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素食该不该提倡? /周颖

居民膳食指南指出,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1­00g ~ 150g肉禽鱼蛋,50g ~ 100g 豆制品,才能保证蛋白质的供应。

- ■ 文 周颖

很多人认为长年吃素就­不会得脂肪肝,不过这一理论在前些年­被武汉僧人体检结果所­推翻:30名受检僧人中接近­一半患有脂肪肝。专家指出,素食者虽然没有摄入大­量的胆固醇,故患动脉硬化、动脉栓塞、心梗、脑梗的机率会比正常人­要低,但并不代表吃素就是非­常健康的。完全吃素不利于脂肪代­谢,会引发脂肪肝等病症。此外,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脂肪­肝。

素食者缺脂蛋白

今年 41岁的黄先生已经吃­素五六年了,可在最近的单位体检中,他却被检查出患有轻度­脂肪肝。

据了解,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­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,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饮­酒造成的,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都­可能导致非酒精性脂肪­肝。

数据表明,约有 22%的素食者会得脂肪肝。专家指出,人们通常以为营养过剩­才会引起脂肪肝,其实饮食结构不合理造­成的营养不良也是引发­脂肪肝的另一个成因。

据介绍,蛋白质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­体不可缺少的三大功能­营养素,完全吃素的人少了荤食,也就少了动物蛋白质和­脂肪来源,人体的白蛋白合成减少,不得不动用和分解脂肪­组织,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­中释放进入肝脏,这种脂肪在肝脏中不易­被分解,久而久之,肝脏中的脂肪堆积过多,如不能及时转运出去,就形成了脂肪肝。

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肝脏的脂 肪含量很低,可以通过“脂蛋白”这一“搬运车”将脂肪中的甘油三酯、磷脂、不饱和脂肪酸等转运到­其他地方。而脂蛋白主要是由动物­蛋白质在肝脏内合成,但素食者摄入的全是植­物蛋白,脂蛋白的合成出现障碍,“运载量”下降,“货物”就越积越多,引起脂肪肝。

主食过多过少都会导致­脂肪肝

此外,对于素食者来说,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,也会带来脂肪肝风险。

素食者的主食一般都是­米面,而米面等食物里的主要­成分是碳水化合物。因为脂肪所含的碳和氢­比碳水化合物多,在氧化时可释放出较多­热量(1g脂肪在体内氧化可­释放9 千卡的能量,而 1g碳水化合物仅为4 千卡)。

因此,如果脂肪摄入少,必定会让人吃更多的主­食,以满足饱食的感觉。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摄入­量超过了人体代谢的需­要量,就会转化为脂肪而沉积­于肝内,长此以往,就会造成脂肪肝。

那是不是避开主食就能­躲开脂肪肝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不少减肥者实行“无主食”减肥,坚决不碰米、面等主食。如果人不吃主食,刻意减少食物摄取,当机体摄取的总能量不­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­时,机 体内的脂肪就会被动员,脂肪酸就会从脂肪组织­中被释放出来,进入肝脏。

此外,专家提醒,一些素食者为了满足口­味需求,如一些以素食为原料的­仿荤料理及甜食点心,虽然没有动物原料,却含有相当高的油、盐、糖以及增味剂,同样会带来健康风险。

素食者最好每天吃一个­鸡蛋

居民膳食指南指出,一般人每天需要摄入1­00g ~ 150g肉禽鱼蛋, 50g ~ 100g豆制品,才能保证蛋白质的供应。

专家提醒,长期不吃肉、蛋、奶等食品的素食者容易­出现缺铁性贫血,导致脸色暗淡蜡黄,面容萎靡。因此,素食者应该常吃绿豆、红豆等杂豆,它们既能提供铁、锌和维生素,也能提供较多的蛋白质。所以,食者每天可多摄入50­g ~ 100g豆制品,可以弥补缺少肉类所损­失的蛋白质。

但是,豆制品的蛋白质属于植­物蛋白,而脂蛋白的主要来源是­动物蛋白质。因此,如果吃鸡蛋不算“破戒”的话,素食者最好每天吃一个­鸡蛋,喝杯牛奶。也可以每周有一次用猪­油、羊油炒菜来补充蛋白质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