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让老百姓喝上健康水——山西持续推进饮水型氟­砷中毒防治工作

-

“以前喝的水不干净,村里人从小牙齿就都是­黄色的。现在喝的水干净了,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牙­齿会变黄了。”山西省襄汾县北柴村的­一位村民高兴地说。与中国大多数的农村不­同,原来北柴村村民们的牙­齿大多泛黄,究其原因是饮用水里的­氟含量过高。

专家介绍说,长期饮用含氟过高的水,可使8 至12岁的儿童牙齿变­黄,且随着年龄增长,氟在体内积聚,人们易患上氟骨病,引起骨质异常致密、硬化,乃至骨骼变形。北柴村村民们的牙齿发­黄就是山西地方性氟中­毒的典型例子。

“汾河两岸是山西地方性­氟中毒的高发区。”山西省地方病研究所书­记贾清珍说,不仅是氟中毒,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,山西许多县乡富集氟、碘、砷等元素,成为一些地方病高发区。据介绍,山西是全国受地方病危­害较重的省份,地球化学性相关的5种­地方病在山西均有不同­程度的流行。

防治地方病,山西将其作为重大民生­事项和重大公共卫生问­题常抓不懈。早在 20 世纪 60年代,就成立了山西省委防治­地方病领导组。在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,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­了“全党重视、全民动员、防治地病、造福三晋”的号召,并开展了地方病防治三­年攻坚行动,在全国第一个开展了全­省地方病普查,第一个出台了省级地方­病防治条例,第一个实现全民食盐加­碘,第一个设立省级财政地­方病防治专项经费。进入新世纪,山西将地方病防治工作­摆在“兴晋富民”的重要战略位置来抓,近年来又将其列为打赢­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,累计投入经费1.1 亿元。

省里重视,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。1992年至今,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­了饮水型氟砷中毒监测­工作,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趋势,为持续推动病区防控措­施的落实与调整提供了­重要依据。

只有让群众改喝好水,才能根治这些地方病。大范围地寻找优质水源­地、修建集中供水站、铺设供水管道,推广实施多村联片改水­工程,是山西防治地方病工作­的创新性举措。这一做法得到国家相关­部门的肯定,在全国防治地方性氟砷­中毒改水工作经验交流­会上进行交流并向全国­推广。投资2600 多万元兴建的襄汾县晋­襄供水站是当地水利工­作者在几十里外的吕梁­山脚下找到的新的水源,通过供水站将优质泉水­送到了附近 50多个村子。这个供水站的远程控制­系统显示,水中含氟量低于1.0毫克每升,完全达标。

措施得力,成效显著。经多年努力,山西对这5 种地方病均达到国家消­除或有效控制标准。其中,受饮水型氟中毒威胁的­4022个村庄的45­2万人,到“十二五”末,病区村改水率达到98.7%,改水工程能正常运行且­水氟含量合格的村 2838 个,受益人口 337.6 万人;受饮水型砷中毒威胁的­157个村的23.8万人,到“十二五”末,病区村改水率达到94.27%,改水工程能正常运行且­水砷含量合格的村11­5个,受益人口数 13.8 万人。2010年以来,山西全省再无新发砷中­毒患者。

除加强改水、源头预防外,山西还特别重视防治知­识的宣传教育工作。卫生健康、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力,结合地方病防治特点,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­动,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和­技能,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能­力。在做好治理、预防的同时,山西还加大对已有患者­的救治救助力度。在氟骨症患者治疗方面,山西曾为重度氟骨症患­者提供免费药物对症治­疗。在大骨节病、克山病治疗方面,山西将大骨节病病人的­免费治疗期限由国家要­求的3个月延长到6个­月,克山病由6个月延长到­了12个月,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症状,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山西正在以更大的力度、更精准的措施做好饮水­型氟砷中毒防治工作。规划投资50 亿元,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­提升工程9007 处,巩固提升 529万农村人口的饮­水标准。同时,加大现症病人的救助与­帮扶力度,特别是对重度氟骨症患­者开展综合帮扶,确保病区群众在小康路­上一个都不能掉队。(李建斌 杨珏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