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ici

饶宗颐诗词的“琴友圈”

-

(广东)曾省之饶宗颐先生是当­代国际知名的大学者,也是一位卓就的古琴文­化研究者、琴人,一生与古琴结下深缘,、研、著于一身,为琴学研究作出了颇大­的贡献。 饶除了著有博大精深的­琴学专文,在他的《选堂诗词也多处写到古­琴,以及中外交游的诸多琴­界师友。其诗词中与琴友酬唱的­辞章辑出,裒成一篇,以致位琴学先辈。赠琴师容翁心言泠泠七­弦琴,薰风拂夏日。至乐忘年义,不觉垂八十。莫谓蓬户间,清歌金石出。宗派溯广陵,沾溉遍遐隙。心逐徐青山,疏淡惟师昔。三复廿四况,寝馈共枕席。希声孰知音,白云时挂壁。容心言,饶先生的琴学老师,昔时身在香港的饶先了­深入研究传统乐律和古­琴文化,拜入容先生的门得《水仙操》《塞上鸿》《潇湘水云》《搔首问天》等若曲,正式开启了古琴研习之­旅。 此诗下有附言:“翁十余,祖庆瑞,原籍黑龙江,著《琴瑟合谱》。 瑞授澂宇,澂宇得传于徐越千周子­安之徒,盖五知斋也。 瑞授大兴张瑞珊,著《十一弦馆琴谱》,其徒云为梓行。书中刘氏于《广陵散新谱》后记叙传授甚详,足以补苴琴史。余曾从容翁问指法年馀,性拙,愧未能窥其万一耳。”从附言的内容可知,当年生学琴于容心言,容先生七十多岁,已是晚年,饶先言未能学到老师的­万分之一。 至于容先生的身世与渊­源,饶先生言之亦详,不复赘述。赠吴纯白碣石幽兰声久­绝,残帙晚自扶桑出。此弄消息宜缓弹,寥寥千载知音难。川东隐谷有君子,头白眼花劳十指。时艰孰买调千金,独行空奏凤归林。偶然操缦鸾凰叫,翠竹啼秋芙蓉笑。九疑嗣响存若亡,长清短清归混茫。疗饥徒说紫芝好,谁为置君洞庭傍。吴纯白,古琴一代宗师,江西籍,原名吴浸阳,字观时出家为青城山道­士“,纯白”是其道号。后曾供职于苏州盐公堂,往来于苏杭上海之间,与吴门琴人吴兰荪(吴兆基之父)交往甚密,为苏州怡园会琴的发起­人之一,琴弟子知名者有李明德、吴兆基等。吴纯白晚年定居于香港,与饶宗颐先生有师友之­谊。《赠吴纯白》一诗,饶先生以高度洗练的诗­语道尽了吴纯白流离颠­沛的身世与寂寞悲凉的­晚景。

鼓琴寄蔡德允

风雷入手疑奔霆,潇湘水国云冥冥。夜啼有乌朝飞雉,古调今人尚爱听。洗尽喧聒筝琶耳,横江仿佛扬湘灵。一弹应使墨翟喜,再弹可助屈平醒。亦知至和无攫绎,终遗妙响出玲玎。神如无厚人有间,指若旧刃发新硎。嗟余略会琴中趣,心弦愿保常惺惺。咫尺但愁难觌面,飞鸿空送数峰青。蔡德允,出生于浙江吴兴,现代著名女琴家。自幼接受良好的传统文­化教育,精诗词、工书法,古琴师从泛川派琴家沈­草农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正式定居香港,授琴四十余载,香港琴学纯粹之一脉,多赖其功。 饶先生与之相从甚密,琴会雅集,诗词唱和,频见篇章。贺新郎净苑琴会,和文镜,次稼轩韵。张乐洞庭野。送孤飞、冷云倦鸟,无言西下。雨脚枝头春易老,休说东风解嫁。算不负、江山如画。裙屐天涯应见惯, 更一时、 烂醉山公马。愁似海, 待谁写。 琴丝谱入渔樵社。 问先生、佛龛呵壁,恁凄凉也。风雨忧愁分一半,付与水乡鸥榭。但记取、哀弦遥夜。 叵奈曲终人散后,望数峰、江上怀归者。 芳草歇,又清夏。这是饶先生和琴友徐文­镜的一首词作。 词中自注云:“余操《搔首问天》一曲”。 在这场净苑琴会之后,徐先生写了一首词,饶先生次韵和之。 徐文镜,浙江临海人,淹通琴书篆刻古文诗词­诸学艺,与其兄徐元白俱为浙派­琴学大师,“今虞琴社”发起人之一。 徐文镜于鼎革后移居香­港,与饶先生多有琴诗相和。临江仙 挽谢孝苹琴友忆昔维扬­同畅饮,君弹墨子悲丝。山河邈若忽凄其。无端呻吟语,化作断肠词。 回首曩游馀一梦,么弦独抚堪悲。梅庵琴脉耐寻思。 四邻尊旧谱,余响满天涯。这一首是饶先生写琴友­谢孝苹的挽词。 谢先生是当代著名古琴­家、历史学家、诗人,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­历史研究所研究员、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。 琴学师从一代宗师吴景­略,除了古琴演奏和收藏之­外,并著有《鸟瞰二十世纪中国古琴­音乐》《中国琴艺纪年》等重要的专书。1985年,谢先生于扬州琴会结识­了饶先生,在生的指点下,得知高罗佩藏有《龙吟馆琴谱》孤本周折,成功影得原书,公布于世,为研究山东琴派传流提­供了宝贵的资料。在这首词的下面,有饶先生言:“余于扬州琴会报告曾于­高罗佩处见山东旧梅庵­所本,君即致函莱顿马大任,影得原书,申论折,梅庵谱渊源,遂大白于世。 ”正述此事。霓裳中序第一赤柱绿波­别墅,临流植援,旷地筑台,天风令人神观飞越。 余与文镜徐翁,德允女史,鼓琴数峰江上,足移我情。离魂黯去国。旧谱凄凉人未识。水阔吹香乏榆火梨花,催过寒食,鹃红糁碧。绞宫商、声入清易断、凝云酝泪,古怨那抛得。 凄恻。 密云奈一向江湖浪迹。 琴丝聊共破寂。 往事如烟,换白。 绿波犹恋客。 荡海气、冥冥趁夕。相寻处、无乐,冰炭镇横臆。此词极写去乡怀旧之思。与徐文镜、蔡德允诸鼓琴于赤柱绿­波别墅。

八声甘州

充和以寒泉名琴见假,复媵以词,因和。感深情,秋日借寒泉,宝瑟结清游。任急弦飞心长系,夕饮未休。漫谱家山何处,天地入孤舟。犹南客,倦赋登楼。 又闻笛声哀怨,叫中天明梦悠悠。自清商寝响,唱起海西头。 忆行窝、梅为怕芸黄、惊叶点波浮。 待描入小窗短幅,与畔牢愁这一首词选自­饶先生的《榆城乐章》。 榆城

City),即美国耶鲁大学所在地­纽黑文,其时饶先生于彼方。 张充和先生以所藏名琴“寒泉”借予饶先填词相赠,饶先生依韵和之。 张先生原玉《八声甘云:“选堂来,不自携琴,因借与寒泉,阜西(琴家西)所赠也……。”张先生在国内时曾向查­先生习来查先生把“寒泉”琴赠予张先生。但据其回忆:“古难了,结果我只学了一首入门­的《良宵引》……一只会弹《良宵引》这一支曲子。 ”被世人誉为“民国一位才女”的张先生,精书法,工诗词,善昆曲。 194随丈夫汉学家傅­思汉赴美,执教于哈佛、耶鲁等20大学,传授中国书法和昆曲艺­术,2015年在美去世1­02 岁。 饶先生与傅思汉是学术­旧交,有着深厚的故在美期间,常与他们夫妇相处。饶公一生交游极广,他的“琴友圈”远不止以位,今仅取见于诗词者,余概不述,至于外籍琴友佩、郭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