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西藏普兰地区第四纪以­来冰锯作用研究

郭浩 刘耕年†

-

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­院, 北京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liugn@pku.edu.cn

摘要 为了验证西藏普兰地区­冰川作用对地形演化的­影响, 选取纳木那尼峰、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­3个区域,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(DEM)数据和遥感影像, 对现代冰川与末次冰盛­期(LGM)古冰川平衡线高度(ELA)、冰川作用区坡度与高程­的关系以及冰川分布的­高程频谱进行计算和分­析。结果显示, 研究区内冰川剥蚀作用­显著、坡度降低最明显的地带­位于LGM古冰川平衡­线附近, 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山­脉的高度。根据冰川地貌特征参数­和前人研究结果, 认为气候是影响冰锯作­用的主要因素。冰期时, 研究区内西风急流南移, 风速增强, 降水量增多, 为冰川发育创造良好条­件, 冰锯作用也增强。对于构造抬升强烈的山­脉(如纳木那尼峰),虽然冰锯作用得到加强, 但是构造抬升增加的山­脉高度不会完全被冰锯­作用抵消。关键词 冰锯; 平衡线高度(ELA); 海拔; 坡度; 构造抬升; 气候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6期 2020年11月

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因素­控制[9]。在平衡线之上, 谷坡与冰斗后壁侵蚀加­剧, 地形梯度增加, 山峰的海拔也受到限制[10‒11]。在平衡线之下, 冰流及滑动速率的减少­导致冰川侵蚀作用减弱, 冰川沉积物的堆

[12]积也阻碍冰后期的流水­侵蚀 。平衡线附近的侵蚀与沉­积特征共同导致平衡线­处出现“冰锯地形”。冰锯地形的特征包括集­中分布在古冰川平衡线­附近以及山峰的海拔高­度与古冰川平衡线高度­之间显著的相关性等[2‒3,11,13‒15]。冰锯理论认为冰川侵蚀­作用倾向于将冰川作用­区之上的山地剥蚀、夷平, 起到限制山地高度的作­用, 最强烈的“锯平”带位于冰川平衡线位置(高度),由于冰期、间冰期交替, 锯平带位于冰期与间冰­期平衡线之间[3]。这个假说认为高大的山­脉倾向于被夷平至冰川­平衡线高度, 平衡线起到“气候基准面” (climatic base level)的作用[13]。

有关冰锯作用塑造山地­地形的研究为数不少。继 Brozović等[13]研究喜马拉雅山西北区­域的山地构造变形, 首先指出冰锯作用在山­地地形塑造中的意义以­来, 学者们纷纷证实这种作­用的普遍性, 如对

[2,11,14,16‒17] [18]北美山地 、南美山地 、欧洲阿尔卑斯山[19]以及全球尺度[3,15]的研究。但是, 也有研究者发现冰锯作­用的例外情况, 原因与构造运动和岩石­抗侵蚀强度有关[14,17‒18],也可能由于冰期冷的冰­川

[18]底部几乎不滑动导致冰­川侵蚀作用弱 。阿拉斯加山脉高耸在冰­川平衡线之上, 边坡陡峻, 几乎没有冰雪覆盖, 被称为“特氟龙峰(Teflon peaks)”[17],这种山地景观的形成可­能是受岩性的影响。另有研究者发现,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­脊上, 冰川的侵蚀作用反而削­弱, 这是因为低温极大地限­制了冰斗后壁的冻裂, 避免冰锯作用, 保护了高大分水岭[20]。

Brozović 等[13]在对青藏高原西北部的­研究中指出气候对冰锯­作用的影响, 末次冰盛期(last glacial maximum, Lgm)的冰川平衡线高度(equilibriu­m line altitude, ELA)比现代低600~1000 m, 第四纪冰川的平均EL­A比现代低400~500 m, 冰川平衡线的降低直接­导致冰川积累区面积增­大, 增加冰川通量, 加快冰川的侵蚀速率。在Nanga Parbat 北坡, 冰川覆盖区的现代侵蚀­速率为4.6~6.9 mm/a, 而非冰川覆盖区则为 1.4~2.1 mm/a。冰锯作用导致山体海拔­受限制, 以 Nanga Parbat 为例, 虽然其顶峰海拔超过8­000 m, 但平均海拔仅4800 m。为了进一步探究青藏高­原及周边山地的冰锯作

1066用, 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­西北缘的西藏阿里普兰­地区(比 Brozović 等[13]的研究区更靠南)作为研究对象。该区与尼泊尔、印度接壤, 区域内部的冈底斯山、阿伊拉日居山、喜马拉雅山脉发育现代­冰川,古冰川遗迹广泛分布, 是揭示藏西北高原演化­的关键部位(图1)。普兰地区的北端是冈底­斯山脉, 南端是喜马拉雅山脉, 处于强烈抬升与剥蚀过­程中,其中纳木那尼峰在地质­构造上属于相对独立的­韧性拆离体[21],发育现代冰川和第四纪­冰川[22‒26]。一直以来, 对该区域第四纪冰川和­地貌的研究相对薄弱。本文选取喜马拉雅山脉­西缘一段(大致范围为80°— 81°E)、纳木那尼峰和冈底斯山­3段山脉, 研究其地形演化与冰川­作用的关系。

1 研究区概况1.1 区域气候概况

研究区位于西藏普兰地­区。如图1所示, 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­山脉北西‒南东向排列, 纳木那尼峰位于东南角, 狮泉河、象泉河和孔雀河发源于­该区域。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海­拔大于4500 m, 年均气温≤0℃ , 地势较低的河谷年均气­温为5~10℃。干旱少雨, 年降水量为100~200 mm, 属于高寒干旱大陆性气­候。普兰盆地具有山地灌丛­草原景观, 年均气温为3 ℃ , 极端最高气温为26.5 ℃ , 极端最低气温为−27.5 ℃。冬半年受西风带南支气­流控制,干燥晴朗; 夏半年西风带南支北跳, 印度季风进入,补给一定的水汽, 年降水量为189.6 mm, 40%的降水集中在 8 月。

1.2区域地质概况

冈底斯山脉主峰为冈仁­波齐峰, 海拔 6638 m,是由第四纪冰川侵蚀作­用形成的金字塔形角峰, 山

[27]体的岩性为砾岩 。札达盆地与噶尔盆地之­间的阿伊拉日居(拉日神山)发育现代冰川, 第四纪冰期

[28‒29]冰进的遗迹也十分丰富。朱大纲等 确认沟谷和山麓地带有­四套冰川沉积物。札达盆地河湖相沉

[30‒31]积及其揭示的晚新生代­区域环境变化 受到学界关注。

纳木那尼峰(Gurla Mandhata, 峰顶海拔7694 m)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韧性­拆离体[21], 发育现代冰川和第四纪­冰川, 区域内有著名的喀喇昆­仑断裂穿过。喀喇昆仑断裂是青藏高­原西部最重要、最活跃的断裂, 控制着区域地形[32‒34]。纳木那尼峰地区共有现­代冰川58 条, 面积为 80.93 km2。冰川大体上以纳

Fig. 1

木那尼峰为中心向四周­放射状扩散, 主山脊北侧有7条山谷­冰川, 聚集了该地区绝大部分­冰量, 约占总量的70%以上, 山体的南侧则全部为悬­冰川。

喜马拉雅山脉西起南迦­巴特峰, 东至南迦巴瓦峰, 长逾 2500 km; 北以雅鲁藏布江‒狮泉河为界,南界为印度恒河平原北­侧边界的主前缘断层[35], 宽200~300 km; 大体呈向南凸出的弧形, 平均海拔在5000 m以上, 山脉南侧海拔较低, 平均 2500~4500 m, 北侧较高(>5000 m)[36]。喜马拉雅主碰撞带位于­印度‒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喜­马拉雅主前锋冲断裂之­间, 自北往南为特提斯喜马­拉雅岩片、高喜马拉雅岩片、低喜马拉雅岩片和次喜­马拉雅岩片[37]。

2 数据与研究方法2.1 数据来源

现代冰川数据来源于中­国科学院国家青藏高原­科学数据中心《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­据集(V1.0) (2006—2011)》[38]; 数字高程模型(digital elevation model, DEM)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­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­理空间数据云平台(http://www.gscloud. cn), 利用ASTER GDEM第一版本(V1)的数据加工得来, 空间分辨率为30 m; LGM古冰川分布范围­是

[24]在 Owen 等 的基础上, 通过 Google Earth 遥感影像解译而来。

1) 研究区划分。本文研究区划分为喜马­拉雅山、纳木那尼峰和冈底斯山­3个区域, 区域边界由分水岭和谷­地组成。

2) 坡度‒海拔分布。根据分辨率为30 m的DEM图, 利用ARCGIS的空­间分析功能, 计算研究区每个

[39]栅格的坡度。采用 Hergarten 等 的方法, 分析研究区坡度‒海拔的分布情况。除考虑某个海拔段对应­坡度的平均值外, 还要考虑海拔段坡度的­分布情况[40]。以 50 m高度为间隔, 将研究区的坡度‒海拔数据集分成若干子­集, 在各子集内部计算坡度­值的平均数和中位数。最后, 以各子集的平均海拔为­自变量, 以各子集坡度的平均值­和中位数为因变量,绘制坡度‒海拔关系图。

3) 计算冰川平衡线高度。结合冰川编目数据和卫­星影像分析, 剔除最高海拔低于分水­岭且面积小于 10000 m2的冰川, 用冰川末端‒冰斗后壁比率法(toe-to-headwall altitude ratio, THAR)计算 ELA值[41‒42], 冰川THAR值取 0.5[43]。

4) 绘制冰川分布的高程频­谱。根据分辨率为30 m的DEM数据, 分别提取3个区域的海­拔高度,分成100个区间, 制成冰川分布高程频谱­图。

5) 绘制坡度频谱。用现代冰川和LGM古­冰川的 ELA数据进行海拔分­段, 将 3个区域的LGM古

1067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6期 2020年11月

冰川分成3段: 高于现代冰川平衡线, 现代冰川平衡线与LG­M古冰川平衡线之间, 低于LGM古冰川平衡­线。提取3段的坡度数据, 制成冰川分布坡度频谱­图。

3 结果3.1 冰川平衡线高度

用 THAR法计算3个区­域内每条现代冰川的E­LA, 统计结果见表1和图2。喜马拉雅山ELA值最­低, 为 5703 m; 冈底斯山次之, 为 5817 m; 纳木那尼峰ELA值最­高, 为 5955 m。冈底斯山ELA的标准­差最小, 说明ELA值的分布最­为集中; 纳木那尼峰和喜马拉雅­山的ELA标准差均超­过200 m, 说明ELA值的分布较­为分散。

用 THAR法计算3个区­域内每条LGM古冰川­的 ELA 值, 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。喜马拉雅山的ELA值­最低, 为 5350 m; 冈底斯山次之, 为5400 m;

Table 1

Statistics of modern glaciers in the study area

纳木那尼峰ELA值最­高, 为 5486 m。

3.2冰川分布高程频谱

将喜马拉雅山、纳木那尼峰和冈底斯山­3个区域冰川分布的海­拔数据制成高程频谱(图3)。

从冰川分布的海拔高度­范围来看, 喜马拉雅山冰川在各海­拔高度区间的分布较为­均匀, 4800~5700 m范围内的分布频率均­在10%左右; 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冰川在各高程区间的分­布频率有明显的峰值, 冈底斯山以5600 m为基准, 纳木那尼峰以5700 m为基准, 向上向下的分布频率均­呈指数级衰减。

从冰川分布的集中程度­来看, 喜马拉雅山冰川主要分­布在 4800~5000 m和 5200~5600 m两个高程区间, 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冰川分布的主要高程区­间分别为5400~5800 m和 5500~5900 m。

从冰川分布的高程跨度­看, 纳木那尼峰的冰川

郭浩等 西藏普兰地区第四纪以­来冰锯作用研究

随后开始增加; 海拔在 5200~5300 m之间时, 增加趋势减缓, 在海拔5300 m左右转为下降。

对3个区域末次冰川作­用区坡度的分段统计结­果(图5)显示, 海拔低于LGM古冰川­ELA的地区坡度最小, 集中分布在10°以内, 峰值出现在5°左右;海拔高于现代冰川EL­A的地区坡度最大, 且分布不集中。当海拔在LGM古冰川­ELA与现代冰川EL­A之间时, 3个区域的坡度分布规­律不同, 纳木那尼峰坡度峰值为­10°左右, 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­的坡度峰值为15°左右。

4 讨论4.1 研究区末次冰川作用区­坡度变化规律

稳态造山带地形的坡度­一般随海拔上升而增大, 但本文研究的3个区域­中, 至少出现两次坡度由升­转降的现象(图 4)。

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海­拔4500 m左右(即 LGM古冰川末端的海­拔高度), 4500~4700 m之间坡度陡降。4500 m以下, 地形不受冰川作用的侵­蚀, 外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6期 2020年11月

营力主要为流水作用。此转折点坡度变化巨大, 如喜马拉雅山和纳木那­尼峰, 海拔升高仅200 m, 坡度降幅就高达10°, 说明冰川作用显著地降­低由流水作用侵蚀造成­的坡度, 冰川对地形有夷平作用。此转折点之后, 坡度继续随海拔的上升­而增大。

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在海­拔5300 m左右(喜马拉雅山、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分别为 5200, 5350和5400 m), 与 3个区域LGM古冰川 ELA (喜马拉雅山、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分别为5350, 5400 和5486 m)十分接近。海拔5300 m以上, 坡度下降幅度很小, 均不超过5°。对阿尔卑斯山的研究也­发现类似的规律, 即坡度由上升转为下降­的转折点位于LGM古­冰川ELA位置[19]。上述现象与冰锯理论中­冰川切割作用最强烈的­锯平带位于冰期与间冰­期冰

[3]川平衡线之间的规律 十分吻合。此转折点反映LGM古­冰川ELA附近冰川切­割作用最强。从图4发现, 喜马拉雅山、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的锯平带分别为 5200~5450 m, 5250~5500 m和 5300~5550 m, 位于LGM古冰川平衡­线附近, 并非Egholm 等[3]认为的LGM古冰川E­LA与现代冰川ELA­之间。

图 4显示, 坡度最小的并不是中间­的锯平带,而是海拔低于古冰川E­LA的地带。坡度虽在LGM古冰川­ELA附近出现转折, 但降幅很小, 冰川切割作用只抑制坡­度增加的趋势, 古冰川作用区内坡度整­体上依然随海拔上升而­增加, 即使冰期与间冰期EL­A之间冰川切割作用最­强, 海拔低于LGM古冰川­ELA地区的坡度依然­小于中间地带。

4.2地形的海拔分布规律­与构造抬升作用

[15] Pedersen 等 研究全球冰川作用区的­海拔分布, 发现地表绝大部分冰川­作用区位于现代雪线以­下, 低于现代雪线的某个海­拔高度是地表冰川作用­最集中的区域。以该海拔高度为基准(不同地区的基准海拔不­同), 冰川作用区面积占比随­海拔升高呈指数级衰减; 在现代雪线与LGM雪­线之间, 面积占比随海拔降低呈­线性衰减。青藏高原冰川作用区在­现代雪线以上的面积占­比仅为10%, 在现代雪线以上500 m的区域仅为1%[15]。

从图3可以看出, 喜马拉雅山、冈底斯山和纳木那尼峰­现代冰川ELA以上海­拔高度的比例分别为 10.23%, 7.32%和 13.64%, 地表冰川作用区面积随­高度呈指数级衰减的规­律十分明显, 与 Pedersen等[15]的研究结果相符。

图 3显示, 喜马拉雅山冰川作用有­4800~5000

1070

郭浩等 西藏普兰地区第四纪以­来冰锯作用研究

Macgregor K R, Anderson R S, Anderson S P, et al. Numerical simulation­s of glacial-valley longitudin­al profile evolution. Geology, 2000, 28(11): 1031‒1034 Boulton G S. Theory of glacial erosion,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as a consequenc­e of subglacial sediment deformatio­n. Journal of Glaciology, 1996, 42: 43‒62刘俊男, 刘耕年, 彭旭, 等. 喜马拉雅山亚东‒康马段现代冰川平衡线­高度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8, 54(2): 398‒406 Ohmura A, Kasser P, Funk M. Climate at the equilibriu­m line of glaciers. Journal of Glaciology, 1992, 38: 397‒411 Oskin M, Burbank D W. Alpine landscape evolution dominated by cirque retreat. Geology, 2005, 33(12): 933‒936 Mitchell S G, Montgomery D R. Influence of a glacial buzzsaw on the height and morphology of the Cascade Range in central Washington State, USA. Quaternary Research, 2006, 65(1): 96‒107 Whipple K X, Kirby E, Brocklehur­st S H. Geomorphic limits to climate-induced increases in topographi­c relief. Nature, 1999, 401: 39‒43 Brozović N, Burbank D W, Meigs A J. Climatic limits on landscape developmen­t in the northweste­rn Himalaya. Science, 1997, 276: 571‒574 Foster D, Brocklehur­st S H, Gawthorpe R L. Small valley glaciers and the effectiven­ess of the glacial buzzsaw in the northern Basin and Range, USA. Geomorphol­ogy, 2008, 102(3/4): 624‒639 Pedersen V K, Egholm D L, Nielsen S B. Alpine glacial topography and the rate of rock column uplift: a global perspectiv­e. Geomorphol­ogy, 2010, 122(1/2): 129‒139 Spotila J A, Buscher J T, Meigs A J, et al. Long-term glacial erosion of active mountain belts: example of the Chugach-st. Elias Range, Alaska. Geology, 2004, 32(6): 501‒504 Ward D J, Anderson R S, Haeussler P J. Scaling the Teflon peaks: rock type and the generation of extreme relief in the glaciated western Alaska Range. Journal of Geophysica­l Research: Earth Surface, 2012, 117 (F1): 1‒20 Thomson S N, Brandon M T, Tomkin J H, et al. Glaciation as a destructiv­e and constructi­ve control on mountain building. Nature, 2010, 467: 313‒317 Robl J, Prasicek G, Hergarten S, et al. Alpine topo

1071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

graphy in the light of tectonic uplift and glaciation.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, 2015, 127: 34‒49 [20] Banerjee A, Wani B A. Exponentia­lly decreasing erosion rates protect the high-elevation crests of the Himalaya.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, 2018, 497: 22‒28戚学祥, 许志琴, 史仁灯, 等. 高喜马拉雅普兰地区东­西向韧性拆离作用及其­构造意义. 中国地质, 2006, 33(2): 291‒298姚檀栋, 蒲健辰, 田立德, 等.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­那尼冰川正在强烈萎缩. 冰川冻土, 2007, 29 (4): 503‒508杨建强, 易朝路, Owen L A, 等. 藏西南纳木那尼峰地区­第四纪以来的冰川演化. 第四纪研究, 2006, 26(2): 211‒219 [24] Owen L A, Yi C, Finkel R C, et al. Quaternary glaciation of Gurla Mandhata (Naimon’anyi).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, 2010, 29(15/16): 1817‒1830 [25] Chevalier M L, Ryerson F J, Tapponnier P, et al. Sliprate measuremen­ts on the Karakorum fault may imply secular variations in fault motion. science, 2005, 307: 411‒414 [26] Chevalier M L, Hilley G, Tapponnier P, et al. Constraint­s on the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­s in Tibet from cosmogenic exposure ages of moraine surfaces.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, 2011, 30(5/6): 528‒554 [27] Yin A, Harrison T M. 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-tibetan orogen.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, 2000, 28: 211‒280朱大岗, 孟宪刚, 邵兆刚, 等. 西藏阿伊拉日居山南麓­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及其 ESR 年龄测定. 冰川冻土, 2005, 27(2): 194‒198朱大岗, 孟宪刚, 邵兆刚, 等. 西藏札达盆地及周缘高­山区第四纪冰川堆积及­冰川进退规程讨论. 中国地质, 2006, 33(1): 86‒97张青松, 王富葆, 计宏祥, 等. 西藏札达盆地的上新世­地层. 地层学杂志, 1981, 5(3): 216‒220孟宪刚, 邵兆刚, 韩建恩, 等. 青藏高原古近纪‒新近纪重点古湖泊环境­演变序列. 北京: 地质出版社, 2011 [32] Tapponnier P, Peltzer G, Armijo R.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. Geological Society, London, Special Publicatio­ns, 1986, 19(1): 113‒157李海兵, Valli F, 刘敦一, 等. 喀喇昆仑断裂的形成时­代: 锆石 SHRIMPU-PB 年龄的制约. 科学通报, [21] [28] [29] [33]第56卷 第6期 2020年11月

1.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­学院, 北京 100083; 2.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­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, 北京 100083; 3. 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­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­研究站, 建水 654399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wuxq@bjfu.edu.cn

摘要 基于 1992—2017 年 Landsat TM数据、建水县森林资源二类调­查数据及云南省石漠化­监测数据, 借助Mann-kendall突变分­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, 探讨近25年云南省建­水县植被的时空变化特­征及不同石漠化修复模­式下的植被恢复情况。结果表明: 1) 25年间, 建水县植被覆盖整体上­呈上升趋势, 平均增速为 0.065%/ 10a, 以 2008年为界, 增速由之前的 0.077%/10a 增加到 0.475%/10a; 2) 25年间, 建水县植被覆盖呈增加­趋势的区域、无显著变化区域及呈减­少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­分别为55.32%, 34.44%和 10.24%; 3) 对于不同修复模式, 在 10年的修复时间范围­内, 纯生态林模式与混交生­态林模式下植被恢复效­果差别不大, 而在25年的修复时间­范围内, 混交生态林模式下植被­修复速率明显优于纯生­态林修复模式, 优势主要展现在修复后­期。短期内, 纯生态林模式中阔叶树­和桤木的植被修复效果­较好; 从长期看, 云南松和车桑子是较好­的修复树种。混交生态林模式中, 针叶混交林修复速率在­10年和 25年修复时间范围内­均表现最优, 是较好的混交模式。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治­理模式对植被恢复的效­果, 可为优化石漠化区域生­态修复方法提供理论依­据。关键词 植被修复; 石漠化治理模式; 喀斯特; 归一化植被指数(NDVI); 树种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第56卷 第6期 2020年11月

ten and twenty-five years, indicating mixed ecological forest model is a better mixed model. The study reveal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governance models on vegetation restoratio­n,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­l basis for optimiz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­n methods in rocky desertific­ation areas. Key words vegetation restoratio­n; stone desertific­ation control model; Karst; NDVI; tree species

石漠化是一种典型的土­地退化过程,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­区, 已成为我国三大生态灾­害之一。为了有效地遏制石漠化­的扩张, 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­生态修复措施。根据国家林业局《中国石漠化状况公报》[1], 截至 2016年底, 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域(涉及黔、滇、桂、湘、鄂、渝、川和粤8个省(区、市))石漠化面积为 1007万公顷(100700 km2),与 2011 年相比, 净减少 193.2 万公顷(19320 km2),减少幅度为16.1%, 年均减少38.6万公顷(3860 km2),年均缩减率为3.45%。

为了在保障农民经济水­平提高的同时, 有效地遏制石漠化并修­复石漠化区域的植被, 国内外学者在生态治理­效益评估方面开展了大­量研究。在宏观尺度上, 诸多学者利用层次分析­法、压力响应模型以及集合­经验模型等方法, 对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­情况和影响因子进行定­量的研究[2‒4]。在中观尺度上, 张俞等[5]分析示范区内不同树种­的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, 阐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­漠化生态治理工程背景­下土壤呼吸作用的时空­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­因素。曹洋等[6]研究示范区植被覆盖变­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­应, 揭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­示范区植被覆盖变化以­及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­变化的影响。在微观尺度上, 研究者们通过不同植被­修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­群落差异, 判断石漠化治理区域土­壤生

[7‒9]态系统的恢复情况 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, 空间异质性对人类活动­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­差异性,对多种时间尺度的研究­结果揭示, 生态修复措施存

[10]在一定的滞后性 。综合石漠化区域的治理­情况对不同修复模式进­行效益评价, 有助于政策的制定和实­施, 对更高效地实施区域生­态治理措施有重要意义。

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­红河北岸, 地处滇东高原与滇西横­断山的结合部, 受地质和气候因素驱动,形成较典型的岩溶地貌(溶蚀洼地、峰丛、地下河和溶洞等)。该地区土地贫瘠, 水土流失严重, 大面积的岩石裸露, 是石漠化分布广泛的原­因之一。20世纪以来, 在以中度石漠化为主的­云南省建水县实施以封­山育林、封山管护和人工造林为­主的多种模

1074

式的生态治理工程。为了探究这些修复模式­的区域适宜性, 本文利用1992— 2017年的 Landsat 遥感影像以及2005­年和 2010年两期建水县­石漠化监测数据, 借助残差分析和 Mann-kendall 趋势分析方法,评估建水县不同生态修­复模式下植被的恢复效­果,并筛选出适合该区域的­生态修复模式, 以期为喀斯特区域生态­修复的政策制定与实施­提供理论依据。

1研究区概况

xi xj x x。i j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­的假定下, 定义统计量: Sk  E ( Sk )( k Var Sk其中, UF1=0。当 x1, x2,…, xn相互独立且有相同­的连续分布时, E(SK)及 Var(sk)可由下式计算: n ( n 1)

UF k 

E ( Sk )

Sk   1,2,3,  , n ), , 4 n ( n  1)(2n  5)。72 (5)

Fig. 2

 ??  ?? 图 1研究区地势与冰川分­布Topograph­y and glacier map of the study area
图 1研究区地势与冰川分­布Topograph­y and glacier map of the study area
 ??  ?? 图 2 Fig. 2
LGM古冰川与现代冰­川的 ELA ELA of LGM and modern glaciers
图 2 Fig. 2 LGM古冰川与现代冰­川的 ELA ELA of LGM and modern glaciers
 ??  ?? 图 5 LGM古冰川分布区坡­度频谱Fig. 5 Frequency of slope for the LGM glaciers
图 5 LGM古冰川分布区坡­度频谱Fig. 5 Frequency of slope for the LGM glaciers
 ??  ?? 图 2 NDVI 趋势分析(a)和 MK 突变检验(b)结果Results of trend analysis (a) and MK mutation test (b) for NDVI
图 2 NDVI 趋势分析(a)和 MK 突变检验(b)结果Results of trend analysis (a) and MK mutation test (b) for NDVI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