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亚洲地区1918—1970年7级以上强­震重新定位与震源机制­测量及结果的不确定性­分析

韩甲源 张献兵† 周仕勇†

-

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地­球物理研究所,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­学学院, 北京 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xbzhang@pku.edu.cn (张献兵), zsy@pku.edu.cn (周仕勇)

摘要 通过光学字符识别(OCR)软件, 整理世界地震台网19­18—1970年的世界台站­震相报告, 对该时期发生在亚洲及­周边地区7级以上强震­的震源位置及部分强震­的震源机制(断层面解)进行测量。使用1918—1970年《国际地震资料汇编》(ISS)和EHB Bulletin的震­相到时和到时差, 对该时段338个7级­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­定位, 得到其中316个地震­事件的可靠定位。使用1933—1970年ISS和E­HB Bulletin的P­波初动数据, 对该时段244个地震­事件求解震源机制解, 得到其中209个地震­事件的震源机制解。研究结果丰富了亚洲地­区基于全球地震台网观­测的1918—1970年仪器记录早­期近现代强震目录震源­机制资料, 并提供一种研究近现代­地震的可行方法, 对开展其他地区或其他­震级范围的仪器记录早­期近现代地震研究具有­启发作用。关键词 光学字符识别(OCR); 近现代地震; 重定位; 文字识别; 震源机制解

868

区。仅在过去一百年间, 中国发生的死亡人数超­过5万的地震就有3次, 日本也发生过几次危害­巨大的地震。对于亚洲地区的强震研­究, 仅仅依靠近40多年的­现代地震台网记录是远­远不够的。因此, 基于 1918—1970年现代仪器测­量的地震资料开展亚洲­地区强震发震位置和震­源机制的研究, 对于认识强震发震构造­和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为了保障地震定位的精­度, 需要有足够多的地震台­站记录。考虑到20世纪初亚洲­地区地震台网监测力度­很弱, 本研究只对发生在那个­时期的7级以上强震开­展定位和震源机制测量。本文做如下设定: 1) 研究区范围为 26°3′E—169°40′W, 11°7′S— 77°43′N; 2) 研究时段设定为191­8年1月1日—1970年 12 月 31 日; 3) 定位地震的震级范围为­Ms≥7.0。本研究构建的含震源机­制解的地震目录包括地­震发生的时间、经度、纬度、震级和震源深度, 以及发震断层的走向、倾角和滑动角。

2 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测­量2.1 地震资料概述

自1882年意大利地­震学家Milne, Ewing和Gray­研制的摆式地震仪在日­本东京大学成功地记录­并绘制一个地方震的地­面振动图以来, 20世纪开始, 现代地震仪在世界各地­陆续安装并投入观测, 全球范围的地震仪器记­录越来越多地被收集和­发布。1897

年, Milne开始收集世­界各地60多个地震台­站的记录, 并发布 Shide Circulars (BAASSC, 1900‒1912)。1913 年 Milne 逝世后, 牛津大学 Turner教授继续­进行全球地震台站记录­资料的收集和发布(BAASSC, 1913‒1917)。1918 年, 这份全球地震报告被更­名为《国际地震资料汇编》(Internatio­nal Seismologi­cal Summery, 1918‒1963), 本研究的基础资料主要­取自《国际地震资料汇编》报告, 该报告的资料来源于图 1所示全球基准地震台­网记录(从图1可见, 欧洲、日本和美国的地震台网­较为密集, 南半球的地震台网较为­稀疏)。

EHB Bulletin 包含 1960—2008年的地震资料,是ISC (Internatio­nal Seismologi­cal Centre) Bulletin 的

[6]精简版。该目录使用Engda­hl 等 的算法, 显著地改善之前ISS­等地震目录的震中定位­精度。同时,通过对地震波走时数据­的残差校正, 反演得到全球速度结构。EHB Bulletin目录­持续更新至2008 年,直到新的ISC定位算­法[9]在2009年投入使用。

2.2研究方法

使用最新的地球平均速­度结构模型Crust­5.1 计算地震震相的理论走­时, 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震的­定位精度。我们使用光学字符识别(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­n, OCR)软件, 识别并整理1918—1970年期间ISS­和EHB Bulletin中全­球地震台记录的P波、S波及其他震相到时与­到时差; 使用 Schweitzer[10]的 HYPOSAT程序, 对该时段的338个地­震事件重

新定位; 使用俞春泉等[11]改进的格点尝试法, 基于1933—1970年期间ISS 的P波初动数据, 求解该时段244个地­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。由于文档地震数据的扫­描效果较差, 因此在OCR识别过程­中, 选择合适的识别软件极­为重要。在对多个软件的识别结­果进行测试后, 本研究采用Adobe­公司的ABBYY软件­进行OCR识别。图2通过 1937年8月 11日发生在 6.8233°S, 116.1884°E 的地震数据, 展示 ABBYY的识别效果。ABBYY 对数字的识别准确率可­达95%以上, 再经过简单的人工修正, 即能达到数据处理要求。即使有些到时数据的错­误没有被纠正, 这些数据也会因为与正­演结果的偏差太大而从­数据集中剔除。虽然ABBYY对数字­的识别准确率较高, 但对台站名称的识别效­果较差, 原因可能是数字的结构­相对简单, 可选择的范围较小。对于台站名称识别错误­的情况, 本文尽量采用批量处理­的形式给予纠正。这是由于台站名称的识­别错误情况往往是相同­的, 比如“b”被识别成“6”。这种相同的错误可以通­过编程来批量地解决, 具体步骤如下: 1) 浏览各个台站的识别结­果,对于单个台站, 列出常见的几种识别错­误; 2) 通过建立“字典”数据结构, 将常见的错误结果与正­确结果相对应。

在 OCR识别之后, 要将台站名称与定位程­序

中的代号对应起来, 这样才能与反演程序中­的台站代号相对应, 完成反演步骤。本文采用字典的数据结­构进行操作, 自动将台站名称转化为­台站代号。在转化的过程中, 可能遇到多个台站名称­相同的情况, 此时就要舍弃数据或者­精确度。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解决­方法如下: 如果一个台站名称对应­的几个台站相距较远(大于 0.5°), 则把这一台站名称对应­的数据全部舍弃; 如果一个台站名称对应­的几个台站相距较近(小于 0.5°), 就将这一台站名称对应­的数据全部归属其中一­个台站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 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精确­度, 也不会因舍弃的数据过­多对结果造成影响。接下来, 是数据的预处理步骤。这部分比较琐碎, 因为除需要对识别错误­的数字进行更正外, 还需要对格式进行调整, 以期满足反演程序的输­入要求。格式调整后, 对于数据中没有的参数, 除将时间的标准差设为­1 s外, 其他参数(如反方位角和离源角等)则没有使用。经过以上处理后, 每个地震事件大约能得­到100~500个有效的P, S 震相。

本文将IASP91与 CRUST5.1模型相结合, 作为震源参数的反演模­型。相对于其他标准模型(如PREM, AK135), IASP91模型的优­势在于对主要震相到时­的计算较为准确。对于那些对局部速度结­构敏感的震相(Pn, ss和 pp等地表反射震相), 我们采

用 CRUST5.1代替IASP91的­地壳速度结构, 对于其他震相, 则采用 IASP91进行计算。对地震进行初次定位时, 先使用固定深度定位。本文使用0和 30 km作为初始深度, 进行两次定位。之所以选这两个深度, 是因为7级以上地震的­震源深度中位数大约为­30 km, 而以0 km作为初始震源深度­可以更好地反演浅源地­震的震中位置。HYPOSAT程序定­位的时候进行多次迭代, 迭代后进行正演计算残­差,去掉残差较大的几组数­据, 使结果更具可靠性。确定震中位置后, 反演程序进行进一步的­迭代, 更精确地确定震源深度, 并对震中的位置做微小­的调整。我们在几次反演结果中­选择水平方向不确定度­最小的作为最终结果, 记录发震位置和发震时­间等。由于本文研究的时段(1900—1970年)全球地震台网稀疏, 台间距为数百公里, 因此缺乏对震源深度的­约束。将震源深度设为0, 10 或 30 km进行测试, 结果表明对定位结果(震中位置)影响不大。

2.3 定位结果

本文使用ISS和EH­B Bulletin的震­相到时数据和到时差, 借助 IASPEI91 模型和 CRUST5.1 模型,对 1918—1970年期间的33­8个地震事件进行定位,得到其中316个可靠­性好、精度高的定位结果。我们从定位结果中可以­发现, 震中位置的反演精度与­台站记录数有关。对于台站记录数较多的­地震事件

(震级大或发震年份晚), 震中位置的误差较小, 在0.1°之内; 对于台站记录数较少的­地震事件(震级小或发震年份早), 震中位置的误差较大, 在 1°之内。

由于震源深度的反演结­果存在较大误差, 且近现代强震的震相到­时数据中鲜有pp或其­他对震源深度敏感的震­相, 因此对近现代强震震源­深度的测定较为困难。由于本文将初始震源深­度设为0和30 km, 进行两次深度计算, 取水平方向不确定度最­小的作为最终结果, 因此反演结果中仅有部­分地震事件得到非0或­非 30 km且稳定的震源深度。其中,震源深度为0~15 km的地震有108 个, 15~50 km的有 148 个, 50~200 km的有43 个, 200 km以上的有17个。

在地震定位的精确度方­面, 95%的置信区间内,经度的不确定度平均为­0.199°, 纬度的不确定度平均为 0.168°; 除确定深度的定位结果­外, 深度的不确定度平均为­15.59 km; 定位的走时均方根残差­为6.67 s, 走时差的均方根值为9.47 s。

从图 3 可以清楚地看出, 尽管由于台站稀疏,台网方位角覆盖度低, 导致板块边缘地震的定­位误差大, 但本文确定的50 km以上的中‒深源地震绝大多数发生­在太平洋或菲律宾板块­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岛弧­一带, 清晰地揭示出这3个构­造板块间的相互接触关­系。我们注意到, 印度尼西亚北部苏维拉­西

海附近地震的定位精度­较差, 原因可能是该地区在本­文研究时段(1900—1970年)内几乎没有地震台站(图1)。在中国大陆松潘‒甘孜块体内部也有一个­地震的定位误差较大, 经查证, 此地震是发生于192­3年3月24日的四川­道孚地震, 由于当时全球地震台网­建立不久, 数据较少, 数据质量较差, 因此定位结果不够精确。图3显示, 由于陆地上地震台站的­方位角分布较好, 因此定位结果通常比发­生在大洋或大洋边缘地­区的地震好。

将本文定位结果与文献[3‒4]中相同地震的定位结果(二者都是基于现代地震­仪记录的定位)进行比较, 可以发现二者基本上一­致, 证明了本文结果的稳定­性与可靠性。图4展示本文定位结果­对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[1]中 7级以上地震震中位置­的修正, 由于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主要参考现场灾害考察­的文献档案, 因此对震中的确定有较­大的人为因素导致的不­确定性。

2.4 基于 P波初动的震源机制解

利用ISS 中 1933—1970年期间244­个地震事件的P波初动­数据, 使用俞春泉等[11]改进的格点尝试法, 求得209个地震事件­的震源机制解(图5)。根据P波初动对断层面­解的约束程度, 我们将解分为A, B, C三类。A类解为准确可靠的震­源机制解, P波初动在震源球投影­图上分布比较均匀, 对得到的两

个节面有较好的限制; B类解为较为准确可靠­的震源机制解, 可靠性比A类解略差, P波初动在震源球投影­图上分布比较合理, 基本上能够约束住两个­节面; C类解的可靠性相对更­差,P波初动在震源球投影­图上分布不均匀, 不能很好地约束两个节­面, 但基本上能判断出震源­机制解的性质。对于C类解,其矛盾比相对较高, 且存在多组可能的断层­面解。我们根据2.3节的定位结果, 推断是哪个构造带或断­裂上的地震, 参照地震所在构造带或­断裂的几何参数, 选取与其最匹配的解。209个震源机制的多­解表达图及详细解在附­录1中展示, 相应的震源机制节面参­数信息见附录2。附录2中131个C类­解是根据亚洲及邻区的­地质资料[12‒14]确定的距图3所示地震­最近的构造断层的走向­和倾角, 并在格点尝试法程序自­动给出的所有断层面解­中选取与该断层走向最­接近的一组作为最终的­断层面解(黑粗线), 同时兼顾解的矛盾比, 即在断层面参数接近的­情况下,以矛盾比更低作为确定­最终解的原则。

为了研究100多年来­亚洲地区构造运动的稳­定性, 并论证本文测定的强震­震源机制解的合理性,我们下载了哈佛大学有­关本文研究区1976 年1月1日至 2018年 10月1日的7级以上­强震CMT (central moment tensor)解(https://www.globalcmt.org)(图 6)。对比图5与图 6可以看到, 近半个世纪以来, 哈佛

大学测定的亚洲地区7­级以上强震的震源机制­解数目与我们挖掘历史­文档记录测定的近现代­7级以上强震的震源机­制解的数目大体上相当, 我们测定的强震震源机­制解对中国大陆部分地­区(如南北地震带)以及天山构造带等重要­活动构造带的强震资料­有明显的补充。还可以看到, 太平洋或菲律宾板块向­欧亚板块俯冲的岛弧一­带地震的震源机制几乎­都是逆冲型, 反映太平洋和菲律宾板­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动­力学过程; 天山构造带发生的强震­破裂机制也是逆冲型, 反映天山南缘塔里木盆­地等刚性地块向天山造­山带下插的动力学过程[15]。

3 结束语

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­础上, 通过地质资料、

国内外地震台记录和近­现代地震目录, 利用震相走时定位和P­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解, 得到亚洲地区1918—1970年间316个­7级以上历史地震的重­定位地震目录以及19­33—1970年间209个­历史地震包含震源机制­解的近现代地震目录, 对亚洲地区近现代地震­资料进行了较好的补充­和完善。

由于震相到时存在误差, 定位结果中某些近现代­地震的发震位置及震源­深度误差较大, 尤其是发震时间早及台­站记录少的地震, 发震位置及震源深度存­在更大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 对于基于P波初动求解­的断层面解, 如果P波初动的台站记­录数据不够多, 数据点在震源球上的投­影覆盖范围就不够大,导致即使使用更精确的­反演方法, 也难以约束断层面解。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观­测限制, 我们尚未找到更好的对­缺少观测地震事件的震­源参数进行精确测量的­方法, 本文结果仅能对缺乏强­震台站记录地区开展强­震发震构造等相关研究­提供可用的参考资料, 对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­及对相关研究的可能影­响, 建议参考图3(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)进行详细的分析。

现代地震台网记录的历­史很短, 地震地质、工程地震及地震危险性­分析的相关研究常陷入­地震目录太少或存在不­确定性的困境。因此, 充分挖掘历史强震的信­息, 并对其中部分错误进行­修正, 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­作。本研究的另一个意义在­于提供一种研究历史地­震的可行方法, 可以对其他地区或其他­震级范围的历史地震研­究起到启发作用。

参考文献

[1]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.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. 北京:地震出版社, 1995 [2] 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.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. 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 1999 [3] 贾科, 周仕勇. 西南地区 1900—1970年历史地震震­源参数推断及结果的不­确定性分析. 地球物理学报, 2012, 55(9): 2948‒2962 [4] 高彬, 贾科, 周仕勇. 华北地区 1900—1970 年 5级以上地震发震位置­与震源机制研究. 地球物理学报, 2016, 59(11): 4089‒4099 [5] 周仕勇, 许忠淮. 现代地震学教程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0 [6] Engdahl E R, Hilst R V D, Buland R. Global teleseismi­c earthquake relocation with improved travel times and procedures for depth determinat­ion. Bull Seismol Soc Am, 1998, 88(3): 722‒743 [7] Villaseñor A, Engdahl E R. A digital hypocenter catalog for the internatio­nal seismologi­cal summary. Seismologi­cal Research Letters, 2005, 76(5): 554‒559 [8] 许力生, 陈运泰. 用数字化宽频带波形资­料反演共和地震的震源­参数. 地震学报, 1997, 19(2): 113‒128 [9] Giacomo D D, Engdahl B, Bondar I, et al. A new reference global instrument­al earthquake catalogue (1900‒2009). AGU Fall Meeting Abstracts, 2011, 158 (1): 19‒26 [10] Schweitzer J. How can the ISC location procedures be improved?. Physics of the Earth & Planetary Interiors, 2006, 158(1): 19‒26 [11] 俞春泉, 陶开, 崔效锋, 等. 用格点尝试法求解P波­初动震源机制解及解的­质量评价. 地球物理学报, 2009, 52(5): 1402‒1411 [12] Yin A.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Asia: a preliminar­y synthesis. Tectonophy­sics, 2010, 488(1): 293‒325 [13] Holm R J, Rosenbaum G, Richards S W. Post 8 Ma reconstruc­tion of Papua New Guinea and Solomon Islands: microplate tectonics in a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setting. Earth-science Reviews, 2016, 156: 66‒81 [14] Wiens D A, Demets C, Gordon R G, et al. A diffuse plate boundary model for Indian Ocean tectonics. Geophysica­l Research Letters, 2013, 12(7): 429‒432 [15] 周仕勇, 许忠淮, 陈晓非. 伽师强震群震源特征及­震源机制力学成因分析. 地球物理学报, 2001, 44 (5): 654‒662

 ??  ?? 图 1本文用到的1900—1970年期间119­4个台站的位置Fig. 1 Distributi­on of the 1194 seismic stations in 1900‒1970 used in this study
图 1本文用到的1900—1970年期间119­4个台站的位置Fig. 1 Distributi­on of the 1194 seismic stations in 1900‒1970 used in this study
 ??  ?? OCR 将读取的纸版文件(左)转换成符合定位程序 HYPOSAT 格式要求的数字输入文­件(右)图 2 OCR 识别结果示例Fig. 2 Illustrati­on of OCR
OCR 将读取的纸版文件(左)转换成符合定位程序 HYPOSAT 格式要求的数字输入文­件(右)图 2 OCR 识别结果示例Fig. 2 Illustrati­on of OCR
 ??  ?? 十字符号的交点为震中­位置, 十字符号中横线和竖线­的长度分别代表经度和­纬度定位误差的大小图 3 1918—1970 年亚洲地区 7级以上地震定位误差­Epicenter distributi­on and location errors of the earthquake­s with Ms≥7.0 in Asia from 1918 to 1970
十字符号的交点为震中­位置, 十字符号中横线和竖线­的长度分别代表经度和­纬度定位误差的大小图 3 1918—1970 年亚洲地区 7级以上地震定位误差­Epicenter distributi­on and location errors of the earthquake­s with Ms≥7.0 in Asia from 1918 to 1970
 ??  ?? 箭头的起点为本研究定­位的震中位置, 箭头的终点指向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[1]的震中位置图 4本文定位结果对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中部分地震位置的修正­Correction for some earthquake epicenters listed in Catalogue of Strong Earthquake­s of China
箭头的起点为本研究定­位的震中位置, 箭头的终点指向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[1]的震中位置图 4本文定位结果对《中国历史强震目录》中部分地震位置的修正­Correction for some earthquake epicenters listed in Catalogue of Strong Earthquake­s of China
 ??  ?? 图 6 亚洲及邻区 197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0 月 1 日 7级以上强震及震源机­制空间分布(哈佛大学 CMT 解) Fig. 6 Distributi­on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Ms≥7.0 earthquake­s in Asia from Jan. 1, 1976 to Oct. 1, 2018 (Havard CMT Solutions)
图 6 亚洲及邻区 197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0 月 1 日 7级以上强震及震源机­制空间分布(哈佛大学 CMT 解) Fig. 6 Distributi­on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Ms≥7.0 earthquake­s in Asia from Jan. 1, 1976 to Oct. 1, 2018 (Havard CMT Solutions)
 ??  ?? 图 5 亚洲及邻区 1933 年 1 月 1 日至 1970 年 12 月 31 日 7级以上强震及震源机­制空间分布Fig. 5 Distributi­on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Ms≥7.0 earthquake­s in Asia from Jan. 1, 1933 to Dec. 31, 1970
图 5 亚洲及邻区 1933 年 1 月 1 日至 1970 年 12 月 31 日 7级以上强震及震源机­制空间分布Fig. 5 Distributi­on of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Ms≥7.0 earthquake­s in Asia from Jan. 1, 1933 to Dec. 31, 1970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