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樟子松人工林细根生产、周转和碳归还对施氮的­响应

张江勇 王娓 曾辉

-

张江勇1,2 王娓1,† 曾辉1,2 1.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­院生态学系, 北京 100871; 2.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­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, 深圳 518055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wangw@urban.pku.edu.cn

摘要 在河北塞罕坝樟子松林, 设置对照样方、低氮(20 kgn/(hm2·a))、中氮(50 kgn/(hm2·a))和高氮(100 kgn/(hm2·a))添加4种处理, 分0~10, 10~20和20~30 cm共3个土层, 系统地研究细根生产、周转、碳归还以及细根生产力(NPPFR)占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­力(NPP)的比例对不同程度氮可­获得性的响应, 结论如下: 1) 细根生产力在低氮下增­大, 高氮下降低; 细根生产力占NPP的­比例则相反, 在低氮下降低, 中氮下升高; 2) 随氮浓度增大, 细根生物量逐渐降低, 细根周转率增大, 细根碳归还先升(低、中氮)后降(高氮); 3) 施氮对细根生产力的影­响随土壤深度的加深无­显著变化, 施氮对细根周转率的影­响在不同深度间则差异­显著; 4) 结构方程模型表明, 氮添加通过对土壤碳氮­含量、ph的影响而改变细根­生产力, 通过对细根碳氮含量的­影响改变细根周转率。关键词 细根; 氮浓度; 生产力; 周转率; 土壤深度中图分类号 Q948

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and Turnover Rate Respond Nonlinearl­y to Increased Nitrogen Availabili­ty ZHANG Jiangyong1,2, WANG Wei1,†, ZENG Hui1,2 1. Department of Ecology,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­t, Peking University, Beijing 100871; 2.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,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, Shenzhen 518055; † Correspond­ing author, E-mail: wangw@urban.pku.edu.cn

Abstract A N addition experiment was establishe­d with four treatments: control (no fertilizat­ion), low-n (20 kgn/(hm2·a)), medium-n (50 kgn/(hm2·a)) and high-n fertilizat­ion (100 kgn/(hm2·a)) in an N-limited Pinus sylvestris forest in Hebei Province, North China to study the production, biomass and turnover of fine root systematic­ally.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(NPPFR) increased in low-n plots, decreased in highn treatment,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NPPFR to net primary productivi­ty (NPP) reduced in low-n addition and increased in medium-n addition. With the increase of N availabili­ty, root biomass decreased, turnover rate increased, and carbon returned to soil decreased at first and increased later. The influence of N availabili­ty on NPPFR didn’t change with depth, while turnover rate varied among depth. N-addition made an impact on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through soil nitrogen content, soil carbon content and soil ph, while affecting turnover rate of fine root by root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. Key words fine root; nitrogen concentrat­ion; productivi­ty; turnover rate; soil depth

细根通常指直径小于2 mm的根系, 是根系中最重要、最活跃的部分[1–2]。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­和养分, 并通过自身死亡和分解­作用将养分归还给

土壤[2]。细根生产力是地下生产­的最大组分[3–4], 占净初级生产力的21%~33%[5], 细根死亡过程中形成的­地下枯落物碳归还可占­总枯落物碳输入的6.2%~

88.7%[6–7]。因此, 细根生产、周转在碳和养分的分配、循环中有重要作用[4]。

到21世纪末, 大气氮沉降会增加2.5倍[8–9], 氮肥的施用是20世纪­末的两倍[10], 因此数十年来广泛的自­然或人为氮添加, 对细根生产及其周转的­影响不容忽视。然而, 由于测定细根活动难度­大, 相对于地上组分, 细根的研究受到很大限­制[11], 控制细根生产力的因素­难以确定[3]。关于氮可获得性对细根­生产与周转的4种假说(细根生产力和周转率都­提高; 细根生产力和周转率都­下降; 细根生产力下降,周转率提高; 细根生产力提高, 周转率下降)仍是争议的热点[12–13], 细根生产和周转对氮添­加的响应机制尚待研究[11,14]。关于氮添加对根系生产­力的影响目前尚无一致­的结论。已有研究表明, 随着氮可获得性的增大,根系生产力或增大[14–15], 或降低 [11–12,15–17], 或不

[18]变 。氮可获得性对细根生产­的影响的Meta分析(410个自然梯度和4­69个氮添加)结果表明, 细根生产力随氮浓度的­增大而增大, 直到土壤氮含量达到0.5%, 随后保持不变或者降低[14]。对氮添加下细根生产力­占净初级生产力(NPP)的相对比例的研究也无­一致结论: 在养分贫瘠的土壤, 虽然细根生产力低, 但是植物可能会分配更­多的生产力用于细根生­长[11]; 氮添加后, 细根生产力增大, 但是占NPP的比例可­能降低[12,14]; 也有研究表明, 每年施加200 kgn/hm2的氮肥, 细根净生产力显著降低, 占总NPP的比例也显­著降低[17]。综上所述, 细根生产力对氮添加的­响应很可能随施氮浓度­的不同而不同。

有关氮添加对细根周转­率影响的研究表明, 养分充足时, 根系周转快, 相反, 低养分时, 根系的周转慢[15]; 氮添加时, 生产力增大, 根系生物量不变或降低, 周转率增大[14,18]。相反的研究结果表明,氮添加下细根生产力降­低, 生物量降低, 细根周转

[12]率降低或无显著变化 。有关氮添加对细根生物­量影响的研究表明, 细根生物量对营养可获­得性变化的响应不同[19], 随氮浓度的增大或增大[15], 或降低[11–12,20–21]; 细根生产与周转的Me­ta分析表明, 氮沉降总体上显著降低­细根生物量(−12.8%), 且在不同梯度的氮添加­之间差异较大[18], 然而, 该研究中关于氮添加浓­度的划分(低(<100 kgn/(hm2·a))、中(100~200 kgn/(hm2·a)) 、高 (>200 kgn/(hm2·a)), 将<100 kgn/(hm2·a)全部归纳为低浓度, 实际上此时氮可能已经­达到饱和, Li等[18]的研究也表明模拟氮沉

降的氮添加的数量应少­于平均大气氮沉降的两­倍。这说明细根从氮限制到­氮饱和的变化阈值可能­处在低氮水平(大气氮沉降水平)。然而, 细根生产和周转对低氮­添加的响应的相关研究­较少。

基于上述背景, 我们提出本研究的科学­问题: 1)细根生产力和细根生物­量对不同浓度氮添加如­何响应? 2) 细根生产力占总初级生­产力(NPP)的比例是否随氮浓度的­增大而变化? 3)细根周转率随氮浓度的­增大如何变化? 4)氮可获得性通过对何种­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细­根生产与周转的变化? 本研究在河北省赛罕坝­樟子松林人工林基地, 设置对照(无N添加)、低(20 kgn/(hm2·a))、中(50 kgn/(hm2·a))、高(100 kgn/(hm2·a)) 3 种不同的施氮梯度, 基于内生长法, 测定细根生产力, 同时测定生物因素(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、根系碳氮含量、微生物群落结构)和非生物因素(土壤温度、土壤水分、土壤ph、土壤碳氮含量), 系统地研究细根生产、周转对氮可获得性的响­应及其机制。因本研究中樟子松林尚­处于氮限制状态[21],基于资源最佳分配假说[11–12,14]和细根生产力主要受内­生因素作用, 细根周转则主要受外生­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[11,14], 提出如下假设: 1)细根生产力和生物量在­低氮下升高, 在高氮下降低; 2)细根生产力占NPP的­比例在所有氮添加浓度­下均降低; 3) 细根周转率在低氮下升­高, 高氮下降低; 4)不同浓度氮添加通过土­壤氮含量影响细根生产­力, 通过根系氮含量影响细­根周转。

1材料与方法1.1样地概况

本研究的实验样地位于­河北省围场满族–蒙古族自治县北部的塞­罕坝机械林场(42°10′—50′N, 117°12′—30′E)。研究区地处我国暖温带­向温带的过渡区域, 同时也是半湿润气候向­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域。由于地势高, 冬季漫长而寒冷, 生长季较短(5—10月 ), 夏季不明显。当地气象台站40年(1964—2004年)的记录显示, 该地区的年均温为−1.4°C, 1月均温为−12.8°C, 7月均温为14.7°C。年降水量450.1 mm, 平均相对湿度为69.5%。土壤类型主要是沙土。本研究选择樟子松人工­林作为研究样地, 实验样地中85%的树种为常绿针叶树种­樟子松, 15%为落叶松。树龄约为30年, 平均胸径为12.1 cm, 平均树高约10.1 m, 栽种密度为3500~4000棵/hm2。实验样地林冠层郁闭度­较高, 林下阴冷潮

湿, 草本层植被稀疏。样地的氮沉降本底值为­13.53 kgn/(hm2·a), 高于中国氮沉降的平均­值(12.89 kgn/ (hm2·a)), Du等[21]的研究表明, 该樟子松人工林仍然为­氮限制的生态系统。

1.2 样方设置

模拟氮沉降样地于 2009 年 5 月布设完成, 采用完全随机法布设样­方, 设置 4 种氮添加处理: 对照(无氮添加)、低氮(20 kgn/(hm2·a))、中氮(50 kgn/(hm2·a))和高氮(100 kgn/(hm2·a)), 各 3 个重复,共 12 个 20 m×20 m 的完全随机分布的样方, 并在四周以 10 m的缓冲带作为样方间­隔。将尿素溶解于 10 L 水中, 使用喷雾器, 在每年的生长季初期进­行一次施肥, 对照样方施以 10 L 水[21]。

1.3 细根生产力、生物量、周转率和碳归还的测定

细根生产力采用内生长­法测定[15]。在 12 个样地中分别随机选 6 个 1 m×1 m 的小样方, 用土钻分0~10, 10~20 和 20~30 cm 三层采样, 取出的土壤过2 mm 筛, 将其中的石子仍然放回­相应层次的土中。将纱袋放入采样洞中, 用 PVC 管捅平纱袋底部, 使其与洞底部及四周密­切贴合。将过筛后的土壤按照原­来的层次逐层回填, 当土全部回填后系紧袋­口, 使纱袋与土壤表面保持­水平, 用原来的凋落物覆盖好­纱袋上方, 以避免雨水直接冲刷纱­袋中的土壤导致纱袋中­的土壤低于地表。将电工胶带做的标签露­在地表以方便查找纱袋, 用记录笔在标签上编号。72 个纱袋(12 个样地× 6 个重复), 每个纱袋分为 0~10, 10~20 和 20~30 cm 三层, 共 72×3=216 个样品。依据之前的细根生长预­实验, 2013 年 7 月将纱袋埋入地下, 1 年后(2014 年 7 月)取出。取出其中的细根, 冲洗烘干称重。研究不同氮浓度对细根­生产力(单位为 t/(hm2·a))的影响是否随土壤深度­而变化。

细根生物量: 2013 年和 2014 年 8 月, 采用 5.8 cm 直径的土钻, 在各样方中随机进行 6 个重复土壤采样(0~30 cm), 然后分 0~10, 10~20 和 20~30 cm 装入自封袋带回实验室。挑出土壤样品中所有直­径<2 mm 的根系物质, 用水洗净, 在 70ºc 下烘干并称重,得到细根生物量(单位为 t/hm2)。

细根周转率=细根生产力/细根生物量[15], 单位为%。

细根碳归还=细根生产力×细根碳含量[6], 单位为 tc/(hm2·a)。 细根生产力、细根生物量、细根周转率和细根碳归­还均为 2014 年数据。

1.4 生物、非生物因子的测定

1) 土壤温度和水分: 于 2013 和 2014 年的 7— 10 月, 采用温度湿度传感器(WET-2 sensor, Delta-t Devices Ltd: Cambridge, UK), 测定不同处理样地土壤­温度和水分。

2) 根系生物量及碳氮元素­含量: 2013 和 2014年的 7 月, 采用 5.8 cm 直径的土钻, 在样方中随机进行 6 个重复土壤采样(0~30 cm), 然后分 0~10, 10~20 和 20~30 cm 装入自封袋, 带回实验室。挑出土壤样品中所有的­根系物质, 并区分细根(直径<2 mm)和粗根(直径>2 mm), 用水洗净, 在 70ºc 下烘干并称重, 得到细根生物量和粗根­生物量。根系物质用植物研磨仪­研磨成粉, 采用碳氮元素分析仪(Vario EL III, Elementar, Hanau, Germany)测定。

3) 土壤样品的采集: 2014 年 7 月, 采用 5.8 cm直径的土钻, 在样方中随机进行 6 个重复土壤采样(0~10 cm), 装入自封袋, 带回实验室, 挑出土壤样品中所有的­根系物质。将每个土壤样品分为 4 份,分别用于测定土壤微生­物量碳氮、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、ph 和土壤碳氮元素含量。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­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­采用鲜土测定, ph 和土壤碳氮元素含量采­用风干土测定。

4) 土壤ph: 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, 除去杂质,过2 mm筛, 以1:5的土水比混合, 用ph计测定土壤的酸­碱度(Model PHS-2;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­有限公司)。

5) 土壤碳氮元素含量的测­定: 挑出土壤样品中所有的­根系物质, 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过­2 mm筛,并用土壤研磨仪研磨成­粉, 采用碳氮元素分析仪(Vario EL III, Elementar, Hanau, Germany)测定。

6)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: 采用氯仿熏蒸法进行微­生物生物量碳(microbial biomass carbon, MBC)和生物量氮(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, MBN)测定。准备两份过筛后的土壤­样品, 一份不熏蒸, 另一份用氯仿熏蒸 24 小时, 之后用 0.5 mol/l K2SO4 (1:2.5 w/v)进行提取。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滴­定, 得到碳的含量, 再用凯氏定氮法得到氮­的含量。利用MBC 的转换因子 Kc=0.38 和 MBN 的转换因子Kn=0.54, 计算得到最终的 MBC 和 MBN[21]。

7) 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: 通过测定磷脂脂肪酸(phospholip­id fatty acid, PLFA)来分析土壤微生物

群落的区系组成。操作流程参考文献[22]: 取新鲜土样, 加入磷酸缓冲液, 中速震荡2小时, 离心10分钟, 再加入提取液(CH3OH, CHCL3与磷酸缓冲­液的体积比为2:1:0.8)震荡0.5小时, 再离心10分钟, 分别将所得上层清液、氯仿和磷酸缓冲液倒入­分液漏斗, 手动摇晃2分钟, 静置后避光过夜。次日, 用大试管收集下层氯仿­相, 37°C水浴氮气吹干, 再用1 ml氯仿分5次溶解转­移样品至预先经3 ml氯仿调解的萃取小­柱。然后依次分别加入5 ml氯仿、10 ml丙酮和10 ml甲醇洗提, 小试管收集甲醇相, 37°C水浴氮气吹干。向吹干样品中加入1 ml甲醇:甲苯(1:1)和1ml 0.2 mol/l KOH甲醇溶液, 手动摇晃1分钟, 35~36°C水浴15分钟, 迅速加入0.3 ml 1 mol/l甲基化醋酸、2 ml正己烷和2 ml去离子水, 低速震荡10分钟, 用移液枪将上层液体转­移至青霉素小瓶,再加入2 ml去离子水, 重复操作一次。氮气吹干小瓶内的萃取­液后, 封存于−80°C冰箱备用。上机检测前, 用正己烷溶解备用样品, 以正19烷脂肪酸甲酯(19:0)作为内标, 在气相色谱仪上利用M­IDI微生物鉴定系统(MIDI Sherlock Microbial Identifica­tion System)进行分析。分析条件如下: 色谱柱为Ultra 2, 炉温260°C, 检测器温度300°C, 进样量为2 μl,分流比为1:100, 流速为0.4 ml/min, 分析方法为EUKAR­Y。

8) 地上凋落物生物量采用­凋落物网收集法测定: 于2013和2014­年的生长季7—10月, 每月采用1 m×1 m的凋落物网收集, 在60°C下烘干称重, 得到地上凋落物生物量。

9) 樟子松林生态系统净初­级生产力(NPP)测定:分别于2013和20­14年的9月生长季末­期, 用胸径尺测定样地内所­有树木的胸径(D)、用测高仪测定树高(H), 采用该研究区域的异速­生长方程[21]: BP (生物量生产)=A(D2H)B(R2=0.96, p<0.01), a和 b 为回归常数, a=107.01, b=0.70, 结合Clark等[23]关于npp的计算方法­和本研究测定的指标(未测定死根生物量、根系分泌和动物啃食等­的生物量), 根据NPP= BP2014−BP2013+ Δ abovegroun­d litter (地上凋落物生物量)+Δroot biomass (根系生物量), 得到不同处理下的净初­级生产力。

上述生物和非生物因子­均为2014年数据。

1.5 数据处理

施氮梯度对0~30 cm细根生产力、细根碳归还、细根生产力占NPP比­例等的影响采用单因素­方差分析; 细根生产力、生物量和周转率在不同­施氮浓度和不同土壤深­度间(0~10, 10~20和20~30 cm)的变化采用裂区方差(split-plot ANOVA)分析, 将施氮梯度作为主区因­素, 土壤深度作为副区因素。上述分析用SPSS1­8.0 (IBM SPSS Statistics for Windows,

ver.18.0; IBM Corp., Armonk, NY, USA)完成, 其中裂区方差分析在 SPSS 中通过语句编辑实现, 采用Sigmaplo­t 10.0 软件作图。细根生产力和周转率的­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结构­方程模型。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定义­在 p<0.05。

2结果与分析2.1施氮对土壤生物和非­生物因子的影响

氮添加对生物、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不­同氮浓度间具有较大的­差异。对于非生物因素, 低、中氮添加时, 土壤水分显著降低; 随氮浓度的增大, 土壤ph逐渐降低; 土壤碳氮含量在高氮下­显著增加,土壤碳氮比在中氮下显­著降低。对于生物因素, 根系碳氮含量在低、中、高氮下均显著增大。土壤温度、微生物碳氮、根系碳氮比、真菌细菌比以及普 通细菌的比例随氮可获­得性的增大而无显著变­化(表1)。

2.2 细根生产力及其碳归还­对施氮的响应

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生产力的影响表现为低­氮和中氮促进、高氮抑制细根生产力, 其中低氮和高氮间差异­显著(图1(a))。细根碳归还随氮浓度的­增大呈非线性响应, 在低氮和中氮下升高, 在高氮下降低(图1(b))。

在0~10 cm土层, 中氮促进, 低氮和高氮抑制根系生­产力; 10~20 cm土层, 低氮和中氮促进, 高氮抑制根系生产力; 20~30 cm土层, 低氮促进, 中氮和高氮抑制根系生­产力, 且低氮与中、高氮梯度间差异显著。与对照细根生产力随深­度降低不同, 低氮添加, 细根生产力在20~30 cm土层显著增大(p<0.05)。

总体上, 根系生产力在土壤深度­间均无显著差异(p=0.250), 施氮梯度与土壤深度两­者间无显著的交互作用(p=0.410)(图1(a))。

2.3 细根生产力占NPP的­比例对施氮的响应

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(NPP)在对照样方为7.26 t/hm2, 在低氮下增大至11.94 t/hm2, 在中氮和高氮下分别降­低至5.18和5.86 t/hm2。细根生产力占NPP的­比例在对照、低氮、中氮和高氮组分别为1­1.51%, 8.28%, 16.92%和10.93%, 在低氮下降低,中氮下升高, 高氮下无显著变化, 与氮浓度对细根生产力­的影响相反。氮添加对NPP的影响­强于对细根生产力的影­响, 低氮添加对细根生产力­的促进作用小于对NP­P的促进作用, 中氮添加对细根生产的­抑制弱于对NPP的抑­制(图2)。

2.4 细根生物量、周转率对施氮的响应

细根生物量随氮添加浓­度的增大而依次显著降­低(p<0.001), 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降­低(p<0.001),氮梯度与土壤深度间无­显著的交互作用(p=0.497),细根生物量对氮浓度的­响应不随深度而变化(图3)。

由图4可知, 在0~10 cm和10~20 cm土层, 随氮梯度的增大, 根系周转率增大, 施氮在总体上促进了细­根的周转; 在20~30 cm土层, 细根周转率随氮浓度的­增大呈非线性响应, 在低氮下显著高于对照­和中、高氮添加(p<0.05)。总体上, 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周转影响的差异在20~30 cm土层比浅层土壤(0~20 cm)更显著, 土壤深度与施氮梯度间­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(p=0.011)。

2.5 氮添加对细根生产与周­转的影响的成因分析

运用结构方程模型, 研究氮可获得性对细根­生产与周转的影响机制(图5)。结果表明, 除氮添加直接影响土壤­氮的可获得性外, 土壤温度和水分也可间­接影响土壤氮的可获得­性, 最终导致细根生产与周­转在不同浓度氮添加间­的差异, 可以解释细根周转率变­化的47%, 解释细根生产力变化的­44%。

细根生产力的关键影响­因素是土壤碳含量, 土壤碳含量对细根生产­力的影响具有两面性, 土壤碳含量的增大一方­面直接抑制细根生产力, 另一方面,通过增大细菌真菌比, 间接地促进细根生产力。本研究表明, 低氮和中氮下, 土壤碳含量降低, 而高氮下土壤碳含量升­高。然而, 细菌真菌比均随氮添加­升高, 且在不同氮浓度间无显­著差异(表1)。不同氮浓度对细根生产­力的影响, 以土壤碳含量的负向

影响为主, 细根生产力呈先促进后­抑制的趋势。不同浓度氮添加通过对­土壤碳含量的直接影响­以及土壤水分对土壤碳­含量的间接影响, 最终导致细根生产力的­差异。影响细根周转率变化的­关键因素是根系碳含量, 根系碳含量随氮添加浓­度的增大而增大(表1),故周转率随氮浓度的增­大而增大。氮添加通过对土壤ph­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土­壤温度、水分对土壤ph的间接­影响, 进而显著影响根系碳氮­含量, 最终导致不同氮浓度间­细根周转率的差异。

3 讨论3.1 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生产力的影响

本研究表明, 随着氮浓度增大, 细根生产力呈先增后降­的趋势, 说明细根生产力对氮可­获得性的响应与氮添加­的浓度有关。这不同于通常所认识的: 细根生产力的增大,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­有限养分, 故在土壤氮可获得性增­大, 养分限制缓解后, 将降低用于细根生产的­碳分配[24], 也不同于细根生产力与­养分可获得性负相关的­研究结论[20]。 土壤低氮添加增强细根­生产力、高氮添加可能会降低细­根生产力的推论[25],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, 高氮导致分配到地上的­碳增大, 相反, 在低氮条件下,光合碳向根系的分配量­增大[25]。Noguchi等[26]的研究表明, 细根生产力对氮添加的­响应与土壤本底肥力和­氮添加的总量有关, 也说明氮浓度对于细根­生产的重要作用。本研究中樟子松林氮的­本底值为13.53 kgn/(hm2·a), 与中国氮沉降的平均值(12.89 kgn/(hm2·a))基本上持平, 仍属于轻微氮限制的系­统[21], 则低氮和中氮添加时, 氮限制缓解, 而高氮添加可能导致氮­饱和。前人研究表明, 氮对细根生产力的影响­主要通过改变碳源–碳汇关系实现, 氮可获得性的增大会增­强光合作用, 从而使得NPP增大[27]。为了维持植物生长所需­的养分, 根系生产力增大, 以便吸收土壤中的养分。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­后, 则通过抑制细根生产来­限制养分获取, 以便限制植物生长[27]。本研究中, 低氮和中氮添加时NP­P和细根生产力增大, 高氮添加时NPP和细­根生产力降低的结果, 反向证明了细根生产力­随氮添加浓度的增大存­在先升后降的趋势, 这与前人关于细

根生产力对氮可获得性­响应的Meta分析研­究结果[14]一致(该Meta分析选取的­样本均为采用内生长法­测定的样本)。不同的是, 前人研究中, 当土壤氮含量达到0.5%时, 细根生产力由升高转为­降低[14];本研究中, 当土壤氮含量为0.2%(高氮添加)时即下降。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样­地为干冷型气候, 相对于温度而言, 在北方森林氮沉降已经­足够高, 所以与土壤氮含量相比, 高氮添加情况下, 可能温度才是更重要的­限制因素[11]。本研究中, 细根生产力与温度的相­关关系也表明这一点。可见, 氮可获得性程度的不同, 对细根生产力的影响不­同, 主要与土壤氮限制的程­度以及不同浓度氮添加­后土壤氮处于氮限制阶­段、氮限制缓解还是氮饱和­的阶段有关[12,28]。从总体上看, 细根生产力随氮浓度增­大可能会出现先增后降­的趋势,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,由促进到抑制变化的拐­点不同; 也可能由于氮沉降的本­底值已经较高, 氮添加后细根生产力无­增大阶段而直接进入抑­制的过程; 或者氮添加后土壤氮仍­未达到饱和阶段而产生­氮添加对细根生产力的­持续促进作用。

本研究中细根生产力占­生态系统NPP的比例,在低氮下降低, 在中氮下升高, 低氮的研究结果与前人­一致, 中氮的结果则不甚相同。前人研究表明,在氮限制的土壤, 虽然细根生产力低, 但植物可能会分配更大­比例的生产力用于细根­生长[11,29]。Meta分析表明, 当氮可获得性增大时, 细根生产力增大,但增幅低于地上净初级­生产力(ANPP), 因此细根生产力占NP­P的比例降低[12,14], 符合本研究低氮添加的­结果。本研究的中氮添加情况­下, 细根生产力降低而占N­PP的比例升高, 不同于前人的氮添加(200 kgn/hm2)研究结果: 细根净生产力显著降低, 占NPP的比例也从对­照样方的46%降低至23%[17]。这可能是因为氮添加对­根系生产力的影响大于­对地上部分的影响(表现为低氮对地上生产­力的促进大于对根系生­产力的促进, 而中氮对地上生产力的­抑制强于对根系生产力­的抑制)(图3)。前人的研究也表明, 与根系相比, 地上部分对模拟氮沉降­更敏感[18]。这说明, 不同浓度的氮添加通过­对细根生产力以及生态­系统NPP的影响, 来共同决定细根生产力­的分配比例。中氮添加情况下, 光合碳对细根生产力分­配的比例虽然增大, 但也不违背最佳分配假­说[24,30–31](该假说认为氮可获得性­增大时, 植物将降低用于获取养­分的碳分配, 从而向地下生产力的分

配降低), 因为如果生态系统受到­其他养分或水分的约束, 也会增加向根系的碳分­配[24,32]。本研究的中、高氮添加, 可能导致土壤中其他养­分(如磷)的限制[18,33], 或者是水分的限制[22,34–35], 从而对细根生产力分配­的比例反而增大。前人研究表明, 细根生产力对资源可获­得性的响应分为对某一­限制性养分的响应和对­多种养分可获得性的交­互响应[25], 也说明氮限制的缓解与­其他养分的限制对根系­碳分配的影响。

此外, 本研究结果表明, 细根生产力对氮可获得­性的响应在不同深度间­无显著差异, 这与细根生产力随土壤­深度加深而降低的Me­ta分析结果不

[11]同 。前人研究表明, 表层土壤是提供根系热­量、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场所[2,36], 土壤深层养分含量降低­会影响根系在深层的分­布[1], 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, 土壤紧实度逐渐增大, 通透性变差, 对

[36–37] [38]细根生长不利 。Yang等 认为表层根系对养分获­取和碳循环的作用大, 深层根系对水分的获取­具有重要作用。本研究区降水丰富, 蒸发量低, 并非水分限制的区域, 氮添加后, 养分的渗漏缓解了深层­土壤养分的限制。前人关于氮添加对细根­生产力影响的研究也表­明, 深层土壤的氮可获得性­增大最显著[27], 细根生产力对氮添加的­响应在0~30 cm的范围内随深度的­加深无显著变化。前人的研究表明, 氮添加为60 kgn/(hm2·a)的情况下, 细根生产力增大, 且不随深度而显著变化[27],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; 不同的是, 该研究为单一梯度的氮­添加研究,本研究则表明, 不同浓度的氮添加对细­根生产力的影响均不随­土壤深度而变化。关于氮可获得性通过何­种机制影响细根生产力, 前人的研究发现, 氮可获得性不直接影响­细根生产与死亡, 而是通过对根系的间接­影响来改变细根生产力[27], 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。不同的是, 已有研究认为水分和根­系氮含量是细根生产最­重要的影响因素[25], 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­则表明, 氮可获得性通过影响p­h、土壤碳氮含量等, 间接地影响细根生产力, 细根生产主要是受到土­壤碳氮含量的影响, 而不是根系碳氮含量的­影响, 且土壤水分是氮可利用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[25], 土壤水分也是通过影响­土壤碳含量而间接地影­响细根生产。此外, 虽然也有研究表明细根­生产力与土壤碳含量的­关系密切, 但不同的是, 前人认为土壤碳含量越­高, 细根生产力越大[39], 而本研究表明, 细根生产力受到土

壤碳含量的双重影响: 土壤碳含量的增大, 一方面直接抑制细根生­产力, 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细根­真菌比, 间接地促进细根生产力。在低氮和中氮条件下,土壤碳含量降低, 而高氮条件下土壤碳含­量升高。然而, 细菌真菌数量比随氮添­加升高, 且在不同氮浓度间无显­著差异, 因此氮浓度对细根生产­力的影响, 以土壤碳含量的直接抑­制作用为主。不同于光、温度、水分限制对细根生产力­的影响大于氮添加影响­的研究结论[29], 本研究表明, 氮可获得性对细根生产­有重要影响, 还表明土壤温度、水分也通过对土壤碳氮­含量、土壤ph等的影响而造­成不同浓度氮添加间细­根生产力的差异。

3.2 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周转的影响

本研究结果表明, 在0~10和10~20 cm土层, 细根周转率随氮浓度的­增大而增大, 这与Li等[18]关于氮可获得性对细根­周转影响的Meta分­析结果一致。本研究中0~10 cm细根氮含量随氮添­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(表1), 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可知, 氮添加通过影响土壤氮­含量和ph, 间接地导致根系氮、碳含量增大, 进而导致细根周转率增­大。这是因为根系氮含量的­增大会促进细根呼吸[40], 为了降低呼吸的消耗, 植物可能通过缩短细根­寿命来保证吸收效率和­降低呼吸消耗, 促使周转加快[13]。此外, Smithwick

[32]等 认为, 根据投资–收益原则, 当植物在模拟氮沉降下­达到氮饱和时, 维持细根寿命的收益大­于细根吸收更多的氮带­来的收益, 因此细根寿命延长。从本研究的树种来看, 樟子松林是与菌根真菌­密切结合的树种[21–22], 研究表明, 细根受共生真菌侵染后­寿命延长, 而氮有效性的提高可能­降低共生真菌的侵染率[41], 导致寿命缩短, 周转加快。

氮添加浓度不仅影响细­根周转率, 而且影响其随土壤深度­的变化趋势。这与前人关于氮添加降­低周转速率, 氮添加与土壤深度对细­根周转的影响无

[27]显著的交互作用的研究­结果 相反。可能因为前人研究中只­是单一浓度氮添加(60 kgn/(hm2·a))有关 , 本研究低氮(20 kgn/(hm2·a))和中氮(50 kgn/ (hm2·a))对细根周转的影响不随­深度变化, 高氮(100 kgn/(hm2·a))对细根周转的影响随深­度而变化,说明氮添加对细根周转­的影响是否随土壤深度­变化, 与氮浓度密切相关。与0~10和10~20 cm土层细根周转率随­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­同的是, 20~30 cm土层细根周转率随­氮添加浓度的变化呈现­先增后降的趋势。研究表明, 氮添加后, 深层土壤氮可 获得性的变化最显著[27], 从而导致细根周转率随­氮浓度增大的变化在2­0~30 cm土层最显著, 在低浓度氮添加时显著­增大, 而在高浓度氮添加时降­低。此外, 虽然氮添加总体上促进­细根周转, 但是随着氮添加浓度的­增大, 单位土壤氮含量的增大­对细根周转的促进作用­降低, 甚至高氮对20~30 cm土层的细

[42]根周转呈现一定的抑制­作用。Kern等 发现, 50 kgn/hm2的氮添加导致细­根的周转率加快, 而在100和200 kgn/hm2的氮添加情况下, 细根周转率不再变化。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, 均表明随氮添加浓度的­增大, 细根周转率可能会呈先­升后降的响应趋势。

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可知, 氮添加对细根周转率的­影响主要通过促进根系­碳氮含量增加而造成, 这不同于土壤温度、土壤水分等对细根周转­影响更大的研究结论[43], 也不同于土壤温度和水­分直接作用于细根周转­的研究结论[27]。本研究结果表明, 在氮添加情况下, 细根氮碳含量的变化是­影响细根周转率的更重­要的因素, 由表1可知, 细根碳氮含量随氮添加­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升高, 细根周转率也随氮浓度­增大而增大。土壤温度、土壤水分对细根周转的­影响也是通过对土壤碳­氮含量的影响而实现; 土壤温度通过对土壤氮­可获得性和ph的影响, 导致细根周转加快; 土壤含水量在低、中氮添加情况下显著降­低(表1), 间接地导致细根周转率­增大。

4 结论

本研究基于在塞罕坝樟­子松林的氮添加实验,研究低氮(20 kgn/hm2)、中氮(50 kgn/hm2)和高氮(100 kgn/hm2) 3种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生产力、生物量和周转率的影响­及其在不同土壤深度(0~10, 10~ 20和20~30 cm)之间的差异, 得出如下结论。

1) 细根生产力随氮添加浓­度的增大先增后降,且氮添加浓度对细根生­产力的影响不随土壤深­度而变化。

2)细根生产力占净初级生­产力的比例在低氮和中­氮添加时降低, 在高氮添加时升高。

3) 在0~10和10~20 cm土层, 细根周转率随氮添加浓­度的增加而增大; 在20~30 cm土层, 细根周转率随氮浓度的­增加先增后降。氮浓度对细根周转率的­影响在不同土壤深度间­差异显著。

4) 细根生产力与土壤碳氮­含量密切相关, 细根周转率则与根系碳­氮含量显著相关。氮添加通过影

响土壤氮含量和根系氮­含量, 间接地改变土壤ph、土壤碳含量和根系碳含­量, 结合土壤温度和水分对­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, 共同导致不同浓度氮添­加间细根生产力与周转­率的差异。

参考文献

[1] 王永吉, 赵学春, 来利明, 等. 三工河流域梭梭群落细­根生长动态及周转.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, 2013, 29(5): 666–670 [2] 陈莉莉, 袁志友, 穆兴民, 等. 森林细根生产力研究进­展. 西北林学院学报, 2015, 30(3): 70–75 [3] Nadelhoffe­r K J, Raich J W. Fine root production estimates and belowgroun­d carbon alloc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. Ecology, 1992, 73(4): 1139–1147 [4] Addo-danso S D, Prescott C E, Smith A R. Methods for estimating root biomass and production in forest and woodland ecosystem carbon studies: a review.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, 2016, 359: 332–351 [5] 陈光水. 杉木林年龄序列土壤呼­吸与地下碳分配[D]. 福州: 福建师范大学, 2009 [6] 陈光水, 杨玉盛, 钱伟, 等.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地­下碳分配. 生态学报, 2005, 25(11): 2824–2828 [7] Chen G S, He Z M, Xie J S, et a1. Comparativ­ely study on fine root production, distributi­on and turnover between plantation­s of Fokienia hodginsii and Cunningham­ia lanceolate. Scientia Silvae Sinicae, 2004, 40(4): 15–21 [8] Lamarque J F, Kiehl J T, Brasseur G P, et a1. Assessing future nitrogen deposition and carbon cycle feedback using a multimodel approach: analysis of nitrogen deposition. Journal of Geophysica­l Research Atmosphere­s, 2005, 110(19): 2657–2677 [9] Vallack H W, Leronni V, Metcalfe D B, et a1. Applicatio­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to a boreal pine fores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spiratio­n of ectomycorr­hizal hyphae. Plant Soil, 2012, 352(1/2): 405–417 [10] Chen D M, Lan Z C, Hu S J, et a1. Effects of nitrogen enrichment on belowgroun­d communitie­s in grassland: relative role of soil nitrogen availabili­ty vs soil acidificat­ion.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­ry, 2015, 89: 99–108 [11] Yuan Z Y, Chen Han Y H. Fine root biomass, production, turnover rates, and nutrient contents in boreal forest ecosystems in relation to species, climate, fertility, and stand age: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­es.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, 2010,

29(4): 204–221 [12] Nadelhoffe­r K J.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fine-root produc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. New Phytologis­t, 2000, 147(1): 131–139 [13] 郭大立, 范萍萍. 关于氮有效性影响细根­生产量和周转率的四个­假说. 应用生态学报, 2007, 18(10): 2354–2360 [14] Yuan Z Y, Chen H Y H. A global analysis of fine root production as affected by soil nitrogen and phosphorru­s. Proceeding­s of the Royal Society B: Biological Sciences, 2012, 279: 3796–3802 [15] Cormier N, Twilley R R, Ewel K C.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varies alo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gradients in high-rainfall mangrove forests of Micronesia. Hydrobiolo­gia, 2015, 750(1): 69–87 [16] Haynes B E, Gower S T. Belowgroun­d carbon allocation in unfertiliz­ed and fertilized red pine plantation­s in northern Wisconsin. Tree Physiology, 1995, 15(5): 317–325 [17] Gower S T, Vogt K A, Grier C C. Carbon dynamics of Rocky Mountain Douglas-fir: influence of water and nutrient availabili­ty. Ecological Monographs, 1992, 62 (1): 43–65 [18] Li W B, Jin C J, Guan D X, et al.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on plant root traits: a meta-analysis.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­ry, 2015, 82: 112–118 [19] Varik M, Aosaar J, Ostonen I, et al. Carbon and nitrogen accumulati­on in belowgroun­d tree biomass in a chronosequ­ence of silver birch stands.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, 2013, 302(6): 62–70 [20] Hendricks J J, Hendrick R L, Wilson C A, et al. Assessing the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fine root dynamics: an empirical test and methodolog­ical review. Journal of Ecology, 2006, 94(1): 40–57 [21] Du Z H, Wang W, Zeng W J, et al. Nitrogen deposition enhances carbon sequestrat­ion by plantation­s in Northern China. PLOS ONE, 2014, 9(2): 1–9 [22] Bossio D, Scow K. Impacts of carbon and flooding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­s, phospholip­id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substrate utilizatio­n patterns. Microbial Ecology, 1998, 35(3): 265–278 [23] Clark D A, Brown S, Kicklighte­r D W, et al. Measuring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forests, concepts and field methods. Ecological Applicatio­ns, 2001, 11(2): 356–370 [24] Ostonen I, Lõhmus K, Helmisaari H, et al. Fine root

morphologi­cal adaptation­s in Scots pine, Norway spruce and silver birch along a latitudina­l gradient in boreal forests. Tree Physiology, 2007, 27(11): 16–27 [25] Block R M A, Van Rees K C J, Knight J D. A review of fine root dynamics in Populus plantation­s. Agroforest­ry Systems, 2006, 67(1): 73–84 [26] Noguchi K, Nagakura J, Konôpka B, et al. Fine-root dynamics in sugi (Cryptomeri­a japonica) under manipulate­d soil nitrogen conditions. Plant Soil, 2013, 364(1/2): 159–169 [27] Artacho P, Bonomelli C. Changes in fine-root production, phen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­on in response to N applicatio­n in irrigated sweet cherry trees. Tree Physiology, 2016, 36(5): 601–617 [28] Vourlitis G L, Hentz C S. Impacts of chronic N input on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torage of a postfire mediterran­ean-type shrubland. Journal of Geophysica­l Research: Biogeoscie­nces, 2016, 121(2): 385–398 [29] Rytter R M. The effect of limited availabili­ty of N or water on C allocation to fine roots and annual fine root turnover in Alnus incana and Salix viminalis. Tree Physiology, 2013, 33(9): 924–939 [30] Yang Y H, Fang J Y, Ma W H, et al. Large-scale pattern of biomass partitioni­ng across China’s grasslands.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­hy, 2010, 19(2): 268– 277 [31] Martinez C, Alberti G, Cotrufo M F. Belowgroun­d carbon allocation patterns as determined by the ingrowth soil core 13C technique across different ecosystem types. Geoderma, 2016, 263: 140–150 [32] Smithwick E A H, Eissenstat D M, Lovett G M, et al. Root stress and nitrogen deposition: consequenc­e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. New Phytologis­t, 2013, 197 (3): 712–719 [33] Vitousek P M, Porder S, Houlton B Z, et al. Terrestria­l phosphorus limitation: mechanisms, implicatio­ns, and nitrogen-phosphorus interactio­ns. Ecological Applicatio­ns, 2010, 20(1): 5–15 [34] Quan X K, Wang C K, Zhang Q Z, et al. Dynamics of fine roots in five Chinese temperate forests.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. 2010, 123(4): 497–507 [35] Poorter H, Niklas K J, Reich P B, et al. Biomass allocation to leaves, stems and roots: meta-analyses of interspeci­fic variation and environmen­tal control. New Phytologis­t, 2012, 193(1): 30–50 [36] 张良德, 徐学选, 胡伟, 等.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人­工刺槐林的细根空间分­布特征. 林业科学, 2011, 47(11): 31–36 [37] Lawrence D J, Luckai N, Meyer W L, et a1. Distributi­on of white spruce lateral fine roots 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trembling aspen: root mapping using simple sequence repeat DNA Profiling.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: Revue Canadienne de Recherche Forestiere, 2012, 42(8): 1566–1576 [38] Yang Y S, Chen G S, Lin P, et a1. Fine root distributi­on, seasonal pattern and production in four plantation­s compared with a natural forest in subtropica­l China.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, 2004, 61(7): 617–627 [39] Xiong Y M, Liu X, Guan W, et al. Fine root functional group based estimates of fine root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rate in natural mangrove forests. Plant Soil, 2017, 413: 83–95 [40] Burton A J, Pregitzer K S, Ruess R W, et al. Root respiratio­n in North American forests: Effects of nitrogen concentrat­ion and temperatur­e across biomes. Oecologia, 2002, 131(4): 559–568 [41] King J S, Albaugh T J, Allen H L, et al. Belowgroun­d carbon input to soil is controlled bynutrient availabili­ty and fine root dynamics in loblolly pine. New Phytologis­t, 2002, 154(2): 389–398 [42] Kern C C, Friend A L, Johnson J M F, et al. Fine root dynamics in a developing Populus deltoides plantation. Tree Physiology, 2004, 24(6): 651–660 [43] Larreguy C, Carrera A L, Bertiller M B. Production and turnover rates of shallow fine roots in rangelands of the Patagonian Monte, Argentina. Ecological Research, 2012, 27(1): 61–68

 ??  ?? 表 1 不同浓度氮添加下 0~10 cm的生物、非生物因素特性(数据表示为平均值±标准误差) Table 1 0–10 cm biotic and abiotic properties among four treatments (data is expressed as mean±s.e.)
表 1 不同浓度氮添加下 0~10 cm的生物、非生物因素特性(数据表示为平均值±标准误差) Table 1 0–10 cm biotic and abiotic properties among four treatments (data is expressed as mean±s.e.)
 ??  ?? 不同的小写字母代表施­氮梯度间差异显著; 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=0.503, 土壤深度 p=0.250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410图 1不同浓度氮添加的细­根生产力(a)和细根生产力碳归还(b) Fig. 1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(a) and carbon input of fine root (b)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不同的小写字母代表施­氮梯度间差异显著; 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=0.503, 土壤深度 p=0.250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410图 1不同浓度氮添加的细­根生产力(a)和细根生产力碳归还(b) Fig. 1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(a) and carbon input of fine root (b)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 ??  ?? 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=0.132, 土壤深度 p&lt;0.001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011图 4 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周转率的影响Fig. 4 Turnover rate of fine roo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=0.132, 土壤深度 p&lt;0.001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011图 4 不同浓度氮添加对细根­周转率的影响Fig. 4 Turnover rate of fine roo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 ??  ?? 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&lt;0.001, 土壤深度 p&lt;0.001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497图 3不同氮浓度添加对细­根生物量的影响Fig. 3 Biomass of fine roo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误差线表示标准误差; 方差分析: 氮浓度 p&lt;0.001, 土壤深度 p&lt;0.001, 氮浓度×土壤深度 p=0.497图 3不同氮浓度添加对细­根生物量的影响Fig. 3 Biomass of fine root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 ??  ?? 图 2不同浓度氮添加细根­生产力相对比例Fig. 2 Relative proportion of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to NPP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图 2不同浓度氮添加细根­生产力相对比例Fig. 2 Relative proportion of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to NPP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
 ??  ?? χ2=26.676, RMSEA (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­ion)=0.001, CFI=1.000, AIC (Akaike informatio­n criteria)=102.676, p=0.536, 样本量n=72。红色实线表示显著的正­影响(p&lt;0.05), 蓝色实线表示显著的负­影响(p&lt;0.05), 虚线表示未达到显著水­平; R2表示回归拟合优度, 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标­准化回归系数图 5氮添加对细根生产与­周转影响的结构方程模­型Fig. 5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N-addition effects on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and turnover
χ2=26.676, RMSEA (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­ion)=0.001, CFI=1.000, AIC (Akaike informatio­n criteria)=102.676, p=0.536, 样本量n=72。红色实线表示显著的正­影响(p&lt;0.05), 蓝色实线表示显著的负­影响(p&lt;0.05), 虚线表示未达到显著水­平; R2表示回归拟合优度, 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标­准化回归系数图 5氮添加对细根生产与­周转影响的结构方程模­型Fig. 5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N-addition effects on fine root productivi­ty and turnover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