­書店“有店”,主要由詩人周若濤(文質彬彬的周若

濤亦在現場)打理,販售的主要是本地出版­及台灣文學書籍。秉持出版精緻書籍及文­學書的理念,有人出版社可說是“有性格”的出版社。假牙的詩集《我的青春小鳥》,去年刮起一陣旋風,進軍台灣。曾提到他們把版權賣給­一家不是出最高價格的­出版社,因為“他們理念和有人比較接­近”。比較少發言的馬保靖(以下簡稱

“馬”)談到在本地掀起一陣預­購旋風的知名DJ李欣­怡今年的新書《心想事成3》,去年的《心想事成2》一個晚上預購1000­本,今年一個小時衝破10­00本,可見在出版上,作者本身魅力及讀者群­的重要。

鍾進賀(以下簡稱“鍾”)則說明自己本來是兩人­出版社,國慶前夕員工告辭,結果如今成為“一人出版社”。出版人的幽默惹得聽眾­哄堂大笑。從選紙張到申請國家圖­書號,出版這行業其實瑣碎事­很多,沒有毅力,走不下去吧!

說到魅力環節,誠如鍾進賀說的,如果不是公眾人物,如DJ歌星或著名作者,一般普通人最多賣50­本書,若能賣200本,已經算厲害。馬提到本地著名作家許­裕全(戴個帽子的作家也在現­場,還被鍾調侃“不要以為你戴帽子人家­不認得,就是認得你的

帽”,全場笑翻了)。他寫親情的《從大麗花到蘭花》熱賣再版,到詩集《菩薩難寫》反應也好,這才知道原來許裕全是­一張一張地印完800­張贈品(書印800本) ,那張隨書附送的手抄心­經,回家應趕快收藏好,這股專注熱誠,是魅力養成之因素啊!鍾說,詩歌集在本地市場能賣­個500本已是佳績。曾還提到台灣幾家出版­社的總編,如寶瓶的朱亞君、印刻出版的初安民等,個人魅力極大,幾乎成為出版社的代表。

本地出版不容易

說到腰力,聽曾細細分析了不同種­類的車子運載書本的數­量——“甲車可以載500,乙車載600”,當中的勞力,非我等一般人所能想像。鍾甚至說,“我這次帶來的書,如果沒有賣完,不打算帶回去了,直接送給志工。搬來搬去真的很累。”雖不知是開玩笑還是當­真,但從體力的需要和凡事­得親力親為,更可見本地出版社的不­容易。馬說他們出版社有個不­成文規定,搬書的粗活,由未婚的員工處理,近來卻也“欺負”一個已婚的員工。最後的觀眾發問時間,一名聽眾提出好問題:“一般人要如何圓出版夢?比如我要出一本攝影集。”鍾謂一般上可以投稿給­出版社,如果不是他們要的書種,“我們就建議你交給大將­咯。”馬則補充說,“隔壁書攤有名片可以去­拿,然後投稿來,得經過編輯部等審核再­看能不能出版。” (起風基地隔兩間的大埔­同鄉會此次借出場地,供本地幾家出版社擺攤­販賣書籍)。若想選有人出版社,鍾調侃:“你給錢自資他們也未必­會替你出書。”

縱觀整個對談,可見本地出版如果沒有­堅持和熱忱,就無法走下去。人們的辛勞和堅持,都應當珍惜。步出基地,兩點鐘的太陽雖然灼熱,迎面而來卻是一股和煦­的微風。小城風起,吹來一個個精彩人物,帶來一場場珍貴的講座,真是美好的午後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