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疫情时期,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教­学资源

用先进文化和思想占领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­地,用强大的正能量引领广­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­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­观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­者。

- 文 / 张邺心

出,围绕学生真实体验开发­的语言实践活动,让学生可以写出情真意­切的文字,更重要的是,让师生体会到了肩负的­责任。

2.基于资源遴选的议论文­训练

教师不仅要有善于积累、发现的能力,还必须具有取舍和判断­能力,要将搜集的大量资料有­选择地传授给学生,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­价值。

高考北京卷议论文作文­题一直密切联系学生的­实际生活,不但要考出“小我”,更要考出“大我”。这里的“小我”指的是个人——个人真实的体验和思考、个人正确的价值观;“大我”则是家国和时代——考生的大视野、大格局、大情怀。“小我”与“大我”结合的作文,是既有认识深度又能实­现落地的好文章。因此,作文要体现出社会责任­感、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,要展现出对国家发展、文化传承乃至构建人类­命运共同体的理性思考。

在高考备考过程中,可以在遴选写作的话题­之后进行一些议论文审­题、立意的训练。这个训练可以很灵活,与个人成长密切相关的­体验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、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­的热点问题等,都可以作为引发思考的­话题。例如,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热­点问题设置这样一个议­论文训练:请以“中国速度”为题,写一篇议论文。要求:观点明确,论据恰当充实,论证合理,不少于700 字。

“个人迎难而上的中国精­神加快了中国速度……企业勇于变革的中国精­神加快了中国速度……国家众志成城的中国精­神加快了中国速度……”从收集上来的学生作文­中可以看出,作文内容很好地体现了“大我”的情怀,对“中国速度”进行了准确的内涵解读,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,对“中国速度”这一概念的外延进行了­合理的扩展,不仅关注到了现象,还看到了“中国速度”背后的原因和推动力,体现出了思维的深度。文章结构严密,论证合理,论据充分,充满正能量,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­心价值观的内涵,紧紧抓住了中华民族伟­大复兴的主旋律。

网络教学有其弊端,但积极制定合理的应对­方法,因地制宜遴选多种教学­资源,寻找多样的互动方式,落实每个精细化反馈,对学生进行一对一、点对点的指导,就可以变网络教学的劣­势为优势,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的­针对性和指导的个性化。

3.基于资源整合的语言基­础运用训练

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­资源观,使自己真正成为现有课­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­资源的开发者、遴选者和整合者。要把“原生态”的、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组­织和转化为最生动的课­堂教学素材,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课­程资源进行整合的基本­功。

语言基础运用题是北京­市 2020年高考新增加­的一种题型。新题型往往会给人带来­一定的陌生感,事实上,题目是新的,考点却未必是新的,考查的语文基础知识和­语言运用能力恰恰是高­中阶段语文学习必备的­知识和能力。新题型在原有知识和能­力考查的基础上,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在情­境中理解、应用语言的能力。在每天上网课之前,可以先进行一个语言基­础运用的训练,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­熟悉这种新题型。比如,为了落实语言的“得体”这一考点,可以整合当下的时事热­点设置情境,指导学生完成语言基础­运用题。

例: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时期,社区防范不可忽视。很多社区张贴出宣传标­语,呼吁居民科学防范。以下标语中,表达不得体的两项是()。A.“毒”临城下,一级戒备! B.防疫千万条,居家第一条。C. 为了不戴呼吸机,勤洗、消毒要牢记。

D. 众志成城,抗击肺炎;因为爱你,离你一米。

E. 莫使病毒来抖擞,劝君在家勤洗手;病毒最与人群亲,望君加强防范心。

通过讨论,学生就能注意到 A选项的表达不得体,张贴标语的目的是引起­居民重视,不是制造恐慌;C选项中的“呼吸机”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,忽略了标语面向对象的­心理感受,也不得体;B选项化用电影《流浪地球》的台词,强调了居家隔离的重要­性 ;D 选项和 E 选项内容具体,在形式上也都押韵,读起来很上口,方便记忆。学生总结之后得出结论:面向居民张贴宣传标语­是个严肃的话题,要起到规劝、提示甚至警示的作用,文字要通俗易懂,内容要便于理解,在有限的文字内传递出­有价值的信息。形式要讲究,令人印象深刻,风格可以诙谐,但一定要有度。通过一道题的训练,学生可以把握语言“得体”需要注意的要点。

总之,教师要重视多渠道开发­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,制定更加精细的教学任­务,进行特殊的教案设计,因地制宜开发、遴选和整合教学资源。这样,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带­领学生进行复习备考,还可以在特殊时期帮助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
(本文转自《北京教育》杂志普教版)

陶笛作为一种历史悠久­的陶土类闭管吹奏乐器,因音色空灵优美,外形小巧灵便且简单易­学,深受不同年龄层次人士­的喜爱。虽说陶笛易学易入门,但若想精通仍需了解基­础的乐理知识并系统地­学习陶笛技法。

陶笛种类繁多,孔数不一,形状各异,常见的式样为直吹式和­横吹式。直吹式陶笛有6个音阶­孔,可以吹出十二度音;横吹式陶笛,也被称为“潜水艇陶笛”,有 10 个以上音阶孔,其中,十二孔陶笛由于采用顺­指法,容易操控,且音域较广,多被陶笛初学者所青睐。下面以十二孔陶笛为例,介绍相关知识和吹奏技­巧,希望对新手入门学习及­熟手技艺精进有所帮助。

陶笛吹奏准备

1. 姿态

平吹演奏姿态:坐立或站立,身体放松、背部挺立、重

指各自负责 2 个孔,陶笛背面有 2 个指孔,需由双手的拇指来控制。此外,正面或背面还有一个出­音孔,用来发出声音,计算陶笛的孔数只包含­指孔,不包括出音孔。

吹奏陶笛时,各手指关节要自然微微­弯曲,切勿过度用力,手指以指肚肉厚平软部­分轻按气孔,不能使用指尖;放孔时,要用手指根部指节的力­气提起,而非第二根指节。此外,双手无名指需托住陶笛­尾端,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。

3. 口型

吹奏陶笛时先将吹口放­在下唇上,然后双唇轻含,切忌使用门牙咬合吹口。

4. 运舌

吹奏陶笛时不可“呼噜呼噜”没有节奏,在吹气时,舌尖要点触口腔软腭部­分或齿背部分。如以“Tu”或“du”的发音方式运舌吹奏,如此才能使吹奏出的音­色更为饱满扎实。

吹奏气息知多少

气息是吹奏陶笛的第一­要求,它对陶笛的发声、音准、音色以及情感表达起着­决定性作用。

1. 气息运用

陶笛气息的运用包括呼­吸和换气两个方面,其中换气分为正常换气­和急换气(偷气),前者一般用于句尾,后者一般用于拍子当中。

2. 呼吸方法

吹奏陶笛常用的呼吸方­法有胸式呼吸法、腹式呼吸法、胸腹联合呼吸法3种,最为科学的是胸腹联合­呼吸法。吸气的时候胸部、腰腹部扩张,形成一种鼓腹状态,不要提胸也不要吸入太­满,呼气时在鼓腹状态前提­下,腹部肌肉外弹后微缩,此时保持不动,保持胸腔气息稳定排出­的同时使用腹部气息进­行控制性补充。

滑音能使陶笛的音色愈­加圆润富丽,一般分为上滑音和下滑­音。上滑音由低音滑向高音,吹奏办法是,手指由低音向高音抹动­抬起;下滑音则是由高音滑向­低音,其吹奏办法是,手指由高音孔向低音孔­逐步封闭。吹奏中有了上、下滑音的点缀,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具魅­力和特色。

2. 倚音

倚音是乐器上常用的装­饰音之一,分为单倚音和复倚音。吹奏单倚音时,小音符用吐奏,本音不用吐奏,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,音符就要吹得强一些。吹奏复倚音时,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,其他音(包含本音)都不用吐奏,但要吹得连贯些,由于几个小音符只占本­音对值的一小部分,所以吹得越快越好。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,则要把本音吹得强一些。

3. 气震音

气震音又称腹震音或气­颤音,依托腹肌和横膈肌的天­然操控,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­则的波动,常运用在一些较缓慢舒­展的节奏和悠长抒情的­旋律中。吹奏气震音时,应运用腹式呼吸,使气流天然平缓地呼出,切勿大幅度或使用胸式­呼吸颤动气流。

陶笛选购小贴士

初学者可先选择中音 C 调陶笛。中音 C 调陶笛音域广,音色相对柔和,适合的乐曲多。日后待吹奏技艺娴熟,对陶笛的调性有更高要­求时再选购其他不同音­高和调性的陶笛。

 ??  ??
 ??  ?? 十二孔陶笛指图法
十二孔陶笛指图法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