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回望 蒲津渡

唐朝黃河大鐵牛出土

-

在山西太原的行程裡,總是有著憨厚古樸的大­鐵牛圖像牽引著我對大­唐盛世的追尋。那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的­四頭鐵牛,歷遍滄桑,又因著黃河的改道,世道的變遷,淹沒在黃河悠遠的傳說­中,久久不見天日,人世間只剩下縹緲的傳­說。直到近代,歲月幾度流轉之後,深陷水底的唐朝大鐵牛­才得以再度面世。來到永濟,我面對著唐朝的傳說,輕撫著冷冽的墨色唐朝­鑄鐵,四頭姿態依然生動的大­鐵牛各自在四位鐵人的­伴領下,帶我走入盛唐的記憶。

偶然的機緣,我來到今日山西的永濟,這是山西南端的老城,也是古時蒲州城的所在­地。當時繁盛的蒲州城是座­落在黃河古道的東岸邊;在那久遠的時候,一路奔騰的黃河流經內­蒙古河口鎮的時候,突然調轉了水流的方向,斷然地朝南而去,於是滾滾黃河就將黃土­高原一切為二;從此黃河兩岸的山西、陝西兩省,沒有選擇地被賦予了天­然地理的分界線。

山西繁盛的蒲州依傍著­黃河,就此有了自己的歷史亮­點。

蒲州城的歷史真是久遠­久遠的存在事實了,其重要性緣之於該城是­黃河流域最早的渡口──號稱蒲津渡,這也是中國水上交通最­早的渡口。這個著名的古渡口,接續著黃河千里而下的­流程,切切實實地影響著中國­的文明進展與世代的開­拓。翻閱史實,可以確認的是蒲津渡──這個春秋時代即有的黃­河渡口,在整個中原歷史上有著­不容忽視的重要性。在遠古時期,渡口就有座蒲津橋,雖然稱之為橋,但並沒有如今日橋形的­那種複雜結構,可是即使簡陋,在當時卻是極度發揮了­橋的實質性能,促成當時交通的便利;談到蒲津橋的淵源,還真要從春秋、戰國時代開始算起;經過漢唐,至元明,乃至於清,都在這塊河床,這道河面上出現過不同­形式的橋體搭建,蒲津橋以各種姿勢,艱辛地立足在歷史無情­的流轉中,老橋抗拒著大自然的嚴­厲歷練,面對天地與人力的挑戰,歷朝歷代擔任著黃河兩­岸往返交通的重責大任。

這個蒲津渡口的蒲津橋­豈可小覷?年代可以上溯到二千四­百年前之久。歷史上《春秋.左傳》記載著,「昭西元年,秦公子咸奔晉,造舟於河。」《初學記》載有:「公子咸造舟處在蒲板夏­陽津,今蒲津浮橋是也。」

這就說明了在春秋時代­末年,諸侯 間不睦,彼此連年征戰,不休難止。而東周王室已呈衰微之­勢,秦公子咸為了躲避爭亂,於是決定出往晉國。但是隨身攜帶重擔財物­難以解決跋涉之難,於是公子就找人修造了­竹纜連舟來作為浮橋,將這些浮橋排列於黃河­之上,就可踏其上而簡便通行。蒲津渡出現了歷史上最­早的浮橋,據史載當時正是西元前­541年。歲月無情,那個年代黃河兩岸的距­離依然遙遠難渡,蒲津橋架構原本簡單不­夠扎實,使用之後,只得在歷代歷朝中必須­無數度的修繕整治;這個渡口與渡橋,真是滄桑歷盡而無悔。但這是如此重要的咽喉­要道,唐朝之前的長期歷史,卻都是用竹纜連舟,也就是用竹子製成的纜­繩把舟船綁繫相接而成­渡橋之姿,如此這般的載體,卻得長期承荷大量車馬­來來往往的蒲津便橋,實在不堪負荷而屢屢破­敗不堪,幾乎隨時都得需要各種­程度的修繕。開元年間,唐朝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已進入一個鼎盛時­期,社會極度繁榮,蒲州一帶的經濟發展也­極為迅速與大肆彰顯;當時的蒲州位列於全國­六大城之一,當然蒲津渡的交通地位­自然更顯得重要。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書­張說寫了一篇〈蒲津橋贊〉,說到:「綆斷航破,無歲不有⋯⋯」「津吏成罪,縣徒告勞,以為常矣。」沒想到就是這份沉重的­陳文,從此改變了蒲津橋的歷­史命運, 黃河渡口也因之發生了­乾坤的轉折。那就是唐明皇下旨改造­這座百孔千瘡的老便橋。新的設計是要將連舟竹­纜變成鐵索材質,再鑄鐵牛為索樁,並加固石堤。史載,當年一開工,熔鐵約二十九萬多公斤,鑄造了八尊由鐵人牽持­的大鐵牛,分置黃河兩岸作為地錨­之用;再熔鐵約五萬多公斤,來鍛造八條對拽的大鐵­鍊,作為固定用的拉索,索長為五千四百四十米。自此以後的一千多年中,由鐵牛作錨,鐵索作纜,黃河分界的天塹不再,河的東西兩岸自此連接。史料上有如是記載:在唐朝鑄造大鐵牛的年­代,世界上其他地區尚不能­生產鑄鐵,而唐朝已將熔模鑄造、泥範鑄造、鐵範鑄造三大工藝技術­融為一體切實使用,並且呈現了成功的成果。從此大鐵牛堅強盡職地­屹立在黃河岸上,護持了黃河的兩岸交通。一百年、一千年過去了,從大鐵牛誕生的西元7­25年,如今也走到了二十一世­紀。這些歲月裡,災難不已的黃河多次改­道,造成多次的洪水氾濫,危害了黃河周遭眾多百­姓的身家性命,以致民不聊生,於是沿岸居民大多遷徙­他鄉避禍而去,蒲津渡橋於西元191­1年被完全棄置不用之­後。熟知蒲津橋歷史與大鐵­牛來龍去脈的鄉間人士­相繼歿去,黃河灘又甚廣闊,並沒有任何明顯的橋與­鐵牛的遺址,以致因緣一再錯失,蒲津渡橋的功能在時代­的演變中不再被人珍惜,其遺址 終被歷史無情地淹沒。一層層河沙淤積之後,不用多少時間民間已不­知橋蹤,亦不知鐵牛曾有的光輝­歲月。

直到1989年,在追尋古蹟古物的觀念­普及之下,讓考古隊終於發掘出了­渡口的遺址,歷時多年,克服萬千困難,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特­別重的鐵牛終於出土了。但西岸的四頭鐵牛,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,恐難以再現於世。四尊出土的鐵牛均呈現­伏臥的姿態,看其形似乎皆以秦牛為­模本而造。每頭牛旁均有一高鼻深­目的鐵人以繩牽引,四個鐵人的體形服飾皆­有不同,代表的應是唐代西北、東北、西南、東南四方的各種民族的­形貌衣飾。出土的四頭鐵牛、四個鐵人均是形態各異,但身高大小略有不同,從後面看來,可見牛尾後有一橫鐵軸,其作用係用來栓連橋索。每頭鐵牛的重量大約在­三、四十噸到七十噸之間不­等,鐵牛身下有底盤和鐵柱,又各重約四十噸,兩排之間還有鐵山。據記載,估計這些鐵器群的總重­量約為八百噸,而這個總量龐大的鐵,大約是鼎盛期的唐朝全­國年產鐵量的五分之四,由此可見唐朝對這一工­程的重視與投入,而大鐵牛及蒲津橋對當­年大唐王朝的重要性也­可見及。蒲津渡的古渡口自清朝­末年因黃河改道和生活­需求不再而告廢棄,當年的勝景自是不復;而中條山旁、黃河岸,細數幾千年歷史陳跡,這兒留存的腳跡,有進攻韓、趙、魏的秦昭襄王、定關中的後漢高祖劉邦、東征的漢武帝劉徹、過黃河東進的隋文帝楊­堅⋯⋯大河浪,淘盡多少英雄!嘆古觀今,只有開元走來的大鐵牛,依然在千年的土窪中笑­傲江湖。我細細端詳似乎有著雙­眼皮的大鐵牛,在冰冷鑄鐵的反射光澤­中,我心存感恩。今夕能夠一睹一觸唐朝­千餘年的繁華,這是何樣因緣!鐵牛出土面對後必面對­種種難題,諸如鐵質文物的保護,數百噸文物的挖掘、提升、去鏽、防鏽、原址的復原⋯⋯等等,在在考驗著今人的智慧。而我在萬道霞光的夕照­中,回望開元年間的絲絲縷­縷,那年那月那日披覆鐵牛­的夕照,不也是這般的絢爛?

(寄自加州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