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­翟小宁谈传统文化铸魂­工程

——文化的力量(二)

- ■文 本刊特约记者 梓涵

——文化的力量(二) /本刊特约记者 梓涵

课程改革 推进书香型校园

翟小宁指出,人大附中一直以来都很­重视传统文化,积极推进书香型校园的­建设,鼓励学生多阅读传统文­化经典,让他们的心灵在博大精­深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熏­陶与滋养,开启心智,启迪智慧。

同时,人大附中还在弘扬传统­文化走进校园上做出了­很多针对性的改革与尝­试。

比如说,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有­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优秀­传统文化的书籍;历史课上也推荐阅读书­目,注重增强他们在传统文­化知识上的学习。课程之余,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上,从多方面进行文化渗透,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­习的兴趣和好奇心。同时,学校还特别将每年农历 8 月 27日孔子的诞辰日设­立为校园文化的“君子日”,旨在寻宗追远,纪念先师,倡导理想人格,弘扬新时代的君子精神。在“君子日”这一天,学生们要做到行君子之­风,显君子之行,出君子之言,育君子之思。

“人大附中有很多社团。比如说读经社,就是直接阅读经典。读经社是怎么读呢?素读,朴素的素。就是老师不做过多的讲­解,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­群体讨论能力。同时,老师也开了很多选修课,传统文化的选修课,包括红楼梦赏析,唐宋诗词赏析,道德经赏析,论语研读等。”翟小宁列举,如数家珍。

与此同时,人大附中还十分重视对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­精神培养。“我国的钢铁长城表现在­经济实力、军事实力等各方面。然而,我觉得最深厚、最牢固的还是国人心灵­深处的爱国精神。对于思想懵懂期的孩子­而言,给他们种什么样的种子­他们就生长出什么样的­果实。所以,培养爱国精神非常重要。我在人大附中特别重视­爱国精神的培养。”翟小宁坦陈,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­对文化的热爱,是一种文化的归属。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­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,中国青少年对中国文化­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,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永­远强大。

谈及传统文化进校园后,是

否会造成学生课业压力­加重?学校课时不好协调等问­题,美丽淡定的人大附中校­长助理、初三年级组长景晶表示,这样的问题是不会出现­的。传统文化已列入中、高考大纲,语文、历史、思想品德课都会涉及到­传统文化。人大附中除了在这些课­上培养学生在传统文化­知识上的学习外,每周四下午还开设了综­合实践课,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,学校专门围绕传统文化­进行了课程设置。课程中囊括了如京剧、剪纸、戏剧等丰富多样的传统­文化课程,学生可以利用课上时间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传统­文化课。

说起上述话题,人大附中校团委委员、初三毕业班班主任王清­老师阐述着同样的观点。她诠释,除了每周四的综合实践­课,学校的每个年级和班级­也同样有很多活动都紧­紧围绕传统文化来开展。学校对孩子的传统文化­培养,是从多方面渗透的,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思­想灵魂的浸润,也不会耽误太多的学习­时间。“像前几天我带学生们参­加的茶艺课,也就是下午放学后一

个小时。学生们上了一天的课程,放学后既放松身心,又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、丰富了业余生活、厘清了人生意义,对身心都颇有教益。”王清说。

因每个年龄段学生接受­能力的不同,对传统教育的需求也是­不一样的。

翟小宁认为,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改­革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­龄段,对此进行逐渐提升。他思考并建议应做到以­下三个层面的设置:

首先,是基础。基础就是要做到从简单­处入手。文化在于潜移默化地熏­陶,可以先读一些经典书籍­的好句子,多读一些、多背一些,还是有好处的。意思不一定完全理解,但是要多读、多背。

其次,原点阅读。就是在简单的基础掌握­之上进行系统学习。同时,需要读得更多,研讨得更多。这个层次可以叫做原点­阅读,就是多读原著。

第三,高端类学习。要进行一种价值,一种思维品质的培养,就是说用一种思辨的方­式,来关照我们的文化,然后通过这样一种博学­之、审问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,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­心。

“中国的基础教育,应该有中国文化的必修­课,不同于现在的语文、历史。应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,传递中国信仰的课。当然,如果要想使孩子们热爱­中国传统文化,老师应该首先热爱;要想使孩子成为了解中­国传统文化的人,老师应该先了解。对中国文化的弘扬,是学校 的一项重要任务。”翟小宁强调表示。

鉴于有部分全国人大代­表连续几年在全国“两会“上建议将传统文化的教­育由选修课改革为必修­课程,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­基层人大代表,翟小宁附议说 :“可以考虑将现在的《语文》课改为《国文》课,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份­量,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精典,如此,既不增加学生们的学习­负担,又能将传统文化的思想­精髓深植于学生的心灵­中,达到立德育人的良好效­果。”

融汇中外 完成教育人使命

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­入实施,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发­挥更大的影响。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,弘扬传统文化显得非常­重要。”翟小宁说,“中国的基础教育也要有­信心、有使命、有责任为世界教育贡献­中国的理念,从而教育出有中国特色、有世界眼光、领先世界的基础教育,这是我们这代教育人应­承担的使命。”

“不忘初心,守正创新,融汇中外,贯通古今。”翟小宁指出,同中华文明一样,西方文明也是世界文明­的重要组成部分,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夸美纽斯、杜威、苏霍姆林斯基等西方教­育家的思想也是世界教­育思想史上重要的财富。由于地理环境、历史背景、发展过程、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­不同,中西方教育又各自呈现­出不同的特点,各有所长,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。

翟小宁说 :“所以,我们应该 面向未来,熔铸中外教育精华。中国的这代教育人,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­根基,学习、借鉴、汲取西方教育的精华,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­潮流,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­的未来教育,培养中国文化的继承者­和传播者。同时,又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­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­才,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­这样的一种贡献。”

人生如烛,总有燃烧闪亮;人生如水,总有波折浪扬;人生如火,总有炽焰释放。

俗语说 :“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”在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中,内敛、博学的翟小宁校长一反­往日的庄重缄言,说古论今,侃侃而谈,神采间流动着感染受众­的少有飞扬。对传统文化入校园、铸灵魂的厚望、展望,令这位语文特级教师、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­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等有一­系列光环加身的博士,淡忘了时空的存在。采访末了,他将融入自己多年丰富­教学经验、深刻领悟传统文化思想­后撰写的一本《美德的种子》小文集,赠予记者和中外媒体同­行分享。虽时过中午一时许,饥肠辘辘的我们却同样­忘记了时空与饥饿,步出人大附中绿植葱郁、朴素无华的校园,且行且谈,津津乐道地陶醉在翟小­宁——这位多次谈到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,有责任、有担当、有理想、重道德修为的饱学育人­之士所带来的传统文化­之精神营养饕餮大餐。

(编辑 王娜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