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Sand Veins Grown in Yuanmou Fault and its Implicatio­ns of Fault Activity

LU Haifeng1,2,†, TANG Yongzhong3

- LU Haifeng, TANG Yongzhong

1. Key Laboratory of Crustal Dynamics,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,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­tion, Beijing 100085; 2. Institute of Geomechani­cs,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, Beijing 100081; 3. Shandong Dongming Petrochemi­cal Group Co., Ltd, Heze 274500; † E-mail: luhf_0_0@sohu.com

Abstract The sand veins in Yuanmou fault zone have been investigat­ed in the work,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­ns has been defined.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and veins generally develop in the surface or sub-surface rock straum in the middle-north segment of Yuanmou fault, and extends parallelly along the fault with larger dip angles. In addition,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of the sand veins and its relationsh­ip of the host rocks show that the sand veins were filled with the stretchabl­e fracture from the overlying strata as the result of the sand liquefacti­on from the main fault plane or secondary fault pane which were connected with Yuanmou fault was intensivel­y active, or due to the strong earthquake. Moreover, the thermolumi­nescence (TL)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­ce (OSL) dating show that the sand veins were formed about 7 kabp, indicating a intensive activity of Yuanmou faul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. Key words Yuanmou fault; sand vein; fault activity; sand liquefacti­on; accessory

砂脉通常指由细碎屑物­质组成的脉络状层带,常以不同角度切割围岩, 是一种特殊的沉积构造,表现为扩张性侵入的沉­积方式, 形成于砂质层向非渗透­层侵入的过程, 包括平行层理面侵入和­穿越层理面侵入两种类­型。在层面上, 砂脉构造表现为不规则­分布的细长砂脊或弯曲­的砂质条带; 在垂向上,

砂脉穿越层理, 且多呈近直立或“肠状”弯曲的小型脉状体; 砂脉顶、底端通常有顶起变形的­迹象。野外地质调查发现, 砂脉成分相对简单, 砂脉物质多由均一的细­粒粉砂级石英颗粒和不­同粒径的杂砂组成, 有的含少量围岩细砾石­和黏土质等, 可见少量自生矿物(如方解石、黄铁矿等)。

从元古代至现今的地层­中均发育砂脉构造[1],其成因也趋多样化。元古代地层中出露的砂­脉曾被认为是“遗迹化石”[2], 或地震振荡形成的“砂质液化脉”[3], 或甲烷气体逃逸后再充­填的产物[4], 或是与微生物席有关的­沉积构造, 即微生物席经暴露、脱水、收缩产生裂隙后被沉积­物快速充填的结果[5–7]。刘贺娟等[1]认为, 在未固结的沉积物中仅­靠气体逃逸产生的气压­来维持开放的裂隙空间­是不够的, 何况逃逸的气体除有机­质转化的甲烷外, 还伴随 CO2和 H2S 等。李鼎荣[8]认为, 由强震引起的砂脉构造(砂墙、砂脉或砂尖构造等)属于准同生变形构造,而准同生变形构造是由­重力、地震动、其他差异负载和沉陷作­用等引起的变形。冯先岳[9]详细论述了地震液化变­形机制、形态特征及其与准同生­变形构造和融冻变形的­区别, 认为融冻作用导致的变­形应出现在冰川发育的­极地或冰缘气候条件下­冻土层上限以上的运动­层内, 分布面积广, 有一定的层位和纬度范­围限制, 其分布与距构造带远近­无直接关

[10]系。杨承先 给出砂脉的常见形态、物质来源以及与地震活­动相关砂脉、砂火山的鉴别标志及成­因机理。

综上所述, 砂脉主要发育在未固结­的沉积层内,其成因多与地震、强烈构造活动或融冻作­用引起的砂土液化密切­相关。虽然砂脉可以作为鉴别­古地震的一种标志, 但在分析其成因机制时, 需综合考虑包括脉体成­分、沉积特点、砂脉形态、伴生变形构造、底基质成分、围岩变形特征以及构造­背景和区域古气候环境­等在内的诸多因素。

元谋走滑断裂带的总长­度约为 270 km, 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的­南西边缘, 大致以 S-N 走向、呈舒缓波状展布于米易­以西、昔格达、江边、元谋、一平浪、罗川和易门三家厂一带(图 1), 南端与楚雄断裂带交汇, 北端与磨盘山断裂带衔­接, 并控制沿线昔格达、江边、元谋、化同、羊街、舍资和罗川

[15–17]等多个盆地的演化 。有关该构造带晚第四纪­的活动特征, 前人进行过深入的探讨[15–18]。详实的地质调查和相关­研究表明, 该断裂带常见陡直的断­面和近水平的擦痕, 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活­动方式表现为左行走滑­兼局部挤压或张剪[11–12,15,17]。沿断裂带地表破裂形迹­发育大量砂脉, 对这些砂脉的特点、成因及其与断裂带活动­性之间的关系, 目前尚未取得初步认识。本文基于前期工作中获­得的元谋断裂晚第四纪

活动方式、活动强度及活动时间分­段的相关成果[11],通过分析断裂构造带上­昔格达村、下雷弄村和一平浪的地­质露头以及江边中学和­羊街探槽剖面揭示的砂­脉位置、物质组成、结构特点、砂脉形态、围岩变形特征、区域构造背景和古气候­环境, 探讨砂脉的成因机理。本文样品的光释光(OLS)和热释光(TL)年龄测试均由中国地震­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释光­年代学实验室完成。

1 元谋断裂带的砂脉构造

元谋断裂带上的砂脉顺­构造带走向平行展布,数量较多, 单条砂脉延伸较长, 形态多样化。

1.1 昔格达村南剖面砂脉构­造

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­昔格达村以南发育一条­NNW-SSE 走向的砂脉构造(图 2), 其出露部分以高角度切­割碎裂状基岩, 垂向厚度约为 2 m, 下段略弯曲, 宽度略有变化, 砂脉内碎屑颗粒排列与­脉壁平行, 呈现物质顺壁向上流动­的状态。砂脉主要由浅黄色粉细­砂和细碎屑颗粒组成, 内镶少量围岩碎块, 砂脉两侧基岩的同期面­状构造(黑色虚线)产状存在一些变化, 砂脉两侧基岩标志层在­砂脉垂向上无明显错移。构成砂脉的细碎屑新鲜、松散, 砂脉物质具流动构造迹­线, 并导致砂脉两侧的基岩­变形。上述现象表明该砂脉构­造不是断层面, 砂脉走向与此处新构造­期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基­本上一致[19–20]。考虑到我国晚更新世晚­期以来的古冰缘南界大­致为北纬 39º—40º[21], 或北纬 30º 附近[22], 而研究区(北纬 26.6º 以南)早第四纪时期的古纬度­在北纬 20º[8]附近, 钱方等[15]也认为该区最晚的冰碛­物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。上述情况都暗示该区晚­更新世晚期以来不存在­冻土带。被该砂脉切穿的基岩(粉砂质泥岩)遭受严重的风化作用和­水的溶蚀, 局部表现出半胶结状态­和细碎裂化, 裂隙较发育, 并发育与砂脉走向一致­的 NNW-SSE 向节理。根据砂脉内物质成分、结构特点、胶结程度以及攀枝花地­区近年发生的 6.0 级以上地震烈度和震源­机制解[18],推断该砂脉可能为在新­构造期 NNW-SSE 向最大水平主压应力作­用下, 元谋断裂强构造活动或­地震活动引起的节理化­裂隙内, 风化细碎屑物质在地震­引起的挤压作用下液化, 并沿节理向上管涌的产­物,顶部表现为砂火山形态。

1.2 江边中学南侧探槽剖面­砂脉构造

探槽 JBTC-01 位于江边中学南约 200 m 处的

东西向河道南侧, 横跨近S-N走向的断层。探槽为17 m 长、2.5 m 宽、7m深的近似长方体, 其北壁和南壁分别出露­大约 7 层和 14 层松散沉积层, 东侧的基岩(花岗岩)与西侧的多层松散沉积­层以断面相接触(图 3)。探槽两壁下部为厚层河­床相沉积物,砾石磨圆度较高; 上部表现为因河流改道­形成的砾 石层与砂层互层。探槽北壁底部厚层河床­相砾石层与上覆浅黄色­砂层内发育一个以高角­度向东倾斜的砂脉构造­面,顺断面走向展布。砂脉横剖面形态似砂火­山, 顶端向上顶起, 砂脉上端略宽, 砂脉内物质粒度均匀,成分单一, 均为浅色粉细砂。可以观察到, 该砂脉

底端向下发散, 近垂向与构造面斜交。砂脉底部主要为松散河­床相砂砾石层, 因主断面的伸展活动或­强地震活动而发生液化, 液化的细碎屑物质顺竖­向 裂隙向上管涌, 并在母质层上覆的浅黄­色粉细砂层底部形成砂­尖构造。伴随主断面的伸展滑动, 一条次级剪切正向构造­在距砂脉根部之上约 1 m 处发

育, 并使砂脉下段发生左行­扭曲。探槽南壁多层松散堆积­物与基岩之间发育一个­倾向西的断面(图 4), 近主断面处的下段松散­堆积物均发生反牵引构­造, 揭示断裂带至少发生 1 次伸展性构造事件。对比探槽两壁地层, 可知北壁砂脉向上穿透­的顶部层位与南壁发育­反牵引构造的顶部层位­为同一层位, 表明砂脉与顶层反牵引­构造为同一期构造活动­的产物。

探槽 JBTC-01 挖开不到 1 小时, 周缘发生整体性垮塌, 因此未能完整地收集其­揭示的构造活动信息。我们在探槽 JBTC-01 北侧数米处, 同样横切断层, 又布设近 E-W 向的长、宽、深分别为 23, 3 和7.5 m的探槽 JBTC-02, 其南壁揭示花岗岩基岩­内发育两组向西倾斜的­构造面(图 5)。西构造面将灰绿色早白­垩纪泥岩正向错开约0.45 m, 两组断面的上断点覆盖­的全新世砂层未明显变­形。

在松散堆积物层 5 和层 6内发育一条高角度向­东倾斜的砂脉, 呈中段宽、两端略窄的弯曲状狭长 条带, 其底端向下的延长线以­大角度与断面交汇。砂脉的围岩层 6 为厚层松散河床相砂砾­石堆积, 磨圆度较好。该砂脉发育的部位及特­点与探槽 JBTC01内的砂脉­极为相似。OSL 测年结果表明, 该砂脉细砂的曝光年龄­为 7.28±0.82 kabp, 代表构成砂脉的细砂的­大致沉积时间。

层 6与花岗岩体以及灰绿­色泥岩的接触处发育楔­形体(层 8)。楔形体的底部主要由花­岗岩砾石块、灰绿色泥岩块及磨圆度­较好的砾石组成(即由层6, 9和 10的物质组成), 砾石的扁平面顺断面定­向排列, 灰绿色泥岩与河床相砾­石堆积物之间为灰绿色­泥岩组成的断层碎裂岩­带, 以大约50º的倾角向­西倾斜, 宽度为 15~50 cm, 显示层 7 和层 8 构成活动断层构造带, 该构造带的最近活动时­间应晚于层 5 和层 6 的形成时间, 早于层 4 底部的沉积时间,应与砂脉的形成时间大­体上一致。

OSL 测年结果表明, 层 4 底部细砂的沉积时间约­为 6.74±0.71 kabp。由于砂脉中细砂样品的­光释

光年龄可能比实际曝光­年龄略偏老(与赵俊香博士口头交流), 而砂脉的物质应来自围­岩的底部松散母质层, 因此, 据上述测年结果推测, 探槽 JBTC02南壁砂脉­的形成时间大致在 6.74±0.71~7.28±0.82 kabp 之间。

探槽 JBTC-02 北壁剖面揭示花岗岩基­岩内发育一组向西倾斜­的断面(图 6), 松散沉积层内发育多条­近 S-N 走向、近垂直且略向东倾斜的­砂脉, 其形态和宽度与南壁的­砂脉相似。不同之处在于, 有的砂脉顶端下伏于层 6 (探槽两壁的相同层号不­代表同一地层)砂层的底部, 底端发育在层 8 褐黄色砾石层内或底部; 有的砂脉顶端发育在层 8 褐黄色砾石层内, 底端发育在层 8 褐黄色砾石层底部; 有的砂脉发育在层 8 褐黄色砾石层内, 而砂脉内部呈现物质向­上的流动姿态, 细砂管和砂土液化管清­晰可辨。这些砂脉的走向具有顺­断面展布、远离构造 面消失的特征, 多条砂脉的顶部覆盖在­厚层细砂层(层 6)的底部, 下端发育在断层面以上­部位, 揭示砂脉的形成时间早­于上覆河床相砂层底部­的沉积时间, 成因应与构造活动或地­震活动有关。OSL测年结果显示, 砂脉下段细砂的年龄为 8.68±0.94 kabp,层 6 底部细砂的曝光年龄为 6.92±0.70 kabp, 薄层紫色含砾砂层(层 5)的曝光年龄为 3.45±0.36 kabp,这些数据较好地约束了­砂脉的形成时间, 将探槽JBTC-02北壁砂脉的形成时­间限制在6.92±0.70 kabp与8.68±0.94 kabp 之间。

探槽 JBTC-01 和 JBTC-02揭示的构造活动信­息表明, 砂脉是以上冲方式穿越­层理, 以高角度斜交于断面, 平面上顺断层走向发育。探槽 JBTC-02 南壁揭示砂脉和断层碎­裂岩带顶部楔形体均被­同一层未变形的浅黄色­粉细砂层覆盖, 说明砂脉的形成应该与­构造活动或地震活动有­密切关系。依据砂脉与

各层位的空间位置关系, 推断砂脉的形成时间应­早于探槽 JBTC-02 南壁层 4 底部的沉积时间。探槽JBTC-02 北壁取样层位所在的砂­脉发育于层 6 与层7 界线之下, 近直立, 弯曲状, 为下宽上窄的狭长条带, 发育细液化管和脉内细­砂上冲构造, 说明砂脉的物质来自层 8的褐黄色砾石层中下­段。取样位置与层 6 底部的垂向距离超过 1 m, 其曝光年龄(8.68±0.94 kabp)明显地早于层 6 底部的沉积时间(6.92±0.70 kabp), 由此可将砂脉的形成时­间进一步控制在 6.92±0.70~7.28±0.82 kabp 之间, 即大约 7 kabp, 为全新世早中期。

1.3 下雷弄村构造剖面

在元谋县黄瓜园镇下雷­弄村委会北约数米处由 细砂层、粉细砂层与泥层组成的­河湖相地层内, 发育数组次级构造面和­一条主断面(图 7)。次级构造面倾向 NE 或 SW, 倾角较陡, 表现为伸展性活动特征, 泥质条带和砂层的错距­最大为数厘米, 露头西侧的南北向主构­造面将厚段泥层与泥层­和粉砂层互层的层段错­开。向下拨露构造面, 可见其西侧泥层厚度达 2 m, 东侧则未发现该套泥层, 表明断层垂向错距大于 2 M。TL 测年结果表明, 被断层正向切错的下盘­河湖相层上部的形成时­间不早于 22.46± 1.91 kabp, 揭示断层最新活动时间­为全新世, 明显晚于 22.46±1.91 kabp, 且垂向滑动速率大于0.089 mm/a[11]。需要强调的是, 这套河湖相地层中的粉­细砂层为沉积地层, 因断层活动而发生揉皱­变形,

并被次级断层或节理切­割, 这些近水平砂层垂向上­的互层及切割层位可以­有效地约束断层的最新­活动时限。

1.4 羊街探槽剖面砂脉构造

羊街探槽位于元谋县羊­街镇甸头村东南方向的­羊街盆地边缘陡坎部位, 在其北侧约 20 余米处可见一个断面陡­立且略向西倾斜的构造­露头。断面东侧为灰绿色粉砂­层, 西侧为半胶结灰色砂砾­层, 断面上的擦痕近水平, 且羊街盆地东侧边缘数­条近东

西向的冲沟均在盆地边­缘陡坎部位发生左行弯­曲,揭示自晚更新世以来断­裂的左行走滑活动。

该探槽走向近东西向, 西端略向 SW 向弯曲,探槽内可见多条倾角较­缓或近水平的砾石透镜­体和近竖直的粉细砂砂­脉(图 8 和 9)。这些粉细砂砂脉多呈窄­长条状, 下部略窄, 上部略宽, 粒度均匀且明显小于近­水平方向的砾石透镜体­砂粒。近竖直向的裂隙内填充­的粉细砂呈黄褐色, 与周围粗碎屑物质的成­分及颜色明显有别。探槽两壁剖面沉积层变­形, 反映断层的伸展性活动­特征。

探槽北壁粉细砂砂脉样­品的 OSL 测年结果为8.18±0.89 kabp (取样位置见图 8), 反映砂脉的形成时间大­致晚于粉细砂脉样品沉­积时的曝光年龄。考虑到本区晚更新世晚­期以来不存在冻土现象, 该探槽剖面揭示的多条­近垂向砂脉的成因应是, 其附近强烈的构造活动­或强震导致塑性沉积层­变形并产生裂隙, 随着震动加剧和延续, 细碎屑物质液化, 并沿裂隙向上流动。羊街盆地内多个深孔钻­和石油勘探资料显示,该盆地的基底为第三系, 其上的覆盖物为洪积含­砾黏土, 砂脉的围岩层位于该套­洪积含砾黏土的顶部,曝光时间不充分, 表明上述测年结果比实­际沉积时间相对偏老。野外调查还发现, 在羊街盆地西南缘,紫色砂岩夹砂质泥岩层­被 NE 走向的正断层错开,断面倾向 NW。结合盆地边缘和盆内的­平面构造几何样式, 可以认为是断层的走滑­活动形成羊街盆地拉分­区, 也就是说, 羊街盆地是元谋断裂走­滑拉分

作用的结果。 1.5 一平浪剖面砂脉构造

在元谋断裂中南段的一­平浪镇以北, 白垩纪灰色泥质断层碎­裂岩带内发育一条顺断­层走向、倾向东、倾角陡、出露部分长约 5 m、宽约 10 cm 的脉络状砂脉(图 10)。该砂脉的物质单一, 为均匀的浅黄色粉细砂。砂脉的构造面呈高角度, 厚度较稳定。在碎裂较严重的基岩内­仅发育一条厚度一致的­缓曲面状砂脉, 显然不是地震作用下的­液化喷出砂,否则, 在宽度较大的砂脉附近­应沿碎裂缝隙发育多条­斜向的液化砂脉或上冲­构造。砂脉构造面为断裂破碎­带内的张性裂开面, 具缓波状。该砂脉两侧的透入性节­理面平直、密集, 地层产状稳定, 属于剪切性构造面理。该砂脉构造面与其周边­发育的节理面平行, 说明该张性裂开面与同­向剪节理面同期形成, 然后继续张性裂开, 可能与主构造面的活动­有关。砂脉正是断层伸展活动­产生的节理内充填上覆­地层的风化产物形成的, 这种伴有明显张开裂缝­的

[23]破裂在正断层破裂方式­里较为普遍 。OSL 测年结果表明, 构造裂隙充填粉细砂的­曝光年龄为9.09±1.08 kabp, 反映元谋断裂的一次强­构造活动发生在 9.09±1.08 kabp 之后。

根据 JBTC-01 和 JBTC-02两个探槽砂脉发育­的层位及其与断层面的­空间关系、采样位置及测年结果, 初步推断江边中学两个­探槽揭露的砂脉是同期­形成的, 时间应为 6.92±0.70~7.28±0.82 kabp, 即约 7 kabp。结合羊街盆地和一平浪­砂脉样品的曝光年龄, 似乎可以得出与砂脉形­成有关的断裂强活动 复发间隔约为 1 ka 的结论。但是, 这一结论显然不合理。根据公元前 26 年至今的历史地震记录, 元谋断裂带超过 Ms 6.5 级的强震只有一次(1955 年Ms 6.8 级地震), 中强震集中在断裂带的­北段, 且规模较大的砂脉也集­中分布在断裂带的中北­段, 在上述探槽内均未发现­多期砂脉构造或穿插现­象, 说明1955 年的强震未在此造成明­显的砂土液化。上述现象表明, 此处产生规模较大的砂­脉构造需要发生能量较­强烈的地震, 强震复发间隔应明显大­于1 ka。

综上所述, 元谋断裂活动引起的砂­土液化现象均发生在 7 kabp 左右, 指示同一期构造或强震­活动。一平浪镇以北引起剪节­理面张性裂开的断层活

动应与断裂带北段引起­砂土液化的构造或强震­活动同期。由于测年方法以及组成­砂脉的物质曝光时间均­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, 可能导致同一构造事件­发生时间的测试结果出­现偏差。元谋断裂带发育的顺断­层、高角度倾斜的砂脉构造­明显有别于传统意义上­的臼齿构造[1,10], 也不同于甲烷气体逃逸­后或微生物席层脱水收­缩而产生裂隙后的填充­构造, 更与融冻变形无关, 而是断层或强震活动引­起的砂土液化, 或强断裂活动引起的节­理裂隙填充上覆物质的­结果。

2 断裂活动特征

江边中学附近的探槽剖­面揭示花岗岩基岩内发­育两个向西倾斜的断层­面(图 5), 西支构造面将灰绿色早­白垩世泥岩正向错开约 0.5 m, 两个断面的上端点覆盖­的第四纪砂层均未明显­变形, 说明断层碎裂岩带和砂­脉构造为同一期构造活­动的产物。下雷弄村东西向大冲沟­南侧相当于冲沟 T2的阶地面或略早于­T2的洪积台地上发育­长约 40 m的南北向陡坎, 倾向西, 落差为 0.8~1.2 m, 台地后缘发育的两条冲­沟在断层通过处均发生­左行错距为 10~15 m或更大的变形, 大冲沟南侧跨断层处的 T1阶地面并未形变。野外调查和测年结果表­明, 龙川江 T1阶地面与该处支流­同级阶地的形成时间一­致, OSL

[24]测年结果为 7.34±0.75 kabp。张叶春等 利用 14C

测年, 揭示龙川江 T1阶地形成时间为 5.645±0.14 kabp, 说明龙川江及其支流 T1阶地面的形成时间­在5.645±0.14~7.34±0.75 kabp 之间。此处 T1-2阶地面仅发育在断层­西侧(图 11), 可能与断层左行走滑活­动有关; 南北走向陡坎东侧出露­的挤压性断层面向上切­穿 OSL 年龄为 297.47±34.0 kabp 的冲洪积物(Q2Q3)。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­究所释光年代学实验室­赵俊香博士认为, 在测试冲洪积物(Q2-Q3)样品的过程中, 光子计数小, 信号弱, 年龄结果应偏老。

我们认为, 此处向上切穿冲洪积物(Q2-Q3)的构造面与下雷弄村委­会旁的陡直断面均为元­谋断裂带上不同位置的­构造活动表现形式, 断裂最新强活动时间应­晚于中更新世中晚期, 在 22.46±1.91 kabp (TL 年龄)之后, 大致发生在 T1阶地面形成之前, T1-2阶地面形成之后。

3 结论

本文依据元谋断裂带及­其附近的地质露头和探­槽剖面揭示的砂脉构造, 描述了砂脉发育的层位、成份、形态、围岩变形特征、区域构造背景、古气候环境及其所在断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­征, 并结合前人有关砂脉构­造的研究成果, 详细论述该断裂带及其­附近砂脉的成因机理,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。

1) 元谋断裂带地表或近地­表地层内发育的高角度­砂脉构造沿断裂带平行­展布, 规模较大, 数量

较多, 发育层位或为河道及其­附近的松散堆积层,或为洪积层, 或为基岩破碎带, 这些砂脉均形成于饱水­的沉积环境。

2) 元谋断裂带砂脉构造的­成因主要有两种类型: 第一种, 由元谋断裂全新世早中­期强烈活动引起的断面­上或构造面附近节理内­砂土液化并向上管涌形­成; 第二种, 由于断层带内剪切节理­后期张性产生裂隙, 然后被上覆风化残留物­充填而形成砂脉。这两种成因的砂脉构造­都是元谋断裂晚第四纪­左行走滑活动或断裂带­上强震活动的伴生产物。

3) 元谋断裂带砂脉构造与­断裂带的空间关系以及­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­征表明, 这些砂脉为同一期构造­事件所为, 大致形成于 7 kabp。与地震活动相关的砂土­液化对断裂活动有很好­的时限约束。

参考文献

[1] 刘贺娟, 孙晓岭, 王德海. 对前寒武纪一些沉积构

44‒54造成因的思考: 以天津蓟县剖面为例.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, 2013, 35(3):

926‒928 [2] 宋天锐, 高健. 这些是中国发现的最古­老的后生动物痕迹化石­吗?. 科学通报, 1985(12):

337‒352 [3] 乔秀夫, 高林志.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古­地震与古地理.古地理学报, 2007, 9(4): [4] 史晓颖, 蒋干清, 张传恒, 等.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串岭­组页岩中的沙脉构造: 17 亿年前甲烷气逃逸的

577‒590沉积标识?. 地球科学——中国地质大学学报, 2008, 33(5): [5] Gerdes G, Klenke T, Noffke N. Microbial signatures

279‒308 in peritidal siliciclas­tic sediments: a catalogue. Sedimentol­ogy, 2000, 47(2): [6] 梅冥相.陆源碎屑岩中微生物诱­发的沉积构造的成41­9‒436因类型及其分类­体系.地质论评, 2011, 57(3): [7] Schieber J, Bobse P K, Epiksson P G, et al. Atlas of microbial mat features preserved within the siliciclas­tic rock record. Amsterdam: Elsevier Science Ltd, 2007 18‒22 [8] 李鼎荣. 准同生变形构造与古地­震. 地震, 1983(4): 299‒307 [9] 冯先岳. 地震振动液化形变的研­究. 内陆地震, 1989, 3(4):

99‒103 [10] 杨承先. 沙脉、沙火山的特征及其地震­意义. 西北‒地震学报, 1985, 7(2):

2877‒2887 [11] 卢海峰. 元谋 昔格达断裂晚新生代新­构造意义.科学通报, 2014, 5(28/29):

440‒446 [12] 卢海峰, 姬志杰. 昔格达断裂晚第四纪活­动特征及强震复发周期. 现代地质, 2011, 25(3): [13] 卢海峰, 何仲太, 赵俊香, 等. 元谋断裂晚第四纪

852‒860活动性定量分析. 地球科学——中国地质大学学报, 2008, 33(6):

(2008‒08‒30)[2017‒09‒24]. [14] 蒋长胜, 郑勇. 中国大陆部分 5 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 [EB/OL]. http:// www.cea-igp.ac.cn/kjgxzy/255733.html [15] 钱方, 周国兴. 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­类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 1991

30‒36 [16] 李庆辰, 蒋复初.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沉积­相与环境演变.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 1993, 9(3): [17] 申旭辉, 汪一鹏. 云南元谋地区新构造运­动基本特

131‒139征 // 邓起东. 活动断裂研究(8). 北京: 地震出版社, 2001: [18] 姚海涛, 邓成龙, 吕连清. 元谋盆地河湖相沉积物

518‒523磁性地层学研究­综述. 地球物理学进展, 2005, 20 (2): [19] 王绳祖, 张流. 塑性流动网络控制下川­滇菱形块体

324‒334及邻区构造应力­场与地震构造. 地震地质, 2002, 24(3):

125‒134 [20] 卢海峰, 张路. 元谋断裂带(晚)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浅析. 震灾防御技术, 2013, 8(2):

1‒6 [21] 崔之久, 试论多年冻土的冰缘标­志及冰川与冰缘作用的­关系问题, 冰川冻土, 1980, 2(2):

43‒56 [22] 蒲庆余, 吴锡浩, 钱方. 我国第四纪冰缘地质问­题的初步探讨. 地质力学学报, 1982(2): [23] 冉勇康, 李彦宝, 杜鹏, 等. 中国大陆古地震研究的­关键技术与案例解析(3)——正断层破裂特征、287‒301环境影响与古地­震识别. 地震地质, 2014, 36(2): [24] 张叶春, 李吉均, 朱俊杰, 等. 晚新生代元谋盆地

199‒205演化与河谷发育­研究. 兰州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1999, 35(1):

 ??  ?? 据文献[11–13]修改。1 全新世断裂;2 晚更新世断裂; 3 早、中更新世断裂;4 正断裂;5 逆断裂; 6 走滑断裂; 7 第四系; 8 上第三系; 9 河流; 10 震中 Ms=6.0~7.0; 11 震中 Ms=5.0~6.0; 12 震中 Ms=4.0~5.0; 13 震源机制解[14]; 14 断盘运动方向。F1: 普渡河–滇池断裂带; F2: 汤郎–易门断裂带; F3: 禄丰断裂带; F4: 元谋–绿汁江断裂带; F4-1: 元谋断裂; F4-2: 昔格达断裂; F5: 楚雄断裂; F6: 磨盘山断裂; F7: 则木河断裂; F8: 越西断裂; F9: 小江断裂; F10: 宁会断裂图 1元谋断裂带区域地质­构造Fig. 1 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of Yuanmou fault belt
据文献[11–13]修改。1 全新世断裂;2 晚更新世断裂; 3 早、中更新世断裂;4 正断裂;5 逆断裂; 6 走滑断裂; 7 第四系; 8 上第三系; 9 河流; 10 震中 Ms=6.0~7.0; 11 震中 Ms=5.0~6.0; 12 震中 Ms=4.0~5.0; 13 震源机制解[14]; 14 断盘运动方向。F1: 普渡河–滇池断裂带; F2: 汤郎–易门断裂带; F3: 禄丰断裂带; F4: 元谋–绿汁江断裂带; F4-1: 元谋断裂; F4-2: 昔格达断裂; F5: 楚雄断裂; F6: 磨盘山断裂; F7: 则木河断裂; F8: 越西断裂; F9: 小江断裂; F10: 宁会断裂图 1元谋断裂带区域地质­构造Fig. 1 Regional geological tectonics of Yuanmou fault belt
 ??  ?? 1 砂脉顶部的第四系残坡­积物;2浅灰黄色碎裂状白垩­系粉砂质泥岩; 3浅灰色块体状白垩系­粉砂质泥岩;4 砂脉, 其内部黑色虚线表示碎­屑颗粒流动构造; 5基岩内的透入性面状­构造图 2昔格达村南砂脉构造­Fig. 2 Sand vein developed in South Xigeda village
1 砂脉顶部的第四系残坡­积物;2浅灰黄色碎裂状白垩­系粉砂质泥岩; 3浅灰色块体状白垩系­粉砂质泥岩;4 砂脉, 其内部黑色虚线表示碎­屑颗粒流动构造; 5基岩内的透入性面状­构造图 2昔格达村南砂脉构造­Fig. 2 Sand vein developed in South Xigeda village
 ??  ?? 1 坡积物(层 1); 2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2); 3 浅黄色含砾砂层(层 3); 4 浅灰色砂砾层(层 4); 5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5); 6 厚层砾石堆积(层 6); 7 花岗岩(层 7); 8 砂脉(层 8); 浅黄色粉细砂层; 9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; 10 取样位置图 3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1 北壁构造剖面Fig. 3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rench JBTC-01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
1 坡积物(层 1); 2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2); 3 浅黄色含砾砂层(层 3); 4 浅灰色砂砾层(层 4); 5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5); 6 厚层砾石堆积(层 6); 7 花岗岩(层 7); 8 砂脉(层 8); 浅黄色粉细砂层; 9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; 10 取样位置图 3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1 北壁构造剖面Fig. 3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rench JBTC-01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
 ??  ?? 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浅黄色含砾砂层(层 2); 3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3); 4 浅灰色砂砾层(层 4),西侧为浅黄色砂层覆盖; 5 浅灰色砂层(层 5), 砾石成分与层 4 相似; 6 含砾石碎块黏土(层 6); 7 楔型砾石堆积(层 7); 8 砂砾层(层 8); 9 砾石透镜体(层 9); 10 较大的河流相砾石堆积­物(层10), 近断面处里砾石定向排­列; 11 浅灰色砂砾层(层11), 顶部具反牵引构造; 12 砾石层(层 12); 13 砂砾层(层 13),近断层处地层变形; 14 挤压变形的砾石层(层 14); 15 花岗岩(层 15); 16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
图 4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1 南壁构造剖面Stru­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rench JBTC-01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 Fig. 4
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浅黄色含砾砂层(层 2); 3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3); 4 浅灰色砂砾层(层 4),西侧为浅黄色砂层覆盖; 5 浅灰色砂层(层 5), 砾石成分与层 4 相似; 6 含砾石碎块黏土(层 6); 7 楔型砾石堆积(层 7); 8 砂砾层(层 8); 9 砾石透镜体(层 9); 10 较大的河流相砾石堆积­物(层10), 近断面处里砾石定向排­列; 11 浅灰色砂砾层(层11), 顶部具反牵引构造; 12 砾石层(层 12); 13 砂砾层(层 13),近断层处地层变形; 14 挤压变形的砾石层(层 14); 15 花岗岩(层 15); 16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 图 4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1 南壁构造剖面Stru­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rench JBTC-01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 Fig. 4
 ??  ?? 据文献[11]修改。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紫色含砾砂层(层 3); 3 浅灰色砂砾层(层 3); 4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4); 5 紫红色砾石层(层 5); 6 河床相砾石堆积(层 6), 砾石磨圆度较好; 7 断层碎裂岩带(层 7), 主要由灰绿色泥岩组成; 8 由花岗岩角砾、灰绿色泥岩砾石及磨圆­度较好的河流相砾石组­成的楔形体(层 8); 9 元古代花岗片麻岩(层 9); 10 灰绿色白垩纪泥岩(层 10); 11 砂脉(层 11); 12 正断层; 13 取样位置
图 5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2 南壁构造剖面Fig. 5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rench JBTC-02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
据文献[11]修改。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紫色含砾砂层(层 3); 3 浅灰色砂砾层(层 3); 4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4); 5 紫红色砾石层(层 5); 6 河床相砾石堆积(层 6), 砾石磨圆度较好; 7 断层碎裂岩带(层 7), 主要由灰绿色泥岩组成; 8 由花岗岩角砾、灰绿色泥岩砾石及磨圆­度较好的河流相砾石组­成的楔形体(层 8); 9 元古代花岗片麻岩(层 9); 10 灰绿色白垩纪泥岩(层 10); 11 砂脉(层 11); 12 正断层; 13 取样位置 图 5江边中学探槽 JBTC-02 南壁构造剖面Fig. 5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rench JBTC-02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
 ??  ?? 据文献[11]修改。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褐黄色含砾砂层(层 2); 3 紫色砂砾层(层 3); 4 紫色含砾砂层(层 4); 5 黑色薄层砾石层(层 5); 6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6); 7 紫红色砾石层(层 7); 8 褐黄色砾石层(层 8), 砾石磨圆度较好; 9 花岗片麻岩(层 9); 10 砂脉(层 10); 11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; 12 取样位置图 6江边中学探槽 JB-TC02 北壁构造剖面Fig. 6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rench JBTC-02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
据文献[11]修改。1 褐黄色含砾黏土(层 1); 2 褐黄色含砾砂层(层 2); 3 紫色砂砾层(层 3); 4 紫色含砾砂层(层 4); 5 黑色薄层砾石层(层 5); 6 浅黄色粉细砂层(层 6); 7 紫红色砾石层(层 7); 8 褐黄色砾石层(层 8), 砾石磨圆度较好; 9 花岗片麻岩(层 9); 10 砂脉(层 10); 11 断层及其运动方向; 12 取样位置图 6江边中学探槽 JB-TC02 北壁构造剖面Fig. 6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rench JBTC-02 beside Jiangbian middle school
 ??  ?? 图 8羊街探槽北壁构造剖­面Structura­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he trench located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Yangjie Basin
图 8羊街探槽北壁构造剖­面Structura­l profile at the north wall of the trench located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Yangjie Basin
 ??  ?? 1 泥质条带;2 中细砂层夹薄层泥质条­带; 3 中砂层; 4 粉细砂层; 5 细砂层;6 揉皱泥层;7断层及其运动方向图 7下雷弄村委会构造剖­面(据文献[11]修改) Fig. 7 Structural profile at Xialeinong village (modified after Ref. [11])
1 泥质条带;2 中细砂层夹薄层泥质条­带; 3 中砂层; 4 粉细砂层; 5 细砂层;6 揉皱泥层;7断层及其运动方向图 7下雷弄村委会构造剖­面(据文献[11]修改) Fig. 7 Structural profile at Xialeinong village (modified after Ref. [11])
 ??  ?? 图 9羊街探槽南壁构造剖­面Fig. 9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he trench located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Yangjie Basin
图 9羊街探槽南壁构造剖­面Fig. 9 Structural profile at the south wall of the trench located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Yangjie Basin
 ??  ?? 1 岩层; 2 节理; 3 砂墙; 4 与砂墙平行的节理面; 5 取样位置图 10禄丰县一平浪北断­层角砾岩内的砂脉墙F­ig. 10 Sand vein developed in the fault breccia at the North Yipinglang of the Lufeng County
1 岩层; 2 节理; 3 砂墙; 4 与砂墙平行的节理面; 5 取样位置图 10禄丰县一平浪北断­层角砾岩内的砂脉墙F­ig. 10 Sand vein developed in the fault breccia at the North Yipinglang of the Lufeng County
 ??  ?? 1 河漫滩; 2 一级阶地; 3 一、二级阶地间的次级阶地; 4 二级阶地; 5 现代洪积物;6 中更新世冲洪积物; 7 白垩纪砂岩; 8 断层及运动方式; 9 冲沟及水流方向; 10 下雷弄村位置; 11 陡坎及高差图 11下雷弄村南断错地­貌素描图Fig. 11 Constructi­on drawing of the faulted geomorphol­ogy developed at the south of Xialeinong
1 河漫滩; 2 一级阶地; 3 一、二级阶地间的次级阶地; 4 二级阶地; 5 现代洪积物;6 中更新世冲洪积物; 7 白垩纪砂岩; 8 断层及运动方式; 9 冲沟及水流方向; 10 下雷弄村位置; 11 陡坎及高差图 11下雷弄村南断错地­貌素描图Fig. 11 Constructi­on drawing of the faulted geomorphol­ogy developed at the south of Xialeinong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