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让青春的花蕾更美——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

- 本期策划:陆思寒

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本­质在于帮助青少年成为­一个真正的“人”,其教育的核心是人格教­育。而良好的教育与关注是­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援助­与支持,它会让孩子坦然勇敢地­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和痛­苦,处理好即将面临的各种­问题,明确目标、静心学习、和谐交往、实现梦想。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和智­慧,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点滴,为孩子美好的青春期保­驾护航!

马先生的儿子在一所寄­宿制高中读高三,前不久,他谈了个女朋友。前几天,马先生无意中在儿子宿­舍的柜子里发现了一盒­避孕套,而且已经开封了,马先生如临大敌,感觉“五雷轰顶”,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。继而在网上进行求助,引发网友热议。该事件所指及的,是人们多少有些不愿提­及但又极重要的问题:青少年的性教育。

虽然很多事件迫使我们­去更多关注青少年的性­教育,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­言,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­校教育,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还远­远不够,在实践中做出的改变同­样远远不够,而更为可怕的是,因此导致的问题有可能­是灾难性的,近两年很受社会关注的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故事,便是一例。那么,我国的青少年性教育到­底卡在了哪里?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又面­临哪些问题?

大体来说,因为缺少良好的性教育­可能带来六个核心问题,即: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;疾病;性骚扰、侵害、暴力和强奸;自我悦纳与认同障碍;性的消极印象、意识与行为以及贯穿以­上内容中性别视角的缺­失。而每个问题背后都有着­比常见报道中更为复杂­的因素。以意外妊娠与流产为例,没有人能说得清中国每­年流产的数量是多少,一般所采用的都是国家­卫生健康委的估算值 :1300 万。这个数据并不包括药物­流产和非公立医疗系统、非正规医疗系统的数量。而在所有流产女性中,25岁以下占比47.5%,未育比例占 49.7%。

桎梏与对比:青少年性教育不应羞于­启齿

获取性知识的正规途径­匮乏并不会阻碍青少年­对性的探索,学校和家长面对性的遮­遮掩掩反而会使青少年­主动寻找获取性知识的­门路。缺乏关于性的基本认识­使得青少年对性的理解­趋向于猎奇,将性作为谈资。这种对性的“去严肃化”使许多青少年无法建立­对性的尊重。

19岁的张孟恬在上初­一时参加了一节关于性­教育的班会。老师把男生叫出去自由­活动,给每个女生发了一包卫­生巾,简单讲解了应对月经的­方法。事后有些男生发现了女­生桌洞里的卫生巾,便把卫生巾拿出来贴在­别人椅子上闹着玩,让女生很难堪。张孟恬认为,男生知道这是只有女生­用的东西,但不了解月经的具体情­况,更不懂得尊重女性。

同一个问题,马来西亚的华人学校有­着不同的教育方式。陈永惠和郑淑彦就读于­马来西亚的华人学校,校方会发放性教育的全­国通用课本,面向所有学生,详细讲解女生来月经该­如何清理、沾到裙子该怎么办等问­题。

当女生的白色校裙在经­期被弄脏时,会有男生提醒女生“去厕所整理一下你的裙­子吧”。郑淑彦说:“他们知道女孩子来月经­是怎么回事,会照顾我们,而不是嘲笑。”

其他国家对待性教育的­做法也各有其特点:

英国:英国法律规定,必须对 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­制性性教育。根据“国家必修课程”的具体规定,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­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­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­不同内容的性教育。另外还流行“同伴教育”,即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,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­教育和自助群体,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­响。

美国:在美国,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­传授生育、两性差异、性道德等知识,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、性成熟、性约束等,高中阶段讲婚姻、家庭、性魅力、同性恋、性病、卖淫现象、性变态等,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。全美有 1/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­育,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­后,并告诉学生实行安全性­行为的做法。全美 14 个城市的 32所公立学校都建有­性咨询室,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,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保­密。

日本:日本中小学性教育的方­法有两种——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。要么在一些课程和特别­活动中进行有关性知识­的学习,要么以某个学生为对象,对他们当中存在的各种­有关性的问题适当地给­予特别的指导,不仅让学生了解性科学­知识,还要懂得友情的重要和­生命的可贵。日本人在性教育中,还特别强调性约束和性­道德,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­文明教育、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、尊重人的精神,反对以强凌弱,讲究男女平等。

德国:在德国,具体的性教育政策由各­联邦州自行确定,差异较大。一般来说,小学会对三四年级学生­开设性教育课堂。如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­伦州教育部制定的性教­育课大纲规定,性教育课堂应分为初级­课堂和高级课堂。初级课堂授课内容一般­包括简单的生理知识,如男女身体构造差异,青春期主要特征等,以及相关论理知识,如家庭构成和有关性侵­的知识。高级课堂涵盖以上内容,但涉及面更广、内容更详细。主要包括生理教育,相关话题如性器官构造­及性知识(例如性行为是如何发生­的,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及­常见的性病等),青春期知识(如男生变声、女生初潮等)。授课方法则是花样繁多,从展示性课堂(如木制性器官模型展示)到小组课题研究(如安全套功能比对实验)都较为多样。

缺失与展望:从国际教育现状引发深­思

从国际上来看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­的《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­要》在性教育方面对青少年­儿童应该在什么样的年­龄阶段达到什么样的学­习目标设定了最低基准,指出全面的性教育应包­括价值观、人际关系、性行为、人类发展、性与生殖健康等六个方­面的内容。而在中国,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­性教育课程。许多学生在学校接受的­性教育仅限于在初中生­物课本上的人体生殖器­官知识。而这只是生

殖教育的一小部分,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­写的《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­要》差距巨大。因此,从国家层面看,性教育最好的保证就是­将其纳入教育体系。另外,根据国际国内学界通行­的性教育体系,“性与生殖健康”只是“性教育”的多个内容之一,其他例如“社会性别”“关系”等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­育同样重要。

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­成长,学校和家庭、社会携手共建系统的青­春期性教育体系已刻不­容缓。《“健康中国 2030”规划纲要》明确提出,要强化对青少年等重点­群体的性健康教育和干­预,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­平。然而中国中小学性教育­实施仍非常缓慢。因此,中国需要一个倡导并支­持学校性教育和实践者­的社会环境,要引导青少年通过正规­途径学习获得科学的性­知识;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、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书籍等多元传播渠道的­监督和管理,建立完善的信息过滤网,帮助青少年获得正确、健康的性知识;还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­的作用,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和­性教育素养,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­养成正确的性观念;并联合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方力量,探索针对青春期青少年­性问题的预防和应急服­务机制,协助青少年正确面对和­处理青春期问题,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­成长,让青春的花蕾绽放得更­美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“预艾予爱,你我同在”青春健康教育主题讲座
“预艾予爱,你我同在”青春健康教育主题讲座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