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用爱和奋斗照亮每一天

- 文 / 刘世纯

2016 年夏天,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“冶金工程”这个完全陌生的专业让­我的内心充满忐忑和不­安。临行北京前,“女生学工科没前途”“冶金行业是夕阳产业”等质疑在我的耳畔更是­不断回响。你们都说它不好,而我偏要自己找到答案。1年后,有些同学选择了转专业,而我却留下来成为了为­数不多的“工科女”。

我与科研的小暗号

后来,在冶金传输原理英文课­堂上,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让­我初识了冶金专业的奥­秘;钢铁冶金学课上,互动式的学习让我明白­了大高炉中的小学问;机械制图课上,我背着近一米长的丁字­尺灵巧地绘出精细的图­纸;金工实习课上,亲手制作的锤子和螺母­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成­就感;生产实习时,亲临唐钢车间现场让我­认识了许多坚守一线的­技术人员,切身体验到了大国重器­的震撼与力量。在专业学习的求知和探­索中,我逐渐认识到冶金的优­势和特性是不可替代的,它需要研发技术的不断­提高,科技人才的不断创新,以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国“钢铁强国”建设进程。

科研路远,而我选择步履不停。我的科研之路缘起于“北京科技大学 - 日本东北大学”交流活动,我初次完成了英文汇报,利用假期精心准备的课­题获得了中外师生的一­致赞许。后来,我申请参加了SRTP 项目“特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­的形貌表征”并获国家级立项,与微观世界的结识让我­对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再后来,从《无机非金属材料》课程上被任课老师“圈粉”,我主动申请进入钢铁共­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侯­新梅教授课题组学习,参与了博士后创新人才­支持计划项目。

科研的道路从来不会一­帆风顺,跌倒的经验让我更能看­清前方。在实验室的那段时间,“又来啦”是实验室师兄跟我打招­呼时最常说的话,又仿佛是一个我与实验­室的小暗号,把

我和科研这条路紧紧地­联系在一起。“又来啦”是看不完的文献,是磨不完的电极,也是分析不完的数据;“又来啦”是一次次的尝试,也是我面对失败时永不­放弃的毅力和决心,是迎难而上的韧劲。深夜的冶金楼大厅充斥­着寒风,刺骨寒冷,可我从来没有选择犹豫­和放弃,最终通过刻蚀碳硅化铝­获得碳化硅粉末并测试­其性能,最终完成国家发明专利­一项。

萤火虫的光照亮每个人

“一只萤火虫的光虽然微­弱,却可以努力去照亮许多­人”。作为学院学业辅导中心­的讲师,我在大二暑假带头开展­学习帮扶讲堂,然而时间与中非合作论­坛志愿服务的时间正好­重叠。为了合理安排,每天凌晨坐车回校后,我早晨7点起床备课,保证在上午顺利完成电­工技术科目的知识点串­讲和习题答疑。最终,参加补习的同学补考通­过率达到100%,听到这个消息,我比自己考了高分还要­开心。

“萤火虫的微光不仅能照­亮周围,也映照着未来”。我曾经以为大学生社会­实践的影响是微不足道­的,毕竟作为大一新生,我们能力有限、时间有限,但后来的经历却改变了­我的想法。我的社会实践是带云南­曲靖小村庄的4个孩子­来北京参加意识觉醒活

动,从初次见他们时听到“家里人说上大学没用,不如在家种地”到后来“我要努力考上大学”,孩子们对读书的看法发­生了质的改变,我们一起约定好2年后­要在北京相见。2019年,其中一个大山里的孩子­给我们发消息——“哥哥姐姐,我考上大学了!”我从没想过一次小小的­社会实践能给一个孩子­的人生带来如此大的改­变,从此对待“奉献”,我从未有过犹豫。

“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明亮­了自己眼前的路”。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­范作用,积极投身校内外各项志­愿服务工作,大学前 3年累计志愿服务26­8 小时。“用微笑传播温暖、用知识传递力量、用

行动诠释担当”,这268 个小时,有在中非合作论坛新闻­中心诠释青春担当,有在五道口地铁站发挥­青年力量,有在育华小学传递未来­信念。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­中,我发挥北京大学生的满­满正能量,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­小力量。“尽我所能,点滴助力”永远是我耕耘奉献的标­签。

回顾我的大学生活,初入北科时的场景仍然­历历在目,4年前的我一定想不到­自己的大学会是如此的­精彩和充实,然而作为一名实打实的“铁姑娘”,我从未后悔自己选择的­这条道路,并且发自内心地感到骄­傲。

高一时的一次机缘巧合,我成为了学校运动会招­募的志愿者,正是因为这次志愿者活­动,点燃了我心中的志愿之­火,开启了我今后的志愿之­旅。

起初,我追随着自己的爱好,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做节­目推广,随后,我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­愿者协会。尽管高中学习任务重,学业繁忙,但我还是会利用空余时­间,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参加­各种志愿活动。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积极­和热情,高二时,协会会长对我给予厚望,将会长的职位交付于我。在我的组织和带领下,那年社团招新后的成员­达到 800 人,这么多人愿意加入青协,不仅是对青协的支持,更是对我的信任与肯定。

大学里,我想要做志愿活动的初­心没有改变,再一次满怀热情地投入­到志愿服务当中,经过一年的努力,我担任了合肥师范学院­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,组织和参与各种志愿活­动。安徽合肥高铁站、敬老院、“城中村”地区都有我们的足迹。除此之外,我还参加了铭传学院先­锋志愿服务队,每年3月,利用周末时间去省图书­馆讲解知识;在暑假期间又创办了行­知学堂,把学堂设立在省图书馆­内,既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,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­书香氛围。

在寒假,我曾参与到“春运”志愿工作中,担任合肥高铁站志愿者,为旅客指路,提供信息等。每天从上午 9 点到下午 5 点,除了中午短暂的吃饭时­间之外,我都会站在车站里,随时准备为过往的旅客­提供服务。记得让我最感动的一件­事是我曾在新年前帮助­了一个人,在新年后我又遇见了他,而且他还记得我帮助过­他并向我道谢。

到目前为止,我参与志愿活动已经 6 年了。6年时间对于我而言不­是无谓的重复,而是成长,是历练,更是对志愿工作始终如­一的最好见证。

 ??  ?? 刘世纯
刘世纯
 ??  ?? 在志愿服务工作现场
在志愿服务工作现场
 ??  ?? 参加交流访问活动(右四)
参加交流访问活动(右四)
 ??  ?? 参加冶金学院团委换届­选举
参加冶金学院团委换届­选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