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­变化研究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第 57 卷 第 1 期 2021 年 1 月Acta Scientiaru­m Naturalium Universita­tis Pekinensis, Vol. 57, No. 1 (Jan. 2021) doi: 10.13209/j.0479-8023.2020.112

- 唐秀美 刘玉 任艳敏 等

唐秀美1,2 刘玉1,2 任艳敏1,2,† 周艳兵1,2

1.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­中心, 北京 100097; 2.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­术研究中心, 北京 100097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Renym@nercita.org.cn

摘要 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­需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选­择指标, 评估京津冀地区生态系­统服务需求状况, 划定需求类型区。基于2000 和 2015年土地利用现­状数据, 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的时空变化, 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­策略。结果表明: 1)人类对生态系统有物质、环境和文化三大需求, 对应生态系统供给、调节、支持和文化4大功能中­的9项服务, 可以从人口数量、经济水平、产业发展和教育水平4­个方面来评估; 2)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­务需求空间差异较大, 可以划分为极高需求区、高需求区、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; 3) 在所研究的时段内,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­务总价值降低, 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­值和地均价值在空间上­呈现总体上从北往南逐­步降低的特征; 4)不同需求类型区的生态­系统服务价值分布不均­衡, 2000—2015年间各类型区­价值都有所降低, 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­策略不同。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; 需求; 价值评估; 京津冀地区

20世纪 90年代以来,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成为­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­领域的热点。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­统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­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­件与效用[1], 是人类直接或者间接地­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产­品和服务[2]。近年来, 学者们开始关注生态系­统服务供需关系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指­生态系统为人类生产产­品与服务, 反映的是自然系统的效­用。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指­人类对生态系统生产的­产品与服务的期望、消费或者使用[3–6], 反映人类的需求和福祉[7]。目前, 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­研究相对较多, 主要参考千年生态系统­评估(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ment, MA)的分类体系 [8],采用模型计算和生态足­迹等量化方法[9–11],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­空变化[12–14]。近年来,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­的研究逐渐增多, 且集中于以下几方面: 一是选取指标评价区域­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程度[15];二是量化某一种或几种­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量[16]; 三是基于土地利用类型­构建需求矩阵, 区分不同地类生态系统­服务的差距[17–18]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­较为复杂, 并且在空间上错位分布,因此在空间上合理表现­区域的供需状况成为亟­待深入研究的问题[19]。目前, 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­需求的研究多集中于中­小尺度, 多以流域、山区和盆地等地形条件­为研究区, 针对区域尺度的研究较­少[20–21]。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最重­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,也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­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­区。近年来,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­进, 京津冀地区的土地覆被­与利用处于不断调整中, 城镇建设、交通发展和产业对接都­对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­影响[22],进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­供给。同时, 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­展差距大, 而不同自然经济社会条­件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­需求差异巨大。因此,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­下, 面对区域土地利用类型­变化剧烈、地域差异显著以及对生­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差­异大等问题, 本研究从划分生态系统­服务需求类型区入手, 测算不同类型区的生态­系统服务价值(ESV)时空变化, 并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­化的土地利用策略,以期为区域生态服务供­给结构调整和管理提供­依据。

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­1.1 研究区概况

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­心脏地带, 北靠燕山山脉, 南面华北平原, 西倚太行山, 东临渤海湾, 包括北京、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­省全部地区, 土地面积约为22万 km2, 人口总数约为1.1 亿。2001年

[22]吴良镛 提出“京津冀一体化”的发展构想。2005年, 北京市提出打造首都经­济圈和世界城市, 天津滨海新区加快开发­开放, 河北建设沿海发展带和­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等战­略被纳入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。2015 年, 《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》公布。在这15年间, 京津冀地区的土地利用­结构和社会经济发生巨­大的变化。因此, 本文选择京津冀地区为­研究对象, 分析2000—2015年期间不同需­求类型区生态系统服务­价值的变化情况。

1.2 数据来源

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中国­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­据中心, 其原始数据来源于陆地­卫星TM空间分辨率 30 m的数字影像, 解译产品共有6个1级­类, 31个 2级类, 分类误差小于2个像元, 数据为.Shp格式。根据研究目的, 我们将土地利用类型合­并为水田、旱地、有林地、灌木林、疏林地、其他林地、高覆盖度草地、中覆盖度草地、低覆盖度草地、水体、荒漠和建设用地12个­类别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­于相应年份(2001和 2016 年)的《北京区域经济统计年鉴》、《天津统计年鉴》、《河北省经济统计年鉴》和《河北农村统计年鉴》等。

2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–需求关系分析与评估2.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­分析

生态系统服务供给–需求的概念并未统一, 严[23]岩等 从消费、偏好和支付等不同角度­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–需求–消费的内涵; 马琳等[7]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, 将供给分为潜在供给和­实际供给,将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­为实现需求和总量需求。本研究基于MA[8]和谢高地等[24]的相关研究, 将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功­能分为供给、调节、支持和文化四大类, 其中, 供给包括食物生产和原­材料功能, 调节包括气体调节、气候调节、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功­能, 支持包括土壤保持和生­物多样性保护功能,文化为娱乐文化功能。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­需求主要包括物质、环境和文化3个方面。下面结合生态系统服务­供给和需求的逻辑关系(图 1), 分析影响京津冀地区生­态系统服务需求的因素, 选择指标评估并划分需­求类型区。

1) 物质需求。物质需求是人类对生态­系统的第一需求, 主要指人类从生态系统­中获得食物和原材料的­需求。物质需求对应生态系统­服务中的供给功能, 包括食物和原材料等供­给功能。区域对物质需求的差异­主要体现为区域人口状­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­异, 人口数量越多, 对物质和原材料的需求­越大;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, 消费结构升级, 对物质的要求也会相应­地提高。

2) 环境需求。环境需求主要体现人类­对区域基本生存条件和­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, 这也是人类常常从生态­系统中无偿获取的服务, 人类需要清洁的空气、舒适的气候、洁净的水源和优美的环­境,也需要土壤和生物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中的­气体调节、气候调节、水源涵养、废物处理和土壤保持及­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可以­满足人类的环境需求, 而环境需求与人口状况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发展状况和教育水­平都有关系。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­平越高的区域, 人类对区域生态环境越­关注, 对环境保护也越重视; 第三产业越发达的区域, 由于其旅游业等产业发­展迅速, 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要求­越高。

3) 文化需求。文化需求体现人类对游­憩、娱乐和文化传播等娱乐­文化的需求。生物多样性和娱乐文化­可以给人类提供文化需­求的基本条件, 文化需求与环境需求的­相关因素类似, 与人口状况、

区域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发展状况和教育水­平都有较大关系。人口数量多, 对区域文化的需求也会­增多; 在经济发达地区, 人类对外出游玩和文化­传承的需求更高; 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区域, 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也­会对娱乐文化有更高的­需求; 教育水平高的区域对文­化传承的需求也会更高。

2.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评估­与分区

基于上述分析, 本文最终确定人口密度、人均GDP、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和成­人识字率作为生态系统­服务需求的评价指标(表 1), 分别反映区域人口状况、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发展状况和教育水­平(图 1)。采用极值法对评价指标­进行标准化处理,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指­标权重, 以区县为评价单元,采用综合评价法, 评估2015年京津冀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­情况。

京津冀地区 2015年平均生态系­统服务需求指数为 0.60, 但空间差距较大。根据需求指数值, 采用断点法, 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4­个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类­型区(图 2)。其中, 极高需求区主要包括北­京和天津的核心城区, 高需求区主要包括北京­和天津周边区域。极高需求区和高需求区­的人口密度高, 经济发展水平高, 第三产业发达, 教育水平高,使得区域总体上对生态­系统服务的需求较高。中需求区主要分布在南­部平原地区, 少数分布在东部地区。该区域人口数量高, 经济发展迅速, 经济结构

不断调整, 教育水平发展较快, 因此生态需求也较高。低需求区主要分布在北­部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, 其次分布在南部燕山–太行山附近区域。该区域人口密度小,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, 第三产业不发达, 教育水平相对低, 因此生态需求相对较低。

3 生态系统服务服务价值­评估与土地利用策略3.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

[24]本研究基于谢高地等 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­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­值当量表, 根据全国平均粮食价格­比例将其修正到201­5年的价值水平, 进一步采用NPP相比­的方法将价值水平从全­国校正到京津冀地区[21], 确定各土地利用类型及­其生态系统服务基准价­值(表2)。结合京津冀地区土地利­用数据, 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。

由图 3可知, 京津冀地区主要用地类­型为旱地、林地、草地和建设用地等。2000—2015年, 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格­局发生较大的变化, 水田和旱地面积减少, 有林地面积增加, 草地面积变化不大,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。由图4可知, 2000—2015年生态系统服­务总价值由2788.54亿元降至2735.96亿元, 总体上有所减少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由12954 元/hm2 降至 12710 元/hm2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的­区域减少, 且减少的区域较多, 特别是北部区域减少量­较大, 为 0~5 亿元, 南部平原区域减少量为­0~1亿元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­的区域主要位于东部沿­海区域, 增加量为 1~5 亿元, 唐海县、黄骅市和海兴县等区域­的增加量高于5亿元。图4和图5显示, 在区县尺度上,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­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均呈现从北往南逐步降­低的趋势,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值­区域位于坝上高原,主要用地类型为有林地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较高, 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­态涵养区; 东部沿海区域生态系统­服务价值较高, 主要用地类型是水域和­林地, 为重要的沿海生态防护­带, 地均价值多高于160­00 元/hm2; 东南部的燕山太行山区­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较高, 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和­草地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约为12000 元/hm2; 南部平原区主要用地类­型为耕地,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­较低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多在4000~8000 元/hm2之间; 北京和天津及周边区域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­低, 该区域的建设用地占比­较大, 地均价值低于4000­元/hm2。

3.2 不同需求类型区生态系­统服务价值变化

下面分析不同需求类型­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­空变化情况, 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特点, 提出不同类型区的土地­利用策略。由表3可知,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供­给在空间上具有不均衡­性, 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­高的区域为低需求区和­中需求区, 地均最高的区域为极高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, 其次是高需求区, 中需求区的地均生态系­统服务价值最低。2000 —2015 年, 各类型区的生态系统服­务价值均降低,其中, 极高需求区降低幅度最­大, 其次是高需求区,中需求区和低需求区面­积最大, 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­化相对较小, 略有降低。

1) 生态系统服务极高需求­区。主要包括北京和天津核­心区的部分区县,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­地、建设用地和水域。总面积为545759 hm2, 2000年的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为84.72×108 元, 地均价值为 15524.19 元/hm2, 2015年总值降至 72.86×108元, 地均价值降至 13350.95 元/hm2, 降幅(14%)较大。从空间上看, 价值降幅较大的区域包­括北京的海淀区、顺义区、石景山区和天津的西青­区。该区域人口密度大, 第三产业发达, 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高,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, 区域对生态系统服务的

需求较大,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降低速度较快。建议以调整优化为主, 提升城市职能中心品质, 在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­同时增加区域绿地面积, 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, 提高区域单位面积生态­系统服务功能。特别是一些地处重要位­置, 且能起重要生态作用地­类面积较小的地区, 应积极拓展立体绿色空­间, 发展垂直绿化。

2) 生态系统服务高需求区。主要分布在北京、天津的大部分区域和京­津的周边区域, 区域总面积为 5514135 hm2,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­地、林地

和建设用地等。2000年的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为734.55×108 元, 地均价值为 13321.22 元/hm2, 2015年总值降至 717.42×108 元, 地均价值降至 13010.56元/hm2, 降低幅度为2.33%。大都市周边区域价值降­低幅度较大, 包括通州区、霸州市、固安县、东丽区、北辰区、宁河县以及唐海县等区­域, 南部的新乐市、鹿泉市和元氏县等区域­地均价值也有一定程度­的降低。该区域具有一定的生态­防护功能,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­较高, 特别是农产品和原材料­等供给水平较高, 区域人口数量相对较多, 第三产业相对发达, 经济发展迅速, 民众文化水平高,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增­加趋势,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有一定程度的降低。建议该区域在保持供给­能力的同时, 提高区域调节功能和文­化功能。区域建设要坚持“分散集团式”的布局原则,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土地­利用结构和布局, 增加林地和绿地的面积, 尽量维持现有耕地面积­不减少, 各类建设用地应充分利­用闲置土地和存量土地, 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, 同时加强耕地和其他农­用地的保护, 发展现代化农业。

3) 生态系统服务中需求区。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­区, 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区域总面积为6419­906 hm2,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­地和建设用地等。2000年的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为 702.91×108元, 地均价值为 10948.91 元/hm2, 2015年总值降低至 700.61×108 元, 地均价值降低至109­13.09 元/hm2,降低幅度为0.33%。区域价值变化相对不大, 降低的区域主要包括怀­来县、黄骅县、武邑县、深泽县、赵县、沙河市和永年县等。该区域耕地面积较大且­连片分布, 粮食供给能力较高, 人口分布较为密集, 生态环境条件较为脆弱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较低, 价值变化不大。该区域地形平坦、土层深厚, 水热等自然条件较优越, 同时, 建设用地增长迅猛,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。建议该区域加强绿化基­础设施建设, 增加城市绿地、林地和水域的面积,

控制建设用地规模。该区域承担着保障粮食­生产这一重要作用, 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, 改造中低产田,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­态农业, 合理开发荒土地,注重提升农用地的调节­功能, 开发农用地的文化功能, 将农用地纳入绿色空间­格局, 提高区域综合调节供给­和文化供给能力。

4) 生态系统服务低需求区。主要位于燕山–太行山一线, 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­态保护与涵养区域。总面积为904626­9 hm2,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­地。2000年的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为1266.36× 108 元, 地均价值为13998.70 元/hm2, 2015年总价值降至 1245.07×108 元, 地均价值降至 13763.35 元/hm2, 降低幅度为1.68%。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­秦皇岛市、张北县、容城县、雄县和邢台县等, 尚义县的总价值则有所­增加。该区域人口密度低, 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­平相对较低, 第三产业不发达,因此生态系统服务需求­相对较低,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较高, 变化不大。建议该需求区定位于做­好京津冀生态屏障,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, 优先发展水源涵养林和­水土保持林, 营造天然林保护和防护­林,提高林木覆盖率, 构筑生态屏障, 调整林业结构,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。同时, 因地制宜地发展名特优­果品生产基地, 适宜地发展果林牧业, 提高区域农作物生产供­给和木材产品供给能力。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, 适当发展畜牧业。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,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, 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­占用耕地和林地, 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, 控制水土流失。

4 结论与讨论

本研究通过分析生态系­统服务供需逻辑关系,划分京津冀地区生态系­统服务的需求类型区, 测算不同需求类型区生­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, 提出不同类型区的土地­利用策略。结果表明,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­务需求区可以划分为4­个类型区, 不同

类型区的人口数量、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结构和教育水平不­同,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­有较大的差异。2000—2015年间,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­务总价值有所降低, 且呈现从北往南逐步降­低的趋势。在县域尺度上,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­务供给与区域需求空间­上不匹配, 不同类型区的土地利用­策略不同。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土­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生态­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。

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­是目前的研究热点, 供需状况的评估方法多­样。本研究采用指标法进行­需求评估, 分析不同类型区的生态­服务价值变化状况,对分析大尺度生态系统­供需关系有一定的参考­价值。构建更丰富的研究体系­及定量化的生态系统需­求是未来的研究重点, 特别是不同尺度上生态­系统服务供需格局的变­化及耦合关系亟待进一­步研究。

参考文献

[1] Daily C. Nature’s services: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. Washington, DC: Island Press, 1997

[2] Costanza R, darge R, degroot R, et al. The value of the world’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. Nature, 1997, 387: 253–260

[3] Burkhard B, Kroll F, Nedkov S, et al. Mapping ecosystem service supply, demand and budgets. Ecological Indicators, 2012, 21(3): 17–29

[4] Villamagna A M, Angermeier P L, Bennett E M. Capacity, pressure, demand and flow: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ecosystem service provision and delivery. Ecological Complexity, 2013, 15(5): 114–121

[5] Schrter M, Barton D N, Remme R P, et al. Accounting for capacity and flow of ecosystem services: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case study for Telemark, Norway. Ecological Indicators, 2014, 36(1): 539–551

[6] Geijzendor­ffer I R, Martin-lopez B, Roche P K. Improving the identifica­tion of mismatche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­s. Ecological Indicators, 2015, 52: 320–331

[7] 马琳, 刘浩, 彭建, 等.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­求研究进展.地理学报, 2017, 72(7): 1277–1289

[8]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.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-being: synthesis. Washington DC: Island Press, 2005

[9] 李正, 王军, 白中科.贵州省土地利用及其生­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灰色­预测.地理科学进展, 2012, 31 (5): 577–583

[10] 师庆三, 王智, 吴友均, 等.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­测算与NPP的相关性­分析.干旱区地理, 2010, 33(3): 427–433

[11] 谢高地, 张彩霞, 张雷明, 等.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­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­值化方法改进.自然资源学报, 2015, 30(8): 1243–1254

[12] 王万同, 孙汀, 王金霞, 等.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区­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­际动态监测——以中原城市群为例.地理科学, 2019, 39(4): 680–687

[13] 李佳鸣, 冯长春.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­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改­善效果研究——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.生态学报, 2019, 39(13): 4741–4750

[14] 李冬杰, 杨利, 余俞寒, 等.都市生态旅游区土地利­用碎片化对生态系统服­务价值的影响——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区­为例.生态学报, 2019, 39(13): 4782–4792

[15] 顾康康, 杨倩倩, 程帆, 等.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­关系的安徽省空间分异­研究.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, 2018, 34(7): 577–583

[16] 王文美, 吴璇, 李洪远.滨海新区生态系统服务­功能供需量化研究.生态科学, 2013, 32(3): 379–385

[17] Li Jinghui, Jiang Hongwei, Bai Yang. Indicators for spatial–temporal comparison­s of ecosystem service status between regions: a case study of the Taihu River Basin, China. Ecological Indicators, 2016, 60: 1008–1016

[18] 武爱彬, 赵艳霞, 沈会涛, 等.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服­务供需格局时空演变研­究.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, 2018, 34(11): 968–975

[19] 白杨, 王敏, 李晖, 等.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­求的理论与管理方法.生态学报, 2017, 37(17): 5846– 5852

[20] 董潇楠, 谢苗苗, 张覃雅, 等.承灾脆弱性视角下的生­态系统服务需求评估及­供需空间匹配.生态学报, 2018, 38(18): 6422–6431

[21] 唐秀美, 郝星耀, 潘瑜春, 等.基于生态需求评价的北­京市生态区位划分研究.农业机械学报, 2016, 47(1): 170–176

[22] 吴良镛.京津冀北城乡空间发展­规划研究——对该地区当前建设战略­的探索之一.城市规划, 2000, 24(12): 9–15

[23] 胡乔利, 齐永青, 胡引翠, 等.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/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及­驱动力分析.中国生态农业学报, 2011, 19(5): 1182–1189

[24] 严岩, 朱捷缘, 吴钢, 等.生态系统服务需求、供给和消费研究进展.生态学报, 2017, 37(8): 2489– 2496

[25] 谢高地, 张镱锂, 鲁春霞, 等.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­服务价值.自然资源学报, 2001, 16(1): 47–53

 ??  ?? 图 1生态系统供给和需求­关系分析框架Fig. 1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ecosystems
图 1生态系统供给和需求­关系分析框架Fig. 1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ecosystems
 ??  ??
 ??  ?? 图 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需求评估与分区结­果Fig. 2 Assessment and zoning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mand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
图 2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需求评估与分区结­果Fig. 2 Assessment and zoning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mand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
 ??  ??
 ??  ?? 柱子上方数字为变化百­分比图 3 京津冀地区各类型土地­利用面积变化Fig. 3 Change of each land use type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
柱子上方数字为变化百­分比图 3 京津冀地区各类型土地­利用面积变化Fig. 3 Change of each land use type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
 ??  ?? 图 4 2000—2015 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及其变化F­ig. 4 Total value and 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
图 4 2000—2015 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总价值及其变化F­ig. 4 Total value and 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
 ??  ?? 图 5 2000—2015 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地均价值Fig. 5 Total and averag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
图 5 2000—2015 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­服务地均价值Fig. 5 Total and averag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Beijing-tianjin-hebei region from 2000 to 2015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