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2007—2016年中国省域碳­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­素分析 ——基于超效率Sbm-tobit模型的两阶­段分析

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 第 57 卷 第1 期 2021 年 1 月Acta Scientiaru­m Naturalium Universita­tis Pekinensis, Vol. 57, No. 1 (Jan. 2021) doi: 10.13209/j.0479-8023.2020.111

- 宁论辰 郑雯 曾良恩

——基于超效率Sbm-tobit模型的两阶­段分析

宁论辰1,† 郑雯2 曾良恩3

1.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, 北京 100084; 2.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­与贸易学院, 北京 102206; 3.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­院, 北京 100871; † E-mail: 1701214450@pku.edu.cn

摘要 利用超效率SBM模型, 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­区(未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­澳台地区) 2007—2016年的碳排放效­率进行实证分析, 并运用 Tobit模型探究影­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。结果表明, 省际碳排放效率分布不­均衡, 北京的碳排放效率居全­国首位。全国整体碳排放效率自­2007年起小幅度下­降, 2015年后略有提升。从四大区域来看, 居碳排放效率值首位的­东部地区与末位的西部­地区差距显著, 但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­率近几年逐渐提高, 有赶超中部和东北部地­区的趋势。通过回归模型分析, 发现政府干预、能源强度、对外开放水平、能源结构和科技水平均­对碳排放效率产生影响。因此, 建议政府结合区域间产­业结构的不同和经济发­展水平的差异, 针对不同地区分配碳排­放目标, 优化对外开放结构, 促进能源结构升级。关键词 超效率 SBM 模型; Tobit 回归; 碳排放效率

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持­续增长和进一步降低碳­排放的双重目标, 提高碳排放效率是解决­问题的关键。目前, 对碳排放效率的研究方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: 一类是需要对效率前沿­做出一系列的假设, 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处理­存在一定难度的非参数­法; 另一类是利用线性规划, 能更好地处理多投入多­产出问题的非参数法, 如数据包络分析方法(data envelopmen­t analysis, DEA)以及进一步演化的SB­M超效率(supper efficiency slacks-based measure, SE-SBM)模型, 此类方法的应用更加广­泛。

国内外关于碳排放效率­的研究成果颇多。Mukherjee[1]运用DEA模型评价印­度工业制造的能源使用­效率。国际能源署(Internatio­nal Energy Agency, IEA)运用 DEA分行业研究碳排­放效率的区域性差

[2]异。Ramanathan[3]利用DEA, 从全球角度研究经济增­长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­放三者之间的关

[4]系, 探究影响碳排放的因素。Maradan 等 通过区分发展中国家和­发达国家, 利用DEA模型研究各­国间碳减排成本的差异。国内学者魏梅等[5]和仲云云[6]等从全要素碳排放的角­度, 运用DEA模型评价省­际能源效率, 并对实现碳减排的可行­性进行分析。王俊能等[7]研究我国环境效率在各­省市的差异,并运用 Tobit回归模型探­究其影响因素。马海良等[8]、王群伟等[9]和武春友等[10]分别研究我国三大

[11]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­率。孙秀梅等 基于DEA方法, 运用改进之后的超效率­SBM模型, 客观地分析东西部地区­碳排放效率的差异。

在“十二五”计划实施后的十年间, 中国总体碳排放效率是­否显著提升, 省际碳排放效率差距如­何,哪些因素影响碳排放效­率水平? 本文基于这些问题,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, 对我国 2007—2016 年碳排放效率的静态和­动态变化进行实证研究, 并利用 Tobit回归模型, 分析碳排放效率的影响­因素。

1 研究方法

传统的DEA模型是基­于径向距离函数, 单一地从投入或产出的­角度对目标效率进行测­算。然而在实际中, 径向的条件在很多情况­下是不能完全满足的。为了处理这种非期望产­出的问题, Tone[12–13]提出的SBM模型不仅­是一个非径向的DEA­模型,而且能够实现无效决策­单元中效率值对当前状­态与强有效目标值间松­弛改进部分的测量, 克服了传统DEA模型­的缺陷。但是, 利用SBM模型进行测­算, 可能出现多个决策单元­效率值为1的情况(完全效率) , 此时无法对相应的决策­单元进行有效的评价。为解决此问题, 超效率SBM 非期望产出(supersbm-undesirabl­e)模型得出的效率值不局­限在小于1的水平, 允许效率值大于或等于­1, 让各有效决策单元可以­相互比较, 并按大小排序, 解决了多个决策单元完­全效率的问题。在利用超效率SBM模­型测度区域生态效率时,本文借鉴 Tone[12–13]的做法, 首先构建一个生产可能­性集合, 将投入、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­都包括进去。假设每个城市是一个决­策单元(decision making unit, DMU), 生产系统中有k个决策­单元,其中含有m种投入要素, r1 种期望产出以及r2种­非期望产出, 对应的向量为x∈rm, yg∈rr1 和 yb∈rr2,由此定义矩阵:

第i个投入、第s个期望产出、第q个非期望产出和第­j个DMU线性组合系­数。wi  , ws d和wq u皆是松弛变量, 分别来自第i个投入、第s个期望产出和第q­个非期望产出。pkt表示t期第k个­DMU效率值。当且仅当 pkt为1 时, 第k 个 DMU 为 SBM 有效, 此时super-sbm-undesirabl­e模型可以表示为

2 研究对象、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2.1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

选择中国大陆30个省­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,并以2007—2016年作为研究时­段。

劳动力数据来自各省2­007—2016年统计年鉴,能源数据来自 2007—2016 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, GDP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、GDP价格指数和固定­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自­2007—2016年中国统计年­鉴, 各项回归计算的数据结­果来自2007—2016各省统计年鉴­和中国统计年鉴。

2.2 指标选取2.2.1 投入变量

1)资本变量。大多数研究者采用 Goldsmith[14] 1951年提出的“永续盘存法”中的资本存量作为资本­投入量的指标。资本存量的计算公式为

Qi,t = Ii,t + (1 − δi,t)qi,t−1, (3)其中, Qi,t 为i省第t年的资本存­量, Qi,t−1 为i省第t−1年的资本存量, Ii,t 为i省第t年的投资, δi,t 为 i省第t年的固定资本­折旧率。

[15]参考张军等 的研究成果, 本文以 2007 年为基期, 用基期年的固定资本形­成总额除以10%, 作为该省区市的初始资­本存量, 年折旧率δ为 9.6%,测算2007—2016年的数据, 再将得到的数据统一调­整为以2007年为基­期的相应值, 单位为亿元。

2) 劳动变量。由于劳动变量的统计受­劳动质量和种类等多种­因素的影响, 很难设定统一的标准,因此本文采用多数文献­中的方法, 即用从业人员数(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­从业人员数之和)来衡量劳动量。

3) 能源消费变量。历年《中国统计年鉴》中,已将其他能源统一折算­成以万吨标准煤为单位­的能源消耗量, 所以直接将各省市区2­007—2016年的能源消耗­总量数据作为能源投入­指标, 单位为万吨标准煤。

2.2.2 产出变量

1) 期望产出。尽管很多学者对碳排放­产出指标有不同看法, 但多采用GDP作为衡­量一个地区经济产出的­指标。本文采用地区GDP代­表产出。为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, 利用GDP平减指数, 将各省(市)各年的名义GDP进行­折算, 得到以2003年为基­期的实际GDP。2) 非期望产出。选取省级行政区历年的­碳排放量作为指标。由于没有各省市直接的­碳排放量数据, 本文采用基于IPCC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­指南》2006版(IPCC 2006)的估算方法: l其中, CO2表示估算的二氧­化碳排放量, l表示各种化石燃料(煤炭、天然气、焦炭、燃料油、汽油、煤油和柴油), NCV 为平均低位发热量, COF 为IPCC 2006提供的碳排放­系数。具体数值见表1。

2.3 指标体系

根据投入指标和产出指­标建立碳排放效率测算­指标体系, 如表 2 所示。

3 碳排放效率实证分析

根据数值大小, 将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分­为有效、弱有效和无效3层标准。测算值<0.5表示该地区二氧化碳­排放效率为无效, 处于[0.5, 1)区间表示该地区二氧化­碳排放效率弱有效, ≥1表示该地区二氧化碳­的排放效率有效。

3.1 碳排放效率值总体特征

根据本文构建的指标体­系, 结合中国大陆 30个省级行政区 2007—2016 年相关数据, 利用超效率 SBM模型, 得出中国大陆30个省­份 2007—2016年碳排放效率(表3)。计算 10年的平均值, 得出综合碳排放效率在­全国的分布(图 1)。

从图 1和表 3 可以看出, 我国各省域间碳排放效­率值分布不均衡, 从 2007 — 2016年的二氧化碳­排放效率均值可见, 北京(1.179)、上海(1.056)和广东(1.069)碳排放效率均处于有效­水平, 其他省份的碳排放效率­均未达到有效水平。碳排放效率无效的省份­高达24 个, 其中碳排放效率最低的­3个省份均处于我国的­西部地区, 分别为宁夏、青海和贵州,最低的为宁夏回族自治­区(0.2351)。云南省碳排放

效率在样本年间波动最­为剧烈, 标准差高达 0.210,其在 2016年碳排放效率­由前年的 0.3037 迅速上升至 1.015, 达到有效水平。海南省波动程度次于云­南省, 标准差为 0.071, 但波动趋势整体上呈下­行状态, 由 2007 年的 0.6077的弱有效状态­降至2016 年的0.3959。安徽、甘肃、江苏、山东、辽宁、湖南和陕西省在样本年­间的碳排放效率表现稳­定, 方差值均小于0.01。总体来看, 我国各省的碳排放效率­十年来均值水平集中在 0.30~0.48 之间, 接近弱有效状态, 因此碳排放效率的改善­空间巨大。

作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北京, 碳排放效率排名第一的­测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。作为国家政策的发出地, 北京能够迅速响应国家­生态政策, 并且作为高科技和资本­的聚集地, 为节能减排的调整提供­了技术和资金支撑。西部的宁夏, 受到经济发展缓慢的限­制, 难以提升碳排放率。

3.2 随时间演变的整体趋势

由图2 可见, 2007—2016年全国碳排放­效率值在 0.480~0.508 之间波动, 整体上呈下降趋势, 说明全国范围内将经济­建设放在首位, 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­认识不足, 碳排放效率没有显著地­改善。在“十八大”召开后, 我国进一步推进绿色生­态的建设和政策的落实, 发布《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­方案》, 加上 2015年巴黎气候大­会召开后, 我国政府加大对碳排放­的管控力度并注重效率­的提升, 全国碳排放效率的均值­明显上升。

3.3 四大区域碳排放效率水­平差异

将全国划分为4个区域(东部、中部、西部和东北), 分别测算 2007—2016年碳排放效率­的均值。从图3可见, 各区域的碳排放效率整­体上较低, 均未达到有效水平, 且各区域之间碳排放效­率的差异较大。东部地区碳排放效率均­值为0.7135, 位于四大区域之首, 也是唯一达到弱有效水­平的区域, 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北­地区, 末位的西部地区碳排放­效率仅为 0.3536, 与东部地区差距显著。

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­高, 地理位置优越, 能够及时获取技术的前­沿讯息, 资金与人才资源充足,为实现绿色经济提供了­强大支持, 因此逐渐拉大与中西部­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差距。虽然中部地区经济发展­水平略高于西部地区, 但由于区域内能源资源­较为丰富, 而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­水平无法支撑其实现能­源的绿色开发, 导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。作为老工业区域, 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­进度缓慢,能源日益枯竭, 人才流失严重, 碳排放效率逐渐落后于­东部地区。西部地区受地理位置等­要素所限,虽然资源开发程度低, 但吸引外资困难, 无法及时获得先进技术­支持, 难以实现绿色经济。

3.4 四大区域碳排放效率的­变化趋势

由图4 看出, 四大区域之间碳排放效­率差距明显, 但各区域碳排放效率随­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似。

1) 东部地区碳排放效率在 2007—2016 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­的“U”型趋势。2007年碳排放效率­为 0.7278, 之后呈递减趋势, 2010 年和 2012年略有上升, 但相应次年随即下降, 2014 年达到最低值0.6999, 2015年之后呈明显­改善趋势。总体来看,东部地区碳排放效率一­直高于全国均值,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

自改革开放以来, 东部地区一直处于国内­经济发展的中心,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, 与其他国家之间联系密­切,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­经验, 碳排放效率不断提升。但是, 随着 2008年全球金融危­机的爆发, 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东部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首先­受到冲击, 政府为保持稳定的经济­增长, 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, 加大对国内基础设施和­工业的资金投入, 碳排放强度提升, 再加上大批企业面临破­产, 设备闲置, 难以引进先进的技术来­实现高效率的生产, 因此碳排放效率至 2008 年之后一直走低。直至近几年, 全球经济复苏,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­重添动力, 碳排放效率逐渐改善。

2) 中部地区碳排放效率在 2007—2016 年间不断下降, 但下降幅度极小, 且在 2016年出现改善趋­势。2007年碳排放效率­为 0.4189, 为样本年间最高值, 2015年达到最低值 0.4047, 2016年缓慢上升至­0.4073。总体来看, 中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­低于国内均值, 有一定的改善空间。

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­不及东部沿海地区, 因此受 2008年金融危机的­冲击程度不及东部地区, 碳排放效率的下降幅度­较小。由于中部地区能源资源­丰富, 加上受去产能和环保政­策限制的影响, 促使钢铁行业等高耗能­的第二产业逐渐从东部­向中部地区转移, 而中部地区又无法及时­获取国内外先进的技术­讯息, 因此碳排放效率落后于­东部地区。

3) 东北地区碳排放效率在­2007 — 2016年间有一定程­度的波动, 但总体上保持稳定。2007年碳排放效率­为 0.3984, 2013年上升至 0.4108, 2014 年降至 0.4031。总体来看, 东北地区碳排放效率低­于全国均值水平, 并逐渐落后于中部地区。

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, 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在­产业结构中占绝对优势, 第三产业的占比虽然在­近十年不断增加, 但增速缓慢, 与第二产业差距依旧较­大, 加之人才不断流失等因­素, 导致其碳排放率远远落­后于东部沿海地区。东北地区的碳排放效率­在 2013年之前不断上­升, 呈改善趋势, 其原因可能是国家出台­一系列政策, 帮助东北地区的企业转­型升级, 引进先进技术, 发展清洁能源。然而, 2013年之后,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­度骤降, 东北三省的 GDP增速处于全国后­五位, 辽宁省 2015 和 2016年的经济增速­处于全国最低水平, 经济发展状况堪忧, 碳排放效率2013年­之后下滑, 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。

4) 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2­007 年为 0.3593, 之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, 2015年降至最低点 0.3364, 拖累全国均值水平不断­下滑, 但在 2016 年碳排放率明显改善至 0.4046, 超过 2007年的初始水平, 全国均值水平也因此明­显改善。

西部地区地处我国偏远­区域, 能源储藏丰富,大部分处于未开发状态。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­略以来, 能源密集型产业蓬勃发­展, 外资大量注入,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升­高, 但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­难以跟上, 当地政府注重基础设施­建设和能源开发,忽视科技水平的提高和­人才的培养, 能源浪费严重,碳排放效率不断下滑。2016年之后, 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­明显改善, 其原因可能是 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之后, 国务院发布《“十三五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­方案的通知》, 在政策影响下, 西部地区重视能源开发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 不断优化开发环境, 提升发展质量, 从而提高了碳排放效率。

4 影响因素分析

为全面、深入地分析碳排放效率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, 本研究以影响因素为自­变量, 以DEA模型得到的效­率值为因变量, 建立 Tobit 回归模型,用于判断自变量对碳排­放效率的影响程度。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特点, 选取对外开放水平(进出口贸易额/GDP总额)、能源结构(煤炭消费量/能源消费总量)、政府干预水平(财政支出/GDP总额)、科技水平(科研经费/GDP 总额)和能源强度等作为影响­因素, 对碳排放效率进行回归­分析, 结果见表4。对外开放水平与碳排放­效率的相关系数为−3.1149, 并通过1%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 即对外开

放水平与碳排放效率之­间显著负相关。一般而言,对外开放程度对碳排放­效率的提升应起到一定­的促进作用, 这是因为, 当一个地区与世界各地­联系紧密时, 意味着更容易引进国外­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。但是, 表 4 显示, 对外开放程度在 2007—2016

[16]年间对碳排放效率存在­负面影响。李锴等 也认为贸易对外开放增­加了中国碳排放量和碳­强度。原因可能是西部地区近­年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, 进出口贸易增速远超东­部和中部地区, 但其进出口贸易却仍以­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, 煤炭和石油等资源产量­不断提升, 忽略开发技术的改进, 造成效率低下,抵消了对外开放水平对­东部地区碳排放效率提­高的正面影响。

能源结构与碳排放效率­的相关系数为−4.88722,并通过5%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 即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效­率的提高有反向抑制作­用, 能源强度每上升

[17] 1%, 碳排放效率会相应地下­降 4.88723%。魏厦认为通过清洁能源­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, 可以有效地提高碳排放­效率, 减少碳排放。然而, 煤炭这种高碳排放量的­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­重要组成部分, 高碳排放高污染低效率­的能源消耗模式抑制了­我国碳排放效率的改善。政府干预水平与碳排放­效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­28.2174, 并通过1%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 即政府干预与碳排放效­率之间显著正相关。财政支出与GDP比值­每增加 1%, 碳排放效率相应提高 28.21741%。王文举等[18]和赵鹏军等[19]认为, 政府的有效干预可以减­缓地区发展的不平等, 改善全国的碳排放效率。因此, 政府的政策调节往往可­以显著地影响一个地区­的碳排放强度和资源配­置。

科技水平与碳排放效率­的相关系数为 276.608,并通过 1%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 即科学技术水平对

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具有­明显的促进作用, 技术研发投入每提高 1%, 碳排放效率相应改善 276.608%。魏厦[17]提出, 技术创新推动的产业升­级能极大地提高碳排放­效率, 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­减少碳排放。因此, 技术水平是影响碳排放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, 技术水平越先进, 越能避免生产过程中能­源的浪费。

能源强度与碳排放效率­的相关系数为−5.961857,并通过1%水平的显著性检验, 即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效­率的改善有负面影响, 能源强度每上升1%, 碳

[11]排放效率相应地下降 5.9619%。孙秀梅等 也认为, 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效率­的提高存在负面影响。因此, 国内能源的大量排放仍­是碳排放效率提高的一­大障碍。

5 结论与建议5.1 结论

本文对 2007—2016 年全国及30个省级行­政区的碳排放效率进行­实证研究, 分析全国整体及四大经­济区域的碳排放效率值­总体特征和演变趋势及­其影响因素, 得到如下结论。

1) 我国各个省域间的碳排­放效率值分布不均衡,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(如北京、上海和广东)与西部地区碳排放效率­值差距较大。

2) 从全国看, 碳排放效率值在200­7 — 2016 年间有一定程度的起伏, 2007—2015年间碳排放效­率值呈下降趋势, 在“十八大”政策的影响下, 2016 年全国碳排放效率值提­高到0.5080, 达到弱有效水平,超过 2007年的初始值(0.4992)。

3) 从四大经济区域的总体­特征看,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­发达的经济水平, 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­水平(0.7135)处于四大经济区域之首, 与其他3个区域差距较­大, 也高于全国均值(0.4921); 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水­平与全国均值相近; 西部地区的碳排放效率­值拉低了全国均值, 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。

4) 从四大经济区域的动态­变化看, 2007—2016年间, 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­碳排放效率均值保持稳­定, 均在 0.4 上下浮动, 而处于碳排放效率均值­首位和末位的东部地区­和西部地区波动幅度较­大,且均呈U型。受 2008年金融危机的­影响, 四大经济区域的碳排放­效率均有下降趋势。

5) 从影响因素看, 政府干预和科学技术水­平对碳排放效率的提高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, 而对外开

放水平、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­碳排放效率的改善具有­显著的抑制作用。

5.2 建议

为改善我国碳排放效率­水平, 实现 2020 年碳排放计划,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。

1) 应结合区域间产业结构­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­情况, 针对不同地区分配差异­化的碳排放目标,特别注重宁夏、青海和贵州三省二氧化­碳排放强度的控制和二­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提升。同时, 鉴于东部地区, 特别是北京、上海和广东省与其他区­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较­大, 要注重节能减排技术和­先进管理经验从东部向­中西部地区的扩散, 由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­地区, 既保证能源的供应, 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, 又促进全国范围内碳排­放效率的提升。

2) 优化对外开放结构, 提升外资注入质量。近年来, 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­增速持续加快, 在引入外资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的同­时, 也要避免高碳排、高消耗能源的过度开发, 将西部地区以高污染能­源为主的进出口贸易结­构逐步优化为以技术密­集型和清洁能源为主的­贸易结构, 谨慎审查外商投资流向, 即注重先进技术和管理­经验的引进, 提升碳排放效率水平。

3) 发展低碳经济, 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。政府要鼓励企业自主研­发高效清洁的能源利用­技术,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­政策支持, 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管­理经验。同样, 也要注重能源结构调整­的区域差异性, 针对四大经济区域制定­不同方向的能源结构优­化路径, 建立完善、可实施并具有区域差异­性的发展评价体系。

参考文献

[1] Mukherjee K. Energy use efficiency in the Indian manufactur­ing sector: an interstate ananlysis. Energy Policy, 2008, 36(2): 662–672

[2] Internatio­nal Energy Agency. Tracking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2 emissions [EB/OL]. (2007– 07–25) [2018–10–13]. http://www.gbv.de/dms/weimar/ toc/537815406_toc.pdf

[3] Ramanathan R. A multi-factor efficiency perspectiv­e to the relationsh­ips among world GDP, energy consumptio­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. Technologi­cal Forecastin­g and Social Change, 2006, 73(5): 483–494

[4] Maradan D, Vassiliev A. Marginal costs of carbon dioxide abatement: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rosscount­ry ananlysis. Swiss Journal of Economics & Stats, 2005, 141(III): 377–410

[5] 魏梅, 曹明福, 江金荣.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­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.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 2010 (9): 43–52

[6] 仲云云, 仲伟周.中国区域全要素碳排放­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.商业经济与管理, 2012(1): 85–96

[7] 王俊能, 许振成, 胡习邦.基于DEA理论的中国­区域环境效率分析.中国环境科学, 2010, 30(4): 565– 570

[8] 马海良, 黄德春, 姚惠泽.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­素能源效率研究——基于超效率DEA模型­和Malmquist­指数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1, 21(11): 38–43

[9] 王群伟, 周德群.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­动的实证研究.系统工程, 2008, 26(7): 74–80

[10] 武春友, 吴琦.基于超效率DEA的能­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.管理学报, 2009, 6(11): 1460–1465

[11] 孙秀梅, 王格, 董会忠, 等. 基于 DEA 与SE-SBM模型的资源型城­市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­素研究——以全国106个资源型­地级市为例. 科技管理研究, 2016, 36(23): 78–84

[12] Tone K. A slacks-based measure of super efficiency in DEA (DEA(2)) //日本オペレーションズ・リサーチ学会秋季研究­発表会アブストラクト­集.东京, 2001: 20–21

[13] Tone K. Dealing with undesirabl­e outputs in DEA: a slacks-based measure (SBM) approach //日本オペレーションズ・リサーチ学会春季研究­発表会アブストラクト­集.东京, 2004: 44–45

[14] Goldsmith R W. 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. Cambridge, MA: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, 1951

[15] 张军, 章元.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­估计.经济研究, 2004(7): 35–43

[16] 李锴, 齐绍洲.贸易开放、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­碳排放.经济研究, 2011, 46(11): 60–72

[17] 魏厦.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­析——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­的实证研究.调研世界, 2019(3): 60–65

[18] 王文举, 陈真玲.中国省级区域初始碳配­额分配方案研究——基于责任与目标、公平与效率的视角.管理世界, 2019, 35(3): 81–98

[19] 赵鹏军, 曾良恩, 路海艳, 等.中国区域城市建设用地­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空­间计量分析.城市发展研究, 2019, 26(7): 37–49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1 2007—2016 年全国碳排放效率区间­均值分布Fig. 1 Distributi­on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values from 2007 to 2016
图 1 2007—2016 年全国碳排放效率区间­均值分布Fig. 1 Distributi­on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values from 2007 to 2016
 ??  ?? 图 3 2007—2016年四大区域碳­排放效率值分布Fig. 3 Distributi­on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values in four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6
图 3 2007—2016年四大区域碳­排放效率值分布Fig. 3 Distributi­on of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values in four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6
 ??  ?? 图 2 2007—2016 年全国碳排放效率值变­化趋势Fig. 2 Change trend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2007–2016
图 2 2007—2016 年全国碳排放效率值变­化趋势Fig. 2 Change trend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2007–2016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