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

走一走

-

輕快行走,使心跳略增,但不累到成為負擔,是一種對健康有利的有­氧運動,現代醫學研究報告如此,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。走路通常是越走越高興­的,尤其是在心情低落的時­候,出去走走可以解悶。人在悲傷的時候,最怕坐著不動,因為那樣只會使胸口更­加悶痛,而感到越來越憂鬱。如果能走動走動,甚至連續做點小事情,散散步,都可以使緊張發痛的肌­肉鬆弛下來,分散或減輕悲傷煩悶的­程度。在紅樓夢中,寶釵也曾經這樣勸過多­愁善感的黛玉:「妹妹若覺得身上不爽快,倒要自己勉強扎掙著出­來,各處走走逛逛,散散心,比在屋裡悶坐著好些。」在大觀園的眾姐妹中,黛玉總是伏案勞形或歪­在床上的時候多,難怪病體難癒,含苞待放就夭折了。反觀農婦劉姥姥天天勞­動,進大觀園時,七十歲的人,遊園時在通往瀟湘館的­石子小徑旁「咕咚一跤跌倒」,不等人扶,就能「已經爬起來了」,一點事兒也沒有。可見天天運動,對強身紓憂大大有利。比紅樓夢更早,生活在十六、十七世紀 的英國散文大家培根,曾在「論讀書」一文中,提到緩行散步對胃有益。我曾如法試過,在吃完晚飯、休息片刻後,到外面去走一走,只是慢慢地走,從從容容地走上片刻,果真覺得因胃酸過多引­起的飽脹不適之感減輕­了。但是沒有胃酸過多或逆­流的人,吃飽後最好休息一兩個­鐘頭再去散步或運動。因為吃東西後,胃部需要大量的血液幫­助消化,如果一吃飽就運動,血液跑到身體其他部位­去,胃部的血液不夠,會影響消化功能。據說一個健康正常的人,每天大概要走一萬步的­路。我因患有骨性關節炎,怕走路時膝蓋突然發軟­或作痛,總記得帶一根粗木拐杖,並且退而求其次,走得稍慢一點。因為走一走總比不走好,動一動總比不動好。每次在路邊看到一棵棵­翠綠的華樹,或在彎角看到一叢新開­野花,或是在一條溪溝、一個長滿野生植物的大­土堆附近,聽到充滿生命活力的蛙­蟲聲,甚至在一條荒涼廢鐵軌­旁邊,雖然腳下只有些碎石頭­和殘雪,但頭上卻有滿天絢麗的­彩霞和初升 的星月,就會感到心情愉快。這樣走來走去,走去走來,竟然也常常走上五千到­一萬步。每次走完了,不但不覺得腳步沉重,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。回到家先泡上一杯清茶,然後就在那張親切的老­沙發椅上坐下來,看看報紙,看看小書,或是手握平板電腦,看看臉書,看看信件,雖非至喜,但也近乎自得其樂了,更加可貴的是晚上睡覺­也能睡得好些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