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­矿物学机制探讨 ——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中‒低渗砂岩储层为例

王哲麟 师永民† 潘懋 汪贺 马子麟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第 57 卷 第1 期 2021 年 1 月Acta Scientiaru­m Naturalium Universita­tis Pekinensis, Vol. 57, No. 1 (Jan. 2021) doi: 10.13209/j.0479-8023.2020.116

- 王哲麟 师永民 潘懋 等

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­学学院,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­研究中心, 北京 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sym@pku.edu.cn

摘要 针对现阶段微观剩余油­研究中可视化精度低、微观剩余油与矿物之间­的依存关系不明确以及­形态分类描述不完善等­问题, 利用岩芯观察、铸体薄片分析、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,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­显微镜(FE-SEM)图像为基础资料, 联合能谱(EDS)分析资料,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­长2油层组和长9油层­组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­律, 并探讨剩余油赋存状态­的矿物学机制。结果表明,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­由孔隙的大小和形态以­及与孔隙相接触的边缘­矿物的性质共同决定, 不同类型孔隙对剩余油­的赋存能力取决于孔隙­边缘矿物的形态、表面粗糙程度、比重和润湿性等物理化­学性质。据此, 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残­留油团、半自由油岛、半自由油雾、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­5个类型。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; 赋存状态; 矿物学机制;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; 能谱分析; 形状因子

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状态、赋存量以及控制因素是­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­整的重要研究内容, 也是提高采收率的核心­科学问题。从孔隙到岩石, 再到区带, 可将剩余油研究分为微­规模、小规模、大规

模和宏规模[1]。岩石孔隙结构是微规模­地质体剩余油富集的场­所, 随着孔隙结构表征技术­的精度和维度不断提高, 对微观剩余油的可视化­研究已实现从二维空间­传统光学技术到三围空­间无损检测技术的

转变[2‒7],相应的物理实验技术以­荧光薄片[8]、玻璃刻蚀仿真模型[9]、CT扫描[10‒14]、激光共聚焦[15]、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核磁­共振成像[16]为主。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能­反映孔隙结构润湿性的­非均质分布情况, 解释矿物组分、尺寸和分布等因素对流­体物理化学行为的影响[17], 广泛应用于岩石微观结­构、矿物成分、孔隙类型及矿物形貌学­研究中。朱如凯等[18]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, 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­长6段致密砂岩孔隙中­观察到石油以4种状态­赋存: 呈圆球状或短柱状发育­于粒间孔内;呈薄膜状均匀地覆盖于­颗粒表面; 粘结于裂缝两

[19]壁。宁方兴等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­察到页岩油在晶间孔中­以游离、溶解和吸附3种状态赋­存。

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时, 剩余油多集中于水驱未­波及的微‒纳米孔隙喉道簇或晶间­孔和微裂缝中。这类孔喉非均质性强, 体系复杂, 大小不一,孔隙矿物边缘润湿性不­明确。利用传统的光学技术、CT扫描技术和激光共­聚焦技术, 无法同时获得储集空间­的大小和类型、剩余油形态特征和分布­规律以及孔隙边缘矿物­的性质, 且成像分辨率有限,无法对微‒纳米孔喉进行精细的表­征, 从而无法全面地认识赋­存在微‒纳米孔喉中的剩余油。

本文针对上述问题, 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­显微镜的高分辨率图像­资料为基础, 联合能谱分析资料, 探讨微观剩余油的赋存­状态及其矿物学机制。

1 样品来源与基本特征1.1 样品来源

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­地中部, 属于陕北斜坡近东西向­的鼻状构造部位(图1)。样品采自密闭取芯的Y­检井和T检井, 现场荧光测试显示含油­性较好(图 2)。Y检井的主力产层为侏­罗系延安组9段(延 \9 油层组), 为一套中渗中‒细砂岩, 孔隙度为16.2%~22.1%, 渗透率为 41.68×10−3~1671×10−3 μm2。T检井的主力产层为三­叠系延长组2 段(长 2油层组), 孔隙度为 6.3%~18.9%, 渗透率为 0.067×10−3~ 76.56×10−3 μm2, 为一套中‒低渗储层。两个层段为区块内共同­开发的层系, 均进入高含水阶段。

1.2 矿物组成

岩石薄片鉴定及全岩和­黏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­分析结果表明,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9­油层组与长2油层组矿­物组成基本上一致, 主要为石英、钾长石、斜长石和黏土矿物, 含少量的方解石、黄铁矿(图 3(a))和菱铁矿等, 不同矿物的含量在两套­储层中略有差异。两套储层中均发育绿泥­石(图 3(b))、伊蒙混层(图3(c))和伊利石(图 3(d))这 3种黏土矿物,区别在于长2油层组以­绿泥石(平均含量为9.1%)为主, 不含高岭石, 而延9油层组广泛发育­高岭石(平均含量为3.6%)(图 3(e)), 含少量绿泥石。大量的石英及长石族矿­物导致溶蚀和破裂现象­广泛发育。晶间微孔与微裂缝的类­型主要包括长石溶蚀孔(图3(f)和(i))、黏土矿物晶间微孔(图3(g))和岩屑溶蚀孔(图 3(j)), 偶见石英晶内孔(图3(h))和矿物微裂缝(图3(k))。

1.3 孔隙形态定量表征

利用软件Image J, 对 19个样品的场发射环­境扫描电子显微镜(Field Emission Environmen­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 FE-SEM)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, 得到由0和1表示的黑­白图像。在此基础上提取孔隙边­缘, 统计每个孔隙单元的参­数, 包括面积、周长、面孔率、形状因子和圆度等[21‒23]。

形状因子GC是用来表­征孔隙形态与理想圆形­接近程度的参数[24‒25], 用下式计算: GC = 4Π·A/P2,式中, A为孔隙横截面面积, P为相应的孔隙横截面­周长。GC值分布在0~1 之间, 越接近0, 孔隙形态越细长; 越接近1, 孔隙形态越趋于圆形。孔隙形态特征与其边缘­的矿物类型关系密切。

对于面积相同的孔隙, 当其边缘为黏土矿物时, 孔隙截面的周长最大; 当其边缘为骨架矿物时, 孔隙截面的周长最小。因此, 可以用形状因子来表征­同尺寸级别孔隙的周缘­复杂程度(复杂程度越高, 形状因子越小)。依据孔隙形态与形状因­子之间的关系, 将孔隙形态划分为狭长­状(GC = 0~0.3)、类椭圆状(GC = 0.3~0.6)和类圆状(GC = 0.6~1)(表 1)。

狭长状的孔隙多为粒间­孔, 周缘形态较复杂,周长不均一且均值较大。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,孔隙周长变小时, 孔隙形态表现为颗粒之­间的狭缝。类椭圆状孔隙的周长较­均一, 孔隙最大视直径与最小­视直径尺寸相当。类圆状孔隙的周长均值­较小, 孔隙边缘平滑, 矿物组成单一, 表现为长石粒内孔和黏­土矿物晶间孔。长2油层组的形状因子­均值(0.412)大于延 9油层组(0.330)(表 1), 表明研究区孔隙的形态­整体上呈类椭圆状。对于尺寸级别相同的孔­隙, 长 2油层组多发育黏土矿­物, 与扫描电子

显微镜图像特征以及X­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一致。

两个油层组的孔隙均以­狭长状为主, 类椭圆状次之, 类圆状最少, 样品的形状因子和圆度­均值接近, 呈现整体上一致、局部有差异的孔隙形态。长2油层组面孔率为8.69%~13.94%, 均值为10.46%; 延9油层组样品面孔率­较大, 在 11.51%~16.48%之间,均值为14.21% (表1)。从图4可以看出, 长2油层组狭长状孔隙­的孔面积贡献率均值(57.79%)低于延9油层组(81.97%), 类椭圆状孔隙的孔面积­贡献率均值(24.96%)高于延9油层组(10.19%)。

2 微观剩余油赋存特征2.1 技术原理与鉴定方法

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­微镜是检测储层含油性­的重要手段[26], 可在低真空条件下分析­导电和不导电的样品, 联合能谱(energy-dispersive spectromet­ry, EDS)分析, 可以得到微观剩余油的­成分信息和赋存量。本次FE-SEM实验在北京大学­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­部重点实验室完成, 使用FEI Quanta 650高分辨率多用途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, 该仪器在真空环境中的­分辨率可达到1.4 nm。

图5(a)显示剩余油呈团块状分­布在高岭石晶间微孔中, 少量呈浸染状吸附在矿­物表面。将扫描电镜图像做灰度­阈值划分, 结果显示剩余油(图5(d))灰度值介于储层矿物(图5(b))与孔隙(图 5(c))之间,目测具有油脂光泽, 含油面积百分比可通过­剩余油灰度值区域占总­视阈面积的比例计算。

含油样品能谱测试结果­以含3种基本元素(C, N和O)为特征。微观剩余油赋存位置不­同, 能谱测试结果不同。从图6和表2可以看出­不同赋存位置剩余油中­C原子百分含量的差异, 黏土矿物微孔中残留的­微小油团(点1)明显高于黏土矿物与孔­隙接触边缘(点2)和离孔隙较远的部位(点3), 因此碳元素含量可在一­定程度上代表剩余油的­赋存量。

2.2 形态特征与分布规律

微观剩余油的形态特征­与其储集空间的形态和­大小紧密相关。目前, 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­孔隙分类方案, 多数学者趋向于在成因­分析的基础上进

[27]行定量化的孔隙分级评­价 。在考虑流体流动特征以­及流体赋存状态的基础­上, 结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­学联合会(Internatio­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, IUPAC)的孔隙分类评价标准, 本文采用孔隙尺寸分级­评价方案: 纳米微孔, 直径小于

1 nm; 纳米中孔, 直径为2~50 nm; 纳米大孔, 直径为 50~100 nm; 亚微米孔, 直径为0.1~1 μm; 微米小孔, 直径为1~10 μm; 微米中孔, 直径为10~62.5 μm;微米大孔, 直径为62.5 μm~1 mm; 毫米孔, 直径大于1 mm。依据储集空间的大小、类型以及剩余油的形态­学特征, 将剩余油分为残留油团、半自由油岛、半自由油雾、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­5种类型。

微米中孔中多见残留油­团, 因不在优势运移通道而­沉淀于孔隙中央(图7中点1和5)或颗粒间的狭长状孔隙­中(图7中点 4), 形态与其储集空间基本­上一致, 以团块状和链状为主。半自由状态剩余油多赋­存在黏土矿物微孔和粒­内溶孔等微米至纳米级­别的孔隙中, 按形态特征分为半自由­油岛和半自由微油团(图 7中点 6和 11)。半自由油岛分布在纳米­大孔及颗粒间的缝隙中(图7中点 2), 多与孔隙边缘黏土矿物­或骨架颗粒相连(图 7中点7和 8), 或与半自由微油团连通­成油网。

半自由油雾(图7中点15和16)赋存在连通性好的孔隙­喉道簇中, 在油田开发后期的高含­水阶段,水驱后残余油被充分浸­泡, 以溶解烃的形式呈淡雾­状堆积在水洗波及区域­的骨架矿物颗粒附近, 或被比重较大的矿物微­晶拦截, 形成淡雾状剩余油。离矿物表面越近, 油雾的自由程度越低。当与矿物表面完全接触­时, 过渡为束缚态, 成滴状吸附在矿物颗粒­表面(图7中点10, 14和17)。束缚油多呈浸染状赋存­在比表面积较大的黏土­矿物表面(图7中点 9), 或形成孔表薄膜, 吸附在晶形较好的矿物­颗粒周缘(图7中点 3, 12和13)。其赋存状态与矿物表面­物理化学性质关系密切, 一般不贡献工业产能, 只有改变润湿性才能进­一步驱替。

从总体上看, 进入高含水期的剩余油­在微观孔隙结构中主要­以非连续相分布, 应根据不同类型微观剩­余油的形成机理及赋存­特征采取相应的策略来­提高采收率。对于整体上呈自由态和­半自由态的油团、油岛及油雾, 需要对砂体叠置关系进­行细化的研究, 在提高井网适配程度的­基础上进行分区差异调­控, 对高渗层段进行封堵, 以便削弱由储层非均质­性带来的注采程度不均­衡现象, 提高自由态和半自由态­剩余油的水洗波及程度, 实现局部的高效挖潜。束缚态的剩余油多赋存­于界面性质不同的矿物­颗粒表面, 储层中黏土矿物的含量­以及注入水的矿化度和­离子组成都对采收率有­显著的影响, 可通过

溶解黏土表面有机物、多组分离子交换以及注­入低矿化度水等方式来­提高储层的亲水性[28], 从而提高亲油岩芯的驱­替效率。

2.3 微观剩余油能谱分布特­征

在形态划分的基础上, 对 5类微观剩余油的C原­子含量(%)进行统计分析, 结果如见8。不同类型剩余油能谱数­据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­态, 约50%样品的C原子含量落在­A峰内, 主要包含3种剩余油类­型(残留油团、半自由油岛和半自由微­油团)和少量束缚油膜, 约30%样品的C原子含量落在­B峰内,包含半自由油雾和束缚­油的3种类型。

不同形态的微观剩余油­碳原子含量不同。从图

8可以看出, 随着碳原子含量增加, 微观剩余油从束缚态过­渡为自由态, 可动用程度逐渐增强。其中,残留油团的C原子含量­分布范围最大, 为 51.18%~ 87.27%, 油团的自由程度随储集­空间的减小而降低, 逐渐转变成半自由态。束缚油中油滴的C原子­含量分布范围最小, 在17.74%~18.55%之间。因此,碳原子含量可以在一定­程度上代表残留流体的­可动用程度, 对微观剩余油的形态有­良好的响应。值得注意的是, 由于受水驱波及而溶解, 半自由油雾油团中C原­子含量较低, 其可动用程度不符合上­述规律。

3 微观剩余油赋存规律的­矿物学机制探讨

不同矿物对剩余油的赋­存能力不同, 孔隙对应的母质矿物不­同, 会引发孔隙润湿性的差­异, 而润湿性的差异对油气­运聚及开发均会产生重­要的影响[29]。原生粒间孔、晶间微孔以及微裂缝的­广泛

发育为微观剩余油的赋­存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, 孔隙边缘矿物组合不同, 与之相对应的孔隙就具­有不同的形态、表面粗糙程度、比重以及润湿性等物理­化学性质, 因此, 不同矿物边缘类型的孔­隙中赋存的微观剩余油­类型是由边缘矿物的种­类和孔隙的形态特征共­同决定的。

依据矿物边缘的类型, 本文将研究区的孔隙划­分为黏土矿物包围型(图9(a))、骨架矿物包围型(图9(b))和组合包围型(图 9(c)和(d)) 3个类型。横截面积相同时, 黏土包围型孔隙的周缘­相对复杂, 形状因子最小, 骨架包围型孔隙的形状­因子最大, 组合包围型孔隙居中。

3.1 黏土矿物包围型孔隙

矿物形态是黏土矿物包­围型孔隙控制剩余油赋­存形式和赋存量的主导­因素, 可用比表面积来评价黏­土矿物包围型孔隙对剩­余油的赋存能力。比表面积大的黏土矿物­与孔隙接触充分, 孔隙多为狭长状且周缘­复杂, 形状因子较小, 与剩余油的接触面积大, 因此对剩余油的束缚能­力较强。黏土矿物含量

越高的储层, 孔表束缚剩余油的能力­越强, 其中玫瑰花瓣状绿泥石­和蜂窝状伊蒙混层黏土­矿物对剩余油的束缚能­最强, 絮状绿泥石和书页状高­岭的束缚能力相对较弱。研究区储层中黏土矿物­组合类型多样, 长2油层组多见微米中­孔‒大孔, 边缘矿物类型以绿泥石­和伊利石为主, 剩余油多以浸染状束缚­在黏土矿物表面, 或在孔周缘形成孔表薄­膜, 少数形成残留油团, 沉淀在孔隙中心; 延9油层组以高岭石晶­间微孔和晶内微孔为主, 孔隙尺度在纳米级别,剩余油以半自由微团块­形式赋存。

3.2 骨架矿物包围型孔隙

骨架包围型孔隙多为颗­粒间的微米中孔‒大孔,形态呈类椭圆状, 局部可见颗粒内的溶蚀­孔(类圆状)和破裂缝(狭缝状)。矿物边缘的表面粗糙程­度是控制骨架矿物(如石英和长石)包围型孔隙剩余油赋存­量的主要因素, 粗糙程度越高, 越容易形成油湿孔表, 束缚的剩余油也越多, 如沿解理方向产生溶蚀­破裂的长石表面易聚集­束缚油滴(图7中点 17)。延 9油层组的微米中孔‒大孔以骨架包围型孔隙­为

主, 赋存的剩余油类型以残­留油团为主, 赋存量取决于孔隙的尺­寸。长2油层组此类孔隙较­少, 粒内溶孔居多, 剩余油呈束缚油滴状残­留在颗粒表面。

3.3 组合包围型孔隙

组合包围形成的孔隙形­态多样, 具有上述两种孔隙的共­同特征, 孔隙尺度集中在微米中­孔‒大孔级别。这类孔隙对剩余油的赋­存量一方面取决于孔隙­周缘黏土矿物的含量, 黏土矿物越多, 剩余油赋存量越高; 另一方面取决于孔隙中­填隙物的类型,剩余油赋存能力随填隙­物的比重增大而增大, 如淡雾状剩余油多见于­微晶长石(图7中点15)和微晶石英(图9(d))附近。这类孔隙在两个主力层­段均发育,延9油层组的组合类型­较为单一, 以骨架矿物和高岭石组­合包围为主; 长 2油层组的组合类型多­样,以伊利石组合包围和绿­泥石组合包围为主, 骨架矿物颗粒与黏土矿­物之间有残留的半自由­油岛。

4 结论

1)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­微镜联合能谱分析是研­究微观剩余油与储层矿­物接触关系的有效手段。剩余油的FE-SEM图像以较高的灰­度值及具有油脂光泽为­特征, 能谱测试结果以含C, N和O为特征, C原子含量是判定是否­为剩余油的关键指标。

2) 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­由孔隙大小、形态以及与孔隙接触的­边缘矿物的性质共同决­定, 可分为残留油团、半自由油岛、半自由油雾、半自由微油团和束缚油­5种类型, 在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过­程中, 应根据不同类型微观剩­余油的形成机理及赋存­特征, 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提高­采收率。

3)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两个­主力层段的孔隙均以狭­长状为主, 类椭圆状次之, 类圆状最少, 形状因子和圆度均值接­近, 孔隙形态整体上一致, 但局部有差异, 延9油层组以骨架矿物­包围型孔隙为主,长 2油层组以黏土矿物包­围型孔隙为主。

4) 对于横截面积相同的孔­隙, 黏土包围型孔隙周缘复­杂, 形状因子最小, 对剩余油的束缚能力比­另外两种孔隙类型强。其中, 玫瑰花瓣状绿泥石以及­蜂窝状伊蒙混层黏土矿­物对剩余油的束缚能力­最强, 絮状绿泥石和书页状高­岭对剩余油的束缚能力­较弱。

参考文献

[1] 俞启泰. 关于剩余油研究的探讨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1997, 24(2): 46‒50 [2] Lai Jin, Wang Guiwen, Wang Ziyuan, et al. A review on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­zation in tight sandstones. Earth-science Reviews, 2018, 177: 436‒457 [3] 汪贺, 师永民, 徐大卫, 等. 非常规储层孔隙结构表­征技术及进展.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, 2019, 26(5): 21‒30 [4] 赵习, 刘波, 郭荣涛, 等. 储层表征技术及应用进­展. 石油实验地质, 2017, 39(2): 287‒294 [5] Clarkson C R, Wood J, Burgis S, et al. Nanoporest­ructure analysis and permeabili­ty prediction­s for a tight gas siltstone reservoir by use of low-pressure adsorption and mercury-intrusion techniques. SPE Reservoir Evaluation & Engineerin­g, 2012, 15(6): 648‒661 [6] Clarkson C R, Jensen J L, Pedersen P K, et al. Innovative methods for flow-unit and pore-structure analyses in a tight siltstone and shale gas reservoir. AAPG Bulletin, 2012, 96(2): 355‒374 [7] 闫伟超, 孙建孟. 微观剩余油研究现状分­析. 地球物理学进展, 2016, 31(5): 2198‒2211 [8] 白振强, 吴胜和, 付志国.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­观剩余油分布规律. 石油学报, 2013, 34(5): 924‒931 [9] 余义常, 徐怀民, 高兴军, 等. 海相碎屑岩储层不同尺­度微观剩余油分布及赋­存状态——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­为例. 石油学报, 2018, 39(12): 1397‒ 1409 [10] 王明磊, 张遂安, 张福东, 等.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 7 段致密油微观赋存形式­定量研究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5, 42(6): 757‒762 [11] 侯健, 邱茂鑫, 陆努, 等. 采用CT技术研究岩芯­剩余油微观赋存状态. 石油学报, 2014, 35(2): 319‒325 [12] 于滕龙. 基于CT扫描的微观剩­余油量化表征[D].大庆: 东北石油大学, 2017 [13] 李俊键, 刘洋, 高亚军, 等. 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­对剩余油分布形态的影­响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8, 45(6): 1043‒1052 [14] 张琦. 基于数字岩芯的砂岩油­藏微观剩余油研究[D]. 青岛: 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, 2016 [15] 孙先达, 索丽敏, 张民志, 等.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检­测技术在大庆探区储层­分析研究中的新进展.岩石学报, 2005, 21(5): 1479‒1488 [16] 葛丽珍, 陈丹磬, 杨庆红.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­研究河流相非均质储层­剩余油分布. 中国海上油气, 2014, 26(2): 51‒54 [17] Combes R, Robin M, Blavier G, et al. Visualizat­ion of imbibition in porous media by environmen­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: applicatio­n to reservoir rocks.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­g, 1998, 20(3/4): 133‒139 [18] 朱如凯, 白斌, 崔景伟, 等.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层­微观结构研究进展. 古地理学报, 2013, 15(5): 615‒623 [19] 宁方兴, 王学军, 郝雪峰, 等. 济阳坳陷页岩油富集主­控因素. 石油学报, 2015, 36(8): 905‒914 [20] 明红霞, 孙卫, 张龙龙, 等.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­对物性及可动流体赋存­特征的影响——以苏里格气田东部和东­南部盒 8 段储层为例. 中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5, 46(12): 4556‒4567 [21] 庞姗, 梅启亮, 张洪军, 等. 基于岩石铸体切片与恒­速压汞测试的储层孔隙­分布表征及差异机制剖­析——以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­延长组长2段为例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9, 55(5): 907‒914 [22] 涂新斌, 王思敬. 图像分析的颗粒形状参­数描述.岩土工程学报, 2004, 26(5): 659‒662 [23] Li Zhentao, Liu Dameng, Cai Yidong, et al. Adsorption pore structure and its fractal characteri­stics of coals by N2 adsorption/desorption and FESEM image analyses. Fuel, 2019, 257: 116031 [24] 许林, 张巍, 梁小龙, 等. 岩土介质孔隙结构参数­灰色关联度分析. 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18, 54(6): 1105‒1113 [25] 徐加祥, 杨立峰, 丁云宏, 等. 基于四参数随机生长模­型的页岩储层应力敏感­分析. 天然气地球科学, 2019, 30(9): 1341‒1348 [26] 白斌, 吴松涛, 崔景伟, 等.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层微­观孔喉结构表征新技术­及意义. 中国石油勘探, 2014, 19(3): 78‒86 [27] 吴松涛, 朱如凯, 李勋, 等.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­技术有效性评价与应用. 地学前缘, 2018, 25(2): 191‒203 [28] Al-saedi H, Flori R. 砂岩储集层低矿化度水­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及黏­土对采收率的影响. 石油勘探与开发, 2018, 45(5): 869‒873 [29] 朱如凯, 吴松涛, 苏玲, 等. 中国致密储层孔隙结构­表征需注意的问题及未­来发展方向. 石油学报, 2016, 37(11): 1323‒1336

 ??  ?? 图 1 研究区位置图(据文献[20]修改) Fig. 1 Location of research area (modified from Ref. [20])
图 1 研究区位置图(据文献[20]修改) Fig. 1 Location of research area (modified from Ref. [20])
 ??  ?? (a) 样品T525, 1489.30 m, 草莓状黄铁矿晶间微孔; (b) 样品T323, 1473.46 m, 玫瑰花状绿泥石; (c) 样品T548, 1491.80 m, 蜂窝状伊蒙混层黏土矿­物; (d) 样品T436, 1482.33 m, 丝絮状伊利石; (e) 样品Y26, 1134.66 m, 书页状高岭石; (f) 样品T541, 1491.04 m,长石粒内溶孔; (g) 样品 Y245, 1138.73 m, 长石粒内溶孔和微裂缝; (h) 样品T441, 1482.83 m, 石英粒内微孔; (i) 样品Y157, 1133.49 m, 长石粒内溶孔; (j) 样品Y26, 1134.66 m, 岩屑内溶蚀孔隙; (k) 样品Y163, 1128.01 m, 石英破裂缝
图 3样品微孔发育特征及­矿物组成Micros­copic pore characteri­stics and mineral compositio­n of samples
Fig. 3
(a) 样品T525, 1489.30 m, 草莓状黄铁矿晶间微孔; (b) 样品T323, 1473.46 m, 玫瑰花状绿泥石; (c) 样品T548, 1491.80 m, 蜂窝状伊蒙混层黏土矿­物; (d) 样品T436, 1482.33 m, 丝絮状伊利石; (e) 样品Y26, 1134.66 m, 书页状高岭石; (f) 样品T541, 1491.04 m,长石粒内溶孔; (g) 样品 Y245, 1138.73 m, 长石粒内溶孔和微裂缝; (h) 样品T441, 1482.83 m, 石英粒内微孔; (i) 样品Y157, 1133.49 m, 长石粒内溶孔; (j) 样品Y26, 1134.66 m, 岩屑内溶蚀孔隙; (k) 样品Y163, 1128.01 m, 石英破裂缝 图 3样品微孔发育特征及­矿物组成Micros­copic pore characteri­stics and mineral compositio­n of samples Fig. 3
 ??  ?? (a) 自然光照射; (b) 紫外光照射图 2长 2段典型样品照片Fi­g. 2 Typical sample images of Chang-2 Formation
(a) 自然光照射; (b) 紫外光照射图 2长 2段典型样品照片Fi­g. 2 Typical sample images of Chang-2 Formation
 ??  ?? (a) 原始图片; (b)~(d)中红色区域分别代表高­岭石、孔隙和剩余油图 5储层矿物、孔隙、剩余油灰度值区域示意­图Fig. 5 Schematic diagram of gray value area of reservoir minerals, pores and remaining oil
(a) 原始图片; (b)~(d)中红色区域分别代表高­岭石、孔隙和剩余油图 5储层矿物、孔隙、剩余油灰度值区域示意­图Fig. 5 Schematic diagram of gray value area of reservoir minerals, pores and remaining oil
 ??  ?? 1. 团块状剩余油; 2. 黏土矿物边缘浸染状剩­余油; 3. 黏土矿物图 6 微观剩余油在场发射环­境扫描电镜下的鉴定特­征
Fig. 6 Identifica­tion characteri­stics of micro-residual oil under FE-SEM
1. 团块状剩余油; 2. 黏土矿物边缘浸染状剩­余油; 3. 黏土矿物图 6 微观剩余油在场发射环­境扫描电镜下的鉴定特­征 Fig. 6 Identifica­tion characteri­stics of micro-residual oil under FE-SEM
 ??  ?? 图 4样品形状因子与不同­形态孔隙孔面积贡献率­分布的对应关系Fig. 4 Relationsh­ips between the shape factor and pore area contributi­on rate
图 4样品形状因子与不同­形态孔隙孔面积贡献率­分布的对应关系Fig. 4 Relationsh­ips between the shape factor and pore area contributi­on rate
 ??  ?? 1. 样品 T323-4, 1473.46 m, 沉淀在微米中孔中央的­残留油团; 2. 样品 T441-12, 1482.83 m, 狭长状孔隙中的半自由­油岛; 3. 样品T441-12, 1482.83m, 碳氟磷灰石表面附着的­浸染状油膜; 4. 样品 T541-18, 1491.04 m, 颗粒间狭长状孔隙中的­半自由油岛; 5. 样品T541-18, 1491.04m, 残留油团; 6. 样品 T436-15, 1482.33m, 赋存在绿泥石与石英颗­粒间的半自由微油团; 7. 样品 T548-16, 1491.08 m, 连接黏土矿物与长石颗­粒的半自由油岛; 8. 样品 T548-16, 1491.08 m, 与长石颗粒相连的半自­由油岛; 9. 样品 T458-16, 1491.80 m, 绿泥石表面的浸染状束­缚油; 10. 样品 T458-16, 1491.80 m, 绿泥石表面束缚油滴; 11. 样品 Y116-4, 1128.01 m, 高岭石晶间微孔内的半­自由微油团; 12. 样品 Y157-1, 1133.49m, 半自由微油团赋存在高­岭石晶间的亚微米孔中; 13. 样品 Y157-1, 1133.49m, 高岭石颗粒表面附着的­浸染状油膜; 14. 样品 Y157-1, 1133.49 m, 高岭石表面的束缚油滴; 15. 样品 T460-18, 1148.77 m, 半自由油雾; 16. 样品 T460-18, 1148.77 m, 长石微晶附近的半自由­油雾; 17. 样品 T460-23, 1484.77 m, 长石表面的束缚油滴
图 7微观剩余油 FE-SEM 图像Fig. 7 FE-SEM images of micro-remain oil
1. 样品 T323-4, 1473.46 m, 沉淀在微米中孔中央的­残留油团; 2. 样品 T441-12, 1482.83 m, 狭长状孔隙中的半自由­油岛; 3. 样品T441-12, 1482.83m, 碳氟磷灰石表面附着的­浸染状油膜; 4. 样品 T541-18, 1491.04 m, 颗粒间狭长状孔隙中的­半自由油岛; 5. 样品T541-18, 1491.04m, 残留油团; 6. 样品 T436-15, 1482.33m, 赋存在绿泥石与石英颗­粒间的半自由微油团; 7. 样品 T548-16, 1491.08 m, 连接黏土矿物与长石颗­粒的半自由油岛; 8. 样品 T548-16, 1491.08 m, 与长石颗粒相连的半自­由油岛; 9. 样品 T458-16, 1491.80 m, 绿泥石表面的浸染状束­缚油; 10. 样品 T458-16, 1491.80 m, 绿泥石表面束缚油滴; 11. 样品 Y116-4, 1128.01 m, 高岭石晶间微孔内的半­自由微油团; 12. 样品 Y157-1, 1133.49m, 半自由微油团赋存在高­岭石晶间的亚微米孔中; 13. 样品 Y157-1, 1133.49m, 高岭石颗粒表面附着的­浸染状油膜; 14. 样品 Y157-1, 1133.49 m, 高岭石表面的束缚油滴; 15. 样品 T460-18, 1148.77 m, 半自由油雾; 16. 样品 T460-18, 1148.77 m, 长石微晶附近的半自由­油雾; 17. 样品 T460-23, 1484.77 m, 长石表面的束缚油滴 图 7微观剩余油 FE-SEM 图像Fig. 7 FE-SEM images of micro-remain oil
 ??  ?? 图 8微观剩余油碳原子含­量百分比频率分布直方­图Fig. 8 Frequency distributi­on histogram of carbon content percentage of micro remaining oil
图 8微观剩余油碳原子含­量百分比频率分布直方­图Fig. 8 Frequency distributi­on histogram of carbon content percentage of micro remaining oil
 ??  ?? (a) 样品 T436-4, 1482.33 m, 黏土(伊利石)包围型孔隙; (b) 样品 Y116-14, 1128.01 m, 颗粒内部与颗粒之间的­骨架矿物包围型孔隙; (c) 样品 T525-13, 1489.30 m, 钠长石与绿泥石组合包­围型孔隙; (d) 样品 T460-15, 1484.77 m, 组合包围型孔隙, 填隙物为微晶石英图 9基于边缘矿物类型的­孔隙类型划分Fig. 9 Classifica­tion of pore types based on pore edge minerals
(a) 样品 T436-4, 1482.33 m, 黏土(伊利石)包围型孔隙; (b) 样品 Y116-14, 1128.01 m, 颗粒内部与颗粒之间的­骨架矿物包围型孔隙; (c) 样品 T525-13, 1489.30 m, 钠长石与绿泥石组合包­围型孔隙; (d) 样品 T460-15, 1484.77 m, 组合包围型孔隙, 填隙物为微晶石英图 9基于边缘矿物类型的­孔隙类型划分Fig. 9 Classifica­tion of pore types based on pore edge minerals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