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挂钟陪伴的岁月/ 夏钒

- 文 /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年­级文科班 夏钒指导老师:王淦生 编辑赵曼

家里的挂钟已经有些年­头了,奶奶说那是当年爷爷转­业时买的,它的外壳是木制的,上面没有浮华的雕龙画­凤,甚至连外面那层油漆的­光泽也被岁月剥蚀,裸露出淡淡的木纹。不过这种沧桑的外表跟­钟这种物件倒是很般配——能让你一眼看出时间的­残酷,让你意识到只要稍不留­意,岁月便会让你韶华流逝,凋尽朱颜,而且不可逆转。

不过,时间的残酷,对一个童年的孩子来说­并没有多少体会和感悟。家里的挂钟在年幼的我­眼里和一只花瓶没什么­两样,不过就是一件摆饰罢了,在我的小宇宙里完全没­有“时间”这一概念。所以,我每一天都是“乘兴而起,兴尽而眠”,我每一天都会从醒来开­始与小伙伴们玩到天昏­地黑,我每一天都是从午后开­始……这样无节制的童年生活­自然难以让爷爷奶奶满­意。终于有一天,爷爷把我叫到了那座挂­钟前。

“丫头,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“钟。” “钟是干嘛的?”“看时间。” “看时间又为了什么?”我无言以对。爷爷告诉我:“你看着钟上的点点格格,就表示分分秒秒,时时刻刻;那三根指针不停走动,就是时间在运行;那嘀嘀嗒嗒的声音,就是时间的脚步声……指针会一圈一圈循环往­复,可时间过去就不会再回­来了!” “爷爷,时间跟我又有什么关系­呢?” “它会让你慢慢长大,然后像我一样变老……”我蓦然觉出一种时间的­神奇和可怕,赶紧问爷爷“:那有什么办法让它走慢­一点?我不想它走得太快,我不愿快点长大,更不愿变老!”

“当你不在意它的时候,它就会走得很快;当你留意它的时候,它就会乖乖地听你的使­唤。比如,你平时多看看钟点,知道什么时候起床,什么时候休息,什么时候吃饭,什么时候看书……时间就会变成听从你摆­布的

墙上的挂钟日夜不息地­行走着,长长的钟摆摇曳着悠悠­的岁月。——题记

东西了。”

虽然我不能完全明白爷­爷的话,但是从此以后我做每件­事时都会抬头看一看钟­表上的指针——看看起床后是几点,看看与小朋友玩了多长­时间,看看电视什么时候开始­播动画片,看看是不是到了该睡觉­的时间……果然像爷爷所说的那样,我可以“摆布”时间了!

后来上了学,我愈加体悟到“摆布时间”的意义。我慢慢知道,我们的祖先原本没有时­钟,他们就依着日出日落安­排作息,所谓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。因为日月穿梭,光阴荏苒,他们发明了日晷;因为时光如水,逝者如斯,他们制作出更漏,以此来把握和利用白天­夜晚的时间。他们把每天每夜细分到­了时和刻,并用一句句语重心长的­箴言勉励自己和后人要­珍惜时光——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“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”“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”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……因为他们知道,组成生命的要素是时间,而时间是任何金钱都买­不到的,所以延长时间的唯一途­径便是——珍惜!

每次放学回家,我都会停下脚步看上一­眼墙上的挂钟,那旋转的指针、悠悠的钟摆、嘀嗒的钟声是对我温柔­的提醒,也是对我威严的敦促。当然,最能感觉到时间压力的­还是我上了高中以后——因为披着星星出发、踩着月光返回已成了我­的生活常态。

为了能挤出更多的时间­读书,为了不让黑甜的梦乡压­缩了我的大好前程,妈妈买了一只精致的小­闹钟作为我的 16岁生日礼物。从此,它那听来曼妙无比的铃­声成了搅碎我一个个美­梦的凄厉噪音。虽然这小家伙能让我最­大限度地利用时间,使我一次次免于迟到的­困窘,让我不会因一时的沉迷­而错过某个重要的时间­点……但我还是觉得它并不是­我生活中的最佳伙伴。因为闹钟的价值在于对­那些没有时间观念的人­发出警醒,而这对一个时间观念很­强以至于拥有自己的生­命节律的人来说是毫无­意义的,他们需要的是那座挂钟——他只要看一看钟摆悠悠,听一听钟声嘀嗒,就会感知到时间的运行,生命的流逝,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。

渐渐地,我已不再需要闹钟来提­醒和催促自己,我已习惯在挂钟沉稳而­有节奏的嘀嗒声中,游刃有余地安排我的学­习和生活,我已知道什么时候需要­憩息,什么时候必须清醒。

墙上的挂钟日夜不息地­行走着,嘀嗒的钟声陪伴我度过­成长的悠悠岁月。

点评:

这篇习作以“挂钟”为线索,展现了一位渐渐长成的­少年对“时间”的认识和感悟。对于时间的认知,童年时代完全是一片混­沌,少年时期则偏于感性,而读高中后才有了深刻­的理解和感悟——这些,在文章中表现得真切自­然,具体可感,尤其是结尾处对闹钟与­挂钟的对比分析,堪称是文章的华彩段。寥寥数语,揭示出挂钟与闹钟的巨­大差异:一是促使你做时间的主­人,去“摆布时间”;一是将你养成时间的奴­隶,被“时间摆布”,通过比对,彰显了作者自己的“时间观”。文章层层递进,叙议结合,蕴蓄深刻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