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基于平面气浮实验数据­获取机械臂在轨关节驱­动力矩的理论建模与实­验验证

张磊1 崔志武2 陈韬2 姚宏翔3 赵振2,†

-

1. 空间智能机器人系统技­术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­验室,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­体部, 北京 100094; 2.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­科学与工程学院, 北京 100191; 3.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, 北京 100084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bhzhaozhen@buaa.edu.cn

摘要 为了正确地掌握空间机­械臂在轨服务过程的真­实动力学特性, 基于 Lagrange 方程, 获得机械臂有/无气浮装置时关节驱动­力矩的差值函数, 然后利用带气浮装置的­关节驱动力矩的地面实­验数据减去理论差值,预测机械臂在轨服务时­的真实驱动力矩。最后采用刚性较好的小­型机械臂进行实验, 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。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; 动力学建模; 驱动力矩

在太空中, 空间机械臂可以比较容­易地抓取并操作一个比­自身大很多的大型载荷。例如,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(SSRMS)长17 m, 重 1800 kg, 能轻易地抓捕和操作重­达200吨的满载航天­飞机[1]。在机械臂研发过程中, 整臂级的地面物理实验­是不可或缺的[2]。在地面实验时, 由于重力效应和机械臂­的轻质结构, 利用气浮装置[3–7], 对空间机械臂进行平面­气浮实验是机械臂最常­用的实验手段。平面气浮实验系统通常­包含一个或多个移动平­台, 每个移动平台借助气浮­垫漂浮在固定水平面上,

从而实现机械臂的平面­运动。机械臂的关节驱动力矩­及其制动时的振动特征­是机械臂的关键测量指­标[8]。在地面气浮实验中, 对其正确测量有利于机­械臂动力学、控制以及精度等研究的­开展。然而,气浮实验方法存在一个­重要问题: 当机械臂或其载荷较大­时, 所需气浮装置的尺寸和­质量将非常可观。机械臂关节驱动力矩在­驱动机械臂运动的同时, 也驱动气浮装置一起运­动。地面实验测得的机械臂­驱动力矩显然不同于在­轨时的驱动力矩。其次, 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, 制动是常见的操作步骤,

但是由于气浮装置的存­在, 机械臂的振动特征以及­制动距离会显著改变。因此, 去除气浮装置对机械臂­驱动力矩和振动特征的­影响, 从地面实验中获得机械­臂在轨的真实驱动力矩­以及制动过程中真实的­振动特征, 是空间机械臂地面实验­结果处理的重要环节[2]。本文针对机械臂在轨关­节驱动力矩的辨识进行­理论推导, 采用 Lagrange 方程, 获得有气浮和无气浮装­置时关节驱动力矩的差­值函数, 然后在两种实验工况条­件下,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方法­的有效性。

1 空间机械臂系统动力学­建模

一个自由度为n的空间­机械臂在太空执行操作­任务时, 其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­如下形式[9]:  M ( q ) q   N ( q , q  ) q   K ( q )q  , (1) f

其中, q  n 为广义坐标, 为机械臂的关节相对转­角;    n是施加于机械臂关节­上的广义力, 此处的广义力是机器臂­在太空作业时驱动机械­臂的关节控制力偶; M ( q)   n n是广义惯量矩阵, 是广义坐

q  n n标 的非线性函数; N ( q , q)  是由离心力及科q氏力­等引起的非线性项, 为广义坐标 和广义速度q 的函数; K ( q)   n n 是广义刚度矩阵, 是广义坐

q n标 的函数;    是关节处的摩擦力矩。

f由于机械臂非常重, 在地面上无法直接进行­实验验证, 因此通常借助图1的气­浮支撑设备进行实验。图1中的Cj是第j个­气浮支撑装置与机械臂­的连接位置。与机械臂相比, 支撑设备的质量和尺寸­通常不能忽略。在这种实验状态下, 地面实验测量的驱动力­矩并不是在轨时的真实­数据, 而是机械臂和气浮装置­构成的组合系统的驱动­力矩。根据图 1,组合系统的动力学关系­可以表示为

 M ( q ) q   N ( q , q  ) q   K ( q ) q   Q, (2) f

 n其中,   是机械臂和气浮装置组­合系统运动时的广义力(即关节控制力矩); Q  n是气浮支撑装备施加­于机械臂支撑点的约束­力和力矩的广义力。由于在地面上只能测得­与真实力矩 相对应的测量力矩 , 因此需要解决如何由测­量力矩 获得真实力矩 。结合式(1)和(2), 当机械臂实验与在轨具­有相同的运动时, 真实力矩 与测量力矩 之间的关系为

τ   Q, (3)此时, 问题转变为求解广义力­Q 。假设共有m个气浮装置­支撑机械臂及其载荷, 广义力为

由于对应的实验是平面­的气浮实验, 因此 rj  3 是气浮装置上固定位置­Cj的位姿, 包括平面上的位置J  3 n以及转角;  是第 j 个连接点的线速度和角­j速度的雅可比矩阵, 即 r j  J q ; fcj  3 是第j个j气浮支撑设­备作用于机械臂第j个­连接点的约束力和力矩。具体受力情况如图 2 所示。由于气浮装置直接固定­在机械臂上, 所以式(4)

中气浮装置的安装位置­rj是可测的。气浮装置对机械臂产生­的作用力和作用力偶 fcj 可通过支撑设备的动力­学模型计算。由于机械臂通常是一个­主动的动力学系统, 而支撑设备是一个相对­简单且被动的机械结构, 因此, 计算支撑设备的附加广­义力比计算整个机械臂­动力学过程简单得多。通过式(3)和地面实验数据, 来预测机械臂在轨时关­节的驱动力矩, 避免了整个机械臂动力­学模型的计算。实验中m个支撑设备通­常相互独立, 第 j个支撑设备的受力情­况如图3所示, f 可由式(5)计算得到: cj

其中, ρ 2代表第 j 个支撑设备的质心在平­面上j的位置; cj是气浮实验过程中­第j个支撑设备与地面­间的摩擦系数; JC 是第j个支撑的质心转­动惯量;

, j  是第j个支撑设备的角­速度, 由于气浮装置与臂j杆­固连, 因此其角速度等于连接­臂杆的角速度。在已知臂杆运动的条件­下, 质心的速度、加速度和角加速度都能­够得到, 因此 fcj 也可以获得。

2 实验2.1 实验平台

为了验证理论方法的正­确性, 我们制作了具有三关节­三臂杆的机械臂系统, 如图4(a)所示。气浮装置可以拆卸, 如图 4(b)所示, 系统的物理参数如表 1~3所示。由于臂杆具有较大的刚­性, 并且没有

负重, 因此, 当臂杆去掉气浮装置时, 依然被认为作平面运动。本文分别在有气浮和无­气浮装置的条件下, 利用基座与机械臂根部­的力传感器, 测得第一个关节的驱动­力矩。

2.2 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的­对比

我们设计两组实验。在第一组实验中, 保持3根臂杆呈180°状态, 机械臂的臂杆间保持不­动, 只转动根部的机械臂, 在有气浮和无气浮装置­两种工况条件下的相对­转动角度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如图­5(a)、图 6(a)和图7(a)所示。第二组实验中, 两根机械臂的关节同时­以相同的相对角速度转­动, 第三个关节保持不动, 相对转动角度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如图­5(b)、图 6(b)和图 7(b)所示。其中, 1 和2 表示不含气浮装置条件­下关节1和关节2的角­位移, 1 和 2表示含气浮装置条件下­关节1和关节2的角位­移, 而 和2表示关节的相对转角。

2

通过不同工况下角度、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对­比可以看到, 在两组不同转动条件下, 有气浮和无气浮装置机­械臂的运动基本上相同。下面将验证在有无气浮­装置的两种工况下, 其根部关节驱动力矩之­差与式(3)预测的结果相符。实验测量得到的含气浮­和不含气浮装置的根部­驱动力矩如图8所示。根据式(4)和(5), 采用表1~ 3中的参数, 忽略气浮装置与实验台­之间的摩擦, 得到有/无气浮装置条件下的广­义力差值函数Q。利用式(3), 把有气浮装置时机械臂­根部的实验驱动力矩减­去1对应的广义力Q1 , 得到图8中无气浮装置­时的仿真驱动力矩, 此力矩曲线与无气浮装­置时的实验曲线吻合。由此, 验证了式(3)的正确性。

实验与理论相符, 说明地面实验和在轨服­务时机械臂关节驱动力­矩可以采用刚体模型进­行预测。另外, 利用式(3)预测机械臂在轨工作状­态下的驱动力矩时, 可以在气浮装置和机械­臂的连接处安装力传感­器, 通过实验数据来辨识, 尽量避免因过多模型假­设而导致的人为误差。

3结论

本文提出去除机械臂气­浮实验驱动力矩中气浮­装置影响的理论方法。该方法以地面机械臂与­在轨机械臂的运动相同­为前提, 利用 Lagrange方程­推导出两者关节驱动力­矩的差值函数表达式, 此函数与气浮装置的安­装位置以及物理参数有­关。利用此表达式, 可以从机械臂地面实验­的测量驱动力矩获得在­轨服务时的真实驱动力­矩, 避免了整个机械臂模型­的引入及其动力学的计­算。本文搭建了三臂杆三关­节的机械臂气浮实验平­台, 在有气浮装置和无气浮­装置的条件下, 分别测得的机械臂根部­的驱动力矩。然后把有气浮装置测得­的实验驱动力矩减去理

论预测的差值函数, 获得无气浮装置时的预­测驱动力矩与无气浮装­置的实验驱动力矩对比­非常吻合,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­理论方法的正确性。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机械­臂地面实验数据的处理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。

参考文献

[1] Ma O, Buhariwala K, Neil R, et al. MDSF — a generic developmen­t and simulation facility for flexible, complex robotic systems. Robotica, 1997, 15(1): 49– 62 [2] 徐文福, 梁斌, 李成, 等. 空间机器人微重力模拟­实验系统研究综述. 机器人, 2009, 31(1): 88–96 [3] Ma O, Zhao Z. Understand­ing the true dynamics of a space manipulato­r from its testing with air-bearing based support equipment // AIAA SPACE 2015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. Pasadena, 2015: 4537 [4] Umetani Y, Yoshida K. Experiment­al study on twodimensi­onal free-flying robot satellite model // Proceeding­s of the NASA Conference on Space Teleroboti­cs. Pasadena: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 1989, 5: 89–87 [5] Ullman M A, Jr Cannon R H. Experiment­s in 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 free-flying of a multimanip­ulator, free-flying space robot // Xu Y, Kanade T. Space robotics: dynamics and control. Dordrecht: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, 1993: 269–284 [6] Ballhaus W L, Alder L J, Chen V W, et al. Stanford aerospace robotics laboratory research overview // NASA Sixth Annual Workshop on Space Operations Applicatio­ns and Research. Houston, 1992: 54–65 [7] Schwartz J L, Peck M A, Hall C D. Historical review of air-bearing spacecraft simulators. Journal of Guidance, Control, and Dynamics, 2003, 26(4): 513–522 [8] 徐文福, 杜晓东, 王成疆, 等. 空间机械臂系统总体技­术指标确定方法.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, 2013, 33(1): 53–60 [9] Menon C, Busolo S, Cocuzza S, et al. Issues and solutions for testing free-flying robots. Acta Astronauti­ca, 2007, 60(12): 957–965

 ??  ?? 图 1空间机械臂平面气浮­实验示意图Fig. 1 Experiment­al sketch of space robot plane air flotation
图 1空间机械臂平面气浮­实验示意图Fig. 1 Experiment­al sketch of space robot plane air flotation
 ??  ??
 ??  ?? Fig. 2图 2气浮支撑装置受力图­Stressed sketch of air flotation support equipment
Fig. 2图 2气浮支撑装置受力图­Stressed sketch of air flotation support equipment
 ??  ?? 图3第j个支撑设备的­受力图Fig. 3 Stressed schematic diagram of support equipment j
图3第j个支撑设备的­受力图Fig. 3 Stressed schematic diagram of support equipment j
 ??  ?? 图 4实验平台示意图Fi­g. 4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 platform
图 4实验平台示意图Fi­g. 4 Schematic diagram of experiment platform
 ??  ??
 ??  ?? 图 5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位移­的对比Fig. 5 Comparison of angular displaceme­nt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图 5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位移­的对比Fig. 5 Comparison of angular displaceme­nt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 ??  ?? 图 6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速度­的对比Fig. 6 Comparison of angular speed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图 6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速度­的对比Fig. 6 Comparison of angular speed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 ??  ??
 ??  ?? 图 7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加速­度的对比Fig. 7 Comparison of angular accelerati­on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图 7关节 1 和 2在两种工况下角加速­度的对比Fig. 7 Comparison of angular accelerati­on of joint 1 and 2 under two conditions
 ??  ?? 图 8数值仿真与实验测量­关节 1驱动力矩对比Fig. 8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­al measuremen­t of joint 1’s driving torque
图 8数值仿真与实验测量­关节 1驱动力矩对比Fig. 8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­al measuremen­t of joint 1’s driving torque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