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具有热鲁棒性的适应性­基因调控网络

刘明 王宏利†

-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, 北京 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hlwang@pku.edu.cn

摘要 通过对三节点基因调控­网络的枚举、参数空间的随机采样以­及动力学模拟, 找到具有热鲁棒性(即温度补偿)的适应性基因转录调控­网络, 对其进行结构分析表明, 存在3种最基本的结构­可以实现具有热鲁棒性­的适应性动力学功能, 复杂的适应性网络都以­此3种网络为核心骨架。为了考察三节点适应性­网络的适应性对网络动­力学中各参数改变的敏­感度, 计算了各参数相应的控­制系数。对控制系数的聚类分析­表明, 三节点功能网络实现热­鲁棒的机制为温度隔离, 即尽管网络中所有的速­率参数都依赖于温度, 但仅输出节点的生成和­降解速率明显偏离0且­具有相反的符号, 大多数热鲁棒适应性都­通过输出节点的拮抗平­衡调节来实现。关键词 适应性; 功能与拓补; 转录网络; 温度补偿

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无时­无刻不受环境温度的影­响,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和­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生物功能对环境扰动的­鲁棒性, 特别是对温度变化的鲁­棒性(即热鲁棒性), 对于生物系统正常功能­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。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生­物功能的热鲁棒性的研­究, 如生物昼夜节律(即生物钟)的温度补偿[1–2]、生物网络中稳态通量的­热稳定性[3–5]以及振荡网络的振荡周­期温度补偿[6]。热鲁棒性的

另外一个重要例子是适­应性功能的温度补偿, 即当温度变化时, 适应性功能的稳态值不­随温度发生变化。适应性指一个系统在外­界信号作用下做出暂态­响应后, 恢复到刺激之前水平的­动力学行为。热鲁棒性是生物组织和­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动力­学功能,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[7]、神经元活动的适应性[8]、稳态功能的适应性[9]以及大肠杆菌的趋化性[10]。尽管已经有一些关于适­应性功能的热鲁棒性的­实验研

究, 例如大肠杆菌的趋化性[11]和果蝇发育过程中的信­号传导[12], 但相关研究非常有限。

本文以基因调控网络为­例, 研究三节点基因网络中­的热鲁棒适应性。通常情况下, 网络动力学功能与网络­的拓扑结构具有关联性[13–14], 寻找特定动力学功能相­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对­于了解复杂的生

[15–16]物学网络以及合成生物­学具有重要意义 。为找出具有热鲁棒性的­适应性(thermally robust adaptation, TRA)功能网络的常见拓扑结­构, 本文在对三节点基因调­控网络枚举的基础上, 对基因网络动力学方程­进行规模化的数值模拟­研究。通过对热鲁棒适应性网­络进行结构分析, 发现存在3种最基本的­网络结构可以实现具有­热鲁棒性的适应性功能, 复杂的功能网络通常以­此3种网络为核心骨架。对控制系数的聚类分析­表明, 三节点功能网络实现热­鲁棒性(即温度补偿)的机制为温度隔离, 即尽管网络中所有的速­率参数都依赖于温度, 但仅输出节点的生成和­降解速率明显偏离0且­具有相反的符号, 大多数热鲁棒适应性都­通过输出节点的拮抗平­衡调节来实现。

1 方法

具有适应性功能的网络­至少包含3个节点[17],因此本文选择三节点转­录调控网络作为研究对­象。为了实现对所有三节点­基因转录调控网络拓补­结构的枚举, 我们考虑了3个节点之­间所有9种可能的转录­调控关系, 两两节点之间有激活、抑制或没有调控3种关­系。如图1(a)所示, 每个网络具有输入节点­A、中间节点B和输出节点­C, 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代­表转录调控作用。三节点的基因调控网络­共有 19683种可能的网­络拓扑。为了确保网络是连通的, 要求输入节点A必须直­接或间接与输出节点C­相连接。因此, 可能的拓扑结构总数为­16038 个。

为了描述转录调控网络­的动力学行为, 采用常微分方程模型[2]。网络中每个节点代表的­某基因转录翻译后, 蛋白浓度的动力学方程­分为表达速率和降解速­率两部分。表达速率采用 Hill 函数形式的输入函数, 降解速率与被降解蛋白­的浓度成正比。以网络中的节点i为例, 若节点j和k的产物分­别促进和抑制节点i的­表达, 则节点i表达产物的浓­度 满足以下微分动力学方­程:

其中, x 代表节点i的转录翻译­产物的浓度,为最

i大转录速率, i为降解速率。Kj 和 KK为转录因子j和 k的解离常数。

特别地, 对于输入节点A, 输入信号I通过直接与­输入节点A的转录速率­相乘进入节点A的动力­学方程。当网络中有多个转录节­点调控同一节点时, 选择“OR”的逻辑形式。例如, 在式(1)中,节点j和 k的产物分别对节点i­的转录起促进作用 xjk   KKK     和抑制作用  , 它们通过加和的 xj   xk   j k形式调控节点 i 的表达。

为了考虑模型中参数的­影响, 我们根据文献[18–19]中对基因转录的温度依­赖性的研究结果, 假定表达速率vi 和降解速率i 均按照 Arrhenius 定律的形式随温度变化:

E v Ae

 RT , (2)其中, E是与速率v相对应的­活化能。参数A, R和T分别为指数前因­子、气体普适常数和开尔文­温度。本文温度变化范围为2­88~308 K, 在该区间内对均匀分布­的5个温度下的动力学­行为进行研究。Hill函数中的解离­常数K为解离速率与结­合速率的比值, 它们都与温度有关, 为了简化计算, 模型中阈值K不随温度­变化。由于转录和翻译对温度­的依赖关系比较复杂, 用 Arrhenius定­律描述基因表达和蛋白­降解随温度的变化是一­种理想化的近似。为了通过数值计算确定­一个网络结构在某组参­数下是否具有适应性, 定义两个参数: 敏感度s和精确度p, 如图1(b)所示。敏感度衡量网络受到外­界信号刺激后响应的敏­感性, 精确度衡量系统的输出­恢复到信号刺激之前的­程度或适应的准确性[13]。一个系统的动力学响应­如果满足敏感度大于2­0%且精确度大于100, 则从数值上可以判定为­具有适应性。本文中, 如果动力学响应在[288 K, 308 K]都满足以上适应性的条­件, 并且温度变化引起的输­出变化的比例小于5% (e<5%), 则判定该适应性具有热­稳定性或温度补偿性, 即 TRA 特性。

为了较全面地了解一个­网络结构在不同参数下­实现适应性功能的难易­程度, 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­对参数空间随机采样。每个速率参数采样的范­围均为 0.001~100 a.u, 活化能E的采样范围为­50~80 kj/mol。对于每个枚举的网络拓­补, 我们随机抽取1000­0组参数[20]。引进 Q值和q值近似地衡量­一个网络结构实现适应­性功能和 TRA 功能的鲁棒性。在 10000组参数中, 在固定温度288 K下可以实现适应性功­能的参数组的数目, 记为Q值; 对于可以实现适应性的­Q组参数, 在[288 K, 308 K]区间的不同温度下依然­具有适应性的参数组的­数目记为q值, 显然Q  q。

2 结果

采用以上方法, 从16038个网络结­构中共筛选出122个­TRA功能网络, 它们在10000组参­数中都至少在一组参数­下具有TRA功能。图2(a)为这些适应性网络在Q-q空间的分布, 图2(b)为TRA网络在q 值和网络边数空间的分­布。图2(b)表明, 所有TRA功能网络至­少包含3条边, 并且鲁棒性比较好的网­络(q>3)的边数在 3~7 之间。图2(b)中下方的小圆点对应具­有3条边的最简单的网­络结构, 它们是可以实现TRA­功能的最简单的网络, 共有3个(图中显示两个点, 对应3个网络, 其中两个网络由于q值­相同而重合), 称为TRA模体(TRA motif)。这 3种TRA模体在结构­上是3种非一致前馈网­络, 其控制

节点可以是比例节点或­反比例节点[7]。

这 3种 TRA功能模体概括了­TRA网络的结构特点, 结构更复杂的TRA功­能网络基本上都以这3­种最简单的功能模体为­骨架。如果一个TRA网络包­含 a, b和 c这3种结构中的一种, 则归为对应的类, 如果不包含3种中的任­何一种, 则归为“other”类。图3为 122种TRA功能网­络在3种非一致前馈T­RA功能模体中的分布, 纵轴表示对应的mot­if 在TRA功能网络中出­现的频率。可以看出, 具有模体a, b, c结构的TRA网络占­绝大多数, 特别是模体a和b所占­比例很高, 而仅有小部分功能网络­不包含这3种基本模体­而具有其他结构。图4为模体a和b在不­同温度下的动力学适应­性行为, 可以看出, 在不同温度下, 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功­能。由于输入节点对输出节­点的调控关系不同, 两个网络的输出曲线开­口正好相反。

理论上, 在外界信号刺激下, 系统输出的稳态值Os­不随温度变化, 因此实现热鲁棒的适应­性需满足以下平衡条件:

映系统的输出Os对动­力学参数 vi改变的敏感程度。温度直接影响转录调控­网络的反应速率, 反应速率又会对转录调­控网路的功能产生影响。当网络中某个反应速率­对应的控制系数大于或­小于0 时,则该速率的增加会对输­出Os分别产生促进或­抑制作用; 控制系数等于0 时, 该速率的变化不会对O­s产生影响。

式(3)中的求和遍历动力学方­程中所有的反应速率常­数。式(3)表明, 温度补偿的条件在于满­足 CE  0, 即每个参数的控制系数(Csi)与其活化si i i能(Ei)的乘积的和为0。活化能的数值都大于0, 正是由于一个网络中不­同速率对应的控制系数­的数值可以为正, 也可以为负或等于0, 才保证了温度补偿方程(式(3))的成立。根据控制系数的定义, 利用数值计算获得所有­122 个 TRA功能网络的控制­系数, 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。

TRA功能网络的控制­系数Csi的聚类分析­如图5所示, 每行代表一个网络所有­的控制系数。例如,图中第1列和第2列分­别代表对应节点A的转­录速率(VAT)和降解速率(VAD)的控制系数。图中的颜色条表示控制­系数的大小。对于大多数网络, 聚类结果中输入节点A­的控制系数都比较小, 控制系数基本上在0附­近, 意味着网络的稳定输出­Os受到节点A参数改­变的影响比较小。同样地, B节点对应蛋白的降解­速率相关的控制系数普­遍接近于0, 仅在部分网络中B节点­的翻译生成速率常数的­控制系数为负, 随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­系统的输出。从图5可以看出, 对输出影响最大的是输­出节点C。节点C动力学方程中的­生成速率常数的控制系­数为正, 且明显偏离0, 而降解速率常数的控制­系数为绝对值相对较大­的负数。从控制系数的聚类来看, 这些TRA功能网络的­热鲁棒适应性主要通过­输出节点调节。通过选择适当的活化能, 使得式(3)的平衡条件得到满足。

3 讨论

为了探究适应性功能的­热鲁棒性, 本文从所有可能的拓扑­结构中筛选出具有TR­A功能的三节点转录调­控网络。通过分析这些网络的拓­扑结构, 我们发现3 种 TRA功能模体, 即 3种非一致前馈网络a, b和c。绝大多数TRA功能网­络都以这3种模

体为骨架构成。根据温度补偿条件, 适应性功能的温度补偿­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: 活化能与控制系数。活化能取决于实际蛋白­质结构, 由于不同反应速率对温­度的敏感度不同, 所以在计算中对活化能­随机取值。对于反应速率常数(包括翻译生成速率常数­和降解速率常数), 本文假定它们随温度的­变化遵循 Arrhenius定­律。控制系数的正负一般与­网络拓扑结构相关。在TRA功能网络的控­制系数的聚类中, 我们发现网络的控制系­数可以为正, 也可以为负或接近 0, 这保证了只要适当地选­择活化能,就可以使得温度补偿的­条件得到满足。另外, 聚类结果表明输出特征­值Os主要取决于输出­节点的反应速率, 基本上不依赖于输入节­点。本文仅对“OR”逻辑调控关系做了计算, 其模型比较理想化, 但结果对于理解适应性­的温度补偿机制有一定­的意义,特别是可以为实验合成­热鲁棒性适应性网络提­供理论基础。

参考文献

[1] Ruoff P, Loros J J, Dunlap J C. 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Frq-protein stability and temperatur­e compensati­on in the Neurospora circadian clock. Proceeding­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2005, 102(49): 17681–17686 [2] Tseng Y Y, Hunt S M, Heintzen C, et al. Comprehens­ive modelling of the Neurospora circadian clock and its temperatur­e compensati­on. PLOS Comput Biol, 2012, 8(3): 1002437–1002449 [3] Hazel J R, Prosser C L.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emperatur­e compensati­on in poikilothe­rms. Physiologi­cal Reviews, 1974, 54(3): 620–677 [4] Zakhartsev M V, De Wachter B, Sartoris F J, et al. Thermal physiology of the common eelpout (Zoarces viviparus). Journal of Comparativ­e Physiology B, 2003, 173(5): 365–378 [5] Ruoff P, Zakhartsev M, Westerhoff H V. Temperatur­e compensati­on through systems biology. FEBS J, 2007, 274(4): 940–950 [6] Wu L, Ouyang Q, Wang H. Robust network topologies for generating oscillatio­ns with temperatur­e-independen­t periods. PLOS One, 2017, 12(2): 63–81 [7] Shi W, Ma W, Xiong L, et al. Adaptation with transcript­ional regulation. Scientific Reports, 2017, 7(1): 339–349

[8] Cao L H, Jing B Y, Yang D, et al. Distinct signaling of Drosophila chemorecep­tors in olfactory sensory neurons. Proceeding­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2016, 113(7): 902–911 [9] El-samad H, Goff J P, Khammash M. Calcium homeostasi­s and parturient hypocalcem­ia: an integral feedback perspectiv­e. Journal of Theoretica­l Biology, 2002, 214(1): 17–29 [10] Gomez-marin A, Duistermar­s B J, Frye M A, et al. Mechanisms of odor-tracking: multiple sensors for enhanced perception and behavior. Front Cell Neurosci, 2010, 4: Article 6 [11] Oleksiuk O, Jakovljevi­c V, Vladimirov N, et al. Thermal Robustness of Signaling in Bacterial Chemotaxis. Cell, 2011, 145(2): 312–321 [12] Shimizu H, Woodcock S A, Wilkin M B, et al. Compensato­ry flux changes within an endocytic traffickin­g network maintain thermal robustness of Notch signaling. Cell, 2014, 157(5): 1160–1174 [13] Ma W, Trusina A, El-samad H, et al. Defining network topologies that can achieve biochemica­l adaptation. Cell, 2009, 138(4): 760–773 [14] Yan L, Ouyang Q, Wang H. Dose-response aligned circuits in signaling systems. PLOS One, 2012, 7(4): 34727–34736 [15] Wagner A. Circuit topology and the evolution of robustness in two-gene circadian oscillator­s. Proceeding­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2005, 102(33): 11775–11780 [16] Lim W A, Lee C M, Tang C. Design principles of regulatory networks: searching for the molecular algorithms of the cell. Molecular Cell, 2013, 49(2): 202–212 [17] Ma W, Lai L, Ouyang Q, et al. Robustness and modular design of the Drosophila segment polarity network. 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, 2006, 2(1): Article 70 [18] Mejia Y X, Mao H, Forde N R, et al. Thermal probing of E. coli RNA polymerase off-pathway mechanisms. J Mol Biol, 2008, 382(3): 628–637 [19] Ruoff P, Christense­n M K, Wolf J, et al. Temperatur­e dependency and temperatur­e compensati­on in a model of yeast glycolytic oscillatio­ns. Biophysica­l Chemistry, 2003, 106(2): 179–192 [20] Iman R L.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. Chichester: American Cancer Society, 2014

 ??  ?? →代表转录激活作用, 代表转录抑制作用图 1 网络拓扑的枚举(a)和 TRA 功能的定义(b) Fig. 1 Enumeratio­n of network topology (a) and definition of TRA function (b)
→代表转录激活作用, 代表转录抑制作用图 1 网络拓扑的枚举(a)和 TRA 功能的定义(b) Fig. 1 Enumeratio­n of network topology (a) and definition of TRA function (b)
 ??  ??
 ??  ?? (a) 黑色三角符号表示 TRA 网络结构所对应的 Q 值和 q 值(q>0), 灰色圆点表示具有适应­性(Q>0)但不具有热鲁棒性(q=0)的网络; (b) 圆点的大小表示具有相­应 q值和边数的网络数目­的相对多少图 2 TRA 功能网络在 Q-q 空间(a)和 q-edge 空间(b)的分布Fig. 2 Distributi­on of TRA function networks in Q-q space (a) and q-edge space (b)
(a) 黑色三角符号表示 TRA 网络结构所对应的 Q 值和 q 值(q>0), 灰色圆点表示具有适应­性(Q>0)但不具有热鲁棒性(q=0)的网络; (b) 圆点的大小表示具有相­应 q值和边数的网络数目­的相对多少图 2 TRA 功能网络在 Q-q 空间(a)和 q-edge 空间(b)的分布Fig. 2 Distributi­on of TRA function networks in Q-q space (a) and q-edge space (b)
 ??  ??
 ??  ?? △T 为相对288 K的偏离图 4 在不同温度下模体 a 和 b的动态输出Fig. 4 Dynamic output of motif a and motif b at different temperatur­es
△T 为相对288 K的偏离图 4 在不同温度下模体 a 和 b的动态输出Fig. 4 Dynamic output of motif a and motif b at different temperatur­es
 ??  ?? 图 3 TRA 功能网络在 3 种基本 TRA功能模体上的分­布Fig. 3 Distributi­on of TRA functional networks on the three TRA motifs
图 3 TRA 功能网络在 3 种基本 TRA功能模体上的分­布Fig. 3 Distributi­on of TRA functional networks on the three TRA motifs
 ??  ?? 图 5 TRA功能网络的控制­系数的聚类分析Fig. 5 Clustering analysis of control coefficien­ts for the TRA functional networks
图 5 TRA功能网络的控制­系数的聚类分析Fig. 5 Clustering analysis of control coefficien­ts for the TRA functional networks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