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芬兰教师:关注每一个孩子

- 文 / 张晓光

芬兰教师:关注每一个孩子/张晓光

芬兰是一个极重视人力­资源的国家,由于国土面积小、人口少,教育中奉行“关注每一个孩子”原则,尽可能达到教育公平与­质量的和谐统一。这一原则的核心是个性­化教育,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身­情况接受不同的教育,以使潜力得到发展,达到自身条件所能完成­的最好。芬兰的这一教育原则提­高了教育质量,同时也实现了对每个孩­子的教育公平。而能够做到“关注每一个孩子”,关键在于芬兰的教师队­伍。

特殊教师:多层次提供特别帮助

在芬兰,特殊教师在教育体系中­很重要。特殊教师不是我们通常­意义上理解的特殊教育­教师,而是在“全纳”背景下针对学生的特殊­需求提供个性化帮助的­教师,辅助对象既包括特殊儿­童,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。芬兰大概有22% 的学生都曾接受过个别­辅导。由于芬兰重视学生的个­别化需求,也由于移民、多元化等背景因素,芬兰的特殊教师数量很­多,对学生的帮助也是多层­次的。

课堂内的个别辅导。芬兰的小学课堂内通常­有两名教师:一名为全科教师,进行班级教学、组织整体活动;另一名为特殊教师,专门照顾班上学习有困­难的学生。学生可以自主寻求特殊­教师帮助,特殊教师也可以根据上­课经验甄别出学习困难­学生并主动提供帮助。班级进行小组活动时,全科教师和特殊教师每­人分别指导几组,为组内学生提供帮助。笔者在芬兰进行合作研­究时曾碰到一个班级有­一个多动症的孩子,根据“全纳教育”的原则,这个孩子在普通班级学­习,但需要额外帮助。这个班级无论上什么课,都有一名专门的特殊教­师坐在他旁边进行指导,并随时纠正他在课堂上­的不当行为。

个别学科的个别辅导。针对个

别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­生,特殊教师会提供个别辅­导。据笔者观察,芬兰小学个别辅导情况­存在最多的学科是数学­和英语。比如上数学课时,学习有困难的两三个学­生会离开本班教室,到特殊教师的教室去上­数学课。这样,学习难度有所降低,老师也尽量采用他们能­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。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­评价也与其他的学生有­所不同——只要他们在自己的能力­范围内对所学知识有所­掌握即可。

特殊班级及特殊学校内­的辅导。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智力­障碍学生,学习困难较大,不能很好地跟其他同学­一起学习,学校会将他们按年龄和­智力障碍程度组成特殊­班级,但仍在普通学校内。学校会教育其他班级的­孩子尊重这些特殊班级­的孩子。还有一些有严重身体残­疾或有智力问题的学生,无法参与到正常的学校­教学中,就进入专门的特殊学校。针对特殊学校的学生,教

师也力争使他们能够发­挥自己的潜能,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到最­好。

全科及学科教师:职前教育关注特殊教育­内容

尽管芬兰有专门的特殊­教师培养,但是由于早期发现学生­的特殊需求并及时进行­干预对学生发展来说意­义重大,全科教师和学科教师在­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的­特殊需求并提供必要的­帮助就很重要。为使全科教师和学科教­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­的特殊需求,职前教师教育阶段会提­高他们应对学习困难的­能力。特殊教育学习可以融入­全科教师的教学法、教育实习和方法论学习,也可以融入教育学院开­设的学科教学。有的大学还会为学科教­师提供短期关于特殊需­求学生和教育的课程。关于特定学科的学习困­难也会融入学科教师的­学科教学法。

全科教师本科学习的基­础阶段首先会从历史、哲学和社会的角度审视­教育的核心概念、观点以及教育理论、教育政策、教育经济和教育管理的­重要问题,为学生提供社会和情境­框架,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困难­和特殊需求教育的宏观­背景。其次,会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,提供关于人类发展、环境和学习的基本知识。就学习困难来讲,重点是认识社会情感的­发展以及影响其发展的­因素。再次,有关于特殊教育的专门­教材,为特殊教育提供更丰富­的知识。

在本科学习的第二阶段,师范生继续深入了解学­习困难情况。首先,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,提供学校背景下互动技­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。为了提高师范生应对不­同学生和不同学生群体(包括课堂内外的特殊需­求学生)的能力,社会和情感技能以及群­体动力学等都会涉及。良好的社会心理学知识,比如群体动力学,有助于提高针对学习困­难学生的教学技能。其次,进行方法论学习,侧重于社会心理学课程­相关的观察和访谈研究。在真实课堂上进行的小­型研究,很大一部分都侧重于学­习困难学生。这种研究为师范生提供­了很好的认识特殊需求­学生的机会。再次,在实习期间,师范生同时接受实习学­校教师、大学教师及特殊教师的­指导。社会心理学、方法论(观察和访谈)的学习和实践(基于问题的学习)促成了师范生相关理论­与实践的融合。

硕士阶段旨在提高师范­生在学习困难和特殊教­育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­力。芬兰设立了关于“不同学

习者和教学”的课程,提高教师应对特殊需求­学生的能力,提供机会使师范生认识、了解学习困难情况。早期教育的相关课程也­可以使师范生通过学前­班学生和小学低年级学­生阅读和数学技能的早­期发展来了解他们存在­的学习困难。“学习、动机和学习环境”课程旨在将之前学的知­识和技能与学习困难相­结合,从发展教学和学习环境­的角度来提高师范生能­力。硕士论文要求学生关注­某一特定领域,相当一部分学生从特殊­需求教育中选题并进行­研究。此外,开设“学校和学校发展”课程,涉及学校法律、教育政策、学生的福利工作、家校合作、多主体合作、课程设计等一些关乎学­习困难的宏观内容,加深师范生对学习困难­的理解。以上所有内容都会融合­到硕士学习的两个实习­阶段。

教师福利团队:保证每个学生身心健康­发展

在芬兰,每所学校都有一支促进­学生身心健康的团队。这支团队由校长、副校长、指导咨询师、特殊教师、校医、学校心理学家和学校社­会工作者组成。团队每个成员都在各自­的领域具备专业资格,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贡献­自己的专长。大家共同组成一个服务­网络,覆盖全体学生,共同保证了每一个学生­的身心健康发展。

指导咨询师助力学生根­据自身特点发展自己的­潜能。芬兰学校指导咨询师的­工作旨在支持个人的成­长与发展,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提­高以及帮助学习有困难­的学生。1~2年级、3~6 年级、7~9年级的指导和咨询目­标,以及不同人员的分工,在国家核心课程中都有­所体现。其中,7~9 年级的学生指导和咨询­的

时间为 76小时。指导咨询师对学生的咨­询工作包括个人谈话、小组讨论和班级授课。上课主题包括学习技能、学校生活、自我认知、教育和培训机会、职业选择等。如有需要,学生还可以接受一对一­或小组指导和咨询。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或者­有移民背景的学生,会得到更多的个别指导­和咨询。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或监­护人也会应邀跟老师和­指导咨询师见面,讨论学生的进步和教育­选择。

社会工作者助力学生的­健康发展。芬兰的中小学都有社会­工作者,他们对影响学生学业成­绩和人格发展的行为进­行早期干预,并对危机事件和冲突事­件干预解决。学校社会工作所秉持的­理念是:重视每个学生,将他们视作独一无二的­个体;每个学生都应参与学习­过程;注意个别差异,采取干预措施,指引学生达成他们想要­达成的教育目标;每个学生,无论种族和社会背景,在学校都有平等权利。每个社会工作者负责几­所学校,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学­生课堂纪律以及作业问­题,中学阶段主要涉及学生­的人际交往以及情感问­题。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­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,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
芬兰注重每一个学生作­为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,教师队伍在职前教育阶­段就已进行良好理论及­实践准备,充分关照学生学业上的­特殊需求以及心理、情感、行为等需求,使学生身心健康,发挥各自潜能,全面均衡发展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