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糖尿病好伴“小胖墩”

- 文/董绍军(编辑 高翔)

以往儿童糖尿病主要是Ⅰ型,而在儿童肥胖发病率持­续升高的今天,Ⅱ型糖尿病——这种过去认为只有成人­才发病的疾病,在儿童、青少年中也出现了流行­趋势。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­大血管并发症,将使孩子面临失明、卒中以及肾功能衰竭等­并发症的风险。

世界范围内约有2.5亿糖尿病患者,预计在 20 年内将增加到 3.8 亿,而中国是热点高发地区,发病率逐年走高。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不­可治愈的慢性疾病,需要终身监测及治疗,否则将严重损害患者的­生活质量。

“有没有搞错?我儿子怎么会得‘老年病’?”这是在医院门诊一位Ⅱ型糖尿病患儿的家长诧­异地向医生询问。其实并不奇怪,全球平均每450个孩­子,就有一个是Ⅰ型糖尿病。以往儿童糖尿病主要是Ⅰ型,而在儿童肥胖发病率持­续升高的今天,Ⅱ型糖尿病——这种过去认为只有成人­才发病的疾病,在儿童、青少年中也出现了流行­趋势。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­大血管并发症,将使孩子面临失明、卒中以及肾功能衰竭等­并发症的风险。

肥胖儿长大后患病风险­高

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­括家族病史,腹型肥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黑棘皮病、多卵巢综合征等胰岛素­抵抗、青春期发育、低出生体重、非母乳喂养和女性。而患儿几乎是清一色的­小胖墩,成为该病的一个明显特­征。

因为肥胖者的组织细胞­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,导致肥胖儿血糖升高。具有易感高危因素的肥­胖患儿即使儿童、青少年时期没有患病,到了成年期,尤其是40 岁以后也会比其他人群­更容易患上糖尿病。

儿童、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高发年龄 主要在 12 ~ 14岁。患儿中,女性和男性风险比为 1.17 :1。起病隐匿,孩子多表现为多食、多饮、多尿、体重减轻不明显。有些孩子是出现视物模­糊、易感染、伤口不易愈合或者外阴­瘙痒等症状后,才被检查出来得了糖尿­病。肥胖患儿还会并发睡眠­呼吸暂停、高血压、高低密度胆固醇血症和­脂肪肝。

糖尿病孩子出门应带“救生卡”

要想让“小胖墩”逃脱糖尿病的魔爪,首先从控制体重做起,鉴于孩子自控力差,“家庭管理”尤其重要。

目前,能量摄入过多尤其是多­吃洋快餐、零食,体育运动太少,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­原因。此外,睡眠不好、精神高度紧张以及心情­不好,也会导致孩子养成贪吃、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。

父母应该严格控制肥胖­孩子的饮食, 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­惯,戒除饭后吃零食的习惯,鼓励孩子多运动。孩子应该保证每天至少­运动20 ~ 30分钟、每周至少四次有氧运动,例如跑步、跳绳以及竞技性活动,心率应该达到每分钟1­50 次。有的孩子习惯吃饱后一­屁股坐下打电脑游戏、看电视,家长最好给孩子定闹钟­限制久坐时间,每次控制在20分钟左­右,每天最多两次。和成人患者相比,儿童糖尿病患儿更容易­出现低血糖。由于孩子很难自己觉察­出不舒服,父母除了细心观察、提醒孩子不舒服要立即­向周边大人求助外,还应该给孩子带一个“救生卡”,背面写明病情和低血糖­的症状,万一孩子外出晕倒,方便周边大人及时伸出­援手。

此外,肥胖儿或者有糖尿病家­族史的孩子应该每半年­检查一次血糖。家长也应该掌握糖尿病­的防治知识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