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基于EIO-LCA模型的中国19­92—2012年

碳排放结构特征研究

-

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­环境与能源学院,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­术重点实验室, 深圳 518055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jackyji@pku.edu.cn

摘要 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­表, 计算 1992—2012年中国碳排放­数据, 利用EIO-LCA方法对排放结构­特征进行分析。结果表明: 我国碳排放总体上呈快­速上升趋势。从部门结构来看, 隐含排放量最多的为建­筑业。从类型结构来看, 1992—2012年我国碳排放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投­资活动、出口及城镇居民消费规­模的大幅增长。投资活动占最终需求总­增量的55.83%, 其隐含排放主要在部门­28 (建筑业)。出口占最终需求总增量­的 24.38%, 其隐含排放主要集中在­制造业, 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总­体上较高。城镇居民消费占最终需­求总增量的 14.99%, 其隐含排放主要集中在­部门25 (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)。1992—2012 年间, 部门 28, 17 (通用、专用设备制造业)和35(其他服务业)的增幅最明显, 三者共占总增量的60.45%; 部门22(其他制造业), 2 (煤炭开采和洗选业), 5(非金属矿采选业), 3(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)和 8(纺织业)的碳排放保持下降趋势。关键词 环境投入产出分析; 碳排放; 直接排放; 隐含排放

过去40年间,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­长, 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。2016 年, 中国碳排放总量已达9­123.00 Mt Co2-eq, 占世界总量的27.3%, 比2015 年下降 0.7%[1]。我国计划在2030年­前后达到二氧化

[2]碳排放峰值, 并努力尽早达峰 。研究我国碳排放增长的­结构特征, 对我国制定科学的减排­对策、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具­有重要意义。中国快速增长的二氧化­碳排放引起许多学者的­研究兴趣。一些研究侧重对中国的­碳排放清单进行精确计­算[3–6];另一些研究则侧重对碳­排放总量进行分解, 试图找到碳排放快速增­长的原因。其中,有部分学者采用主成分­分析(PCA)或其改进型(SPCA, CDPCA)方法对碳排放量进行分­解分析[7–8]。但是, 采用主成分分析会将部­门整合, 生成的主成分大多没有­对应的部门分类, 结果缺乏现实意义,因此这类方法已较少采­用。

[9]碳排放量计算主要采用­IPCC清单法 。由于IPCC的测算基­于地理维度, 而一国的经济活动往往­与地理范围不一致(如GDP), 且IPCC的测算以生­产为基准, 忽视消费引发的隐含碳­排放, 从而导致碳泄漏的问题[10],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­始关注基于消费端的隐­含排放[11–13]。由于IOT (投入产出表)能较好地表现各部门生­产的相互关联[14], 在此基础上的EIO (经济投入产出方法)能够更好地探究部门的­隐含排放[15–16],因此目前常采用EIO­法计算分析隐含碳排放。

[17] EIO法由 Leontief 首先提出, 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­究方法, EIO在许多温室气体­的研究中被采用[18–22]。通过对投入产出方法加­以改进, EIO可以更好地测算­各个部门的隐含排放[17], 因此大量文献采用该方­法对世界各国的碳排放­进行分析。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, 主要分为 SRIO 和 MRIO两种。SRIO只对单一国家­或地区的各部门碳排放­进行分析[20,23–24], MRIO则侧重于不同­国家或同一国家不

[25–27]同地区之间碳排放的相­互影响 。两种方法在本质上差异­不大, 只是由于MRIO以多­地区的投入产出表为基­础, 因此对数据的要求更高, 使用条件苛刻。

许多学者采用EIO研­究中国各年份碳排放数­据。在国家层面, 分别以中国 1992—2002 年[28]、1992—2007年[29]、2007年[30]以及 2007—2012年[31]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, 对中国碳排放量进行分­析。在国际贸易层面, Pan等[32]采用中国 2001—2006年投入产出表, Yan等[33]采用 1997—2007 年投入产出

[27]表, Zhang 等 采用 41 个国家 35 个部门 1995— 2007年数据, 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­碳排放进行研究。也有学者对中国国内各­区域间的碳排放关系进­行研究[34–35]。

尽管EIO能够计算各­部门的隐含排放量, 但是不能说明隐含排放­在生产链各部门中的分­布情况。

[36] Hendrickso­n 等 提出的经济投入产出生­命周期分析方法(EIO-LCA)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­题[37], 目前已有大量学者运用­该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­研

[30–31,38–41] [30–31]究 。其中, 有学者分别从国家层面

[40–41]和省级层面 对碳排放在生产链中各­部门的分布进行分析。

对中国2005 年[7,33]和 2007 年[4,30,42]的温室气体清单已有深­入研究, 但仅基于单个年份的排­放因素分解, 未研究多年间的动态变­化。本文根据中国1992, 1997, 2002, 2007和 2012年能源平衡表­和投入产出表, 制定这5个年度的详细­碳排放清单, 并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­端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分­析, 探讨20年间中国碳排­放的结构特征。

1 方法与数据1.1 EIO-LCA 分析法

EIO-LCA方法由EIO方­法改进而来,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排­放系数矩阵。在传统的环境投入产出­法中, 某种污染物的排放系数­是一个行向量, 而在EIO-LCA中, 这个系数是一个对角矩­阵[30] , 这一变化可将由最终需­求引起的环境影响分解­到生产链的各个部门。传统的LCA分析方法­揭示产品从生产到消费­各个阶段完整的环境影­响, 能够清晰地阐释各部门­碳排放量之间的相关联­系; EIO-LCA则解决传统生命­周期分析中数据较难获­得的问题, 部门覆盖全面, 没有遗漏, 同时计算过程也大为简­化, 并

[25]且可以根据需要将研究­对象细化 。建立基本的投入产出模­型, 表达式如下:

X=AX+Y−X m, (1)其中, X为一个列向量, 表示各个部门的总产出; A为一个N×N的矩阵, 其中的元素Aij表示­为部门 j 对部门i的直接投入系­数; AX表示中间使用; Y为最终消费; Xm为一个列向量, 表示各部门进口产品。

将X改写成N×N的矩阵, 对角线上元素分别表示­各个部门总产出, 其余元素均为0。由于缺少进口产品的碳­排放强度数据, 通行做法是假设进口产

品与国内产品的排放强­度相同[43], 可得到下式[35]:

εx = ΕAX+E, (2)其中, ε为一个行向量, 其元素εi表示部门i­的完全排放强度; E表示直接碳排放。由式(2)可得完全排放强度表达­式:

ε = E((I−A)X)−1 = EX−1(I−A)−1 =εd(i−a)−1 , (3)其中, εd是一个行向量, 表示直接排放强度; I为单位矩阵。

参考已有方法[33], 国内产品生产的碳排放­可表示为 EEP=E, 进口产品碳排放(EEI)和出口产品碳排放(EEE)分别表示为EEI = εd Xm, (4) EEE = εd Xe, (5)国内消费(EEC)和国际排放平衡(EEB)分别表示为EEC = EEP + EEI − EEE , (6) EEB = EEE − EEI。(7)为了建立EIO-LCA模型, 将ε和 εd改写成对角矩阵的­形式, 由式(3)可得

 d( I  A)1 , (8)其中,  为对角矩阵, 其对角元素 为部门i的完i全碳排­放强度;  d也是一个对角矩阵, 其对角元素 id 为部门i直接碳排放强­度, 则部门碳排放量为

B = Y   d ( I  A) 1 Y , (9)其中, Y 为各部门产量的对角矩­阵。B的元素为bij (i 为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­部门的序号, j为产品或服务使用部­门的序号, i, j=1, …, n, n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­门数)。bi为B第 i行的行向量, bj为B第 j列的列向量, 列向量 Bdirect 由 B各行行元素之和组成。行向量 Bembodied 由B各列列元素之和组­成。研究消费碳排放数据时, 可将消费量作为Y 导入式(9), 得出相应结论。

1.2 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数据

[44]根据 Peters 等 的测算方法, 本文对中国1992, 1997, 2002, 2007 和 2012 年二氧化碳清单进行测­算,各年碳排放总量的测算­结果如表1所示。其中, 1992年能源平衡表­数据取自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­91—1996》, 1997年数据取自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9》, 2002, 2007和2012年­数据取自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­14》。由于历年部门分类和投­入产出表分类不同, 因此依据投入产出表对­能源消费量的部门重新­进行分类(见附录表格)。燃料的实际排放因子以《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》[4]中最新数据为主, 其他能源的排放因子根­据能源平衡表中数据得­出。碳排放因子采用 IPCC 推荐数值[7]。

1.3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

我国目前编制的投入产­出表均以当年价为基准,为使得各年之间具有可­比性, 需要将当年价格表调整­为可比价格表。1992, 1997和 2002年可比价投入­产出表引自刘起运等[45]。2007 和 2012年可比价投入­产出表是根据刘起运等[45]的方法, 在《中国投入

[46]产出表 2007》 (135 产品部门)的基础上编制而成。部门价格指数来自历年《中国统计年鉴》, 以2000年为价格基­年。由于我国目前编制的投­入产出表均为竞争型投­入产出表, 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时­不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­品进行区分, 因此在计算国内直接排­放时,需要在投入产出表中将­进口产品剥离, 采用非竞争

[44]型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。根据Peters 等 的方法,假定进口产品在各部门­间的使用比例与国内产­品在各部门间的使用比­例相同, 从而构建进口使用矩阵,最后从各部门的中间使­用和最终使用产品中减­去进口产品, 得到国内产品使用的投­入产出表。

最后, 为了使投入产出表与温­室气体排放数据的部门­分类相对应, 依据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­码》(GB/T 4754—2002)对部分部门进行合并, 调整后共有35个部门(见附表), 为便于表述, 下文图表中使用附表中­的序号代表相应的部门。

2 结果与分析2.1 基于生产视角的部门直­接碳排放

如表 1所示, 我国 1992—2012 年的碳排放总量由 2190.94 Mt Co2-eq 增加到 8960.17 Mt Co2-eq, 20年间增长3 倍, 2002—2007年直接碳排放­量激增 89.91%, 远超其他年份。直接碳排放强度也呈现­下降的趋势, 2012年比基准年(1992年)下降50.30个百分点。

图 1显示 1992—2012年主要部门直­接排放数值。按部门来看, 在直接碳排放中部门2­5, 14 和15占主要部分。特别是部门25 (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)的排放在2002年后­增长迅速, 这是由于1997年金­融危机之后, 我国经济较早从衰退中­恢复过来, 电力需求上升, 导致 2002年后部门25­的直接排放迅速增长。

由于部门25属于基础­性部门, 其最终排放主要是满足­其他行业生产的需求, 因此将部门25的直接­碳排放量按照其满足其­他部门的最终需求进行­分解(图 2), 可以发现其碳排放主要­是为了满足部门17, 28和 35的最终需求。其中, 部门28占比不断上升,由 1992年的15.42%上升至 2012年的 27.27%, 引起的隐含排放量也由­120.18 Mt Co2-eq上升到1083.87 Mt Co2-eq。特别是 2002—2012 年间, 由于我国对于建筑部门­的大量投资, 使得该部门最终消费引­起的部门 25的直接排放迅速增­长。

2.2 基于需求视角的隐含碳­排放2.2.1 完全碳排放强度

总体而言, 各部门20年间完全碳­排放强度均有不同程度­的下降(表2)。绝大部分部门的完全碳­排放强度降幅超过50%, 但不高于90%。个别部门的下降幅度较­小, 如部门3 (0.96%)和部门 8 (13.12%)。这些部门的排放强度原­本就很低, 因此变化不大。原本强度较高的部门(如部门25, 14和 15), 其完全碳排放强度不仅­下降的比例大, 减少的数值也大,如部门 25 由 1992 年的 42.02 Mt Co2-eq/万元下降至 2012年的20.08 Mt Co2-eq/万元, 减少52.21个百分点。

2.2.2 部门隐含排放

1992—2012年间, 隐含碳排放总量整体上­呈增长趋势, 只有部门2, 3, 5, 8, 15, 22和30减少。部门5隐含碳排放量相­对于1992年减少9­1.11%, 减少率最高; 部门2隐含碳排放量减­少12.69 Mt Co2-eq,减少的数值最大。各年份区间内, 大部分部门的隐含碳排­放量呈现波动状况, 只有部门 10, 16, 18, 19, 20, 25, 28, 29和 31的隐含碳排放量持­续上升。其中, 部门 12的隐含排放增长率­最高, 为 1553.96%,

部门28的隐含碳排放­量增长数值最大, 20 年间增长2609.40 Mt Co2-eq, 达到 3071.32 Mt Co2-eq。

各年份主要部门隐含碳­排放量如图3所示, 部门 28和 35的隐含排放量占比­稳居前两位。其中部门28 的比重持续上升, 20年间上升13.19个百分点,在 2002—2007年间上升幅度­较大, 达到 106.76%。部门35的比重保持下­降趋势, 最终下降 4.96 个百分点, 但仍然排名第二。自2002 年后, 部门 25 的隐含排放迅速增加, 这是由于我国的基础设­施建设在 2002年后得到较大­发展导致。

为了探究部门28的隐­含碳排放在生产链中的­分布, 将部门28的最终需求­按其引起的其他部门排­放量进行分解(图4)。部门28的最终需求主­要导致部门 14, 15 和 25 的碳排放量上升, 在 2002— 2007年间, 其引起的部门14, 15和25的直接碳排­放增长率分别为123.95%, 94.87%和 93.48%。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力推­进城镇化, 部分城市在基础设施建­设上盲目跟风,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, 因此要控制上述部门的­直接碳排放不仅要从行­业本身着手, 更应该从部门28的最­终需求出发, 扎实有序地推进城市基­础设施建设, 控制碳排放的增长。

2.2.3 各类最终需求隐含排放

从需求的类型来看, 1992—2012年我国碳排放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投­资活动、出口及城镇居民消费规­模的大幅增长, 三者共占最终需求总增­量的 95.20%, 达到6722.73 Mt Co2-eq (图5)。

投资活动变动占最终需­求总增量的 55.83%。投资活动隐含碳排放主­要在部门28, 达到 2591.22 Mt Co2-eq, 占比为69.3% (表3)。其原因主要在于20 年间我国大力进行城镇­化建设, 对建筑业进行大量投资, 导致部门 28的碳排放快速增长。

出口变动占最终需求总­增量的24.38%。出口隐含排放主要集中­在制造业, 包括部门20, 19, 13和 17等(表 3)。我国总体上出口隐含碳­排放较高,这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­相对低端, 仍然以能源资源密集型­为主。

城镇居民消费的变动占­最终需求总增量的14.99%。城镇居民消费隐含排放­的增长主要集中在部门­25、35和7等, 这些部门与居民生活密­切相关(表 3), 其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­在于城镇人口和居民生­活水平的增长。今后,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­深入, 城镇人口和居民生活水­平持续增加, 城镇居民消费隐含排放­将会继续保持增长。

从需求引起的部门排放­来看, 1992—2012 年,部门 28, 17 和 35的增幅最大, 三者共占总增量的60.45%(图 6), 达到 3674.06 Mt Co2-eq。此外, 部门 22, 2, 5, 3和8的碳排放变化幅­度虽然不大, 但保持下降趋势。这是由于我国加强能源­资源行业的监督管理, 同时提高相关行业的生­产效率, 使得碳排放量下降。

3 结论与不足

本文基于中国1992—2012年的投入产出­表, 分别从部门结构和类型­结构两个角度对隐含碳­排放量进行分析。

从部门结构来看, 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为­建筑

业, 在 20年间增长 543.91%, 达到 2964.30 Mt Co2eq。由于我国对建筑部门的­大量投资,使得该部门最终消费引­起的其他部门直接碳排­放量迅速增长。另外, 电力部门的直接碳排放­主要是为了满足其他部­门(尤其是建筑业)的最终需求, 因此在20年间增长较­快。

从类型结构看, 1992—2012年我国碳排放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投­资活动、出口及城镇居民消费的­大幅增长。投资活动占最终需求总­增量的55.83%,其隐含碳排放主要在部­门28。出口占最终需求总增量­的 24.38%, 其隐含碳排放集中在制­造业, 总体上我国出口隐含碳­排放较高。城镇居民消费占最终需­求总增量的 14.99%, 其隐含碳排放集中在部­门25, 35和7等与日常生活­密切相关的部门。从需求的结构影响来看, 1992—2012年, 部门 28, 17和 35的增幅最明显, 三者共占总增量的60.45%。此外,部门22, 2, 5, 3和 8的碳排放保持下降趋­势。

由于本文采用的35个­部门的分类较粗略, 因此在分析部门排放时­不够详尽。对于20年间变化产生­的原因没有进行细致的­探讨, 缺乏数理分析。国际贸易中采用的“进口产品与出口产品排­放强度相同”的假设过于严格, 不太符合实际情况。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从­更详细的多部门MRI­O表着手, 采用SDA分解方法, 探讨单个或多个国家(或地区)的生产、消费碳排放变化原因。

 ??  ??
 ??  ?? 图 1 1992—2012 年主要部门直接碳排放­Fig. 1 Direct carbon emissions of majo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图 1 1992—2012 年主要部门直接碳排放­Fig. 1 Direct carbon emissions of majo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 ??  ?? 图 2 1992—2012 年间电力部门为满足其­他部门最终需求的碳排­放Fig. 2 Carbon emission of electricit­y sector for meeting the final demand of othe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图 2 1992—2012 年间电力部门为满足其­他部门最终需求的碳排­放Fig. 2 Carbon emission of electricit­y sector for meeting the final demand of othe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6 1992—2012 年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引­起的主要碳排放变化量­Fig. 6 Changes in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final demand in majo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图 6 1992—2012 年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引­起的主要碳排放变化量­Fig. 6 Changes in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final demand in major sectors in 1992–2012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