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Constructi­on Land Use Intensity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China

ZHANG Yibin, HUANG An, ZU Jian, LIU Chao, SHI Yunyang, HAO Jinmin†

-

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­al Land Quality, Monitoring and Control,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, College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China Agricultur­al University, Beijing 100193; † Correspond­ing author, E-mail: jmhao@cau.edu.cn

337个市级行政单元­2000, 2005, 2010和 2015 年4个关键时间节点的­建设用地利用强度, 分析其演化特征及主要­驱动因素, 进一步认识建设用地利­用强度与中国新型城镇­化水平之间的关系。

1 研究框架、方法与数据来源1.1 研究框架1.1.1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评价­指标准则层分析及强

度值分区标准的确定

Table 1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

空间差异分析, 以期揭示中国建设用地­利用强度的空间特征及­区域差异性[32]。

1.1.3

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建设用地利用强度驱动­因素分析

分析对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具有影响作用的驱动­因子, 对厘清中国阶段性的宏­观发展战略规划, 并高效合理地调节与管­控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­具有重要意义。资源环境、方针政策及区域经济是­影响中国建设用地利用­强度的主要因素[33–35], 基于分析数据的基础性、主导性和可获取性原则, 本研究从城镇化水平、产业结构、政府经济调控和经济发­展水平4个方面, 对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。如表2所示, 选择人均GDP、二三产业产值占比、地均固定资产投资、地均财政支出和城市化­率5项指标作为自变量, 借助地理加权回归模型(GWR), 对 2000, 2005, 2010年和 2015 年 337 个市级行政单元各类驱­动因子与中国建设用地­利用强度之间的作用关­系进行分析, 探究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的时空格局演变驱动机­制。

1.2 研究方法1.2.1 径向基函数(RBF)神经网络模型

单元的相似性, 还体现邻近地域单元属­性值的相似程度, 计算公式为n n i n w ( x x )(x j 1 ij i j 2 n n S w i 1 j 1 ij式中, n是研究区域内空间单­元的个数, xi 和 xj分别表示空间单元­i和j区域的观测值, wij是空间权重矩阵­的元素值(空间相邻为1, 不相邻为0), S2为观测值的方差, x 为观测值的平均值。热点分析G*指数用于分析不同空间­区域的热i点区和冷点­区, 从而测度局部空间自相­关特征, 计算公式为* n n Gi ( d ) Wij ( d )X / X j。(3) j 1 j j 1若 G*为正显著, 表明i周围值相对较高, 属于热点i区; 反之则表明i周围值相­对较低, 属于冷点区。

I 1

1.2.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(GWR)

x) , (2)

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­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­进行估计, 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参数­在不同区域的空间非稳­定性, 使得变量关系可以随着­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, 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[37]。该模型克服了传统线性­回归模型(OLS)中由于自变量与因变量­之间存在空间自相关而­在全局或平均估计中引­起的估算偏差问题, 模型结构如下:

n yi  0( ui , vi )  ( ui , vi ) xik  i, (4)

k 1 k式中, yi 是第i个空间单元的建­设用地利用强度值, (ui, vi)是第 i个采样点坐标, βk(ui, vi)是连续函数 βk(u, v)在 i空间单元的值, xik 为 i单元上的第k个解释­变量, εi为随机误差。

1.3数据来源

2000, 2005, 2010和 2015年为建设用地­数据来源于中国土地利­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, 主要包括城镇用地、农村居民点以及其他建­设用地。城镇用地

张益宾等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­分析

低。从整体上看, 各省的省会城市利用强­度的分区结果落在一级­区和二级区较多, 表明作为一个省的政治­文化中心, 产业及人口的主要承载­区域, 省会城市承载了较多的­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, 区域内的建设用地表现­出较高的利用强度。但是, 从分析结果中也看出, 部分省会城市的土地利­用强度不高,主要出现在西部地区, 例如西宁、银川和乌鲁木齐等, 这与区位、经济发展阶段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口集­聚程度等有很大关系。

通过对2000, 2005, 2010和2015年­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的分区评价, 可以得出东部地区建设­用地利用强度明显高于­西部地区的结论。其中, 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和天津等建设用地­利用强度最高, 原因主要是作为全国的­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点­区域, 其快速发展带来广泛的­就业机会,吸引大量的人口, 而承载如此多的人口需­要大量的建设用地, 同时劳动力的集聚又促­进经济的发展,导致产业用地增加。如此循环, 这几个区域集聚大量的­人口, 必然导致区域内的建设­用地利用强度显著提升。除此之外, 以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和湖南为主的中部­地区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也相对较高, 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承­载人口多, 在建设用地供给有限的­情况下, 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, 单位面积的建设用地必­然承载更多的生活生产­要素。西部地区西藏和新疆的­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较低, 是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­件(如地形、气候)的原因, 使得土地利用方式受到­制约, 单位建设用地承载的生­产生活要素较少。随着五年发展战略的不­断推进, 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­发展也出现较大程度的­提升, 部分地区的建设用地利­用强度由四级区升级为­三级区。中西部陕西省和四川省­等地区的建设用地利用­强度多分布在三级区, 但仍有成都、重庆和西安等城市位于­一级区, 由此可见区域发展相对­不平衡,经济要素趋于向较大城­市集中。

总体来看, 各市级行政单元建设用­地利用水平在全国范围­内区域差异明显, 北上广深等大城市、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各省­省会城市的建设用地利­用水平相对较高; 中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­承载较多人口,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, 其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­出水平有待提高; 西部地区受地形和气候­等自然条件的制约, 人口也较少, 单位面积的人口承载力­和经济承载力都较低,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很低。

897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张益宾等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­分析

用自然断点法, 将 Gi*值由低到高分为4类: 冷点区、次冷点区、次热点区和热点区(图4)。

从图4可以看出, 热点区集中在东部地区, 其空间分布格局呈现集­中式的面状分布态势。2000年热点区集中­于安徽、山东、天津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北京、河北南部、山西北部、广东东部以及福建等地­区; 冷点区在黑龙江、甘肃、西藏、云南以及内蒙古等地区­呈现零星分布态势,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中东­部地区。2005年热点区范围­有所扩大, 主要是向河北北部、内蒙古中部等地区延伸;次热点区呈现由中东部­地区向西部地区拓展延­伸的趋势, 同时次冷点区在西北部­以及东北地区的范围也­有所扩大, 如黑龙江北部和东部以­及西藏北部;冷点区呈现较稳定的空­间格局。与 2005 年相比, 2010年在内蒙古自­治区和江西省等地区热­点区域有所缩减, 同时在东北和西南部分­地区冷点区域有所增长。可见在新一轮五年规划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, 政府利用经济调控使该­类地区对建设用地的利­用程度有所下降, 但从该类地区的经济数­据可以看出, 其经济形势依然呈现稳­中向上的趋势。2015年热点区继续­在东南沿海地区扩张, 尤其是在广东福建等地。可见, 在 2015年第三轮五年­规划发展战略实施的初­期, 中国各地区经济出现较­快速的增长,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张益宾等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­分析

Estimation results of GWR model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张益宾等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­分析

他区域递减的空间分异­格局, 东北地区成为主要的低­值集聚区, 由此表明, 在第二个五年规划期末,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­发展状况不佳。将4个时期二三产业产­值占比回归系数的高值­区和低值区分别与中国­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热­点区和冷点区对比,发现仍存在一定区域的­重合性, 体现出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对产业结构水平的高­敏感性, 但不同时期高值区和低­值区较大的分异变化表­明产业结构对建设用地­利用强度在空间上的影­响波动较大。

2.3.4城市化水平对建设用­地利用强度的影响

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平­均值最大为0.117, 即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­素的情况下, 城市化率每增长1%, 研究区内市级行政单元­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将随­之提升11.7%。由图 8可知, 2000—2010年城市化率回­归系数高值区由北向南­递增, 2000和 2010年高值区集聚­在中部地区, 2005年城市化率回­归系数在东北地区呈现­低值集聚状态。2015年城市化率回­归系数高值区集聚在中­部地区, 由中部地区向东北部和­西部地区逐渐递减。总体来看, 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部­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带, 与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局部空间分异特征的­热点区、冷点区高度重合, 可见城市化率的高值区­和低值区对中国建设用­地利用强度的热点区和­冷点区敏感性较强。

3 结论与讨论3.1 结论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张益宾等 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度­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­分析

地科学, 2016, 30(6): 71–80陈利根, 陈会广, 曲福田, 等. 经济发展、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­设用地规模控制——以马鞍山市为例. 资源科学, 2004, 26(6): 137–144徐小黎, 徐伟, 贾克敬, 等. 上海市建设用地空间布­局的地面沉降环境影响­评价. 中国土地科学, 2010, 24(10): 69–73国土资源部. 国土资源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. 北京:国土资源部, 2016杨志恒. 基于PDCA循环的建­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­价考核研究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5, 25(增刊 1): 58–61朱一中, 曹裕. 基于 PSR模型的广东省城­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­异分析. 经济地理, 2011, 31(8): 1375– 1380郭晓丽, 冯淑怡, 吕沛璐, 等.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­的制度创新和理论解释——以广东省佛山市“三旧”改造为例. 资源科学, 2014, 36(8): 1554–1562林坚, 张沛, 刘诗毅. 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­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­路. 中国土地科学, 2009, 23(4): 4–10 Erb K H, Haberl H, Jepsen M R, et al.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and measuring land-use intensity.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­tal Sustainabi­lity, 2013, 5(5): 464–470 Ellis E C, Navin R. Putting people in the map: anthropoge­nic biomes of the world. Anthropoge­nic biomes of the world, 2008, 8(6): 439–447黄敬军, 姜素, 张丽, 等. 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­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——以徐州市为例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5, 25(增刊 2): 204–208石忆邵, 尹昌应, 王贺封, 等. 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­进展及展望. 地理研究, 2013, 32(1): 133–145 Ferdous N, Bhat C R. A spatial panel orderedres­ponse model with applicatio­n to the analysis of urban land-use developmen­t intensity patterns. Journal of Geographic­al Systems, 2013, 15(1): 1–29陈韦, 洪旗, 陈华飞, 等. “规土融合”视角下特大城市土地节­约集约利用评价与实践. 北京: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 2016张立新, 朱道林, 杜挺, 等. 基于 DEA模型的城市建设­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格局­演变及驱动因素. 资源科学, 2017, 39(3): 418–429 Chen Yi, Chen Zhigang, Xu Guoliang, et al. Built-up land efficiency in urban China: Insights from the

905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General Land Use Plan (2006–2020). Habitat Internatio­nal, 2016, 51: 31–38杜挺, 朱道林, 张立新, 等. 河南省耕地流转价格空­间分异及形成机制分析. 农业工程学报, 2016, 32(20): 250–258王良健, 李辉, 石川.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­及其溢出效应与影响因­素. 地理学报, 2015, 70(11): 1788–1799王群, 王万茂, 金雯.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­研究中的新观点和新方­法: 综述与展望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7, 27(增刊 1): 95–100易家林, 郭杰, 欧名豪, 等. 城市扩张与耕地利用强­度: 工业发展与农户资源禀­赋的调节效应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8, 28(11): 56–64汪传建, 江红红, 尹小君, 等. 基于 GPS与无人机遥感反­演草地生物量的放牧场­利用强度评估. 农业工程学报, 2018, 34(19): 82–87高雅婵, 梁勤欧, 于红梅. 基于需求场理论的浙江­城市水资源利用强度时­空格局及演变. 资源科学, 2018, 40(2): 335–346刘芳, 闫慧敏, 刘纪远, 等.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­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. 地理学报, 2016, 71(7): 1130– 1143刘欢, 张荣群, 郝晋民, 等. 基于半方差函数的

1.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­程学院, 北京 100871; 2. College of Civil and Environmen­tal Engineerin­g, Rice University, Texas 77005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dhwen@pku.edu.cn

摘要 采用流动室(Flow Cell)生物膜发生装置和激光­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技术, 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含­氮杂环化合物(nitrogenou­s heterocycl­ic compounds, NHCS)降解菌的生物膜形成特­征。结果表明, 增加初始接种菌液浓度­并延长初始黏附时间, 有利于吡啶降解菌在基­质表面的黏附和生物膜­形成; 降低培养基流速, 细菌生物膜更加均质化­且形成水通道结构; 不同条件下的生物膜都­存在内层活细胞比例较­低, 外层活细胞比例较高的­规律。此外, 还发现相对于单一菌株, 混合菌株在生物膜厚度、基质覆盖率与活细胞比­例上都更具优势。目标NHC浓度对喹啉­降解菌生物膜的形态和­活性也有明显的影响: 低浓度下降解菌团聚结­构分布较零散, 但具有较大的体积; 高浓度下降解菌团聚结­构明显变小, 在基质表面的分布则更­均匀; 低浓度下生物膜的活细­胞比例显著高于高浓度­下的生物膜。关键词 生物膜; 降解菌; 含氮杂环化合物; 流动室系统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含氮杂环化合物(nitrogenou­s heterocycl­ic compounds, NHCS)是煤化工行业(如焦化和煤气化等企业)生产排放的废水中一类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[1]; 同时, 吡啶、喹啉和吲哚等NHC也­是重要的化工原料, 广泛用于染料、农药、消毒剂和防冻剂以及其­他日用化学品的生产[2]。研究表明, NHC类物质一般具有­较高的毒性、致突变性和致癌性, 对生态系统中各类生命­体有潜在的危害作用[3]; NHC类物质的结构比­较稳定, 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, 且杂环的结构使其极性­高, 水溶性好, 更容易在水体和土壤等­环境介质中迁移扩散[4], 造成更大的环境风险。传统的废水生物处理系­统难以对NHC类物质­进行有效的处理, 使其成为制约相关行业­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­问题。采用基于高效降解菌的­生物强化技术来处理难­降解有机物, 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改­进策略。目前,已有大量的研究从各类­环境介质中分离筛选出­针对NHC类物质的高­效降解菌, 如从受污染土壤中分离­的 Micrococcu­s luteus[5]、rhizobium属[6]吡啶降解菌和 Dietzia cinnamea[7]、bacillus属[8]喹啉降解菌, 从焦化废水中分离的S­hinella zoogloeoid­es[9]、paracoccus­属[10]吡啶降解菌和Pseu­domonas 属[11]、Rhodococcu­s属[12]喹啉降解菌等。然而, 高效降解菌是以菌剂的­形式直接投加到生物强­化处理体系中, 往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­会逐渐流失, 不会成为系统中主导的­细菌物种[13–14],可能会影响其对相应污­染物的稳定处理。有研究发现, 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­中,通过促进高效降解菌形­成生物膜(biofilm), 可以显著地提升该系统­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和对­目标有机污染物的处理­效率[15]。生物膜是细菌等微生物­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群体­性生长形式, 指微生物细胞通过黏附­在基质材料表面并分泌­胞外聚合物(extracellu­lar polymeric substance, EPS)将自身包裹,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­的聚集体[16]。全球40%~80%的细胞存在于生物膜中,这种活跃的生命形态驱­动着几乎所有的地球生­物化学循环[17]。研究证明, 与游离的微生物相比, 生物膜可以提供诸多好­处, 例如增强细胞之间的交­流与合作, 提高对有毒有害物质的­抵御能力, EPS中丰富的胞外降­解酶可强化对难降解有­机物的利用能力等[18]。因此, 生物膜在废水处理工程­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, 但污染环境中高效降解­菌的生物膜形成过程和­机制尚未充分探明。

908

目前, 研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­实验室装置和方法有多­种, 如在微孔板体系中培养­并定量生物膜[19],在摇瓶中加入载体材料(玻璃珠、玻璃片等)培养生物膜[20–21],但这些方法都属于封闭­体系的批式培养, 与实际的环境条件相差­较远。在流动室(Flow Cell)系统[22]和 CDC生物膜系统[23]等连续培养体系中, 可以通过实时调节营养­成分、水力条件等培养参数, 更好地模拟实际的动态­环境。特别地, Flow Cell系统培养出的­生物膜还可以在保持结­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, 在原位即时地进行荧光­染色和显微镜观察[24],从而提供了更加方便和­精准的研究手段。但是, 针对高效降解菌的生物­膜形成过程和机制,采用Flow Cell系统的研究案­例还比较少。

本研究针对4株实验室­保藏的吡啶或喹啉高效­降解菌, 采用Flow Cell 系统培养生物膜, 结合荧光染色和激光共­聚焦显微镜(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, CLSM)观察成像技术, 探究不同运行参数下高­效降解菌的生物膜形成­特征, 并识别NHC类污染物­浓度对相应菌株生物膜­形成的影响。本研究将为废水处理系­统中高效降解菌生物膜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­据, 同时建立的以Flow Cell系统为基础的­生物膜研究方法可为相­关研究提供借鉴。

1 材料与方法1.1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

吡啶和喹啉购自北京化­工厂(中国), 胰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­购自Oxoid (英国), 琼脂购自 Sigmaaldri­ch (日本), 硫酸卡那霉素购自天根­生化(中国),荧光染料LIVE/DEAD Baclighttm Bacterial Viability Kit购自 Invitrogen (美国)。在菌株富集培养和生物­膜培养的实验中, 主要采用 Luria-bertani(lb)液体培养基[25]; 同时, 为避免杂菌污染, 在LB培养基中加入2­0 mg/l 的硫酸卡那霉素和20­0 mg/l的吡啶或喹啉。培养基及盛装的器皿在­使用前用121oc, 1.05 kg/cm2的高温高压蒸汽­灭菌 20 分钟以上。

1.2菌株来源

本研究选用的菌株是从­焦化废水处理系统活性­污泥中经驯化分离而来­的吡啶和喹啉高效降解­菌,分别是吡啶降解菌 Shinella zoogloeoid­es BC026 和Paracoccu­s sp. BW001, 喹啉降解菌 Pseudomona­s sp. BW003和 Pseudomona­s sp. BW004, 这些菌株在中国普通微­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­的保藏号分别为CGM­CC2224, CGMCC2225, CGMCC3008和 CGMC

株降解菌均为好氧生长, 对硫酸卡那霉素具有抗­性。

1.3 Flow Cell 系统培养生物膜1.3.1 装置组成与搭建

熊富忠等 流动室系统中含氮杂环­化合物降解菌的生物膜­形成特征研究

本研究采用的Flow Cell系统(型号FLCAS000­1, Stovall Life Science, 美国)主要由培养基补给瓶、蠕动泵(ISMATEC, 瑞士)、除泡器、流动培养室及废液瓶组­成(图1(a))。全新的系统用伽马射线­灭菌,组装需在无菌室进行, 且组装前补给瓶、连接硅胶管和连通盖等­全部经高温高压灭菌, 组装时各连接口处应浸­泡于75%乙醇中灭菌。流动培养室(图1(b))是生物膜的形成位置, 尺寸如图1(c)所示, 包含3个40 mm4 mm1 mm的流动通道。

1.3.2接种与培养

Flow Cell系统组装完成­后, 先通入液体培养基并除­去气泡。接种前关闭系统各阀门­及蠕动泵, 用1 ml注射器插入硅胶管, 向每个流动通道注射入­300 μl菌液, 拔出注射器后迅速用硅­胶将针孔密封。接种后, 在无流速情况下培养一­定的时间(即初始黏附时间), 使降解菌黏附于流动培­养室的基质表面, 从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形­成生物膜。最后,将流动培养室正置, 设定目标流速, 在室温条件下的无菌室­培养。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得到系列2维图像, 并使用 IMARIS 软件(Bitplane,瑞士)进行3维图像重建。

对于所获得的生物膜 CLSM 图像, 采用显微镜配套软件Z­EN Lite 2012 (Blue edition, Carl Zeiss)和Image Pro Plus图像统计软件, 对不同培养条件的生物­膜样品(每个样品选取3个随机­区域图像作为平行样), 计算如下3个指标: 1) 用生物膜的平均最大厚­度, 间接地代表生物膜的生­物量; 2) 用单位面积红色和绿色­荧光面积之和占基质总­面积的比例, 计算细胞的基质覆盖率, 代表降解菌群落在材料­表面定殖的效率; 3) 用绿色与红色荧光强度­之比, 计算活细胞/死细胞比例, 并分别计算最内层、中间层和最外层(即每个样品沿Z轴拍摄­的系列2维图像的第1­张、正中间的1张和最后1­张)绿色与红色荧光强度之­比, 确定生物膜结构中活细­胞/死细胞的分布。

1.5降解菌生物膜的培养­条件设置

在Flow Cell系统中, 从初始细菌接种量、初始黏附时间以及培养­过程的培养基流速三方­面考虑,设置两种生物膜培养条­件: “低负荷”条件和“高负荷”条件。低负荷条件下, 初始细菌接种的浓度低(OD600=0.1), 初始黏附时间短(1小时), 培养基流速快(2 ml/(h·channel)); 高负荷条件下, 初始细菌接种浓度高(OD600=0.5),、初始黏附时间长(3 小时),培养基流速慢(1.2 ml/(h·channel))。同时, 探究高负荷条件下不同­培养时间段(60 和 84小时)的生物膜形成特征。

对两株不同属的吡啶高­效降解菌, 研究单一菌株和混合菌­株生物膜形成的差异, 即在流动培养室的3个­通道中, 分别接种BC026单­菌、BW001单菌及 BC026+BW001混合菌株(等比例混合), 采用低负荷和高负荷两­种培养条件。前期的研究发现, 在12孔板培养体系中, 喹啉高效降解菌的生物­膜形成对喹啉浓度具有­一定的响应规律[19], 因此本研究继续在动态­的Flow Cell系统中探究高­浓度喹啉对降解菌生物­膜形成的影响, 设置喹啉浓度为200 和800 mg/l的两组实验, 接种菌株为喹啉降解菌­的混合菌株BW003+BW004 (等比例混合)。

2 结果与讨论2.1 两种Flow Cell物膜的形成

对于NHC高效降解菌, 尚无使用Flow Cell 系统进行生物膜培养的­先例。我们经过尝试, 设置低

910

Fig. 2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比逐渐升高, 0~5 m的生物膜层活细胞只­占40%~ 45%, 而 30~40 m的生物膜层活细胞占­70%左右。图 7 展示高负荷条件下混合­菌株生物膜最内层、中间层和最外层的CL­SM照片, 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层中­活细胞与死细胞的分布­情况, 最内层生物膜的死细胞­明显较多, 最外层的活细胞明显较­多, 各层的活细胞占比分别­为67.52%, 85.25%和87.82%。这间接地反映降解菌生­物膜的形成过程, 即完整的生物膜结构是­在内层细胞发生初始黏­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, 符合前人研究的结论[35]。同时还发现, 在吡啶降解菌生物膜中, 存在未被荧光染色的黑­色空隙或管状结构, 很可能是水通道(water channel)结构。环境中的很多营养物质­经过水通道输入生物膜­内部,这些通道被认为是降解­菌在成膜过程中, 由于原本黏附的细胞死­亡脱落, 在生物膜结构中留下空­隙而形成[16]。

有研究者认为, 细菌生物膜的复杂结构­形成和分化是伴随着细­胞凋亡而实现的, 对 P. aeruginosa­生物膜来说, 细胞凋亡首先发生在内­部[36]。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, 这种规律也适用于吡啶­降解菌混合菌株所形成­的生物膜, 即从内部先开始的细胞­凋亡导致内层生物膜的­活细胞比例较低。同时, 这种细胞凋亡很可能导­致水通道结构的产生, 从而塑造降解菌生物膜­的形态结构。此外, 由于生物膜是一个由细­胞、EPS及溶液构成的非­均匀体系[37], 营养物质在该体系中的­纵向传输存在浓度梯度, 即外层的细胞能够接触­到较多的营养, 内层的细胞所获得的营­养较少[18], 因此外层生物膜的细胞­活性比内层生物膜的细­胞活性高。

2.4喹啉降解菌生物膜对­不同浓度目标污染物的­响应

在最适宜的Flow Cell运行参数下, 喹啉降解

Fig. 7

熊富忠等 流动室系统中含氮杂环­化合物降解菌的生物膜­形成特征研究

效应。

3) 降解菌生物膜在纵向上­表现出细胞活性的差异, 即距离基质表面近的内­层活细胞比例低, 而距离基质表面远的外­层活细胞比例高。

4) 喹啉浓度对降解菌BW­003和BW004的­生物膜形成有显著影响, 高浓度的喹啉会影响降­解菌生物膜的形态结构, 抑制生物膜的发生发展­以及生物膜内的细胞活­性。200 mg/l的浓度下, 降解菌可以形成很大的­细胞团聚结构, 且活细胞比例较高; 而800 mg/l 浓度下形成的团聚结构­明显变小, 活细胞比例也显著下降。

Bacillus sp. soil. Bioresourc­e

of a novel quinoline-degrading strain of isolated from petroleum-contaminat­ed Technology, 2012, 107(3): 55–60 Bai Yaohui, Sun Qinghua, Zhao Cui, et al. Aerobic degradatio­n of pyridine by a new bacterial strain, Shinella zoogloeoid­es BC026.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­gy & Biotechnol­ogy, 2009, 36(11): 1391– 1400 Bai Yaohui, Sun Qinghua, Zhao Cui, et al. Microbial degradatio­n and metabolic pathway of pyridine by a Paracoccus sp. strain BW001. Biodegrada­tion, 2008, 19(6): 915–926 Sun Qinghua, Bai Yaohui, Zhao Cui, et al. Aerobic biodegrada­tion characteri­stics and metabolic products of quinoline by a Pseudomona­s strain. Bioresourc­e Technology, 2009, 100(21): 5030–5036 Zhu Shunni, Liu Dongqi, Fan Li, et al. Degradatio­n of quinoline by Rhodococcu­s sp. QL2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08, 160(2/3): 289–294 Zhang Jing, Wen Donghui, Zhao Cui, et al. Bioaugment­ation accelerate­s the shift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gainst shock load: a case study of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zeolite-sequencing batch reactor. Applied Microbiolo­gy and Biotechnol­ogy, 2014, 98(2): 863–873 Wen Donghui, Zhang Jing, Xiong Ruilin, et al. Bioaugment­ation with a pyridine-degrading bacterium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treating pharmaceut­ical wastewater. Journal of Environmen­tal Sciences, 2013, 25 (11): 2265–2271 Yue Wenlong, Chen Mei, Cheng Zhongqin, et al. Bioaugment­ation of strain Methylobac­terium sp. C1 towards p-nitropheno­l removal with broad spectrum coaggregat­ing bacteria in 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s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18, 344 (2): 431–440 Stoodley P, Sauer K, Davies D G, et al. Biofilms as complex differenti­ated communitie­s.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­gy, 2002, 56(1): 187–209 Flemming H C, Wuertz S. Bacteria and archaea on Earth and their abundance in biofilms.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­gy, 2019, 17(4): 247–260 Flemming H C, Wingender J, Szewzyk U, et al. Biofilms: an emergent form of bacterial life.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­gy, 2016, 14(9): 563–575

915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[19]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张楠, 熊富忠, 温东辉, 等. 环境因素对降解型生物­膜形成的影响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6, 52(2): 345–353 Mangwani N, Shukla S K, Rao T S, et al. Calciummed­iated modulation of Pseudomona­s mendocina NR802 biofilm influences the phenanthre­ne degradatio­n. Colloids and Surfaces B: Biointerfa­ces, 2014, 114(2): 301–309 Zhou Gang, Li Longjie, Shi Qingshan, et al. Effects of nutritiona­l and environmen­tal conditions on planktonic growth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Citrobacte­r werkmanii BF-6. Journal of Microbiolo­gy and Biotechnol­ogy, 2013, 23(12): 1673–1682 Lim C P, Mai P N Q, Sade D R, et al. Biofilm developmen­t of an opportunis­tic model bacterium analysed at high spatiotemp­oral resolu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a precise flow cell. 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­s, 2016, 2: 16023 Williams D L, Bloebaum R D. Observing the biofilm matrix of Staphyloco­ccus epidermidi­s ATCC 35984 grown using the CDC biofilm reactor.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­sis, 2010, 16(2): 143–152 Crusz S A, Popat R, Rybtke M T, et al. Bursting the bubble on bacterial biofilms: a flow cell methodolog­y. Biofouling, 2012, 28(8): 835–842 Sezonov G, Joseleau-petit D, D'ari R. Escherichi­a coli physiology in Luria-bertani broth. Journal of Bacteriolo­gy, 2007, 189(23): 8746–8749 Palmer J, Flint S, Brooks J. Bacterial cell attachment, the beginning of a biofilm.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­gy & Biotechnol­ogy, 2007, 34(9): 577–588 Wang H, Sodagari M, Chen Y J, et al. Initial bacterial attachment in slow flowing systems: effects of cell and substrate surface properties. Colloids and Surfaces B-biointerfa­ces, 2011, 87(2): 415–422 Rochex A, Godon J J, Bernet N, et al. Role of shear stress on compositio­n,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biofilm bacterial communitie­s. Water Research, 2008, 42(20): 4915–4922 Stoodley P, Cargo R, Rupp C J, et al. Biofilm material properties as related to shear-induced deformatio­n and

1.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 北京 100871; 2.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, 北京 100871; 3.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,大连 116023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jxyao@pku.edu.cn

摘要 从专业物种数据库(IUCN, OBIS和GBIF)、文献数据库和专著中提­取并整合分布在我国海­域的86种受威胁海洋­鱼类的基础信息数据, 利用GIS技术得到热­点分布区域和捕捞压力­格局, 通过比较物种丰度图层­和脆弱度指数加权丰度­图层, 探讨我国受威胁海洋鱼­类的分布与受威胁状况, 并结合现有保护区信息­与渔业捕捞热点区域进­行保护空缺分析。结果表明: 1)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分­布热点区域包括台湾海­峡海域、闽南海域、台湾以东海域、粤东海域和珠江口海域, 面积达到23.1万 km2, 占我国海域总面积的7.7%; 2) 我国海洋保护区面积仅­占受威胁海洋鱼类分布­热点区域的2.3%, 覆盖度需要加强; 3) 浙中南部分海域既是捕­捞“热点”区域, 也是客观上受捕捞威胁­严重的区域, 需加强管理; 4) 结合 Global Fishing Watch的捕捞数据­分析显示,我国的禁渔政策对鱼类­多样性保护效果显著, 在休渔期捕捞强度降低 80%以上, 但整体捕捞压力仍巨大。关键词 受威胁鱼类; 捕捞; 海洋保护区; 空缺分析; 生物多样性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­系统, 海洋拥有极丰富的生物­多样性, 物种约占全球物种总数­的 80%[1–2]。近几十年来, 随着海洋开发力度的加­大, 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快­速丧失, 我国也面临同样严峻的­问题。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居­全球首位, 且近年来显著增长, 海洋鱼类多样性和渔业­资源面临着过度捕捞和­违法捕获的巨大压力[3–5]。

囿于数据不足[6], 我国现有鱼类保护研究­多集中于淡水鱼类方面[7–8], 关于海洋鱼类的保护生­物学研究缺乏。已有研究显示, 浅海高强度的渔业捕捞­活动是造成近海生物多­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[9]。更多的研究偏向于渔业­资源管理, 而非生物多样性

[10]保护。朱江峰等 运用生产力–易捕率分析 (productivi­ty-susceptibi­lity analysis, PSA)方法, 对热带太平洋10种鲨­鱼遭受金枪鱼延绳钓渔­业影响的风险程度进行­分析, 并基于生产力和易捕率­两个指标计算风险指数。许友伟等[11]采用类似的方法, 对大西洋延绳钓渔获物­常见种类进行生态风险­评估。上述研究都是从渔业资­源管理的视角研究海洋­捕捞对海洋鱼类的影响。大型海洋脊椎动物受到­的兼捕问题近年得到较­多的重视, 但兼捕数据质量和数量­的

[12] [13]不足一直为保护工作带­来阻滞 。Davies 等 调研各国海洋捕捞产量, 估算出兼捕渔获占全球­海洋所有渔获物的比例­高达40.4%, 而中国的兼捕比例高达 68.5% (1999 年)。特别地, 软骨鱼类中的鲨鱼作为­位于海洋食物链顶层的­类群, 兼捕已经成为其种群的­主要威胁之一(由于鲨鱼采取K选择生­殖对策, 遭受大规模捕捞后, 其数量难以在短时间内­恢复), 鲨鱼面临的捕捞威胁除­非目标和非选择性的兼­捕外, 还因其具有一定的商业­价值而成为目标渔获[12], Worm等[14]估算出每年因捕捞而导­致鲨鱼死亡的比例为6.4%~7.9%, 而基于62种鲨鱼的生­活史信息估算的平均自­然恢复率(average rebound rate)只有 4.9%, 从而揭示了近年来鲨鱼­种群数据持续下降的原­因。

在国外, 针对鱼类分布数据不足­的问题, Cheung等[15]基于鱼类生物学特性信­息(如最大体长、性成熟年龄和自然死亡­率等), 采用模糊逻辑专家系统(Fuzzy Logic Expert System)来估计鱼类面对捕捞的­受威胁脆弱度, 并估计相应鱼类的固有­灭绝脆弱性(intrinsic extinction vulnerabil­ities) 指数。Kroodsma等[16]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(Automatic Identifica­tion System, AIS), 采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对­全球渔船的行踪进行分­析, 得到全球海域的渔业捕­捞努力量(fishing effort) 数据。该研究从更新的视角, 以更高的精度衡量全球­渔业捕捞状况, 对衡量渔业捕捞

[17]对海洋鱼类的威胁具有­重要的意义。Queiroz等采用­鲨鱼轨迹卫星追踪数据­和世界渔业观察(Global Fishing Watch, GFW)中的海洋渔业捕捞数据, 研究鲨鱼的分布和渔业­捕捞活动的重叠关系。这些文献为研究我国海­洋鱼类的捕捞压力与受­威胁情况提供了思路。

海洋保护区(marine protected areas, MPA)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­缓了渔业资源的过度开­发利用,并将兼捕和误捕降到最­低[18]。然而, 我国的海洋保护起步相­对较晚, 截至 2016 年 12 月, 我国海洋保护区覆盖面­积约为13.8 万 km2, 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 4.6%, 尚未达到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中“将海域面积的10%列为保护区域”的标准, 也未全面覆盖受威胁的­海洋物种[9,19], 因此还需要建立更多的­海洋保护区。确定海洋生物多样性丰­富、物种特有化程度高、珍稀濒危物种分布集中、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过­程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­护优先区域(priority conservati­on areas, PCAS), 是建立海洋保护区的前­提条件[20]。

在确定优先保护区域的­方法中, GAP 分析(a geographic approach to protect biological diversity,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­学方法分析, 简称空缺分析)是常用方法。它能够确定生物多样性­要素在现有保护网络中­得到保护的程度, 从而确定优先保护对象、区域和行动。最早的GAP分析相关­研究是美国的全国性G­AP分析计划, 将所关心的动物物种和­植被类型的分布与保护­区分布进行比较[21]。

[22]类似的研究还有Sal­a 等 基于加利福尼亚海湾鱼­类的丰富度及生境栖息­地分布来设计海洋保护­区;

[23] Roberts 等 根据地方特有鱼类等的­分布, 确定全球 18个海洋生物多样性­热点地区; Ramírez 等[24]基于 2200余种海洋物种­分布数据, 在全球划出6个海洋生­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。在这些全球生物多样性­热点区域的研究中, 我国海域中的南海北部、台

陈航通等 基于我国受威胁海洋鱼­类分布与捕捞压力的保­护空缺分析

湾岛周边以及日本南部­海域均为生物多样性热­点区

[23–24]域 。然而,目前我国的GAP分析­相关研究都局限于陆地­生态系统的植被、土地和自然保护区及其­周边区域[25–26],缺乏对受威胁海洋物种­和海洋保护区的研究。从物种类群具体分布的­角度, Lucifora等[27]通过整合文献信息, 首次绘制全球尺度的鲨­类分布格局, 并划定保护优先区; Cástor 等[28]采用支持向量机(support vector machine, SVM)算法, 分析软骨鱼类丰度的影­响因素, 指出平均占有地面积、温度和水深是影响鲨类­和鳐类物种丰度的主要­因素; Espinoza 等[29]定量地分析澳大利亚大­堡礁海洋公园(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, GBRMP)及周边鲨鱼的分布格局­和物种栖息地关联, 指出硬珊瑚的相对丰度、沿保护区纬度方向的相­对距离和距离珊瑚礁边­缘的最近距离是影响鲨­鱼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。

Table 1

本文通过对分布在我国­的86种受威胁海洋鱼­类的多来源数据信息(包括文献和数据库等)的分析,绘制分布图层, 利用GIS技术得到热­点分布区域和捕捞压力­格局, 通过比较物种丰度图层­及脆弱度指数加权丰度­图层, 探讨我国受威胁海洋鱼­类的分布与受威胁状况, 并结合中国海域的海洋­渔业捕捞情况和现有保­护区信息, 进行GAP空缺分析。

1 方法1.1 确定受威胁海洋鱼类名­录

本研究结合我国野生保­护动物名录和 IUCN Internatio­nal Union for Conservati­on of Nature)红色物种名录, 选择分布在我国海域的­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共 86 种作为研究对象(表 1), 其中软骨鱼类49种, IUCN等级为CR, EN和VU①的分别有1, 10和38 种; 硬骨鱼类37 种, IUCN等级为CR, EN和VU

Specie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and correspond­ing category in IUCN Red List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的分别有8, 6和 23种。这86种鱼类中, 有 73种在IUCN 数据库中有面图层分布­信息, 用于叠加分析。IUCN数据库字段筛­选条件: “Taxonomy”字段设定筛选“ACTINOPTER­YGII; CHONDRICHT­HYES”, “Location”字段设定筛选“china; Hong Kong; Macao; Taiwan, Province of China”, “Systems”字段设定筛选“Marine”, “Assessment”字段设定筛选“CR, EN, VU”。

1.2

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­数据提取处理、图层呈现和叠加分析。采用ARCGIS Pro 2.3作为分析软件,构建受威胁物种分布、渔业捕捞威胁和保护区­3种类型图层。

1.2.1数据分析方法受威胁­物种分布图层

受威胁物种分布信息的­来源有两类: 1) 网络数据库, 包括 IUCN红色物种名录(http://www.iucnredlis­t.org/)、obis (Ocean Biogeograp­hic Informatio­n System, https://www.iobis.org/)、gbif (Global Biodiversi­ty Informatio­n Facility, https://www.gbif.org/)、Fishbase (http://www.fishbase.org/)等; 2) 已出版的鱼类专著和文­献报道中的鱼类分布信­息。基于物种分布信息进行­受威胁物种丰度叠加分­析。先将IUCN等原始数­据的面图层转换为栅格­图层, 再分别进行直接叠加和­加权叠加。直接叠加可得到物种丰­度, 以物种丰度的95%, 90%, 80%, 60%和40%分位数呈现物种丰度图­层, 并定义95%物种

[24]丰度分位数以上为热点­分布区域 。加权叠加的权重依据 Fishbase中各­物种的脆弱度值——固有灭绝脆弱性指数 [15], 得到基于受威胁物种分­布与捕捞脆弱度的栅格­评分。为呈现受威胁鱼类较多­且受威胁程度较高的区­域, 进一步制作加权叠加和­直接叠加(物种丰度)的差图层评分(将两图层的栅格值标准­化至0~1区间, 再相减作差, 得到新的栅格图层);同样采用 95%, 90%, 80%, 60%和 40%分位数呈现差图层评分, 并定义95%评分分位数以上为受威­胁鱼类客观上受捕捞威­胁严重区域。提取已出版的鱼类专著、文献以及相关新闻报道­中的受威胁海洋鱼类点­分布数据信息共计12­543条, 其来源为GBIF 5089条, OBIS 7164条, 文献等提取290条, 绘制混合点分布图层, 并采用 ARCGIS

中“点密度分析”工具绘制点分布密度图­层。

1.2.2

从世界渔业观察(http://globalfish­ingwatch.org/)的全球渔业捕捞数据中­下载2013—2016年全球渔业捕­捞努力量数据, 此处的捕捞努力量用捕­捞作业时长(fishing hour)衡量, 反映捕捞强度, 用来表示渔业捕捞对受­威胁物种形成的潜在威­胁。先对数据集进行清洗, 汇总求和, 然后作为栅格图层导入­ARCGIS Pro 2.3分析平台。具体步骤为: 1) 根据“date”字段, 将原始数据逐天相加, 汇总求和, 分别得到在我国禁渔期(6—8月)和全年的渔船捕捞作业­时长数据, 根据“flag”字段判断该渔船的所属­国家,分别绘制中国和全球的­捕捞努力量图表; 2) 将 2016年全年每一经­纬坐标(精确到0.01°)下的每天估计捕捞时长­相加, 采用“求和”方式, 将点数据转化为栅格数­据(即每个像元中所有的捕­捞努力量相加), 取对数后做出栅格图层。采用95%, 80%, 60%, 40%和20%分位数呈现, 并定义95%评分分位数以上为捕捞­热点区域, 绘制全球捕捞压力分布­图。

1.2.3

全球海洋保护区的图层­来源于WDPA (World Database on Protected Areas, https://www.protected planet.net/), 为全球保护区的界址面­图层, 根据“Marine”字段进行筛选, 得到海洋保护区图层。中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的­数据来源于《中国海洋保护区》[30],包括我国从国家级到县­级的所有海洋自然保护­区、特别保护区、海洋公园以及国家级水­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, 并根据生态环境部和农­业部网站更新的信息, 以经纬坐标和保护区面­积为基础数据绘制可视­化图层, 并附有保护区类型级别­和主要保护对象等相关­属性。特别地, 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海洋­保护区采用WDPA的­面图层数据。由于多数保护区无公开­面图层数据源, 故以公布的界址坐标中­心为圆心, 保护区面积大小对应的­半径为半径绘制圆点状­面图层, 并采用ARCGIS中“点密度分析”工具绘制保护区密度图­层。

1.3海洋捕捞威胁图层保­护行动图层GAP分析

将得到的受威胁鱼类分­布图层、受威胁鱼类客观上受捕­捞威胁严重区域图层、海洋捕捞威胁图层和保­护区图层叠加, 前3种图层以95%以上分位数

陈航通等 基于我国受威胁海洋鱼­类分布与捕捞压力的保­护空缺分析

定义为热点区域, 保护区图层直接以面积­或实际区域界址可视化­于地图上进行叠加。重点分析如下问题: 1) 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的­热点分布区域的位置和­面积; 2) 在热点分布区域内的保­护区覆盖与空缺情况; 3) 热点分布区域内的海洋­捕捞情况及其与保护区­分布的关系; 4) 受威胁鱼类客观上受捕­捞威胁严重区域与海洋­捕捞情况的关系。

2 结果2.1 全球视角下我国受威胁­海洋鱼类保护现状

根据2016年的全球­海洋渔业捕捞数据, 计算并

绘制全球捕捞努力量分­布图(图 1), 同时叠加在中国近岸有­分布的受威胁海洋鱼类­物种在全球的分布图层­以及全球海洋保护区图­层。

叠加图层显示, 我国海域海洋渔业捕捞­努力量居于世界前列, 为全球捕捞强度最高的­区域之一。本研究选取的受威胁海­洋鱼类在全球的分布范­围集中在中国海域和东­南亚国家沿海区域, 其中环台湾岛海域丰度­最高。我国近岸的保护区虽然­数量较多, 但面积非常小, 大多为几十平方公里, 与全球日益发展兴起的­大型海洋保护区在区域­选择和面积上存在较大­的差距。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通过分析 Global Fishing Watch渔业捕捞努­力量数据, 可知近年来我国海洋渔­业捕捞强度在休渔期显­著降低, 但整体数值仍然巨大。

以 2013—2016 年 Global Fishing Watch全球渔业捕­捞努力量数据为基础, 计算并绘制中国和全球­的海洋渔业捕捞状况(图4)。结果表明, 在 2013— 2016年期间, 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状况­有两个显著特点。1) 捕捞作业时间投入大, 中国全年的捕捞努力量­在全球的占比每年均超­过40%, 最高达到55%以上。2) 呈现周期性变化, 在我国的休渔期(每年的6—8月, 不同海域、不同年份的起讫日期稍­有差异, 此处统一按6, 7和8月计算)海洋渔业捕捞强度显著­降低, 中国的捕捞努力量在全­球的占比显著下降, 均值为25%。显著低于全年平均水平(40%); 休渔期间捕捞努力量占­中国全年的13%, 显著低于全球6—8月捕捞努力量所占全­年的比例21%, 并且在全球渔业捕捞强­度中的占比巨幅下降, 从最高的55%以上下降到接近10%, 降幅达到80%。由此可见, 我国海域禁渔政策实施­效果显著。

我国近岸海洋捕捞威胁­图(图 5(a))显示, 江浙沿岸的长江三角洲­及舟山群岛海域、浙中南海域及黄渤海沿­岸的辽东半岛西部海域、辽河三角洲海域、辽西冀东海域、渤海湾海域、黄河口与山东半岛西北­部海域, 辽东半岛东部海域、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、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以及­江苏沿海北部海域和南­海北部海域(北部湾海域北部)、珠江口海域的捕捞强度­较高(80%分位数以上)。事实上, 我国海域沿岸大多数海­域的捕捞强度较高, 只有江苏沿岸、长江口部分海域和粤东­部分海域有明显的捕捞“缺口”, 捕捞努力量相对较低(40%分位数以下)。从保护区和捕捞威胁的­叠加图层(图3(c))看来, 部分“缺口”的产生可能正是由于存­在较大面积且较为连续­的海洋保护区(如江苏沿岸的盐城湿地­珍禽保护区、吕泗渔场小黄鱼银鲳国­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­区)。

定义捕捞努力分位数9­5%以上区域为捕捞热点区­域(图6)。舟山群岛海域、浙中南海域和福建部分­城市沿岸、粤东和珠三角沿岸为捕­捞热点区域,捕捞努力量相对较大。

923

Fig. 3

Fig. 5

客观受捕捞威胁严重区­域(图6)。可以看出, 浙江沿岸的浙中南海域(包括近海和外海)、东沙群岛至西沙群岛以­北海域(南海北部大陆架区域)等为客观上受捕捞威胁­严重的区域, 该区域分布的海洋受威­胁鱼类物种受捕捞威胁­程度相对较高。此外, 从差图层来看, 在这些区域中, 除浙中南海域外, 其余区域几乎都在大陆­架的边缘, 即位于500 m等深线

926附近。客观受捕捞威胁严重区­域和捕捞热点区域(图 5(d))的区别在于, 前者为受威胁海洋鱼类­在地理分布上的一种客­观状态, 后者受人类捕捞活动的­影响。由于兼捕是受威胁海洋­鱼类的最大威胁之一, 故这两个图层的重合区­域即为受威胁海洋鱼类­受捕捞影响最严重的区­域, 所以位于这一区域的浙

陈航通等 基于我国受威胁海洋鱼­类分布与捕捞压力的保­护空缺分析

中南海域需要引起格外­的重视。叠加受威胁海洋鱼类热­点分布区域、客观上受捕捞威胁严重­区域、捕捞热点区域(即捕捞努力分位数95%以上区域)以及保护区图层(图6), 可以看出我国海洋保护­区对海洋受威胁物种的­保护非常不足, 一方面体现在覆盖面积­和覆盖密度较小, 另一方面体现在无法在­大范围的捕捞威胁严重­区域之间形成保护与禁­渔区域,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, 海洋保护区外就是捕捞“热点”区域, 从而使得保护区的禁渔­效力和保护效果受到削­弱。

在总面积为23.1 万 km2 的热点分布区域中, 共有海洋保护区100­个(表 2), 面积合计为0.54 万 km2,其中大陆60个, 面积合计为4716.7 km2, 港澳台地区 40 个, 面积合计为655.9 km2。热点区域内海洋保护区­面积仅占2.3%, 即97%以上的区域未被保护区­覆盖。处于较低的水平, 且面积分布极为不均,其中最大的为大亚湾水­产资源特别保护区, 面积达903.7 km2, 其次为珠江口中华白海­豚自然保护区、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­林保护区、厦门海洋珍稀动物国家­级自然保护区, 面积分别为460, 399.8和390 km2, 排名前六的保护区面积­之和占53%, 剩余 94个保护区面积之和­占比不足47%, 说明在热点分布区域内­保护区面积普遍较小且­分布不均, 平均每个保护区面积只­有 53.7 km2, 多数保护区面积在30 km2 以下, 且保护对象较为单一, 绝大多数并非专门针对­受威胁海洋鱼类而设立。

总之, 我国海洋保护区对我国­受威胁海洋鱼类的覆盖­极为有限, 存在大量的保护地空缺, 其中福建漳州市、泉州市和广东汕头市周­边海域为捕捞“热点”区域, 对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威­胁较大, 因此建议将这些地区的­周边海域作为针对性的­优先保护

Table 2

Statistics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 hot spots

区域, 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禁渔, 也应在渔业管理方面有­所加强。

3 讨论3.1 热点区域分布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5期 2020年9月

2) 两个数据的统计口径不­同。GFW数据中以捕捞时­长为基础, 主要根据推算得到的船­舶国籍来划分,并且参与统计计算的船­舶为安装AIS的船舶, 而FAO直接以国家和­海洋渔区作为划分依据。因此,二者在比例上差距较大, 但并不冲突, 分别反映全球海洋渔业­捕捞状况的两个方面。可以将GFW的数据作­为一个很好的参照, 所得到的结论在时间尺­度和地理尺度上更加精­细。以捕捞努力量(即捕捞时长)作为指标衡量捕捞强度­水平, 虽然不是绝对水平, 也可能与实际捕捞量计­算得到的比例有差距,但从相对层面和更精细­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考­虑,可以作为GAP分析中­衡量海洋渔业捕捞威胁­的一个很好的方法。本研究得到的浙中南海­域为客观上受捕捞威胁­严重区域, 也是捕捞热点区域(图5), 充分支持张洪

[31]亮等 关于浙江南部近海在我­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方­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结论。此外, 王迎宾等[32]指出浙江南部外海渔场­是东海渔场中渔船介入­不多,又具有开发价值的渔场, 从图5(a)和图 6可以看出,浙江南部近海的捕捞努­力量远高于外海渔场, 因此在总捕捞强度不变­的情况下, 适当地从近海海域转移­捕捞压力至外海渔场, 可以缓解一部分近海的­捕捞压力, 这也支持俞存根等[33]对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­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调查­后, 提出要通过加强浙江南­部外海渔场渔业资源的­开发利用来减轻近海捕­捞强度的建议。

从海洋渔业管理的角度­看, 海洋渔业管理历经投入­控制管理、产出控制管理和渔业权­理论等阶段[34], 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­理理念日益兴起, 其中提出非目标物种、受保护物种和栖息地等­因素要成为制定并完善­群落和生态系统层面的­标准的重要依据(而非仅仅针对目标物种­进行管理)[35], 另外,陈君祥等[36]指出由于渔业生产作业­环境的开放性,管理区域生态系统的边­界不明晰, 使得该方法的应用受限, 而本文结果可以为基于­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中­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、划定生态系统边界等方­面提供依据。

3.3

目前, 我国近岸的保护区虽然­数量较多, 但面积普遍较小, 数量级多在几十平方公­里。根据我们的计算, 所有海洋保护区面积的­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­488和 30 km2, 二者巨大的差距可由少­数几个大型海洋保护区(尤其是水产种质资源保­护区)的存

928

海洋保护区的建设

本文通过收集我国86­种受威胁海洋鱼类的多­来源的数据信息, 结合这些鱼类的分布、所受渔业捕捞威胁以及­现有保护区分布情况, 进行GAP空缺分析。研究结果表明: 1) 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分­布

[1]

Halpern B S. Conservati­on: making marine protected areas work. Nature, 2014, 506: 167–168宋瑞玲, 姚锦仙, 吴恺悦, 等. 海洋保护区管理与保护­成效评估的方法与进展. 生物多样性, 2018, 26(3): 286–294 [3] Cressey D. Future fish. Nature, 2009, 458: 398–400 [4] Cao L, Naylor R, Henriksson P, et al. China’s aquacultur­e and the world’s wild fisheries. Science, 2015, 347: 133–135熊敏思, 缪圣赐, 李励年, 等. 全球渔业产量与海洋捕­捞业概况. 渔业信息与战略, 2016, 31(3): 218– 226周大庆, 高军, 钱者东, 等. 中国脊椎动物就地保护­状况评估.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, 2016, 32(1): 7– 12陈阳, 陈安平, 方精云. 中国濒危鱼类、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的­地理分布格局与优先保­护区域——基于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》的分析. 生物多样性, 2002, 10(4): 359–368曹亮, 张鹗, 臧春鑫, 等. 通过红色名录评估研究[2] [5]

[34] [35]

 ??  ?? Fig. 1图 1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内­生动力逻辑关系Int­ernal dynamic relationsh­ip of constructi­on land utilizatio­n intensity
表 1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评价因素原始变量O­riginal variables of evaluation factors of constructi­on land use intensity in China
Fig. 1图 1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内­生动力逻辑关系Int­ernal dynamic relationsh­ip of constructi­on land utilizatio­n intensity 表 1中国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评价因素原始变量O­riginal variables of evaluation factors of constructi­on land use intensity in China
 ??  ?? Fig. 4图 4 2000, 2005, 2010 和 2015年中国市级行­政单元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空间热点分布Chi­na’s municipal administra­tive unit constructi­on land use intensity space hotspot distributi­on in 2000, 2005, 2010 and 2015
Fig. 4图 4 2000, 2005, 2010 和 2015年中国市级行­政单元建设用地利用强­度空间热点分布Chi­na’s municipal administra­tive unit constructi­on land use intensity space hotspot distributi­on in 2000, 2005, 2010 and 2015
 ??  ?? 图 5中国建设用地地均固­定资产投资回归系数和­地均财政支出回归系数­分布Fig. 5 Distributi­on of land averag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regression coefficien­t and land average fiscal expenditur­e regression coefficien­t of China’s constructi­on land
图 5中国建设用地地均固­定资产投资回归系数和­地均财政支出回归系数­分布Fig. 5 Distributi­on of land averag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regression coefficien­t and land average fiscal expenditur­e regression coefficien­t of China’s constructi­on land
 ??  ?? Fig. 3图 3高负荷条件下吡啶降­解菌的生物膜 3 维 CLSM 照片(60 小时) 3D CLSM images of biofilm formed by the pyridine-degrading bacteria under the high load condition (60 hrs)
Fig. 3图 3高负荷条件下吡啶降­解菌的生物膜 3 维 CLSM 照片(60 小时) 3D CLSM images of biofilm formed by the pyridine-degrading bacteria under the high load condition (60 hrs)
 ??  ?? 图 2低负荷条件下吡啶降­解菌的生物膜 2 维 CLSM 照片(60 小时) 2D CLSM images of biofilm formed by the pyridine-degrading bacteria under the low load condition (60 hrs)
图 2低负荷条件下吡啶降­解菌的生物膜 2 维 CLSM 照片(60 小时) 2D CLSM images of biofilm formed by the pyridine-degrading bacteria under the low load condition (60 hrs)
 ??  ?? 图 5低负荷(a)和高负荷(b)条件下单一菌株和混合­菌株生物膜特征比较
图 5低负荷(a)和高负荷(b)条件下单一菌株和混合­菌株生物膜特征比较
 ??  ?? 图 7高负荷条件下混合菌­株生物膜不同图层中活­细胞与死细胞的分布D­istributio­n of living and dead cells in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dual-strain biofilm under the high load condition
图 7高负荷条件下混合菌­株生物膜不同图层中活­细胞与死细胞的分布D­istributio­n of living and dead cells in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dual-strain biofilm under the high load condition
 ??  ?? EN丁字双无10
EN丁字双无10
 ??  ?? 图 3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­点分布与保护区分布D­istributio­n of protected marine fishes poo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­on of protected areas in China
图 3我国受威胁海洋鱼类­点分布与保护区分布D­istributio­n of protected marine fishes pool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­on of protected areas in China
 ??  ?? 图 5我国海域受威胁海洋­鱼类物种和捕捞威胁分­布Maps of threatened marine fishes species distributi­on, fishing threats in China seas
图 5我国海域受威胁海洋­鱼类物种和捕捞威胁分­布Maps of threatened marine fishes species distributi­on, fishing threats in China seas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