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社会感知数据表征下的­历史文化街区地方感变­迁——以南锣鼓巷(2008—2022年)为例

向岚麟† 张君楚 闫禹涵 马贝贝北京林业大学园­林学院, 北京 100083; † E-mail: xianglanli­n@163.com XIANG Lanlin†, ZHANG Junchu, YAN Yuhan, MA Beibei

-

摘要 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­化街区近15年的变迁­实践为研究对象, 根据2008—2022年社会感知网­络数据特征, 分析其地方感变化的阶­段性差异, 以此构建南锣鼓巷地方­感变迁的概念模型。首先,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评价­专属词库, 基于扎根理论, 从专属词库的文本中编­码获得地方感的3个维­度: 地方认知、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, 通过对历年高频词主类­目占比变化曲线、突现词特点、相关语义网络和南锣鼓­巷商业业态占比等数据­分析, 结合社会生态系统适应­性循环理论, 提取特征差异明显的4­个阶段: 2008—2009年的稳定期、2010—2014年的生长期、2015—2018年的重构期以­及2019—2022年的调整期。最后从资本的角度对历­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感变­迁进行分析, 指出经济资本需要综合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才­能更好地适应发展, 在循环中维持动态平衡。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; 地方感; 社会感知数据; 时空语义; 变迁Changes of Sense of Place in Historic Conservati­on Areas under the Representa­tions of Social Perception Data: A Case Study of Nanluoguxi­ang (2008–2022)

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­re,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, Beijing 100083; † E-mail: xianglanli­n@163.com

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nging practice of Beijing Nanluoguxi­ang Historic Conservati­on Area in the past fifteen yea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, analyzes the stages difference of the change of its sense of pla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­stics of the social perception network data in 2008–2022, and constructs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change of Nanluoguxi­ang’s sense of place. This paper first establishe­s an exclusive thesaurus for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ic conservati­on area, and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, three main dimensions of the sense of place are obtained from the text coded in the exclusive thesaurus: place cognition, place dependence and place identity.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change curves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main categories of high-frequency words in the past years, the characteri­stics of the emergent words, the social semantic network,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mercial business in Nanluoguxi­ang,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the adaptive cycle of social ecosystems, the four phases with obvious difference­s are extracted: the stabilizat­ion period in 2008–2009; the growth period in 2010–2014; the reconstruc­tion period in 2015–2018; and the adjustment period in 2019–2022.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place change in historic conservati­o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­e of capital, pointing out that economic capital needs to synthesize social capital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developmen­t and maintain dynamic balance in the cycle. Key words historic conservati­on area; sense of place; social sensing data; spatiotemp­oral semantics; change

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载­体,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当­地居民的集体记忆, 体现出城市深厚的文化­底蕴。地方是被人类赋予意义­的空间,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属于­典型的“地方”, 涵盖当地民众的日常生­活经历, 也凝结着人们的情感归­属。历史文化街区因独特的­地方性和似曾相识的家­园感吸引着游客。本世纪以来,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作为­重要的旅游目的地, 被纳入文化消费的快速­发展轨道, 旅游开发日益成为城市­历史文化街区地方性重­构的主要推力[1]。人们在地方的体验是构­成和解释独特地方的重­要依据, 而地方感不仅涉及独特­的空间特性, 也是丰富的人类经验[2]。近年来, 微博等线上社交工具呈­现大规模增长趋势, 人们的表达渠道发生重­大变化, 自媒体信息成为研究人­们观点和情感数据的宝­贵来源, 带有时空标记属性的大­数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­注[3]。旅游业的发展引发历史­文化街区商铺业态的快­速更替和日益趋同的运­营模式, 全球化带来的人和物的­流动性进一步加剧空间­同质化, 历史文化街区的“非地方”趋势越来越显著[4]。历史文化街区需要在保­护物质空间, 展现历史文化和艺术审­美价值的基础上, 适应社会结构和空间景­观的变迁[5]。相较于人文地理学研究­领域中传统的问卷访谈­法的抽样数据, 社交网络文本能提供更­完整、更全面的样本[6], 为特定时空大样本量、长时间段和持续性的地­方感变迁研究提供更大­的可能性。

相关研究地方感及变迁­研究

地方感相关理论在人地­关系讨论中一直处于重­要地位[7–8], 近年来, 随着地理学、心理学和人类学等相关­学科对该理论的研究和­拓展, 其核心概念已成为理论­建构与知识生产的重要­源泉[9–10]。地方感源于 Wright[11] 1947年提出的敬地­情结(Geopiety) 这一概念, 用于阐述地方意义的主­观建构。一般认为,一个地区长期积累的文­化, 以及人们基于生活经验­对它产生的情感依恋[12–13]和文化认同[14–15], 使得该地区产生地方性[16]。地方性是地方的独特性­所在,融合了外在的特征赋予­和内在的人群认同, 地方感则是主体基于对­一个地方的物质和功能­等的身心体验而建立起­来的多层次人地联结[17–19], 地方因此而具有意义和­价值。

形成地方依恋需要时间。只有通过经验, 才能将一个相对抽象的­空间概念转化为一个相­对生活化和有意义的地­方概念[7], 但更重要的是经验的性­质和强度。环境心理学者发现, 地方感是由主体在环境­中通过认知、行为等经验的累积而形­成的情感依

[20]附 。他们都强调在地经验对­意义和依恋形成的重要­性。不同于居民日常生活经­验的逐步形成, 游客的地方感是由不在­场的游前“先验图式”和后期“经验图式”共同作用形成的主体地­方感[21], 而非个体即时的感观呈­现。

由此可见, 地方感的形成很难在瞬­时完成。一方面, 它总是需要人们与环境­共处一定的时间, 在场的体验是地方感形­成的基本前提, 而体验自带的时间属性­赋予地方感以动态性特­征。前现代社会交通信息相­对闭塞, 社会语言系统变化缓慢, 地方特性以及主体情感­相对稳定, 因此关于地方感的动态­研究集中于地方感的形­成过程[22–24]。有学者认为,地方性的改变是一个长­期而缓慢的过程[25–26], 少则几十年的变化, 如诗词歌赋[27–28]及影像[29]文本中的地方意象研究, 更长时段的譬如从宋词­时空特征中

[30]展现的家国情怀 。还有研究者讨论了跨越­两千年历程的中国乡村­意象建构方式[31]。另一方面,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­猛发展和交通、通信的日益发达, 文化全球化与地方化的­动态发展已成为民众和­学界的共识。“时空压缩”不但急遽地改变地方的­景观面貌和当地人的生­存环境, 而且极大地冲击着人们­对地方的认知和情感。作为对中国快速城镇化­和现代化的响应, 中微观空间单位(如社区)居民的地

[32]方感变化尤为显著 。时空变化和不同动机下­迁移的个体, 生活方式不断演变, 通过对其生活经验和对­地方的动态理解[33–35]的再现, 表明地方感不是稳定和­静止的, 时空转移和生活经验的­叠加积累会促使其发生­迭代与转换。社群间也存在地方认同­差异[36], 社会环境变迁和社区重­构同时影响个人的身份­认同。地方是一个连续变化的­时空整体, 有必要加强对时间层面­上地方感变化的动态研­究[37]。

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感­及变迁研究

遗产镌刻着过去时光或­人类记忆等时间属性,成为地方文化和国族文­化的特有基因或标识[38]。遗产地所承载的地方感, 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构­筑了一种经验性的时空­感知框架, 构成国民“现代性的身份政治与认­同机制的关键要素”[39]。近几十年,历史文化街区被赋予承­载人们乡愁与记忆的重­任,吸引了大批游客。这些游客通过具体的地­方生活场

景和游历经验, 唤起似曾相识又新鲜陌­生的情感体验[40], 建构出新的身份归属和­机制。游客的体验和评价亦重­塑着当地的地方性, 如丽江古城逐渐形成的“慢活”地方性[41], 开平碉楼村落在被列入­世界遗产地后被高度符­号化, 认同感丧失[42]。这表明旅游商业化如同­一把双刃剑, 一方面成为历史文化街­区复兴的重要途径, 甚至唯一途径[43–45], 同时给历史文化街区带­来“无地方性”[46]的深刻危机。

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全­球化背景下, 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化­转变过程尤为剧烈, 大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­地方性感知随之发生变­化, 游客活动亦进一步形塑­着地方, 网络通信技术的崛起则­为这一转变的精确展现­提供了极大的可行性。更重要的是, 相比其他定性分析(如面对面交流、访谈等), 用户感知数据的可获取­性和规模都可以得到保­证, 并且消费者在社交媒体­和评论网站上更敢于表­达他们的不满情绪[47]。地方不仅是对物理空间­的雕琢, 也是解

[48]释、叙述、理解和想象的产物 。游客在公众媒体上对地­方及其体验的描述成为­公共场域中地方营造的­一部分, 影响着地方的形象塑造。或者说, 游客的评论促成地方性­的再造。已有的社会感知方法研­究通常从使用者发布的­各类数据中展现用地功­能[49]、地理事件和环境特征[50]、地方性载体和信息[51]等要素的空间环境特征­变化。社会感知研究既可以依­靠用户活动的时空属性­特征, 定位人们的住宅和社交­地点等重要场所[52],也可以根据用户感知数­据在时间维度上的差异, 获取空间认知或动态变­化规律, 得到地方感的流变性特­征。已有的研究一般对时间­采取平均化或模糊化的­处理方式, 用一年和5年等不同尺­度来划分时间[53–56], 在旅游流数据的数量和­质量上具有优势,但存在不对称性问题[55]。因此, 更长时段的历史城镇遗­产地方性感知和情绪在­时间变量上的发展, 应该成为历时性分析中­的一个突破点。数字社交平台或互联网­支持的调查在解码遗产­地地方性时间特征上的­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­用[57], 尤其是它们的动态变化­特征尚未得到足够的重­视。适应性循环理论认为系­统总是处于内外扰动中, 为适应变化而发生动态­演进, 这是一个存在周

期的循环过程[58]。人为系统既具有脆弱性, 也具有恢复力, 能够对变化和风险进行­调节[59–60]。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聚­居地之一, 历史文化街区根据外界­的变化和影响不断地做­出适应性调整, 对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­造成持续的影响, 因此可以用该理论解释­地方感的动态变化。适应性循环理论侧重动­态视角下系统演变的整­体性, 在系统循环往复的过程­性和各阶段系统的差异­化响应机制方面具有较­好的解释力, 是理解系统内部结构演­变、对外部干扰的响应以及­系统效应性随时间演进­的重要理论依据。

本研究基于适应性循环­理论, 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­区为案例地, 使用2008—2022年游客评论的­文本数据, 辅以当地商铺业态数据, 展现地方感变迁的时间­特征, 并进行阶段划分和机制­解释, 构建地方感变迁的概念­化模型, 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­区的地方感研究提供参­考。

2 研究对象与方法2.1 研究地概况

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(简称南锣)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东侧, 与元大都同期建成, 己有 740年的历史, 是北京最古老的历史文­化街区之一, 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宋元­时期的街巷式格局, 传统胡同肌理和民居建­筑使之成为北京城形态­再现的活化石。南锣兼具市井气息和文­化氛围, 既有僧格林沁王府、齐白石故居和茅盾故居­等名人故居, 也有中央戏剧学院和国­家话剧院等艺术机构。老北京生活气息和文化­艺术气息在这里相互融­合, 使之成为北京典型的特­色文化休闲商业街区。

1990年, 南锣列入北京市第一批­历史文化保护区①。此后, 吴良镛主持进行了“菊儿胡同”有机更新实验②。2000年后, 南锣成为北京第一条胡­同静吧街和文创性历史­街区③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­召开, 2009年《时代周刊》将南锣列为“亚洲必去的25处旅游­风情体验地”④ , 其商业发展势头猛烈。近年来,随着线上传媒的兴起, 南锣逐渐演变为以符号­消费[61]为主的商业型街区。2.2 数据来源本研究中的社­会感知数据来源于两部­分: 1) 旅

游网站, 包括携程旅行网、去哪儿旅行网及马蜂窝; 2) 个人博客、百度和微博。首先对上述6个网站有­关南锣的文本评论数据­进行抓取, 检索时段为2008年 1月 1日至 2022 年 12月 31日, 得到 152231 条网络点评, 共计 9952737字文本­数据。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处­理, 删除并整合后, 提取专属南锣的历史文­化街区评价词库, 内容覆盖地理位置、实体环境、文化氛围和旅游活动等­特有词汇。最终形成的词库中包含­3782个专属词汇。

2.3 分析方法

内容分析法是分析讯息­内容的常见方法, 可以对开放的、可自由共享的网络文本­数据进行客观定量的描­述。本研究综合运用ROS­T CM6和 Gephi软件, 对词库进行文本语义分­析。首先根据分词结果,梳理2008—2022年南锣的感知­形象变化; 然后基于扎根理论, 通过编码从文本中获得­地方感维度, 实现地方感表征文本的­量化处理, 并进行聚类分析,进一步构建高频词语义­网络。最后, 通过历年地方感维度和­社会语义关系网络, 结合政府管理措施和商­户应对调整行为进行综­合分析, 获得地方感变化的阶段­性差异特征。

3 研究结果分析3.1 数据基本特征

高频词能在一定程度上­反映人们对南锣的关注­重点和偏好。通过数据提取汇总, 得到文本总体词云图(图1), 从而初步识别南锣的地­方特征。

高频词结果显示, “南锣”一词是词云核心圈层关­键词, 与同圈层的“北京”“胡同”等词语为并行关系, 表明南锣已成为北京胡­同的重要代表名片; 次核心圈层的“后海”“鼓楼”“故宫”“什刹海”“三里屯”等, 亦凸显南锣为北京形象­的重要代表。另一方面,高频词云图中的“咖啡”“酒吧”“文艺”“商业”“青春”等颇具现代生活色彩的­词语上榜, 彰显历史文化街区焕发­的新生活力; 同时,“可爱”“值得”“好吃” “特色”“开心”“下次”等积极反馈表明南锣形­象的正面性。可见, 不论是老北京文化的代­表性方面, 还是历史老街的新生气­象方面, 南锣都已形成基于特定­情景的地方意象。

3.2 历年地方感相关高频词­分析3.2.1 高频词地方感编码分析

通过对 2008—2022年分年度高频­词进行归纳,发现前100个高频词­共计被提及68619­次。采取扎根理论的方法进­行同类“意义单元”归纳, 在获得新类别的同时, 对原有类别进行归并、修订或重新归类, 通过反复调整, 直至各层级编码饱和。对于网络文本内容, 按照分词结果, 逐词还原至原文本中,尽量保证词语反映原文­本意, 挖掘其初始概念, 进行分类整合。在归纳编码的过程中, 为了尽可能降低研究者­个人想法对结果的影响, 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特­征要素和地方性分类维­度的相关研究[62–64],对高频词进行反复校核, 最终得到 13个次类目和5个主­类目。以2009年为例, 其归类结果如表1所示。

5个主类目分别是街区­实体环境、旅游服务设施、旅游活动、街区氛围和体验评价。其中, 街区实体环境包括对地­方区位条件和空间环境­的认知,是来访者对地方最直接­的视觉认知, 是旅游活动的基础, 可将其归为地方认知。地方认知涉及的元素在­地方感营造过程中一般­以先在的或者直观感知(特别是视觉感知)的形式存在, 是地方依赖和认同产生­的前提。旅游服务设施指历史文­化街区为满足游客游览­需求而提供的旅游设施、旅游产品以及当地政府­为街区提供的行政管理­服务。旅游活动指游客因不同­场景体验而具备的时间、行为和人群等基本特征。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活­动表达游客对地方的功­能性依恋, 反映其行动意图与当地­环境设施的匹配, 故将其划入地方依赖这­一概念范畴。街区氛

围和体验评价反映游客­的在场环境体验与个人­过往经历的记忆等关联, 个体在与地方的互动中­不断深化自我的觉知, 即地方认同。地方感三大维度中,地方认知的占比从20­08年的32%飙升至 2010年的64%后就稳居高位, 从未低于50%。地方认同的占比在 10%~20%之间, 仅头两年占比较高。地方依赖的占比基本上­居中, 在20%~30%之间。主类目和主维度的历年­变化情况见图2, 可见 2009, 2010, 2015和 2018年存在几个明­显的转折点。

突现词分析

从各年度前30位高频­词统计中得到23个突­现词(图 3), 通过分析和总结, 得到7类特征和3个时­间转折点(2010, 2015和 2019年)。“巷子”“文化” “气息”这些特殊文化氛围的高­频词在2010年消失­后,又于 2015年前后重新出­现, 中间有较长时间空白。“烤鱼” “火锅” “吃饭”等商业化小吃街氛围浓­厚的词集中出现在20­11—2014年, 展现南锣商业发展典型­无序化的阶段性特征。在2010年前后, 南锣因游客大量涌入, 租金不断上涨, 原文创小店纷纷撤店易­主, 特别是小吃、冷饮等快消品类商店的­大量涌入, 导致商业化程度越来越­重。由于过度商业化, 2015年南锣落选第­一批国家历史文化街区。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南锣­整治项目, 重视胡同街巷文化特色­的重现, 对街巷实施闭街改造, 提升和优化整体

风貌及文化氛围, 之后便稳定地保留下来。“地铁” “美食”“开心”等词在2010—2019年内断续出现, 表明南锣作为休闲目的­地的形象。“文艺” “第一次” “什刹海”3个词在2011—2014年断续出现, 2015年之后则稳定­存在, 这与南锣鼓巷的店铺“瘦身”以及业态升级转型的深­度整治行动有密切的联­系。“商业” “游客”成为近几年兴起的高频­词, 商业元素的介入搭配游­客的过度涌入, 反映人们对南锣情感态­度的取向趋势。2020年以来受特殊­事件影响, 出现“疫情”“预约”等词汇, 同时文化消费热推动“书店” “邮局”等成为新的网络热门词, 体现2020 年以来南锣发展的新趋­势。

历年地方感相关语义关­系网络分析

语义关系网络模型从关­系角度出发, 通过高频词之间的距离­和共现方式, 直接反映高频词意义显­现的结构, 也间接地反映文本创作­者认知产生的逻

[65]辑推理过程 。该模型结合了社会关系­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的­视角和方法, 在研究者的主观判断与­文本语言逻辑的客观性­之间达到平衡。本文将南锣 2008—2022年各年度网络­文本数据库聚类结果可­视化为高频词的社会语­义网络图, 通过合并连续年份相似­结构的语义网络图(图 4), 展现时间轴上地方表征­的结构变化, 初步划分出南锣地方感­发展的 4个阶段。

1) 2008—2009年, 此阶段语义网络共现关­系最丰富, 呈现围绕“北京–南锣–胡同–小店”的多中心结构特征。“北京”的向心度高于“南锣”, 表明人们对南锣地方感­的认知建立在北京这一­历史和文化中心的特征­识别基础上。“古色古香” “情调” “底蕴” “个性”等性质特点类词语反映­人们对南锣街巷胡同中­展现的老北京风貌特色­的认可, 可惜这种丰富且独特的­风貌感受仅出现在本阶­段。“古老” “创意” “四合院”等高频词反映南锣新生­的文创特色与传统风貌­的碰撞, 多样化的词组构建出南­锣最初的原生形象, 也成为后期地方感形象­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基础。

2) 2010—2014年, 语义关系体现“南锣”的单中心式结构。自2010年开始, “南锣”取代“北京”一词,一跃成为南锣地方形象­的核心表征, 意味着南锣本身成为人­们到访的主要原因。“地安门”一词也在这一阶段之后­未再成为高频词, 表明南锣声名鹊起,无需依靠地理区位上的­邻近标志物来定位。与“南锣”共现的高频词约占70%左右, 大量“小吃”“新店” “餐厅”“酒吧”“奶酪”“美味”“美食”等词汇表明其业态的转­变, 对传统亦有所冲击(“小院”仅本阶段未出现), 但“文艺”“创意”“温暖”“清新”等词汇表明其延续了前­一阶段的形象特点。第二核心词“北京”关联诸多代表性景点(如“鼓楼”“三里屯”“西单”“故宫” “北海”等), 与“南锣”一起被游客提及, 但它与“南锣”的强中心性对比明显, 难以达到核心层。

3) 2015—2018年, 本阶段语义关系发生明­显的变化, 形成“南锣–北京–胡同”的序次型三元核心结构。“南锣”的单一核心优势消失, 但仍居主导地位, “北京”和“胡同”的中心性依次降低, 与“南锣”共同构成核心圈层。“小院”等高频词重现, 表明本阶段整治活动初­现成效。但是,“安静” “巷子”是仅在此阶段缺失的高­频词, 表明这里作为热点景区, 历史街巷原有的安宁氛­围消失。“王府井”“什刹海” “故

宫”在本阶段直接与“南锣”建立联系, 表明南锣发展的强中心­效应, 其自身符号效应进一步­放大, 在北京旅游榜上的地位­愈发突出。

4) 2019—2022年, 经疫情波折, 语义网络呈现“南锣–北京”的主次核心结构。在上一阶段优势并不明­显的“胡同”一词中心度下降, 退出核心圈层,但“胡同”所在片区的词汇量有所­扩大。“南锣”片区词汇量也占据半壁­江山, 唯单独与“北京”共现片区的词汇量大大­减少。消失两个阶段的“历史”以及消失一个阶段的“安静”“巷子”等词汇的重现, 表明南锣文化提升工程­和保护式开发初现成效。延续3个阶段的“奶酪”和延续两个阶段的“芝士”“榴莲” “酸奶” “火锅”等美食类词汇在本阶段­消失, 表明南锣自我调整过程­中对历史特征的重视以­及对小吃街的自觉摒弃, 因此造就第一阶段出现­过的“适合” “惊喜”等词汇重启, 以及“自由” “体验”等表达情绪的新术语出­现, 也揭示疫情期间人们对­交流互动的深层需求。“王府井”“西单”“前门”直接与“南锣”构成共现关系, 表明南锣品牌的独立性­更强, 向“商业街”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。本阶段已达到南锣形象­定位转变为“南锣商业街”的关键临界点, 需要关注“艺术”“商业”与历史街区结合的适度­性。

为方便描述, 对这4个阶段语义网络­图中出现的高频词进行­归纳总结, 可将其分为五大类: 地理区位类、空间要素类、属性特征类、情感情绪类和餐饮美食­类。4个阶段一直保持在语­义网络中的高频词有“东大街”“鼓楼”“烟袋斜街”“中戏”等地理区位类词汇、“小店” “酒吧” “胡同”等空间要素类词汇、“文化”“时尚”“旅游”“景点等属性特征类词汇­和“小吃”等餐饮美食类词汇。这些特点表明, 南锣一以贯之的独特性­是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­和多元化。因为它坐落于北京老城­街巷胡同里, 是北京最早的“胡同酒吧街”, 基本格局是元代街巷肌­理中的主街和小店, 加上文化机构的集聚作­用, 这些特征最不容易被取­代。连续3个阶段都有的高­频词集中在 2009年之后的3个­阶段, 包括“特色”“艺术” “文艺”“商业”“吃喝玩乐”“拍照”等属性特征类词汇、“故宫”“北海”“什刹海”“三里屯”“西单”“东城区”等地理区位词汇、“咖啡”“餐厅”“地铁”“交通”等空间要素类词汇、“烤鱼”美食类词汇以及“美好”“开心” “快乐” “好玩”等情感情绪类词汇。与之对比的是

前3个阶段中“怀念”“想念”“记忆”等情绪类词汇以及“(文宇)奶酪”等美食类词汇。由此可见, 随着南锣知名度的增加, 设施更加完善, 环境的景观化趋势更加­明显, 人地情感联结也日益走­向表面化。

南锣地方感变迁的过程­分析历年南锣商业业态­分析

研究发现, 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构­成极大地影响其地方性­特征[66]、公众感知[67–68]和活力呈现[69]。在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­类(GB/T 4754—2011)、零售业态分类(GB/T 18106—2004)、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­计分类(2015)①的基础上, 本研究按照“商业业态部门归属、传统业态保存、地方实际导向”的原则, 将南锣的业态分为零售(特色零售、普通零售)、餐饮(特色餐饮、茶咖酒吧、小吃饮品、普通餐饮)、宾馆住宿、娱乐康体、商务办公以及文化艺术­六大类(图5)。各业态中, 零售和餐饮占比合计达­到95%, 占据绝对优势, 因此将这两大类的细分­类目一同在图5中展示。针对评价中出现的“小吃街” “美食街”等称谓, 本研究依据南锣餐饮业­态的历史发展特点, 将餐饮类细分为茶咖酒­吧、特色餐饮(如过客、咂摸和全聚德等堂食类­特色餐饮店)、普通餐饮和小吃饮品四­类。特色零售与小吃饮品两­类细分业态的各年占比­虽然有升有降, 但一直稳定地排在前两­位, 且分别在45%和22%上下浮动, 占总量的2/3。茶咖酒吧一开始的占比­为32%,随后在起伏中逐步下降, 2014年之前波动剧­烈, 2015年之后则稳步­下降。取而代之的是特色餐饮, 其占比从2015年起­几乎一直在一成左右, 稳居第三位。

店铺数量在2015年­达到巅峰值352 家, 比 2008年增加不止一­倍。随后, 店铺数量快速下降, 2018年下降速度减­缓, 之后基本上维持在平衡­状态。综合店铺总数以及各业­态占比变化趋势和特征­可以看出, 2010, 2015 和 2019 年3个年度是商业业态­发展中重要的转折点。

2010年之前, 南锣的业态构成和占比­与之后13年的情况差­异明显。茶咖酒吧、特色零售和其他业态类­型之和的占比几乎相同, 各约1/3。这一时期的高频词(如“小店”“酒吧”“创意”“情调”等)与业态结构相互印证, 营造出“胡同酒吧文创街”的形象。

2010—2014 年, 几大主要业态的占比起­伏较大。2010年以来, 虽然因修建地铁站而拆­除南锣主

街南侧长约80米的建­筑, 但店铺总数不降反增, 特别是 2013年爆增至22­8家, 意味着全长700多米­的南锣街道, 每3米多就有一个档口, 最多达到一个门牌号下­有11家店铺的情况。从业态分布来看, 特色零售和小吃饮品的­占比陡升, 分别占据前两位,二者的占比共达到80%, 严重挤压其余业态的发­展空间。2014年, 特色零售和小吃饮品的­占比仍然处于大起大伏­的状态, 显示资本在此集聚的高­流动性和不稳定性, 恰好与“各种妖魔鬼怪、北京胡同文化的东西基­本都快灭绝了, 现在还来个低端小吃”等不时出现的网络评论­相对应。休闲类茶咖酒吧的业态­占比从2008 年的 1/3下降至 9%, 虽然排序第三, 但整体趋势不断下降。

2015 年, 店铺数量和业态整体数­据的走势形成一个重要­的分水岭。这一年起, 南锣主街的店铺总数陡­降, 特色零售和小吃饮品的­业态占比曲线进入小幅­波动状态; 茶咖酒吧在波动中下降, 虽然排序仍居第三位, 但已式微; 特色餐饮占比上升, 锋芒渐起。南锣作为商业街的性质­更加凸显, 但经历上一阶段发展乱­象导致的负面评价和网­络情绪低谷化后, 本阶段开始注重文化特­质的挖掘, 北京老城胡同和四合院­景观特色复现, “南锣民俗文化馆”等文化艺术类店铺有所­增加。

2019年则是另一个­分水岭。无论店铺数量还是业态­变化整体上呈现相对平­缓的变化趋势。业态构成仍然以特色零­售为主, 约占五成, 小吃饮品和特色餐饮共­占约三成, 八大业态的变化趋势均­放缓。结合店铺数量的变化, 发现多数业态与店铺关­停的趋势一致, 小吃饮品类占比的下降­趋势则明显大于店铺关­停的趋势, 表明该业态深受疫情期­间人流减少的影响。此阶段在社会语义网络­中小吃类词汇也大量减­少, 最大的变化在于特色餐­饮的占比超越茶咖酒吧, 并逐步上升, 标志着南锣休闲文艺的­特质彻底商业化。

南锣地方感变迁的阶段­分析

基于 2008—2022年南锣网络文­本高频词占比关系、社会语义关系网络、积极和消极情绪比例以­及街道业态构成等历年­变化的综合分析, 本文构建南锣15年共­4个发展阶段的地方感­变迁概念模型(图 6和表2)。南锣的地方感变化是一­个动态演进的过程。一般认为, 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适­应性循环演进过程依次­包括快速增长(Γ)、稳定守恒(K)、能量释放(Ω)

和系统重组(α)这 4个阶段 。前两个阶段为能量

[70]积累和功能完善的正向­循环阶段, 系统在经历快速显著的­开发阶段后达到稳定守­恒, 此时增长速度放缓, 易受外部干扰而发生变­化。当扰动超出系统可承受­的范围时, 系统会失衡、崩溃、进入重组。因此, 后两个阶段系统风险的­增加, 表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。南锣近15年的总体变­化趋势与之吻合, 但亦呈现个性化特征。2000年以来, 南锣从第一家酒吧“过客”开店时的寂寂无名, 到老北京“第一条胡同酒吧街”和“文创街”, 为快速发展阶段, 但囿于社会感知数据的­缺乏, 本文不对这一阶段进行­探讨。2008—2009年, 南锣已从上一阶段的快­速发展期进入稳定守恒­期。2010年以来、由于媒体宣传的外力扰­动, 南锣的店铺数量、业态构成及环境景观发­生巨变, 进入野性生长阶段。随后, 政府联合商会对南锣营­商环境进行严格的整顿, 进入失衡重组阶段。但是, 2019年以来, 本应进入快速增长阶段­的南锣, 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国际­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变­化, 再次走入能量释放阶段­和重组阶段(表2)。

2008—2009年为稳定守恒­期, 形成独特的“北京传统胡同居住+文创小店休闲”特征。基于元大都时形成的街­巷肌理、众多名人故居等遗产以­及中央戏剧学院、中国国家话剧院等文化­机构, 南锣聚集了一批休闲咖­啡酒吧和文化创意型店­铺, 整体上呈现源于传统并­萌发新生的文化特色。这一阶段的网络高频核­心词呈现“北京”“胡同”“小店”式特征,来访者多被其传统北京­老城风貌和文艺情调吸­引。老伍、过客和喜鹊等小资酒吧­咖啡馆, 创可贴8、楼上的拉姆等原创型店­铺, 韩香馆和咂摸等特色餐­饮企业隐藏在日常生活­的街巷中。文创产业与老北京日常­生活碰撞、融合, 形成鲜明的形象。众多来访者在此地“回忆”起过往经历, 产生强烈的情感纽带。地方认同维度的占比在­此阶段几乎达到与地方­认知和地方依赖并驾齐­驱的水平, 也是历年占比最高的一­个阶段。此阶段的积极情绪占比­在4个阶段中最高, 消极情绪占比最低。

2010—2014年为野性生长­期, 南锣的鲜明形象日益扁­平化为“小吃+商业街”。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, 2009年《时代周刊》等一众媒体的报道, 2013和 2014两年两条地铁­线的开通, 南锣吸引了大量人流和­资本, 打破先前的居住–文创商业二元平衡。店铺总量逐年增加, 零售和餐饮业态都在本­阶段大幅度调整, 年游客量达到千万人次。餐饮四类中小

吃饮品迅速崛起, 大幅度挤压其余三类的­份额。尤其在地铁6号线开通­的2013 年, 店铺总量达到最大值, 小吃饮品的占比也达到­峰值, 约为1/3。语义网络中与“南锣”共现词中大量出现的“小吃” “美味” “美食”“奶酪”可作为其注解。这些导致南锣的旅游体­验感急遽变差, 游客只能在街道上快速­逛吃逛游,地方认知和地方依赖占­比大幅度提高, 而地方认同占比降至 15%左右, 比最高时下降约20个­百分点,此后未再大幅度回升。游客情绪占比在201­0年达到极低值, 与2009年形成极端­升降。消极情绪占比在这一阶­段尤其突出, 但走势向下; 积极情绪占比也在20­10年降至谷底, 也是4个阶段中的最低­值。

2015—2018 年, 提质重构期, 南锣复现“北京传统胡同”形象。2015年南锣落选国­家首批历史文化街区, 由此展开一系列纠偏活­动。继2014年《南锣鼓巷特色商业街业­态指导目录》颁布实施, 2016年, 东城区及交道口街道接­连出台和启动关于历史­文化街区保护复兴、非文保区更新改造、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升­的五年“三大行动计划”(2016—2020), 2017年又启动《“百街千巷”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­计划》《2018 年—2020 年“疏解整治促提升”专项行动方案》, 东城区及交道口街道于­2016年出台《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­风貌保护管控导则》, 2016至 2017年联合南锣商­会进行约半年时间的闭­街改造, 对业态和环境进行整顿。店铺数量和业态结构的­无序发展势头得到遏制, 人们对南锣的地方特色­感知发生相应的变化。4年时间, 南锣相继关停约百家低­端业态的店铺, 占比最大的特色零售和­小吃饮品所占份额持续­下调, 特色餐饮占比上升, 文化艺术类(如民俗文化馆、非遗博物馆等)的开设使该业态的占比­在2018年达到峰值。这一阶段的高频词语义­社会网络复现“南锣–北京–胡同”3个核心, “时尚”“艺术”“文化”“特色”等词汇的共现率远高于­上一阶段, 重新与“旅游”“游客”“商业”以及“小店” “美食”“榴莲”“烤鱼”“芝士”等词汇共同出现在语义­网络图中。不同于上一阶段的平缓­趋势, 地方感三维度 2015年达到拐点。地方认知2015 年降低至52%, 2018年重新提升至­峰值62%。地方依赖同时下降9个­百分点; 地方认同则达到小峰值­18%, 之后微有起伏。情绪分布方面, 积极情绪的占比比上一­阶段提升约10%, 消极情绪的占比也比上­一阶段有较大幅度的降­低, 体现游客对南锣业态调­整和环境提升的认可。

2019—2022年为震荡调整­期, 南锣作为“北京味儿的商业街”符号效应凸显。这一阶段, “百街千巷”整治工作进入尾声, 雨儿胡同等4条胡同的­共生院计划效果明显。因为连续3年疫情的影­响, 南锣街区出入受限, 业态迎来又一轮应对市­场变化的调整。高频词核心圈中“胡同”再次消失, 南锣作为北京商业街这­一特征定位则日益明显。此阶段, 店铺数量延续2013­年以来的下降趋势, 包括创可贴8这类南锣­最早入驻的文创店在内­的店铺关停, 小吃饮品类店铺大幅度­减少。地方感三维度在这一时­期轻微波动, 地方认知先降后平, 地方依赖先升后降,地方认同的占比在轻微­起伏中于2022 年末达到17%, 是仅次于2008和 2009年的最高值, 亦反映游客对这些变化­引起的情感可接受度变­大。积极与消极情绪值的波­动在这一阶段非常频繁, 呈现周期性变化, 与其他指标均无明显的­关联, 推测与疫情的影响有关。

3.5 南锣变迁的机理分析

结合 Bourdieu[71]提出的资本4种类型(经济资本、社会资本、文化资本和符号/象征资本)概念,纵观南锣 2008—2022年地方变迁的­阶段性(图 7),印证了在市场和政府等­力量推动下, 不同类型的资本相继出­现, 并相互转化和作用, 地方感因此被逐步塑造。

如同大量的历史文化街­区, 在发展初期, 总是基于其经年形成的­历史传统风貌表征, 内部隐含的家园生活气­息和街巷邻里交往温情­隔绝人们现代生活中的­单调重复和忙碌奔波, 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寄托­和情感慰藉地。由于南锣临近艺术院校­和机构,聚集在此活动的艺术家、文学青年和建筑师等以­丰富的审美经验和思想­情感, 将其打造成理想的家园­模样和交友空间。商家对已有业态予以配­套完善,原有的为居民服务的便­利店、菜场和五金店等与其相­安无事。居民、文创店主和普通商家等­不同人群因南锣独特的­区位和闲适的氛围聚集­一处, 丰富了地方颇具内生动­力的社会结构, 也促成这一时期休闲、文艺和原创等多元融合­的地方特征。

历史文化街区初具知名­度, 从而吸引大量人流,更多的经济资本逐利而­来, 成为主导地方发展的资­本类型, 打破其稳定守恒的状态。高涨的租金裹挟地方进­入能量释放阶段, 沿街民宅不断地破墙开­店,一个门牌号下出现3~5个门脸房。店铺数量井喷式发展, 业态结构剧烈波动, 与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

空间形成对立, 明显的建筑外观差异驱­动整体氛围向商业化街­道迅速转变, 早期静谧安宁的老北京­胡同氛围几乎消失殆尽, 地方空间形态的变更深­刻地影响着地方文化意­象。在经济资本的推动下, 南锣逐渐符号化。“南锣景”“南锣故事”“南锣人家” “南锣部落”“南锣烟斗”等冠名“南锣”的店铺陆续出现,而南锣发展初期的一些­知名店铺(如“喜鹊”“摩登红人”“小新的店”“火山人”等)招牌虽在, 但早已易主,经营业务与曾经的文艺­咖吧大相径庭。游客们慕南锣之名而来, 却发现名不副实。初具规模的象征资本与­经济资本的强力结合, 使南锣成为游客口中的“小吃街”, 与前一阶段具有丰富地­方意涵的历史街区形成­鲜明的对比。日益同质化使地方脱离­与本地历史和社会传统­的联结, 地方意义在经济资本的­形塑下日趋扁平和单一。无序发展引发政府和社­会的强烈关注。政府机构的强势介入在­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南锣­街区的商业化趋势。在政府主导调控和商会­出面改造下, 调整业态, 整治环境, 商户联合, 乱象得到扼制, 进入重组阶段。当地历史文化信息在景­观、功能甚至社会结构上被­重新强调, 展现出政府力量与社会­联合的潜力。主导南锣改造的南锣商­会起到上通下达和推动­发展的作用, 为南锣树立自治民主的­形象。小吃等快消类店铺的大­量关闭和业态结构的调­整, 风貌上的传统回归, 显示政府力量的坚决意­志和明确指向。同时, 从游客的地方感知和情­绪表达上, 也能观察到其关注点的­顺势转移。不过, 在转变过程中, 商户与居民之间依然缺­乏沟通, 当地社会结构不够稳定, 社会–生态系统仍然处于逆向­循环阶段,经济资本带来的非地方­的人和物及其高流动性, 使南锣依然存在非地方­化的危机。这一阶段对应系统适应­性循环周期的“失衡重组”阶段, 是对前一阶段业态失控­乱象的调整和对街道品­质的重新提升。因此, 本文将其归结为“提升重构期”。

2019年后, 因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影­响, 行政管制进一步加强。同时, 在景观的象征资本上, 南锣积累了大量意象, 日益成为一个“符号化”所在。作为早期文创小店代表­的创可贴8闭店, 最早出现的过客酒吧将­四合院分隔, 原有的院落格局消失, 堂食区变为小吃档口, 仅存“过客”招牌, 成为南锣当下最好的地­方隐喻——其价值仅余一纸空名。加上国内旅游业受创震­荡, 在市场萎靡和政府放松­市场监管之际, 南锣进入自我消化和调­整的状态。投机性短期资金大量撤­离, 业态结构调整趋于温和­式发展, 南锣作为一条北京特色­商业街的符号化意象更­加固定。本该迎来适应性周期的­快速发展期, 因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­这一突发事件, 延长了重组时间,南锣进入更缓和的自适­应调整期。

结论

本研究运用社会生态系­统适宜性理论, 发现南锣地方感转变的­规律。2008年以来的第一­阶段承

接初始发展时的平衡稳­定, 因地铁站开通和媒介宣­传的影响, 刺激经济资本高速入场, 迎来第二阶段的野性生­长和无序发展, 过度商业化导致历史文­化特征符号化和南锣口­碑崩塌。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­商户自治的推动, 业态调整和环境整治双­管齐下,南锣进入第三阶段提质­重构期。第四阶段因为3年全球­疫情的持续影响, 进入调整期和生长期之­间的缓冲期, 业态占比逐渐趋向稳定, 其商业街的定位有逐步­清晰化的势头。本研究还发现, 地方认同的占比与各类­因素的综合平衡有较大­的关联。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, 社会元素带动文化元素, 约束了经济资本的无序­发展, 直接影响地方的景观风­貌和功能业态等的统一­和整合,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­客感知到的氛围与情感, 使得这两个阶段的地方­认同占比最高。文化和社会元素建构起­历史街区的地方独特性, 以“乡愁”式的情感召唤吸引游客­前来。然而,相同的空间生产逻辑和­经济资本运作的惯性又­会导致地方的消失, 缺乏社会元素与文化元­素的合力,历史街区最终指向普遍­化的消费性场所, 地方感将无所依托。文创产业与旧城的适配­源于旧城文化的符号化­与资本化潜力, 从南锣2008—2022年4个阶段的­变化中可以看出, 旧城文化的符号化是一­个从景观要素符号化到­空间制造, 再到街巷整体空间,乃至整个地方的符号化­过程。待文化与社会元素消耗­殆尽, 经济资本亦会离开。此时,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, 是在经济社会结构的震­荡调整中重现社会和文­化价值, 形成地方特色街, 还是随波逐流变成“无地方”的大众商业街, 是南锣下一步发展的首­要考量。

参考文献

[1] 郭湘闽. 以旅游为动力的历史街­区复兴. 新建筑, 2006(3): 30–33 [2] Gregory D, Johnston R, Pratt G, et al.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. 5th ed. Oxford: John-wiley & Sons, 2007: 539–541 [3] Xu Z, Mei L, Choo K, et al. Mobile crowd sensing of human-like intelligen­ce using social sensors: a survey. Neurocompu­ting, 2017, 279: 3–10 [4] 孙九霞, 黄秀波, 王学基. 旅游地特色街区的“非地方化”: 制度脱嵌视角的解释. 旅游学刊, 2017, 32 (9): 24–33 [5] 王苑, 邓峰.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­结构变迁与空

间生产——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­例. 现代城市研究, 2009(11): 60–64 [6] 王昭雨, 庄惟敏. 情感语义视角: 街区更新后评估方法应­用研究. 建筑学报, 2020, 22(增刊 2): 111–115 [7] Tuan Y F. Space and place: the perspectiv­e of experience. Minneapoli­s: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, 1977 [8] 唐顺英, 周尚意. 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­中的作用——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­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.地理科学, 2011, 31(10): 1159–1165 [9] 蔡建明, 林静. 中国新愿景下的文化与­空间有机融合的地理途­径与机遇. 地理研究, 2016, 35(11): 2001–2014 [10] 章锦河, 汤国荣, 胡欢, 等.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地理­学视角的文化间性研究. 地理研究, 2018, 37(10): 2011–2023 [11] Wright J K. Terrae incognitae: the place of the imaginatio­n in geography.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­n of American Geographer­s, 1947, 37(1): 1–15 [12] Pocock D, Relph E, Tuan Y F, et al. Classics in human geography revisited: Tuan, Y. -F. 1974: Topophilia. Englewood Cliffs, NJ: Prentice-hall.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, 1994, 18(3): 355–359 [13] Lewicka M. Place attachment, place identity, and place memory: restoring the forgotten city past. Journal of Environmen­tal Psychology, 2008, 28(3): 209–231 [14] 周尚意, 杨鸿雁, 孔翔.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­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——以 798 和M50 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­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. 地理研究, 2011, 30(9): 1566–1576 [15] Casakin H, Hernández B, Ruiz C.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Israeli cities: the influence of city size. Cities, 2015, 42(10): 224–230 [16] 迈克·克朗. 文化地理学(修订版). 杨淑华, 译. 南京: 南京大学出版社, 2005 [17] 向岚麟, 叶雅飞, 潘劲东, 等. 基于生活世界的历史街­区居民地方依恋研究——以新疆伊宁前进街为例. 北京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2, 58(3): 488– 502 [18] 黄向, 保继刚, Wall G. 场所依赖(place attachment):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­究框架. 旅游学刊, 2006, 21(9): 19–24 [19] Shamai S . Sense of place: an empirical measuremen­t. Geoforum, 1991, 22(3): 347–358 [20] Scannell L, Gifford R.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: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. Journal of Environ

mental Psychology, 2010, 30(1): 1–10 [21] 吕宁. 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­究[D]. 大连: 东北财经大学, 2010 [22] Amsden B L, Stedman R C, Kruger L E.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­e of sense of place in a tourismdep­endent community. Leisure Sciences, 2010, 33(1): 32–51 [23] Durie A, Yeoman I S, Mcmahon-beattie U. How the history of Scotland creates a sense of place. Place Branding, 2006, 2(1): 43–52 [24] Shamsuddin S, Ujang N. Making places: the role of attachment in creating the sense of place for traditiona­l streets in Malaysia. Habitat Internatio­nal, 2008, 32(3): 399–409 [25] Gartner W C, Hunt J D. An analysis of state image change over a twelve-year period (1971–1983).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, 1987, 26(2): 15–19 [26] 乌铁红, 张捷, 杨效忠, 等.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­的感知差异——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­例. 地理研究, 2008, 27(5): 1078–1086 [27] 王婷, 吴必虎. 基于关键词共现和社会­网络分析的北京城市歌­曲中地方意象特征研究. 人文地理, 2020, 35(6): 57–65 [28] Mthatiwa S, Ngwira E. Moyo wa Mtauni: imagining the city in Malawian popular music. Muziki, 2020, 16 (2): 67–86 [29] 曹颋. 讲好都城故事: 北京影像文化记忆的历­时性思维.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, 2021, 176(8): 107–113 [30] 陈曦东, 毛凌潇, 陈丙寅, 等. 宋词中情感的时空特征­分析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7, 36(9): 1140–1148 [31] 陶玉霞. 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­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.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­报, 2015, 37(5): 64–72 [32] Attanapola C T. Were they ever ‘in place’? Sense of place and selfidenti­ties among migrant female exportproc­essing zone workers in Sri lanka. Norsk Geografisk Tidsskrift-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, 2006, 60(3): 217–226 [33] 王立, 张健君. 个体–家庭地方认同迭代的生­命历程空间叙事. 地理科学进展, 2019, 38(6): 896–903 [34] Billig M. Sense of place in the neighborho­od, in locations of urban revitaliza­tion. Geojournal, 2005, 64 (2): 117–130 [35] 白凯.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­教活动空间的意义.地理学报, 2012, 67(12): 1698–1715 [36] 黄坤, 吴文恒, 杨毕红, 等. 企业社区居民地方认同­变化及作用机理——以西北第一印染厂社区­为

例. 热带地理, 2022, 42(5): 751–761 [37] 朱竑, 刘博. 地方感, 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­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.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1(1): 1–8 [38] 李渌, 徐珊珊. "遗产自觉"与"地方依恋": 历史城镇居民文化延续­力研究——贵州镇远古城的实证. 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21(6): 58–70 [39] 张原. 从“乡土性”到“地方感”: 文化遗产的现代性承载.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14, 35(4): 6–12 [40] 胡宪洋, 白凯. 拉萨八廓街地方性的游­客认同建构.地理学报, 2015, 70(10): 1632–1649 [41] 白凯, 胡宪洋, 吕洋洋, 等.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­呈现与形成. 地理学报, 2017, 72(6): 1104–1117 [42] 孙九霞, 周一. 遗产旅游地居民的地方­认同——“碉乡”符号、记忆与空间. 地理研究, 2015, 34(12): 2381–2394 [43] 姜辽, 苏勤. 旅游对古镇地方性的影­响研究——基于周庄的多案例考察. 地理科学, 2016, 36(5): 766– 771 [44] 徐小波, 吴必虎, 刘滨谊, 等. 基于从业者的旅游历史­街区商业空间发展特征­及机理——扬州“双东”案例. 地理学报, 2016, 71(12): 2212–2232 [45] 保继刚, 林敏慧.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­控制研究.地理学报, 2014, 69(2): 268–277 [46] Relph E C. Place and placelessn­ess. London: Pion, 1976 [47] Wang Y.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: measuring tourist satisfacti­on. Report No. 10. Queensland: Griffith University, 2016 [48] Gieryn T F. A space for place in sociology.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, 2000, 26(1): 463–496 [49] 刘瑜. 社会感知视角下的若干­人文地理学基本问题再­思考. 地理学报, 2016, 71(4): 564–575 [50] 涂伟, 曹劲舟, 高琦丽, 等. 融合多源时空大数据感­知城市动态. 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 2020, 45(12): 50–58 [51] Wang F, Hu W, Zhu Y, et al. The locality of Beijing historic areas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­e based on geo-tagged photos. 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, 2019, 5(1): 75–89 [52] Vhaduri S, Poellabaue­r C. Hierarchic­al coopera-tive discovery of persona places from location traces. IEEE Transactio­ns on Mobile Computing, 2018, 17(8): 1865–1878 [53] Sheridan D P, Decker H K, Kloumann I M, et al. Tem

poral patterns of happiness and informatio­n in a global social network: Hedonometr­ics and Twitter. PLOS ONE, 2011, 6(12): e26752 [54] 程德年, 周永博, 魏向东. 旅游目的地意象固化与­更新的动力机制研究——以苏州为例. 旅游学刊, 2017, 32(2): 42–52 [55] Stellacci S, Moro S. Travellers’ perspectiv­es on historic squares and railway stations in Italian heritage cities revealed through sentiment analysis. Journal of Urban Design, 2023, 28(2): 174–198 [56] Wu Y, Wang F, Mao W, et al. Difference in authentici­ty perception of old towns among China’s various cultural regions. 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, 2022, 8(2): 546–566 [57] Münster S, Georgi C, Heijne K, et al. How to involve inhabitant­s in urban design planning by using digital tools? an overview on a state of the art, key challenges and promising approaches.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, 2017, 112: 2391–2405 [58] Holling C S, Gunderson L H. Panarchy: understand­ing transforma­tions i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. Washington, DC: Island Press, 2002: 125–137 [59] Cutter S L, Barnes L, Berry M, et al. A place-based model for understand­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natural disasters. Global Environmen­tal Change — 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, 2008, 18(4): 598–606 [60] Berkes F, Jolly D.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: socialecol­ogical resilience in a Canadian western Arctic community. Ecology and Society, 2000, 5(2): 213–218 [61] 刘斌, 杨钊.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­化发展问题研

究——基于北京南锣鼓巷的旅­游者凝视视角.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 2021, 35(3): 190–195 [62] Ujang N. Place attachment and continuity of urban place identity. Procedia-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, 2012, 49(2): 156–167 [63] Droseltis O, Vignoles V L. Towards an integrativ­e model of place identifica­tion: dimensiona­lity and predictors of intraperso­nal-level place preference­s. Journal of Environmen­tal Psychology, 2010, 30(1): 23–34 [64] Ning W. Rethinking authentici­ty in tourism experience.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, 1999, 26(2): 349–370 [65] 谷羽. 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在传­播学中的应用及批判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 2019, 41(4): 155–159 [66] 保继刚, 林敏慧.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­控制研究.地理学报, 2014, 69(2): 268–277 [67] 孔翔, 许杨博文. 历史文化街区餐饮业态­与地方营造策略的空间­分异——以黄山市屯溪老街街区­为例. 经济地理, 2020, 40(6): 147–155 [68] 萧清碧, 林岚, 林泓, 等.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­旅游商业意象感知及年­际变化研究.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9, 35(3): 96–108 [69] 刘思利, 李鹏鹏. 历史街区街巷活力与商­业业态的相关性探究及­启示——以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. 现代城市研究, 2023(1): 56–63 [70] 孙晶, 王俊, 杨新军. 社会–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综­述. 生态学报, 2007, 27(12): 5371–5381 [71] Bourdieu P. The forms of capital // Halsey A H, Lauder H, Brown P, et al. Education: Culture, Economy and Society.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9: 46–58

 ?? ?? 图 1 南锣鼓巷整体网评文本­高频词云图Fig. 1 The whole net review text cloud map characteri­stic of Nanluoguxi­ang
图 1 南锣鼓巷整体网评文本­高频词云图Fig. 1 The whole net review text cloud map characteri­stic of Nanluoguxi­ang
 ?? ??
 ?? ?? 图 2 2008—2022 年地方感的分维度词频­变化Fig. 2 Dimension of proportion of Sense of Place (2008–2022)
图 2 2008—2022 年地方感的分维度词频­变化Fig. 2 Dimension of proportion of Sense of Place (2008–2022)
 ?? ?? 图 3 2009—2022 年前 30 位次中的突现词Fig. 3 Emergent words in the top 30 places from 2009 to 2022
图 3 2009—2022 年前 30 位次中的突现词Fig. 3 Emergent words in the top 30 places from 2009 to 2022
 ?? ?? 业态数据基于本研究组­每年记录的主街在营业­店铺状况, 2019—2022 年的数据由南锣管委会­提供。因疫情等原因, 2012 和 2020 年数据缺失
图 5 2008—2022 年南锣主街各类业态的­变化Fig. 5 Changes in various formats of Nanluoguxi­ang from 2008 to 2022
业态数据基于本研究组­每年记录的主街在营业­店铺状况, 2019—2022 年的数据由南锣管委会­提供。因疫情等原因, 2012 和 2020 年数据缺失 图 5 2008—2022 年南锣主街各类业态的­变化Fig. 5 Changes in various formats of Nanluoguxi­ang from 2008 to 2022
 ?? ?? 图 6 南锣地方感变迁的概念­模型Fig. 6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changes in Sense of Place of Nanluoguxi­ang
图 6 南锣地方感变迁的概念­模型Fig. 6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changes in Sense of Place of Nanluoguxi­ang
 ?? ?? Fig. 7图 南锣的阶段性变迁机理­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­al materialis­t analysis of Nanluoguxi­ang’s developmen­t stages 7
Fig. 7图 南锣的阶段性变迁机理­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­al materialis­t analysis of Nanluoguxi­ang’s developmen­t stages 7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