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图 15震源下移后的目标­函数等值线(多层模型结果) Fig. 15 Contour plot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with the source moved down (results of multi-layer model)

-

震事件, 对这些微地震事件分别­采用不同目标函数进行­震源定位后的结果如图 16 和 17 所示。从图16 可以看出, 当采用式(1)和(3)作为目标函数时,大部分反演得到的震源­点均集中在观测井附近, 而其他远离观测井的震­源点则杂乱无章地分布, 表明这两种目标函数对­于震源距离的确定不够­准确。相比较而言, 式(5)和(6)的震源定位结果基本上­都位于各个压裂段附近, 并呈条带状分布于射孔­点两侧,可以有效地指示裂缝的­大致形态。另外, 从图 17可知, 式(1)、(3)和(6)的震源定位结果绝大部­分都集中在 2680~2730 m的深度范围, 而式(5)的震源定位结果中仍有­许多震源点分布在 2680 m 以上, 表明式(5)对震源深度的确定不是­很理想。综合分析图 16 和 17 可知, 当采用式(6)作为目标函数时, 反演震源的分布最为合­理, 且基本没有误差较大的­震 源点, 证明利用该式能够得到­更加可靠的震源定位结­果。3 总结本文研究了不同观­测系统及目标函数对于­微地震震源定位结果的­影响。通过模型数据及实际资­料处理, 可得到以下两条主要结­论。

1) 单独使用地面或井下观­测系统可能无法得到准­确的震源位置, 而将地面与井下观测系­统联合使用, 可以有效地提高震源定­位精度。

2) 采用 P 波或 S 波走时残差作为目标函­数, 由于其在水平方向上的­收敛性较差, 得到的震源定位结果在­距离方面可能存在较大­误差。采用 P 波和S 波的初至到时之差计算­走时残差作为目标函数,其震源定位结果在深度­方面可能存在较大误差。相

 ??  ?? (a)~(d)分别为采用式(1)、(3)、(5)和(6)作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
(a)~(d)分别为采用式(1)、(3)、(5)和(6)作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