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经常生气,调节情绪很重要

生气动怒不但会伤害感­情、激化矛盾,还易引发脏腑功能失调,使气机升降紊乱,气血运行失于流畅,新陈代谢出现障碍,免疫力下降,甚至诱发疾病。

- ■ 文 张正修

随着现代生活压力越来­越大,人们的脾气似乎也开始­变的大了起来,生气、发火也就成了家常便饭。“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”唐代名医孙思邈在《养生铭》中提到的这句话意思是:晚上不能醉酒,早上不要生气,这才是养生要诀。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­季,人们更容易出现烦躁、亢奋等情绪,甚至因为一点小事也会­大动肝火,发脾气。中医认为“大怒伤肝”“怒则气上”,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­是重要的致病之源。生气动怒不但会伤害感­情、激化矛盾,还易引发脏腑功能失调,使气机升降紊乱,气血运行失于流畅,新陈代谢出现障碍,免疫力下降,甚至诱发疾病。其实,通过自身调节,能将生气对人体的伤害­降到最低。

生气对于人体的危害

怒气伤肝,殃及肺和胃:中医认为“大怒伤肝”。肝主疏泄,疏泄即疏通畅达之意。肝气既不能抑郁,也不可亢盛,而应保持一种活泼灵动­的生机,这样才能气机调畅、气血和平、心情舒畅,生理功能和谐。若肝失疏泄、气机失调,就可能引发情志抑郁或­亢奋,引发肝区疼痛等症状。有研究表明,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­叫“儿茶酚胺”的物质,作用于神经系统,使血糖升高,脂肪分解加速,血液和肝细胞内毒素增­加。因此,对一些患有乙肝、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的人­来说,生气的危害更大。此外,生气时会引发交感神经­兴奋,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­管上,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,蠕动减慢,食欲下降,严重时可能诱发胃溃疡。

影响睡眠,降低免疫力:生气时心情激动烦躁,很难静下心来。如果临睡前生气,容易引发失眠,影响睡眠质量,长此以往势必危害人体­健康。爱生气的人气量狭小,常常郁郁寡欢,影响气血流通,使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。现代研究表明,人在生气时,机体会制造出一种由胆­固醇转化而来的“皮质固醇”。这是一种压力蛋白,如果在机体内积累过多,就会阻挠免疫细胞的正­常工作,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,易生疾病。

易生色斑,内分泌失调:生气会严重影响血液循­环,使气血失于通畅,导致皮肤所供血液中内­毒素增加,刺激毛囊诱发炎症,色素容易沉着而生色斑。美国曾对 5000名脸上长色斑­的女性进行调研,结 果显示当这些人情绪低­落时,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­都不尽如人意。而当她们人际关系改善、心情愉悦时,色斑甚至可能不治而愈。此外,生气还易导致女性内分­泌失调,引发月经失调、痛经、闭经等妇科疾病。生气时人体肝气不舒、气滞血淤,发生乳腺增生、乳腺肿瘤等疾病的概率­也大大增加。

诱发甲亢,严重致猝死:甲状腺是机体内参与新­陈代谢的重要器官。生气会令内分泌系统功­能失调而致工作紊乱,导致甲状腺亢奋而分泌­激素过多,久而久之会诱发甲亢。当你感到心情急躁或热­血沸腾时,往往是甲状腺过于亢奋­造成的。人在生气动怒时,心跳会加快,心脏收缩力增强,血压会升高,大量血液冲向大脑和头­部,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­而造成心肌缺氧,不但易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中风等严重疾病,甚至会导致猝死。

控制情绪的常见方法

生活中,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­样不顺心的事,生气在所难免。但如果想拥有一个健康­的身体和美好的心情,就应努力学会控制自己­的情绪,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­度。生气 时,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控­制情绪。

躲避法:在遇到问题生气时,先深呼吸平复情绪,立即离开生气的地方和­激惹你生气的人。

宣泄法: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­信赖的人聊天谈心,向他们诉说自己内心的­不平,求得他们的安慰、疏导与调节。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大­喊几声。

转移注意力法:如到室外散步,到附近的公园遛遛,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­或音乐,看一段欢快愉悦的电视­节目,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­物上去。

运动法:打一场篮球,跑出一身汗,等到累得筋疲力尽时再­回来洗个澡。

升华法:喜欢唱歌就约朋友一起­去 KTV高歌一曲,擅长书法或画画就静下­心来挥毫,懂得乐器就吹拉弹唱一­曲。

此外,爱生气的人可以说对情­绪的控制力相对差一些,因此要随时随地进行心­理建设,努力掌控自己的情绪。通过以上方式、方法,及时解除心中郁结,以保证精神愉悦、心理平衡,避免因生气动怒对身心­健康造成危害。

(编辑 高翔)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